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28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形、字义、词语、成语、语法等。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鉴赏等。
3. 提高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1)字形、字义、词语、成语(2)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特殊句式等2.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复习(1)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2)古文阅读,包括文言文翻译、句子结构分析等(3)诗歌鉴赏,包括意象分析、情感理解、手法运用等3. 第三阶段:写作能力复习(1)记叙文写作,包括叙事、描写、抒情等(2)议论文写作,包括立论、论证、结论等(3)说明文写作,包括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结构等4. 第四阶段:语文素养培养(1)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史等(2)文化素养,包括传统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3)审美情趣,包括作品风格、艺术特点、审美观念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知识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2.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 采用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指导改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共计4课时。
2.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复习,共计8课时。
3. 第三阶段:写作能力复习,共计8课时。
4. 第四阶段:语文素养培养,共计4课时。
五、课后作业布置1. 基础知识复习: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词语、成语练习。
2. 阅读理解复习:每周完成一篇现代文、一篇古文、一首诗歌的阅读理解练习。
3. 写作能力复习:每周完成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一篇说明文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等方面。
3. 评价周期:每两周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改进。
中考人教版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一)探索月球奥秘(七上)1、人类第一次登月:1969、7、21,美国“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
2、中国探月卫星:2007、10、24,嫦娥一号。
3、日期: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4、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5、传说月饼的来历:朱元璋抗元起义6、月亮别名、雅号:玉兔、嫦娥……7、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含作者、出处。
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8、与月有关的成语:山高月小日月如梭 9、对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10、歌曲:贝多芬《月光曲》阿炳《二泉映月》(二)黄河,母亲河(七下)1、黄河的相关知识:①源头:巴颜喀拉山②入海口:渤海③长度:5464公里④流经:9省(青、川、甘、宁、内蒙、陕、晋、豫、鲁)2、神话传说:河伯献图3、历史人物故事:大禹治水龙门石窟4、成语:泾渭分明(比喻界限分明)河清海晏(形容太平盛世)中流砥柱5、俗语、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6、诗句(作者、出处):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7、歌曲:《黄河大合唱》 8、广告:保护母亲河,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马的世界(七下)1、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老马识途2、俗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风马牛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3、历史人物故事:赵高指鹿为马田忌赛马九方皋相马4、古诗句(含作者、出处):①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5、古代的车马: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一车四马为“一乘”shèng 天子——万乘之国诸侯——千乘之国6、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的卢马(刘备)白龙马(唐僧)汗血马昭陵六骏(唐太宗)7、艺术作品中的马:徐悲鸿的《八骏图》《十面埋伏》(四)戏曲大舞台(七下)1、京剧: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教案语文五篇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
”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1《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2.过程和方法(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2)结合视频,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豪迈情怀。
(3)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进行比较,加深对词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
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积累常见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积累常见常见文言虚词,理解其在句中的一般用法和意义。
一起看看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初三语文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1、积累常见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常见常见文言虚词,理解其在句中的一般用法和意义。
3、了解文言特殊句式,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读好句中的停顿。
4、翻译文言句子。
5、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对文章的观点和人物等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第一课时【复习目标】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能准确地写出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考点导学】文言实词是文言诗文语意的重要载体,因此,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也自然成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
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
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中考之所以特别强调实词的积累,是因为古今语言的差异不在虚词,而在文言实词:我们如果不知道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不知道这些实词的古今异义,在考试中就会难以理解古文的内容。
同学们平时学习课内文言诗文时要养成文言实词积累的习惯。
【中考例析】龙岩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0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那么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解释】①说(yuè):同“悦〞快乐。
②用强: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3分)⑴臣之妻私臣。
()⑴期年之后。
()⑴非大王孰能用是()龙岩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古诗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能够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能够正确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古诗文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练习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古诗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情感。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古诗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能够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能够正确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现代文进行复习。
2. 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现代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观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现代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3. 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作文创作的实践练习。
3. 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技巧。
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复习思路一、复习目的1、第一轮积累整理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帮助学生过好知识点关,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课文及与往年基础知识。
复习基本的问题知识,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有:字词积累、并举辨析、修辞手法、背诵默写、语言综合运用、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写作素材积累等。
