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危险化学试剂
- 格式:docx
- 大小:18.08 KB
- 文档页数:5
化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要求一)、储存要求1、化学试剂应单独贮于专用的药品贮存柜内。
贮存柜应阴凉避光,防止由于光照及室温偏高造成试剂变质、失效。
需冷冻贮存的试剂使用时勿反复冻溶,避免加速试剂变质,应按日用量分装冷冻,按量取用。
低沸点试剂用毕立即放回,防止温度升高试剂变质。
贮存于冰箱中的试剂应定置码放整齐,用毕归还原处。
2、化学试剂贮存柜应设在安全位置,室内严禁明火,消防设施器材完备,以防一旦事故发生造成伤害和损失。
3、盛放化学试剂的贮存柜应用防尘、耐腐蚀、避光的材料制成,取用方便。
4、化学性质与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同一柜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5、危险品应贮存于专柜中、由专人负责。
6、检验操作区橱柜及操作台上,只允许放规定数量的化学试剂,不许超量存放。
多余的试剂须在规定的贮存柜中贮存。
7、试剂应包装完好,封口严密,标签完整,内容清晰,贮存条件明确。
试剂发生颜色变化,浑浊等现象时,须立即停止使用。
8、使用前应辩明试剂名称、浓度、纯度级别、生产厂家、牌号、批号,是否过使用期限。
无瓶签或瓶签字迹不清、过期试剂不得使用。
观察试剂形状、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等异常情况。
变质试剂不得使用。
9、按使用量取用,用剩余的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
10、注意保护瓶签,避免试剂污染瓶签。
11、使用时瓶口勿敞开太久,以免灰尘及赃物落入。
12、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二)、安全操作规程一、氢氧化钠1、目的:建立氢氧化钠的使用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正确的操作。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氢氧化钠的使用。
3、职责:氢氧化钠的使用者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性状:氢氧化钠为白色颗粒状或片状固体,具有强腐蚀性。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
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0,实验室常用规格为分析纯。
4.2操作方法: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
4.3注意事项:4.3.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⒈EB(溴化乙锭,C21H20N3Br)性质: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毒性:强诱变剂、中度毒性注意:通风橱中配制,接触时需戴手套,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棕色瓶保存。
净化处理: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毒性: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使用注意:①呼吸系统防护: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称量时应戴面罩。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②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③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⒊氯仿(CHCl3)性质: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
毒性: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
使用注意1、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2、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
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对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涉及危险化学药品的实验室。
第三条学校实验室对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四条学校实验室对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第五条学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药品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提供必要的人员培训。
第六条学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危险化学药品进行台帐和库存盘点,确保数量准确,分类清晰。
第七条学校实验室应当进行定期的化学药品储存间和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第八条学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水平。
第二章危险化学药品的分类和标识第九条学校实验室对危险化学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和标识,明确危险性等级。
第十条对于易燃、易爆、剧毒、腐蚀、致癌等具有特殊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在实验室使用前,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严格按照审批要求进行储存和使用。
第十一条学校实验室应当制定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规范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安全培训。
第十二条学校实验室应当对危险化学药品进行正确的标识和包装,确保标识清晰可辨认。
第十三条学校实验室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未经检验合格的危险化学药品。
第十四条学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药品的领用和消耗台账,并建立相应的报废、回收制度。
第三章危险化学药品的储存和保管第十五条学校实验室应当建立专门的危险化学药品储存间,储存间应符合安全规定,防止火灾、泄漏和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整理、保管和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
第十七条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储存间应当根据药品的性质和数量,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火柜、防腐柜、排风设备等。
第十八条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储存间应当有明确的入库和出库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药品领用和消耗登记表。
中小学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存放要求
危险化学药品室要远离教学区,建在地下或半地下,间隔成至少四个独立小间,每个小间之间互不流通,每个小间要有排风装置,定期排风。
实行双人双锁专人管理.初中危险化学药品柜用铁皮柜,分层存放(五层),层与层之间互不流通,每层要有排气管道通向室外。
危险药品要由可靠的懂得危险药品管理知识的专人管理,实行双人双锁专人管理.
