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28.50 KB
- 文档页数:4
29
附录E 双桥静力触探曲线形态判别土类特征图表
E.0.1 当使用双桥静力触探时,可依据表E.0.1定性判别土类。
表E.0.1 双桥静力触探各土层曲线特征图表
土层名称 曲线特征 曲线形态
(实线为c q ,虚线为s f )
淤泥、 淤泥质黏性土 c q 曲线较平直,s f 在c q 右侧(较接
近),曲线基本无起伏
黏土
c q 曲线起伏变化缓慢,s f 在c q 右侧(距离较远) 粉质黏土 c q 曲线起伏变化缓慢,局部略有突
峰,s f 大部位于c q 右侧(距离较近),
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c q 曲线
粉土 c q 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
缓,s f 曲线一般位于c q 曲线右侧,局
部间隔较大,偶尔和c q 曲线左右穿插
砂土 c q 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s f 曲线
一般和c q 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
大部分位于c q 曲线左侧;砂类土颗粒
不均匀时c q 曲线和s f 曲线的尖齿更
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
大锯齿状。
用双桥静力触探计算粘性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朱向东(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 北京东郊开发区065201)摘 要 通过双桥静力触探资料与钻探资料的对比,提出了侧壁阻力与一般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及液性指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统计出利用双桥静力触探资料确定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锥尖阻力 侧壁阻力 承载力基本值 近年来,双桥静力触探已被普遍地应用到工程勘察工作中,诸如利用双桥静力触探划分地层界限、判断土的类别、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承载力不仅方便,而且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利用双桥静探资料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尚不尽人意。
目前在本地区还缺乏带有地区性的理想经验公式可依,选用国内其它勘察单位的一些单桥静力触探的经验公式不能充分发挥双桥静力触探的优点,为此,我们通过四年来积累的双桥静探资料与钻探资料对比,分别统计出了四个双桥静探资料计算粘性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旨在利用双桥静力触探资料确定一般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
1 统计资料的地区范围、资料数量的分类的原则1.1 统计资料①的范围和资料数量统计资料样本数为508个,这些资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北京地区选取地层土质条件差异不大的场地,取各层土承载力基本值的平均值与静探分层的平均值对比,这类资料为307个点;另一类是同位孔(钻探孔与触探孔距不超过2.5m),这类孔主要根据高层建筑的要求布置的,同时亦有为查清土质条件在一般场地所布置的同位孔,这类资料为201个点。
统计资料的静力触探孔深度及钻孔取样深度一般为1.5~12.0m,部分探孔达到了22.0m,最深孔为25.5m。
1.2 分类的原则双桥探头能够同时反映锥尖和侧壁所受到的阻力,依据经验就可根据锥尖阻力与侧壁阻力的关系断定土的类别,区分土的塑性,找到侧壁阻力f s,与塑性指数I p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多个回归方程,就能有效克服建立单一回归方程所造成的离散度高,相关系数低的不足。
统计工作以侧壁阻力f s=20为界限,从f s<20至f s≥120共分了7个组,坐标图和回归方程表明7个组可合拼为4个组,即将一般粘性土划分为4个范围:Ⅰ f s<20 Ⅱ 20≤f s<40Ⅲ 40≤f s<60 Ⅳ f s≥60Ⅰ类土一般为塑性指数I p<12(9~11为常见),状态多数为流塑的粘质粉土、饱和粉土:新近沉积土、淤泥质土。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探讨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 c)和侧壁阻力(f 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 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 2 )粘土: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 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 ) 粉质粘土: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 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q 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 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 c曲线。
( 4 ) 粉土:q 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 s曲线一般位于q 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 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 ) 砂类土:q c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 s曲线一般和q c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 c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 c曲线和f s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
对单桥静力触探和双桥静力触探的简单了解和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2T16:45:12.8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王凯亮莫艳合[导读] 摘要:静力触探是一种适用于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的原位测试手段,其具有快速、轻便、高效的特点,在岩土工程勘察、监测、检测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王凯亮莫艳合
摘要:静力触探是一种适用于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的原位测试手段,其具有快速、轻便、高效的特点,在岩土工程勘察、监测、检测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静力触探最开始是单桥静力触探,近年来双桥静力触探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分别对单桥静力触探和双桥静力触探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静力触探;单桥;双桥;岩土工程勘察。
静力触探测试原理方法及内业整理1静力触探测试原理静力触探的工作过程是用静力将探头压到土层中去。
在贯入过程中,由于埋藏在地层中的各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因此,探头遇到的阻力也不同,有的土软,阻力就小,有的土硬,阻力就大。
土的软硬正是土的力学性质的一种体表现。
所以贯入阻力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土的强度。
根据这样一种内部联系,我们利用探头中的阻力传感器,将贯入阻力通过电子量测记录仪表把它显示和记录下来,并利于贯入阻力和土的强度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确定土的力学指标,划分土层,进行地基土评价和提供设计所有需参数。