2、第二轮巩固提高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通过综合训练,学生熟悉中考的各种题型,临阵不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第三轮临阵模拟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要针对前边复习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专项强化训练;精选与福州市考题相近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
二、复习重难点1、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三轮有效复习。
2、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归纳整理字词、古汉语语言现象、背诵默写、作文素材等复习资料。
3、加强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4、强化现代文语段的训练,重在对语段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能力。
5、重视开放型、评价型试题的训练,重在感悟、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重视比较阅读。
7、重视中考临考作文训练有效化。
三、复习方法(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
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
中考复习教案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下学期新人教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下学期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七单元: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课文:《背影》、《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重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诗歌鉴赏2. 第八单元: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技巧与实践3. 第九单元:作文训练主题: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重点:作文写作技巧、修改与评价4. 第十单元:综合测试与复习内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测试与复习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2. 组织作文比赛,展示学生写作水平。
3. 课堂表现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七单元:4课时2. 第八单元:4课时3. 第九单元:6课时4. 第十单元:2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学期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教程3. 网络资源:相关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在线文章、视频等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投影仪等七、教学步骤1. 第七单元:a. 课文讲解与分析b. 阅读练习与解答c. 诗歌鉴赏与分析d. 单元测试与复习2. 第八单元:a. 课文讲解与分析b. 阅读练习与解答c.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d. 单元测试与复习3. 第九单元:a. 作文主题讲解与分析b.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c. 作文修改与评价d. 作文展示与评价4. 第十单元:a. 综合测试与复习讲解b. 测试试卷发放与解答c. 错题讲解与复习d. 单元总结与复习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4.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复习重点: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第二章:阅读理解能力训练训练重点:分析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
3. 第三章:写作能力培养培养重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 第四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复习重点: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阅读和鉴赏方法。
5. 第五章: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培养重点: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真题演练、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语文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周2. 第二章:3周3. 第三章:3周4. 第四章:2周5. 第五章:2周六、第六章:现代文阅读与分析复习重点:现代文的基本知识,阅读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复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学习如何提取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真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第七章:作文训练与提升培养重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词语理解与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复习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通过实例讲解词语的正确运用。
3. 进行词语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词语的正确运用。
3. 学生进行词语运用练习,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章:句子理解与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能够正确运用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复习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通过实例讲解句子的正确运用。
3. 进行句子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句子的正确运用。
3. 学生进行句子运用练习,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三章:语法知识与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2. 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子成分、时态等。
2. 通过实例讲解语法知识的正确运用。
3. 进行语法知识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语法知识的正确运用。
3. 学生进行语法知识运用练习,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教学内容:1. 复习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3.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古诗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能够理解并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能够准确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的阅读技巧介绍。
2. 常见古诗文意象的分析。
3. 古诗文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4. 古诗文句子翻译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古诗文的阅读技巧、意象分析、情感理解和句子翻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诗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文的阅读技巧。
2. 讲解:讲解常见古诗文意象、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诗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古诗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翻译一首古诗文中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能够理解并分析现代文中的主旨、论点和论证方法。
3. 能够准确概括和表达现代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阅读技巧介绍。
2. 常见主旨和论点的分析。
3. 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
4. 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现代文的阅读技巧、主旨和论点的分析、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现代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2. 讲解:讲解常见主旨和论点的分析、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现代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概括和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本章主要针对中考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初中语文知识,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章节一:字形、词语辨析教学重点:识别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
2. 章节二:语法、句式教学重点:掌握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正确运用各种句式表达。
3. 章节三:修辞手法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4. 章节四:文学常识教学重点:掌握重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文学常识。
5. 章节五:阅读理解教学重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快速准确获取文章主旨和信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对比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中考成绩:关注学生在中考中的语文成绩,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六、章节六:古诗文默写与鉴赏教学重点:准确默写指定的古诗文篇目,理解并鉴赏古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来熟悉古诗文,增强记忆力。
2. 分析古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解读诗文含义。