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处要远离火源,采取防盗、通风、防晒、调温、防火、防爆、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等措施,配备灭火器、窗帘、温度计、湿度计和通风等设备;安装入侵报警设施,有条件的单位或存放量较大的单位要安装电视监控。
合理存放危险化学药品.按照药品的不同种类,实行分类存放。
危险化学药品室中药品存放时,易燃品要与易爆品、氧化剂远离,毒害品要与酸性腐蚀品远离,酸性腐蚀品与碱性腐蚀品远离。
在危险化学药品柜中,从上至下的次序为易燃品、碱性腐蚀品、毒害品、氧化剂、酸性腐蚀品。
注意特殊试剂的存放:黄磷存放于盛水的棕色试剂瓶中;钾、钠浸泡在无水煤油里;二硫化碳用水“液封";溴、过氧化氢、硝酸银、浓硝酸、苯酚等见光易变质试剂存放在棕色瓶里,放在阴凉处;易碎容器应存放在沙箱内;剧毒药品,如氰化钠、氰化钾等用后,剩余部分应及时存入危险药品室(或柜)内.其他特殊试剂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存放.
对存放的危险化学药品要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炎夏、寒冬等特殊季节要加大检查密度,以防燃烧、爆炸、挥发、泄漏等事故发生.检查内容:账物是否相符;有无混放情况;包装是否破损,封口是否严密,稳定剂的量是否符合要求;标签是否脱落,试剂是否变质;存放处的温度、湿度、通风、遮光、灭火设备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实验室常用危险试剂操作注意事项一.常用活泼金属试剂操作注意事项:主要包括锂、钠、钾、钙、镁等,由于镁在空气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以直接保存在实际瓶或袋中,其它四种金属都要隔绝空气(含有氧和水)保存在煤油中。
1. 使用前要查阅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底(这类物质遇湿易燃、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可引起燃烧或爆炸);2.穿好实验服,戴好手套和防护眼镜,准备好灭火器和灭火毯放在旁边;3. 清理出一片比较空的干净干燥试验台,准备好用于淬灭金属屑的无水乙醇;4. 在通风橱试验台上放置一个足够大的瓷托盘,从煤油中将金属取出后用滤纸将煤油吸拭干净后,在托盘里进行操作,保证至少两个人在场,并能够协助;5. 往反应瓶(或溶剂)中加入金属时使用宽口径漏斗,尽量避免金属块掉落,未使用完的金属放回煤油中并放回原处,将装有金属的反应瓶(或溶剂)拿到另外的通风橱内放置好;6. 掉落的金属屑尽量用镊子夹起放入装有无水乙醇的开口容器中让其充分反应,夹不起来的金属屑用乙醇淬灭,待其充分反应后再做处理;7.擦拭金属、台面及托盘的滤纸和纸巾不能直接扔在垃圾桶内,要用水浸泡后确定没有金属后方可处理。
二.金属氢化物(LiAlH4, NaH,CaH2,NaBH4)使用注意事项1.这类试剂没有金属试剂那么活泼,使用或者称量此类试剂动作尽量要快,而且反应体系(反应瓶,溶剂及其它反应物)需要干燥,避免空气和水;2.使用此类氢化物的反应在后处理淬灭反应时,需要在充分冷却反应体系的情况下慢慢滴加水或稀酸终止反应,这个过程要保证搅拌良好,使过量的氢化物充分反应。
三.有机锂试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使用注意事项1.这类试剂对空气和水非常敏感,遇水或暴露于空气中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放出热和氢气,量大时会出现燃烧,所以这类试剂一般是密封保存在某种溶剂中。
此类试剂参与的反应需要严格无水无氧,取用时需要在在惰气保护下操作。
实验室试剂分类及管理一、化学试剂分类我国的试剂规格基本上按纯度(杂质含量的多少)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和化学纯等7种。
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优级纯、分级纯和化学纯3种。
1 优级纯(GR:Guaranteed reagent),又称一级品或保证试剂,99.8%,这种试剂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
2 分析纯(AR),又称二级试剂,纯度很高,99.7%,略次于优级纯,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
3 化学纯(CP),又称三级试剂,≥ 99.5%,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
使用蓝色(深蓝色)标签。
4 实验试剂(LR:Laboratory reagent),又称四级试剂。
除了上述四个级别外,目前市场上尚有:基准试剂(PT:Primary Reagent):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光谱纯试剂(SP:Spectrum pure):表示光谱纯净。
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
纯度远高于优级纯的试剂叫做高纯试剂(≥ 99.99%)。
目前,国外试剂厂生产的化学试剂的规格趋向于按用途划分,常见的如下:生化试剂 (BC:Biochemical)、生物试剂 (BR:Biological reagent) 、生物染色剂 (BS:Biological Stain) 、络合滴定用 (FCM:For Complexometry),层析用 (FCP:For chromatography purpose) 荧光分析(FIA) 、微生物用(FMB)、显微镜用 (FMP:For microscopic purpose) 、合成用 (FS:For synthesis) 、气相色谱 (GC:Gas chromatography) 、高压液相色谱 (HPLC: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指示剂 (Ind:Indicator)、红外吸收(IR)、液相色谱(LC) 、核磁共振(NMR) 、有机分析标准 (OSA:Organic analytical standard) 、分析用(PA:Pro analysis)、实习用 (Pract: Practical use)(Pure purum 纯) 、Puriss (Purissmum 特纯)、合成(SYN) 、工业用Tech:Techincal grade) 、薄层色谱(TLC: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分光纯、光学纯、紫析分光光度纯(UV:Ultra violet pure。
