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个案护理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4
1例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背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个案护理对于帮助患者管理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信息
- 姓名:张先生
- 年龄:55岁
- 性别:男性
- 身高:175cm
- 体重:80kg
基本护理措施
1. 生活方式干预
- 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包括低钠、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盐、高油、高糖的食物。
-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 帮助患者戒烟、限制饮酒,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药物治疗
-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配合医生开具的药物进行规范用药。
- 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不间断地进行药物治疗。
- 监测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及时反馈给医生,以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并发症预防
- 教育患者监测血压,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强调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好血压,以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管理日常生活
- 教育患者减少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可能的情绪问题。
结论
通过个案护理的综合干预,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管理疾病,减轻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个案护理需要与医生、家属、社区卫生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高血压护理个案护理个案: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他们控制血压,预防并缓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以真实个案为例,描述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以期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个案介绍:小李,男性,53岁,高血压患者。
他平时工作繁忙,生活紧张,饮食不规律,多年来一直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
最近,他开始出现头痛、眩晕和心慌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接受治疗。
护理计划:1. 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病史、家族病史,了解他对高血压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这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促进健康饮食:向患者提供健康饮食建议,推荐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
鼓励患者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并告知患者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及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3. 提供药物管理指导:解释患者所使用的药物的作用、剂量和用法,并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还需要告知患者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或停药,同时提醒患者遵循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
4. 鼓励适量运动:向患者介绍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并教授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
同时,提醒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造成血压的剧烈波动。
5. 心理支持:高血压患者常常因为疾病的不适和治疗的长期性而感到沮丧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倾听患者的情绪和疑虑,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同时,建议患者参加相关的康复活动或加入高血压友谊会,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6. 定期随访:建议患者定期复诊,监测血压和相关指标的变化。
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结语:通过对小李的护理个案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饮食、药物管理、运动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因素。
高血压个案护理报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高血压病人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年龄、肥胖、高盐饮食、吸烟和饮酒等。
2、护理措施在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非药物治疗护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体育锻炼和饮食干预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心理教育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心理教育也是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和效果。
5、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减轻体重,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但是,患者在进行体育锻炼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6、饮食干预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等。
同时,还需要避免吃过多的肉类和油腻食品,以及饮酒和吸烟等不良惯。
7、结论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在非药物治疗中,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体育锻炼和饮食干预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XXX,男,72岁,因高血压10余年,伴咳嗽和气促,于3天前入院心内科。
入院时,查体发现T:36.6摄氏度,P:87次/分,Bp:141/83mmHg。
发育正常,神清合作,半卧位,颈软器官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未见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满肺可闻及哮鸣音,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韧带第5肋外侧0.9cm处,HR:85次/分律齐。
高血压患者的个案_护理高血压患者的个案_护理患者信息: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就诊日期:X年月日一、病史及目前情况1、主诉:患者主诉长期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不适。
2、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史:X年,未定期治疗。
患者家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父亲患有高血压。
3、疾病评估: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确认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进行如下评估:- 血压测量结果:早晨:收缩压 mmHg,舒张压 mmHg;下午:收缩压 mmHg,舒张压 mmHg;- 身高体重:身高 cm,体重 kg,计算BMI为;- 其他相关检查:二、护理诊断根据患者表现和相关评估结果,进行护理诊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高血压相关诊断:- 高血压控制不满意;- 伴随并发症风险增加;- 高血压自我管理不良。
2、其他相关诊断(如有):- X三、护理目标依据护理诊断,制定以下护理目标:1、控制和维持患者合理的血压水平;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
四、护理措施根据护理目标,开展以下护理措施:1、药物治疗:- 给予口服降压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按照医嘱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进行相应调整。
2、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控:限制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总热量和脂肪摄入;-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戒酒,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减轻焦虑和抑郁。
3、并发症防控:- 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相关监测和干预,并定期进行复查。
五、护理评估及效果1、护理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记录;- 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是否有改善;- 根据患者自述和观察,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循治疗方案的情况。
2、护理效果:根据护理评估结果,评估护理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满意;- 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 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完整版)高血压足个案护理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和探讨高血压足个案护理,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高血压足个案的全面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足个案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2. 护理目标2.1 控制血压:通过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调整药物剂量,控制患者的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2.2 促进生活方式改变:通过教育患者关于健康饮食、减少盐摄入、戒烟戒酒以及定期进行有氧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惯,增加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
2.3 管理并发症:通过给予患者充足的关注和支持,对高血压足个案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护理措施3.1 健康教育:护士应针对高血压足个案的特点,向患者提供相关健康知识,包括高血压的危害、饮食宜忌、运动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血压等方面的内容。