3.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鉴赏讨论,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默写测试:定期进行古诗文默写测试,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
2. 鉴赏作业:评估学生对古诗文鉴赏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章:汉字基础知识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了解和运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及其意义。
3. 提高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常用偏旁部首的识别及应用。
3. 常见错别字的纠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的运用。
2. 偏旁部首的意义和运用。
3. 错别字的识别和纠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偏旁部首的知识。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典型例字分析,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运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识别和书写汉字,提高其汉字书写能力。
五、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让学生熟悉并掌握。
2. 讲解常用偏旁部首的意义和运用,让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运用。
3. 提供一些常见的错别字,让学生进行识别和纠正,提高其对汉字字形的辨识能力。
第二章:词语运用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词语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词语的分类和基本用法的掌握。
2.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词语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采用练习法,提供具体语境,让学生运用词语进行练习。
五、教学步骤1. 讲解词语的分类和基本用法,让学生熟悉并掌握。
2. 提供具体语境,让学生运用词语进行练习,提高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能力。
第三章:句子运用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型。
2. 提高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造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型。
2. 句子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造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句子基本成分和句型的掌握。
2. 句子在实际语言运用中造句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型。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复新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复:选择几篇重要的课文,进行理解和背诵练,注重关键词语的理解及理解题的解答。
2. 语法复:重点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础语法知识,以及句子的成分和结构分析。
3. 写作复:进行不同类型的写作练,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注重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和提问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解释和讲解。
2. 学生自主研究: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总结知识点,配合教师提供的研究资料进行复。
3.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安排为一周的复课程,每天2-3个小时,共计10-15个课时。
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通过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2.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小测验:设计一些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版本的新人教版语文教材,提取合适的课文进行复。
2. 研究资料:提供一些练题、写作范文等研究资料,便于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七、教学安排1. 第一天:课文复,选择一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和背诵。
2. 第二天:语法复,重点复名词和动词的分类和用法。
3. 第三天:课文复,选择另一篇课文进行理解和背诵,进行相关的题目练。
4. 第四天:语法复,重点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进行相关的练。
5. 第五天:写作复,进行记叙文的写作练,注重情节安排和语言表达。
6. 第六天:写作复,进行说明文或议论文的写作练,注重论点和论据的组织。
7. 第七天:综合复,对复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进行课堂互动活动。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章:成语复习1.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成语的概念,分析成语的结构和特点。
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
1.2 成语的分类与记忆分类讲解常用成语,如动物成语、植物成语等。
提供记忆成语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故事、图像等帮助记忆。
1.3 成语的运用与辨析练习成语的运用,提供例句和练习题目。
分析成语的误用和混淆情况,提供辨析练习。
第二章:古诗文复习2.1 古诗文的基本知识介绍古诗文的形式和特点,如绝句、律诗等。
强调古诗文的重要性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2 古诗文的阅读与理解解读古诗文的名篇,分析其主题和表达手法。
提供古诗文的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2.3 古诗文的默写与鉴赏练习默写古诗文的名篇,加强记忆和积累。
学习欣赏古诗文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章:现代文阅读复习3.1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介绍现代文阅读的步骤和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等。
强调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观点的重要性。
3.2 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如说明文、议论文等。
提供相关文体的阅读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3 答题技巧与策略讲解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如如何准确理解问题、如何提取关键信息等。
提供答题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章:写作技巧复习4.1 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技巧讲解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
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如如何开头、如何过渡等。
4.2 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与练习分析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提供相关文体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3 常见写作问题的修改与提高分析常见的写作问题,如语法错误、表达不清等。
提供修改和提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章:语文基础知识复习5.1 汉字与词语复习汉字的结构和读音,强调易错字的识别和书写。
讲解词语的用法和搭配,提供相关练习。
5.2 句子与语法复习句子的结构类型和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定语状语等。
中考复习教案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下学期新人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认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实践操作。
二、教学内容1. 第六章:词汇与短语(1)复习重点词汇与短语的用法,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词汇与短语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能力。
2. 第七章:句子与句型(1)复习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成分。
(2)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句型进行表达的能力。
3. 第八章:修辞手法(1)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达,提高写作效果。
4. 第九章:阅读理解(1)复习阅读理解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5. 第十章:写作与口语表达(1)复习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 课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4.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在各个章节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2. 教辅资料:相关的中考复习资料、练习题库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系统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
二、教学内容1. 第六至第十单元知识点回顾: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包括古代诗歌、现代散文、文言文阅读等。
2. 重点知识点梳理: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难点知识点讲解: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课堂练习: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运用。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2. 参考资料:收集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习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分类复习:将语文知识点进行分类,如字词、句式、修辞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归纳总结规律。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教学方法1.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解答,增强课堂活力。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其提高。