人员在监测时,保证监测结果的同时尽可能使用更少的试剂,并且对所使用的试剂进行准确地记录,对于保质期外未使用完或者失效的试剂,要进行妥善保管或交由相关部门统一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1.2 易燃易爆类很多的化学品在独自使用的情况下不具有较强的易燃易爆特点,但是会容易受到其他化学品的干扰和作用,会在一些化学试剂的作用下自身的稳固性被打破,容易发生易燃易爆的危险。
在一定的环境监测实验中,往往会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类的化学品,所以针对此类危险的化学品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控。
很多易燃易爆炸的化学品会使用特定的隔绝光的棕色瓶进行保管,避免因为阳光的照射而导致自身的稳定性降低。
不仅如此,搭运过程的颠簸同样会导致化学品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运输人员或者实验人员都应该按照规定流程使用并且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如氢气、乙烷等常用的易燃易爆气体的管理更需重视。
氢气主要用于提供燃气,而乙烷作为主要用于原子吸收。
当前实验室中的氢气已经改变了旧有的钢瓶装载、运输方式,转换为氢气发生器,在安全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氢气发生器的安装应该更多地推广至各化学实验室中。
乙烷气体在装载运输中也要多加注意,在搬运使用乙烷气时需保证避免碰撞,乙烷气瓶上须装有缓震橡胶圈;储存时尽量远离实验室,防止阳光暴晒;定期检查气瓶和输出管道的安全性。
1.3 氧化性腐蚀类氧化性腐蚀类的化学品往往容易和其他化学物质反应,产生较为强烈的化学反应。
举例来说,过氧化氢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水就会发生爆炸,氢氧化钠对人体眼睛更危害是十分大的。
这类物质在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观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将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因素进行隔绝处理。
在这0 引言在环保部门、高等院校和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与化学产品相关的工业企业中,均设有环境监测实验室或相关业务研究科室。
这些实验机构在日常监测、科研、教学业务中往往到危险化学品。
这些化学物品在使用、贮藏、运输和生产过程中均需严格遵守安全法规和工艺要求,如不规范使用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⒈EB(溴化乙锭,C21H20N3Br)性质: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毒性:强诱变剂、中度毒性注意:通风橱中配制,接触时需戴手套,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棕色瓶保存。
净化处理: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毒性: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使用注意:①呼吸系统防护: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称量时应戴面罩。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②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③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⒊氯仿(CHCl3)性质: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
毒性: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
使用注意1、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
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2、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多选题)1.硝酸铵俗称硝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氧化剂,可做烟花B.与易燃物混合可能爆炸C.与还原物、有机物混合可能爆炸D.皮肤接触没有问题正确答案:ABC2.以下什么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 )A.五氧化二磷B.五硫化磷C.五氯化磷D.冰醋酸正确答案:ABC3.以下哪个药品(试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干燥防潮?( ) A.锂B.碳化钙C.磷化钙D.二氧化硅正确答案:ABC4.下列物质属于剧毒物的是:( )。
A.氰化钠B.乙酸汞C.三氧化二砷D.三氯化磷E.甲基异氰酸酯F.丙烯醛正确答案:ABCE5.混合生成高敏感、不稳定或者具有爆炸性物质的有:( )。
A.亚硝酸盐和铵盐B.醚和醇类C.气态烯烃和空气D.氯酸盐和铵盐正确答案:ACD6.相互接触时,可能会大量放热并着火、爆炸的有:( )。