3.2 个性化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包括减少盐摄入、低脂低糖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等。
3.3 有氧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有氧运动计划,并教授正确的运动技巧,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有氧运动,以降低血压。
3.4 定期随访和监测:护士应定期随访患者,监测患者的血压、体重、血糖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管理。
3.5 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护士应提供情感支持和行为指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4. 护理评估4.1 血压控制情况:护士应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4.2 生活方式改变:护士应评估患者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接受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和困难,制定相应的指导和措施。
4.3 并发症发生情况:护士应评估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和发生情况,在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案例案例背景:我接诊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张先生,他有多年高血压病史。
他常常感到头痛、胸闷,但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最近,他的症状愈发严重,才来到医院寻求帮助。
护理措施:1. 健康教育:我向张先生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了高血压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和自我护理的重要性。
我强调了定期测量血压、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
2. 饮食调整:根据张先生的口味和饮食习惯,我建议他减少盐分摄入,增加富含钾、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
这有助于降低血压并保护心血管。
3. 运动护理:我建议张先生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血管弹性,并减轻体重。
然而,他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压突然升高。
4. 药物管理:我向张先生解释了药物的种类、作用和副作用,并指导他如何正确服用药物。
同时,我提醒他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5. 情绪调节:高血压常常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相伴。
我鼓励张先生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音乐疗法等,以保持情绪稳定。
6. 睡眠护理:良好的睡眠质量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我建议张先生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7. 预防并发症: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冠心病等。
我提醒张先生及其家属关注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并及时就医。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张先生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头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
他逐渐重视起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会了自我监测血压和调整生活方式。
家属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和支持张先生。
整体来看,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血压个案护理范文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并发症以及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指导。
教育内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醒患者定期检测血压、保持合理的体重、限制盐和酒的摄入、戒烟等。
二、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的关键环节。
护士应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护士还应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测量血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血压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血压较稳定的患者每月监测1-2次,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每周监测2-3次。
三、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
一般来说,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具体措施包括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控制高糖和高脂食物的摄入量、适量饮水等。
同时,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四、运动指导运动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减轻体重等。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案。
一般来说,患者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护士还应指导患者注意运动前后的饮食和休息。
五、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高血压个案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患者一般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护士应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信息,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和药物效果的变化。
总之,高血压个案护理的目标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教育、血压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药物管理等措施,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个案护理作为一种针对个体的护理方法,可以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帮助他们管理疾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目标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的目标是:1. 控制血压,维持血压在理想范围内;2. 降低并控制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3. 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
护理措施个案护理应基于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需求,以下是高血压患者个案护理的常见措施:1. 心理支持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很多心理压力,个案护理应包括心理支持。
护士可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患者的情感需求,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2.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控制对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个案护理应包括饮食指导,推荐患者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并指导患者如何选择和制作健康的食物。
3. 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个案护理应包括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4. 药物管理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案护理应包括药物管理,包括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并与医生协作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5. 定期随访个案护理应包括定期的随访,以监测患者的血压和病情变化。
护士可以与患者保持定期沟通,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护理建议。
结论个案护理是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通过心理支持、饮食控制、运动指导、药物管理和定期随访等措施,个案护理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案护理计划,并与医生和患者紧密合作,共同实施和评估护理效果。
1例个案护理
个案护理是指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以下是一个关于个案护理的例子:
患者张先生,65岁,因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长期住院治疗。
最近,他因为肺部感染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病情较为严重。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护理团队制定了以下护理方案:
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张先生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
2.呼吸道护理:定期给张先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定时记录张先生的呼吸机参数和血气分析结果,以评估他的通气和氧合情况。
3.心理支持:由于病情较重,张先生可能会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护理团队在护理过程中注意给予张先生心理支持,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4.营养支持:根据张先生的营养状况和饮食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他获得足够的营养。
5.康复训练:在张先生病情稳定后,护理团队开始对他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活动、呼吸功能训练等。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团队还密切观察张先生的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同时,他们也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张先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得到协调和配合。
通过以上护理方案,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个案护理:高血压患者1: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案护理,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档将列出高血压患者个案护理的详细内容。
