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7.40 MB
- 文档页数:18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试验燃烧热值试验检测近年来,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越来越被重视,燃烧热值作为评定燃烧性能等级(A级)的必检参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若无法满足要求,容易间接导致发生火灾的情况,产生重大的人员及财产的损失。
建筑材料的燃烧热值是表征建筑材料潜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是计算建材燃烧释放热量和火灾荷载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热值是材料的自然属性,可用于评价建材制品潜在的火灾荷载,是评价燃烧性能分级的试验方法之一。
一、燃烧热值试验检测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试验有两种,一种是坩埚法,一种是香烟纸法。
两种试验方法的不同点是部分试验用品及工具的差异。
试验环境的温度及试验用蒸馏水的水温为两者必备试验要素。
根据标准GB/T14402-2023《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测定》的规定,具体试验方法如下:1、试验准备(1)制样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对匀质或非匀质制品的被测组分截取试样。
若被测组分为匀质制品或非匀质制品的主要成分,则样块最小质量为50g,若被测组分为非匀质制品的次要成分,则样块最小质量为10g。
截取试样后,将其研磨至粉末状。
(2)质量测定称取被测样品0.5g,苯甲酸0.5g,必要时,称取点火丝、棉线和"香烟'纸。
(3)制样方法坩埚试验a、将已称量的试样和苯甲酸的混合物放入坩埚中;b、将已称量的点火丝连接到两个电极上;c、调节点火丝的位置,使之与坩埚中的试样良好的接触。
香烟试验a、调节已称量的点火丝下垂到心轴的中心;b、用已称量的"香烟纸'将心轴包裹,并将其边缘重叠处用胶水粘结,如果"香烟纸'已粘结,则不需要再次粘结。
两端留出足够的纸,使其和点火丝拧在一起;c、将纸和心轴下端的点火丝拧在一起放入模具中,点火丝要穿出模具的底部;d、移除心轴,将已称量的试样和苯甲酸的混合物放入"香烟纸';e、从模具中拿出装有试样和苯甲酸混合物的"香烟纸',分别将"香烟纸'两端扭在一起。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材料在火灾时的燃烧特性和性能。
它与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息息相关,对于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减轻火灾的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可以通过燃烧实验和性能评定等方法来测定和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主要包括燃烧特性和燃烧性能等两个方面。
燃烧特性是指建筑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过程和特点。
常见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速度、烟气生成量、烟毒性、火焰传播性以及火灾时的持续时间等。
燃烧速度是指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速度,一般可以通过对材料进行燃烧实验来测定。
烟气生成量是指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烟雾量越大越容易引起人员的窒息和导致火灾蔓延。
烟毒性是指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毒害程度,一般可以通过对烟雾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来评价。
火焰传播性是指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范围,它与材料的燃烧性能和临近材料的燃烧特性有关。
火灾时的持续时间是指燃烧过程中火焰的持续时间,它对于火灾的扑救和救援非常重要。
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防火性能和燃烧特性,一般可以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火灾实验来评定和测定。
根据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和燃烧特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可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等级。
不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不燃烧的材料,它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和自燃能力。
不燃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石材和玻璃等,它们在火灾时不会产生明火和燃烧的有害气体,对于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减轻火灾的蔓延具有重要的作用。
难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燃烧程度较低的材料,它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和燃烧特性。
难燃材料主要包括阻燃木材和阻燃塑料等,它们在火灾时能够有效抑制火焰的蔓延,降低烟气生成量和烟毒性。
可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燃烧程度较高的材料,它们容易引发火灾,并且在火灾时燃烧速度较快。
可燃材料主要包括木材和纸张等,它们在火灾时容易产生明火和大量的烟雾,导致火灾蔓延和人员伤亡。
易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燃烧程度非常高的材料,它们具有很高的燃烧速度和火焰传播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材料在火灾或火灾条件下燃烧的特性。
了解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分级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是根据材料燃烧时的火焰蔓延速度、火焰扩散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的毒性等因素来评估的。
在许多国家都有统一的标准和测试方法来进行燃烧性能测试和分级。
以下是常见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分级:1.非可燃材料:非可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条件下不燃烧或燃烧性能极低的材料。
常见的非可燃材料包括钢、铝、石材、陶瓷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不会燃烧,不会释放有毒气体和产生浓烟。
2.难燃材料:难燃材料指的是燃烧性能较好的材料,其燃烧特性和烟气产生相对于可燃材料更低。
常见的难燃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纤维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虽然会燃烧,但火焰蔓延速度较慢,烟气毒性相对较低。
3.可燃材料:可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条件下容易燃烧的材料,其燃烧速度较快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剧烈烟雾。
常见的可燃材料包括木材、纸张、一些塑料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会迅速燃烧,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和烟雾,增加火势蔓延的危险性。
根据国际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通常根据其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产物毒性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不燃级(Class A):不燃级材料是指在标准火焰条件下,材料不会自燃、不会熔融、不会产生剧烈火灾,并且火焰的蔓延速度较慢。