A.KMnO4和乙醇B.KMnO4和浓硫酸C.CCI4和碱金属D.浓HNO3和胺类正确答案:ABCD7.下列哪些物质与有机物、镁粉、铝粉、锌粉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H2O 2B.NH4NO3C.K2SO4D.高氯酸及其盐E.重铬酸及其盐F.高锰酸盐正确答案:ABDEF8.使用碱金属引起燃烧应如何处理?( )A.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使用水灭火C.火势较小或在容器中燃烧时,马上用干砂子或石棉布盖熄D.火势较大时,马上移去临近可燃物,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正确答案:CD9.活泼金属遇水即可发生激烈反应,应如何存放?( )A.直接放在试剂瓶中保存B.浸没在煤油或石蜡中密闭保存C.用纸密封包裹存放D.不得和酸性物质及氧化剂一起存放正确答案:BD10.下面哪组溶剂属易燃类液体?( )A.甲醇、乙醇B.四氯化碳、乙酸C.乙醚、石油醚D.丙酮、甲苯正确答案:ACD11.使用重铬酸钾洗液时,下列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A.重铬酸钾洗液是用于浸泡各类器皿的B.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玻璃器皿时,可以将手直接插入洗液缸里取放器皿C.在洗液缸里取放器皿时必须戴上专用手套并避免时间过长D.取出器皿后,立即用水连同手套一起清洗正确答案:CD12.有下列气体产生时须在通风橱内操作的是:( )A.硫化氢B.氯化氢C.氟化氢D.溴E.二氧化碳F.氮气正确答案:ABCD13.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 )。
实验室试剂分类及管理指南化学试剂是实验室里品种最多、消耗购置最频繁、危险性也最大的物质,因此,化学试剂的管理无疑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首要工作。
对试剂的管理可以说是实验室管理的重头戏,因为试剂安全关系到实验室安全。
所以本文的实验室试剂分类知识,一起来分享吧!化学试剂分类我国的试剂规格基本上按纯度(杂质含量的多少)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和化学纯等7种。
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优级纯、分级纯和化学纯3种。
(1)优级纯(:),又称一级品或保证试剂,99.8%,这种试剂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
(2)分析纯(),又称二级试剂,纯度很高,99.7%,略次于优级纯,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
(3)化学纯(),又称三级试剂,>99.5%,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
使用蓝色(深蓝色)标签。
(4)实验试剂(:),又称四级试剂。
除了上述四个级别外,目前市场上尚有:基准试剂(:):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光谱纯试剂(:):表示光谱纯净。
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
纯度远高于优级纯的试剂叫做高纯试剂(》99.99%)。
目前,国外试剂厂生产的化学试剂的规格趋向于按用途划分,常见的如下:生化试剂(:)生物试剂(:)生物染色剂(:)络合滴定用(:)层析用(:)荧光分析()微生物用()显微镜用(:)合成用(:)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指示剂(:)红外吸收()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有机分析标准(:)分析用(:)实习用(:)(纯)(特纯)合成()工业用:)薄层色谱(:)分光纯、光学纯、紫析分光光度纯(:实验室化学试剂的管理化学试剂的一般管理实验室试剂管理的首要工作是购置,所以实验室首先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制度。
17种实验室常见剧毒化学品17种实验室常见有毒化学品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实验室里的危险化学试剂太多了,为了科研我们却不得不常常接触他们。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实验室里常见的危险化学试剂,并告诉大家简单的防护方法。
为了自己的健康,材粉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哦!一、易爆物质硝酸银:强氧化剂,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操作应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进行。
金属钠、钾:遇水发生反应,着火,易爆炸。
应单独存放在安全处,室内温度不要太高。
三硝基甲苯(TNT):受热能引起爆炸,中等毒性。
工作时穿紧袖工作服,工后彻底洗手并淋浴。
可用含10%亚硫酸钾肥皂清洗。
亚硫酸钾遇三硝基甲苯成红色,如能将红色洗净,表示皮肤污染已清除。
也可用浸于9∶1的酒精氢氧化钠溶液的棉球擦手,洗净者不出现黄色。
硝化甘油: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属化学危险品。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硝化纤维: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如温度超过40℃时它能分解自燃。
用玻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间温度不宜过30℃,远离火种及热源。
与有机胺,氧化剂隔离储运。
苦味酸:受热,接触明火、高热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操作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硝基铵: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着火后会转为爆轰。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避免震动、撞击和摩擦。