当静力触探的探头在静压力作用下,均速向土层中贯入时,探头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受到压缩和剪切破坏,同时对探头产生贯入阻力。
一般的说,同一种土层中贯入阻力大,土层的力学性质好,承载力高。
反之,贯入阻力小,土层软弱,承载力低。
在生产中利用静力触探与土的野外载荷试验对比,或静力触探贯入阻力与桩基承载力及土的物理学性质的指标对比,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建立各种相关方程(经验关系)。
这样,只要知道土层的贯入阻力即可确定该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等指标参数。
静力触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贯入系统—由加压装置及反力装置组成;二是量测系统—由装在探头中的阻力传感器和量测仪表组成。
2静力触探的现场测试2.1操作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数据记录系统操作前准备及注意事项1)检查电源:如用外接电源时,必须检查确认是220V交流电时,如为电瓶等直流电源,需检查其直流电压为12V,方可接入静探微机。
打开开关检查微机显示是否正常,无异常情况后方可使用。
2)检查发讯机:角机插座接好后,打开仪表,拨动发讯角机并检查静探微机是否有讯号接收。
3)在开始工作前,操作人员必须填写测试孔号、日期、时间、测试探头编号等项,工作结束后记录测试深度。
2现场操作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作业前需了解工程类型、工程特点、可能的基础类型及埋深,孔位、孔深、测试目的。
2)了解作业场地的地形和交通情况。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探讨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 c)和侧壁阻力(f 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 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 2 )粘土: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 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 ) 粉质粘土: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 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q 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 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 c曲线。
( 4 ) 粉土:q 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 s曲线一般位于q 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 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 ) 砂类土:q c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 s曲线一般和q c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 c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 c曲线和f s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c)和侧壁阻力(f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2 )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 ) 粉质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q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c曲线( 4 ) 粉土:q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s曲线一般位于q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 ) 砂类土:qc 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s 曲线一般和qc 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c 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c 曲线和fs 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二:各土类划分指标通过双桥静探曲线形态我们能够对土层大致分层,但要做到精确分层我们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205页图3-4-6来划分,现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将图3-4-6中的公式整理成下表。
静力触探试验(原理和应用)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测试〔static 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静探(CPT)。
静力触探试验是把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人土中,并测定探头阻力等的一种测试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准静力触探试验。
荷兰人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静力触探技术和机械式静力触探仪。
试验是用机械装置把带有双层管的圆锥形探头压人土中,在地面上用压力表分别量测套筒侧壁与周围土层间的摩阻力(fs)和探头锥尖贯入土层时所受的阻力(qc)。
电测静力触探试验于1964年首先在我国研制成功。
原建工部综合勘察院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测静力触探仪,即我国目前普遍应用的单桥(单用)探头静力触探仪。
利用电阻应变测试技术,直接从探头中量测贯入阻力,并定义为比贯入阻力。
20世纪60年代后期,荷兰开始研制类似的电测静力触探仪,探头为双桥式的。
此项成果发表于1971年。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测静力触探的发展使静力触探有了新的活力,发展迅猛,应用普遍。
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是国际上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功研制了可测孔隙水压力的电测式静力触探,简称孔压触探.(CPTU)。
它可以同时测量锥头阻力、侧壁摩擦力和孔隙水压力,为了解土的更多的工程性质及提高测试精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目前在我国使用的静力触探仪以电测式为主。
静力触探具有下列明显优点:(1)测试连续、快速,效率高,功能多,兼有勘探与测试的双重作用;(2)采用电测技术后,易于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测试成果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大大减轻了人的工作强度。
由于以上原因,电测静力触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土工原位测试技术,本章将重点加以叙述和讨论。
静力触探的主要缺点是对碎石类土和密实砂土难以贯入,也不能直接观测土层。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静力触探常和钻探取样联合运用。
图2-1是静力触探示意和得到的测试曲线。
从测试曲线和地层分布的对比可以看出,触探阻力的大小与地层的力学性质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双桥静力触探土层划分方法探讨郭凌峰李正东赖建坤(广东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广州510006)摘要:科学地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对于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双桥静力触探土层划分是按分类图法对土类进行划分,没有实际划分具体过程,其物理力学内涵反映不够,也不便于更系统地分析及编程。