3、把握规律,识记特殊。
汉字的读音,往往是有规律可循的,尤其是形声字,因为它有一个表声的部分,因而我们只要善于把握这一特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推断一些字音。
如:已知“蓝”、“篮”的声母是“l”,就可推断“褴”的声母是应为“l”;也可借用这一特点推断韵母,如:“滥”、“槛”的韵母一般不会为“ang”而应是“an”。
因而我们在学习中,只要关于寻找规律,就会在在缩减识记,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要对读音比较特别的字词及多音字要多关注,如:炽痛(chì),菜畦(qí)、唱和(hè)等。
要避免见字读半边、硬套形声字读音规律的错误方法。
4、答题技巧。
答题时可采用排除法:如果题干要求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只要发现题项中有一个读音错误的就可以排除;如果题干要求选出读音有错误的一项,也可逐一排队肯定无误的选项。
当然也可以彩直选法,只要有把握就可以凭熟知的读音和答题的感觉直接选出。
四、典型例题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脂肪(zhī)干涸(hé)心旷神怡(yí)B.魁梧(wú)酝酿(niàng)杳无音信(yǎo)C.湖泊(bó)和谐(xié)彼竭我盈(jié)D.褴褛(lǚ)违背(wéi)大声疾呼(jí)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
C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ō”。
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 )A.铿锵(qāng)挪动(nuó)不无裨益(bì)B.琴弦(xián)褴褛(lǚ)载歌载舞(zài)C.兑换(duì)处理(chù)哄堂大笑(hōng)D.摇曳(yè)别墅(shù)大事渲染(xuā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系统的复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巩固字词:重点复习易错字、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等,提高学生的字词辨析能力。
2. 语法和修辞:复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结构、成分等,加强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文学常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史等。
4. 阅读理解:通过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主旨概括、细节理解、词句解析等。
5. 写作技巧:复习和巩固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立意、构思、表达、修辞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定期进行测试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2. 结合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进行个别评估和指导。
3. 在复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激励。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回顾和巩固字词2. 第二周:语法和修辞复习3. 第三周:文学常识复习4. 第四周:阅读理解训练5. 第五周:写作技巧指导六、教学内容6. 古诗文阅读与赏析:复习和巩固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文的结构、意境、意象、情感等,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和赏析能力。
7. 现代文阅读与分析:通过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包括文章结构、主旨、观点、论证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作文训练与修改:结合学生写作实际,进行作文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和表达能力。
9. 口语表达与交际: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总设想(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考标、课程标准、、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考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第一阶段:从4月8日到4月25日,以“标”为标,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各册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力争每一册的知识点都要做一次过关考查。
(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考试规律,七、八年级的复习可以简略一点,九年级稍微详细)这一环节是2007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
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
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
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
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第二阶段:从4月26日到5月20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5月21日到6月15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清理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本阶段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
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复习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
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
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
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9.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习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刻印工作。
九年级语文复习备课梳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画线的为文言诗文)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童趣》;第二单元《理想》、《论语十则》;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五首》;第四单元《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第五单元《风筝》、《羚羊木雕》、《世说新语两则》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两首》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这就是我。
2、漫游语文世界。
3、感受自然。
4、探索月球奥秘。
5、我爱我家。
6、追寻人类的起源。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梳理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画线的为文言诗文)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伤仲永》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木兰诗》第三单元《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四单元《社戏》《安寨腰鼓》《口技》第五单元《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短文两篇》第六单元《珍珠鸟》《斑羚飞渡》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成长的烦恼。
2、黄河母亲河。
3、我也追星。
4、戏曲大舞台。
5、漫话探险。
6、马的世界。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论诗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梳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新闻两则》、《芦花荡》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第五单元《桃花园记》、《陋室铭》、《爱莲说》、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归田园居之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让世界充满爱。
3、说不尽的桥。
4、走上辩论台。
5、莲文化的魅力。
6、怎样搜集资料。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的两篇短文学生要了解1、欣赏书法2、汉语词类表(虚词)梳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第二单元《雪》、《海燕》第三单元《敬畏自然》、《喂——出来》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第六单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官归京、已亥杂诗)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献给母亲的歌。
2、寻觅春天的踪迹。
3、科海泛舟。
4、到民间采风去。
5、古诗苑漫步。
6、背起行囊走四方。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挑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的两篇短文学生要了解1、欣赏书法2、短语结构类型表3、句子成分简表4、标点符号用法梳理九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四课时和二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沁园春雪》、《雨说》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雷家书傅》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第六单元《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词五首》(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