2:患者背景2.1 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职业:- 家庭情况(是否结婚、是否有子女等):- 住址:2.2 健康史- 高血压病史:- 其他慢性疾病史: - 家族病史:2.3 现病史- 发病时间:- 血压水平:- 目前主要症状:3:评估与诊断3.1 体格检查- 血压测量:- 心率测量:- 体重测量:- 身高测量:- BMI计算:3.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血生化:- 胸部X光片:3.3 诊断- 高血压病程分级: - 靶器官损伤评估: - 并发症评估:4:护理计划4.1 出院目标- 血压目标:- 营养目标:- 心理目标:- 运动目标:4.2 护理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 膳食指导:- 运动指导:- 生活习惯调整:- 家庭支持:5:护理实施5.1 药物管理- 给药时间:- 给药途径:- 药物名称:- 剂量与频次:- 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5.2 膳食指导- 选择低盐食物:- 高钾食物的推荐:- 控制饮水量:- 限制咖啡因摄入:5.3 运动指导- 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运动频率和时间:- 注意事项:5.4 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与限制饮酒:- 控制体重:- 管理压力:- 规律作息:5.5 心理支持- 提供情绪释放渠道:- 建立正向的心理状态: - 提供信息与教育:- 医患沟通的建立:5.6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参与:- 提供家庭护理知识:- 建立健康促进环境:- 家庭与医疗团队的合作:6:结果评估6.1 血压水平- 血压是否稳定:- 回诊记录与随访记录:6.2 生活质量- 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评估:- 是否出现并发症的情况:6.3 护理效果- 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讨论与总结本个案护理计划的目标是针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的个案护理。
高血压病临床护理路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根据高血压病的特点和治疗进程,系统化地规定高血压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标准。
高血压病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最终达到治愈高血压病的目标。
1.入院期的护理入院时,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指标如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的测量,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的检查。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家族史等情况,并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针对患者的各项指标,护理人员要及时记录、监测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指导等。
2.住院期的护理在住院期,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减轻压力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同时还要关注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要及时记录和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在住院期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积极向上的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3.出院期的护理在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注意事项、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判断等。
并且要制定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手册,供患者参考和遵循。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复诊,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还要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治疗方案和效果等,方便后续的管理和研究。
总结来说,高血压病临床护理路径是一个全面的护理管理计划,涵盖了高血压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
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同时,护理路径的制定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机构的成本和资源利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因此,高血压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高血压个案护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高血压个案护理的详细信息和指导。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合理的护理和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减轻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二、病情描述:1、高血压的定义和病因介绍- 高血压的定义:指患者长期的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
- 病因: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遗传因素、饮食结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2、病症表现:- 血压升高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
三、高血压个案护理计划:1、评估和监测:- 初次评估:包括身体检查、病史采集等;- 定期监测:监测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
2、饮食管理:- 低盐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3、运动建议:- 有氧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 力量训练:适量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控制血压。
4、药物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和剂量;-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5、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焦虑。
6、教育和宣教:- 为患者提供关于高血压的知识和技能;- 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
四、危险因素管理:1、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 控制饮酒;- 管理体重。
2、健康饮食:- 低盐饮食;- 适量摄入钙、镁、钾等矿物质。
3、缓解压力:- 学习放松技巧;- 积极应对压力。
五、附录: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 高血压患者食谱建议;- 高血压药物说明书。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涉及以下法律名词及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防治指导原则的通知》;- 高血压:指患者长期的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
知识点:
1、.高血压病的概述:是一中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2、高血压病的病因:1)、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遗传史2)、环境因素:a) 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b):精神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等3)、其他:a)体重:肥胖者发病率较高b)长期服用避孕药c)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d)年龄:发病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发病率高
3、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1 )一般表现:a)症状:头痛、头晕、头胀、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耳鸣等。
b)体征:高血压时体征一般较少,除血压升高外,心脏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收缩期杂音。
皮肤黏膜、四肢血压、周围血管搏动及血管杂音检查等,有助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判断。
2)并发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心: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脑: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肾:肾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管:主动脉夹层、视网膜病变;
5、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致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血压急剧升高,出现一系列急诊临床症状。
6、运动疗法:1)运动时间:下午16~17时左右最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
上班族建议在晚间9~10时左右进行锻炼。
2)运动强度:确定运动强度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靶心率(THR)表示:靶心率(次/mim)=170(180)—年龄(岁),170适用于年龄偏大或有明确心脏病史,体质弱且过去无任何规律运动习惯者,反之则用180;也可以首先确定最高心率,即:220-年龄;而后计算有氧运动最佳心率范围,即有氧心率=最高心率×(60-80)%。
3)运动频率:运动频率应该每周至少3次,经常运动者可以坚持每周锻炼5~6次,运动效应的产生至少需要1周的时间,达到较显著的降压效应则需4~6周。
4)运动持续时间:一般要求每次运动持续45~60分钟,其中包括10~15分钟热身活动如:伸展运动、关节活动等和5~10分钟整理活动,然后逐渐回到日常平静水平。
真正的锻练时间为20~30分钟,至少20分钟但也应灵活掌握。
5)运动形式:进行有氧训练,即等张运动,如步行、慢跑、踏车、游泳、跳舞、太极拳、降压体操、武术等。
7、疾病知识指导:解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导致加重的因素;告知戒烟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注意防寒、保暖,防治各种呼吸道感染;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劳动保护,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8、康复锻炼指导:指导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慢跑、快走、打太极拳;
9、心理护理:多沟通,提高病人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生活情趣,分散注意力,以消除焦虑,缓解压力;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急躁情绪
10、疾病自我照顾知识:自我监测血压,按医嘱规律用药,定期门诊复查;动作宜缓慢,避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病情变化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