叠氮化物:多具有高度爆炸性,或加热易爆炸。
此外叠氮化物为神经毒物,各种实验请小心。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
雷酸盐(如雷汞):包含雷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雷酸盐多是对摩擦敏感的炸药,遇热或撞击均易发生爆炸。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尽量减少摩擦,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
乙炔银: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储存于郊外专业仓库内,仓内要求阴凉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避免光照。
应与氧化剂,易燃、可燃物,硫、磷、起爆器材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混运。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轻装轻卸。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二、易燃物质黄磷:易燃,在34℃即自行燃烧。
操作时应穿戴劳保,环境应通风,备有盛满清水池,黄磷燃烧时应立即用清水扑灭,防止溅散;烧伤皮肤时,立即浸入清水中,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泡,再用1—2%CuSO4溶液冲洗烧伤处,经现场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口服黄磷中毒时立即用0.2%硫酸铜洗胃,同时禁忌脂肪食物和牛奶。
白磷:一种易自燃的物质,其着火点为40℃,但因摩擦或缓慢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有可能使局部温度达到40℃而燃烧。
有剧毒。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硫、氯酸盐等,避免接触空气。
存储条件:小开口钢桶(黄磷顶面须用厚度为15厘米以上的水层覆盖);装入盛水的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容器(用塑料瓶时必须再装入金属容器内)。
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
硝酸纤维素:纤维素与硝酸酯化反应的产物,在阳光下易变色,且极易燃烧。
保存:装入高密度聚乙烯瓶,外部套上黑色塑料袋,干燥,阴凉保存,也可放入冰箱冷藏室。
三甲基锑:在常温压力下为具有大蒜臭味的无色透明有毒液体。
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有时能着火爆炸。
能与氧、硫、卤素迅速化合,不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在水中密封保存。
丙酮、乙醚、苯、甲苯、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乙醛、氯乙烷、二硫化碳、吡啶、汽油、柴油、煤油、松节油等有机溶剂:易燃液体,要密封(如盖紧瓶塞)防止倾倒和外溢,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要远离火种(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
硝化棉、萘、樟脑、硫黄、红磷、镁粉、锌粉、铝粉、乙醇钠、己二酸、二硝基苯酚、α-萘酚、β-萘酚:易燃固体,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并有排风、隔热、防水设施的库房中,不得与氧化剂混存。
三、有毒物质苯酚: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白磷:有剧毒。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硫、氯酸盐等,避免接触空气。
存储条件:小开口钢桶(黄磷顶面须用厚度为15厘米以上的水层覆盖);装入盛水的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容器(用塑料瓶时必须再装入金属容器内)。
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
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叠氮化钠:有剧毒性,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
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小心使用。
此药品为氧化剂,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
多聚甲醛:是甲醛的未解离形式,有剧毒。
易通过皮肤吸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
避免吸入尘埃。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二甲次胂酸钠:可能为致癌剂,并含有砷,有剧毒性。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通风橱内操作。
过二硫酸铵: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破坏性。
吸入可致命。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
必须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操作后要彻底清洗。
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环乙酰亚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磺基蓖麻酸(二水合物):对黏膜和呼吸系统有极大破坏性。