这种材料通常是非可燃或难燃材料。
2. 难燃级(Class B):难燃级材料是指在标准火焰条件下,材料不会自燃、不会熔融,但火焰蔓延速度较快。
这种材料通常是难燃材料。
3. 可燃级(Class C):可燃级材料是指在标准火焰条件下,材料会自燃、会熔融,并且火焰蔓延速度较快,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剧烈烟雾。
这种材料通常是可燃材料。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对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至关重要。
在需要防火要求高的区域,如楼梯间、电梯井、防火墙等,应该选择非可燃或难燃级别的材料,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第三部分燃烧性能编及测试方法• GB8624-1997分级及试验方法•GB50222-95附录A分级及试验方法• GB8624-2006分级及试验方法• GB8624-201 X分级及试验方法、GB8624-1997分级及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和分级标准。
♦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
♦GB8624-1997规定建筑材料♦ GB8624-1997引用试验方法•GB/T2406-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 GB/T2408-80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 GB/T4609-84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 GB/T5454-85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 • GB/T5455-85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 • GB/T5464-85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8332-87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燃烧件能的级别和名称 级别 A B1 B2 B3名称 不燃材料 难燃材料 可燃材料 易燃材料A 级匀质材料 A 级复合材料•GB/T8333-87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8625-88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GB/T8626-88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8627-88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8629-88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GB/T11785-89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GB/T14402-93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GB/T14403-93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GA132材料产烟毒性分级4不燃类材料(A级)4.1A级匀质材料按GB/T5464进行测试,其燃料性能应达到:a)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C;b)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c)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
4.2A级复合(夹芯)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A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是指对建筑材料及制品进行燃烧性能测试后,根据其燃烧性能指标,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以保障建筑物的火灾安全。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对于保障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的背景、重要性、分类标准、检测方法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背景火灾是建筑安全的一大威胁,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建筑材料及制品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导致的。
因此,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成为保障建筑安全的一环,对于加强建筑火灾防范、降低火灾风险非常重要。
重要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
一旦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达不到标准,如在火灾中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空气质量下降,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此外,火灾也会给人们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花费也是巨大的。
因此,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分类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的。
国家标准西安市教委机电办:GB/T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为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提供了标准化的评价体系。
此标准将材料分为A1、A2、B1、B2、C、D类和无级别(称为E级)共7个等级。
A类材料是指不燃材料,具有耐火极限,根本不参与火灾燃烧,对于建筑防火很重要。
A类材料主要指不燃石材、金属、石膏板等耐高温材料。
B类材料是指可燃材料,但难以燃烧,如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木材、木板、纤维板等。
这种材料一旦遇到明火很难燃烧。
C类材料是指可燃材料,燃烧会产生较多的烟。
C类材料包括普通木材、木质板材等,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劣化室内空气质量,向火灾扩散提供了条件。
D类材料是指易燃材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烟、火焰,如古董家具、油画、壁纸等材料。
第一章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
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行版本《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本节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
按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1)材料。
材料是指单一物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
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分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
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
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大值,用于燃烧性能分级。
FIGRA0.2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2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FIGRA0.4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4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