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十课复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No.19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编写:郑来福时间:2012.12.6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小康的美好愿远景。
知道全面小康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平衡的。
具备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
【知识自主探究】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85-86页前三段,完成以下填空:1.了解三步走战略,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______________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2.总体小康的表现为: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________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_________型消费,部分向________________消费迈进。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3.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4.全面小康:(1)实现时间:2020年。
(2)特点:_________基本实现、_______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_________,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展示]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纲研读]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1)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2)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协调。
(4)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统筹好城乡、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措施: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依靠内需拉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学习目标】1、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以及经济建设的要求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3、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自学导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预习填空】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⑴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⑵具体表现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大大增强。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小康。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1、增强______________,努力实现经济_________发展。
2、全面__________生活3、建设_________,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自主探究】①小康标准是人均GDP为800美元。
②上海、北京、深圳等地,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还处在温饱阶段。
2000年还有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材料二: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生产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而我国的上述指标在2001年分别为15%,50%,37.66%。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探究二:2005年6月17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及不足;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XXX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先来学习第一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难点)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重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分别有哪些?2.如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略)进行新课: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