不要吸入粉尘,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甲氨蝶呤(MTX):一种致癌剂和致畸胎剂。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暴露于其中可导致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或肾损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甲醇:有毒,可致失明。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气。
不要吸入这些气体。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甲醛:有剧毒性和挥发性。
也是一种致癌剂。
可通过皮肤吸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或损伤。
避免吸入气体。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甲酸:有剧毒,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皮肤有极大的损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甲酰胺:可导致畸胎。
其挥发的气体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操作高浓度甲酰胺时要在通风橱内操作。
尽可能将反应的溶液盖住。
联结剂(DMP):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
可通过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
不要吸入气体,戴好手套、面罩和护目镜。
链霉素:有毒性,怀疑为致癌剂和突变诱导剂。
可导致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硫酸:剧毒性,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损伤。
可造成烧伤,与其他物质(如纸)接触可能引发火灾。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硫酸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氯仿:刺激眼睛、呼吸道、皮肤和黏膜。
为一种致癌剂,有肝、肾毒性,有挥发性。
避免吸入蒸汽。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羟胺:有腐蚀性和毒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氢氧化铵:为氨的水溶液。
具有腐蚀性。
操作时要小心。
氨气可从氨水中挥发出来,具有腐蚀性、毒性和爆炸性。
戴好手套。
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
氢氧化钾:剧毒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溶液为强碱性,当心使用。
戴好手套。
氢氧化钠:溶液有剧毒,强碱性,当心使用。
戴好手套。
其他所有高浓度碱溶液都应以类似方式操作。
秋水仙碱:有剧毒,可致命,可导致癌症和可遗传的基因损害。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不要吸入粉尘。
三乙胺:有剧毒,易燃。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腐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有毒性和刺激性,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不要吸入粉尘。
双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避免吸入,在称量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乙醇胺:有毒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具有高腐蚀性,并可与酸发生强烈反应。
四、腐蚀性物质氢氟酸: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清澈,无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强烈地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
剧毒,如吸入蒸气或接触皮肤会造成难以治愈的灼伤。
实验室一般用萤石(主要成分为氟化钙)和浓硫酸来制取,需要密封在塑料瓶中,并保存于阴凉处。
苯酚:既有腐蚀性,还有毒性和燃烧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腐蚀试剂有硫酸、硝酸、氢氟酸、冰乙酸、甲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甲醛、液溴等。
硫酸:腐蚀性,可造成烧伤,与其他物质(如纸)接触可能引发火灾。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羟胺:有腐蚀性和毒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氢氧化铵:为氨的水溶液。
具有腐蚀性。
操作时要小心。
氨气可从氨水中挥发出来,具有腐蚀性、毒性和爆炸性。
戴好手套。
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
三氯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硝酸:具有挥发性,操作时要小心。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乙酸铵: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乙醇胺:有毒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具有高腐蚀性,并可与酸发生强烈反应。
乙酸:使用时要非常小心。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