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10.67 M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一 中国文化商品和文化市场的 起源
1 文化生产和文化商品的出现
•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 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
• «诗经»:风 雅 颂
•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乐舞陶盆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生产 与其它物质资料生产脱离,成为相对独立的 特殊的生产门类.
•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条 电视广告-“参桂补酒”。
• 3月15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条 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
• 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建台来第一条商业广告。
2、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转型
• 80年代中期,国家对新闻单位全面实行“事 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起。 • “元四家”、“吴门四家”、“扬州八
怪”、“清初四僧”、“金陵八家”、 “民初海派”等。
• 美术画册大量刊行。《荣宝斋画册》、 月份牌、画报等。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 革开放以前的文化事业
(49-78)
• 文化艺术方面,毛泽东提出“双百方 针”。
• 各级文化部门都为党的政策服务,为全 民事业性质。
• 1985年,国务院将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 计入国民生产统计中。
• 87年,文化产业从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通 俗艺术媒体大发展.
• 85年,《今古传奇》期发行量达到270多万册。 • 《故事会》期发行量达到700多万册。 • 89年,国家财政部指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向企
业化管理过渡。
四、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 展阶段(92-2000)
• 文化生产的独立,也是文化商品出现和文 化繁荣的前提。
• (1)私人讲学兴起
•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文 化作为一种可交换的资源,得到社会承认。
• 鬼谷子 孔子 老子 韩非子
• (2)文化产品生产社会化
• 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文化生产新 工艺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文化 产品的生产和规模得到很大发展。
• (1)对重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重点扶持; • (2)对多数单位实行责任承包; • (3)对多数剧团实行聘用制。
上海大剧院成功案例
• 2005年,根据上海市深化文艺院团改革 的要求,上海大剧院从上海广电集团分 离。
• 上海大剧院积极转变角色,强化艺术中 心的经营意识,改变发展模式,面向观 众,面向市场,负担城市演艺文化核心 功能。
• 92年,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 “文化产业”概念。
• 同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 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文化事业开始 向文化产业发展转变。
提出相应政策的社会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民众的生活 水平大幅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1 文化体制改革
• 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在此背景下,文化领域也进行 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 恢复国外文艺节目(音乐、广播、电视、 电影)
• 70年代末,国外盒式录音机涌入中国。 • 80年代初,海外录像机也涌入中国。
我国成立音像出版公司。 • 通俗文艺80年代崛起。 • 电视剧兴起。《西游记》《渴望》《三
国演义》等。
• 1979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元年”。
•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登天 津牙膏广告。
元代发展成熟。 • 《西厢记》、《窦娥冤》、《汉宫秋》。
(4) 文物古玩业
• 1860年,八国联军火烧园明园,掠 我文物。同时,中华文明造就的奇珍异 宝以此种屈辱的形式大规模走出国门, 在国际上大放光彩。
• 国外的一些商家也看到商机,在北京设 立洋行,进行文物古玩交易。北京琉璃 厂。
(5) 书画业 • 明中期以降,书画交易兴盛。书画业兴
北宋时出现了“构栏瓦肆”、“四大木版年 画”产地、卖画艺人;
宋、元、明、清艺术书画品的交换。
2 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化行 业
• 面对西文文化的冲击,近代仁人志士分 别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 西文化来平衡论”、“中西文化互为体 用论”等。
• 在探索中华文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近 代文化产业也发展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1) 中国近代报纸业:
• 鸦片战争后,西方人为了推销自己的货物, 就需要借用媒介宣传。他们吸取了英文报 刊的经验,开始创办中文报纸。
• 中国近代的中文报纸主要包括宗教性报刊, 政论性报刊,商业性报刊,专业性报刊, 娱乐性报刊等。
• 《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
• (2) 图书出版业
• 1978-1991年,文化产业在我 国逐渐兴起。
1文化娱乐业和广告业蓬勃兴起
• 文化娱乐业被公认为是文化磁业发展的 起点。
• 1979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了国内 第一家音乐茶座,成为新中国文化市场 兴起的标志。
• 广告经营恢复后,成不一个独立的文化 服务行业,并且日趋成熟。
新中国文化市场兴起的标志性事 件
• 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中华书局、商务印书 馆并称中华两大出版机构。
• 商务印书馆于1897(光绪23年)创 办;中华书局于1912年元旦成立。
• 此外,规模较的还有“文明书局”、“中 国图书有限公司”等。
• (3) 戏剧演出业 •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 • 戏曲源自汉时的“参军戏”,宋时定型,
• 2006年,上海大剧院总收入2.59亿。
2 社会办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 对文化事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使其摆脱 了行政约束,能够及时反映市场变化,促 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文化产业得到 迅猛发展。
• 木版年画,民间雕塑,民间、宫延歌舞, 体育竞技、艺术创作、民间说唱等。
• (3)文化产品买卖的出现
汉画像石,唐、宋时期一些民间艺术门 类交易兴盛。
《后汉书 王充传》:王充“家贫无书,常游 洛阳市肆,阅所图书,一见辄能诵记忆, 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瓦棺寺摩诘像”: “俄而得百万钱”。
• 在新闻方面,成立“新闻出版总署”, “广播事业局”等。
• 政府成为国家办文化的唯一主体,没有 获得市场身份。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 阶段(1978-199
1)
•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把文化视为单纯的 意识形态。
•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推动 了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的改革。面对民 众对文化多方面的需求,以民营为主的 娱乐业、广告业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