为此,针对双桥静力触探的土层划分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分析法;即基于模糊数学,对地基土实测数据先后进行力学性质分区和分类图法判别土类,再依照所选用的判定标准,通过模糊矩阵进行运算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土层分区结果;该分析可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Fortran语言地基土分层程序进行。
在上述基础上,以广州南沙地区某软土地基处理项目作为案例,利用上述土层划分方法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成功对目标测点土层进行了土类划分,表明了该法的可行性。
本文给出的双桥静力触探划分方法,简便易用且适应性强,便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应用。
关键词:地基土;双桥静力触探;模糊数学;土类分区;力学分层中图分类号:F2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133(2016)04-05-07Study of cone penetration layer division methodGUO Ling-fengLI Zheng-dong LAI Jian-kun(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Itisofgreatsignificancefortheengineeringtoscientificallycarryoutthelayeredsoilmechanics.Theconepenetrationofsoillayerpartitionisdividedaccordingtotheclassificationmethod,nottheactualdivisionofthespecificprocess,thephysicalandmechanicalnatureisnotenough,nottofacilitateamoresystematicanalysisandprogramming.Therefore,thesoilpartitioningproblemofconepenetrationtest,thispaperpresentsacomprehensiveanalysismethod;basedonfuzzymathematics,themeasureddataoffoundationsoilhas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partitionandclassificationmapcriterionofsoiltype,accordingtothecriteriaoftheselectedoperation,andnormalizedbythefuzzymatrix,inordertogettheresultsofpartitionofsoiltheanalysiscanbeused;theindependentdevelopmentoftheFortranlanguageprogrambasedonlayeredsoil.Onthebasisoftheabove,asoftsoilgroundtreatmentprojectinGuangzhouNanshaareaasacase,theCPTdatawereanalyzedusingthelayerdivisionmethod,thesuccessofmeasuringpointsofsoilclassification,showedthefeasibilityofthemethod.Theconepenetrationdivisionmethodisgiveninthispaper,easytouseandstrongadaptability,convenientapplicationoflineengineeringandtechnicalpersonnel.Keywords:Soil;conepenetrationtest;fuzzymathematics;soilmechanicshierarchicalpartition1引言近静力触探作为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已经成为了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测试手段。
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报告
引言:
在桥梁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静力触探试验是评估工程材料和结构完整性的关键步骤。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对某双跨梁桥进行的静力触探试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相关建议。
通过对该试验的深入探讨,我们将加深对桥梁结构行为的理解,为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提供宝贵参考。
试验概况:
该双跨梁桥位于某高速公路线路上,采用现浇混凝土箱型结构,总长约200米。
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在桥梁建成后需进行静力触探试验,以评价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试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静载试验。
在桥面预先布置的规范位置安装了大量测量传感器,通过对称加载沙袋等已知重量载荷,测试并记录结构的应变、挠度等响应。
第二阶段为活载试验。
利用满载卡车有序通过桥面,记录结构在流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两个试验阶段的测试数据将被综合分析,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试验过程:
静载试验在夜间有利时段顺利完成。
测量数据显示,在最大设计载荷作用下,桥梁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值均远低于材料极限,且结构整体挠
度在允许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活载试验遭遇临时停车等干扰,部分数据存在噪声,需通过滤波等手段进行处理。
但从整体趋势来看,结构在模拟的车载荷作用下,动态响应平稳、无异常振动,验证了结构在正常使用时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探讨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 c)和侧壁阻力( f 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 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 )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 2 ) 粘土: 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 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 ) 粉质粘土: q 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 f 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 q 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 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 c曲线。
( 4 )粉土:q 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 s曲线一般位于q 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 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 ) 砂类土: q 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 fs 曲线一般和 q 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c c部位于 q c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 c曲线和 f s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
静力触探测试原理方法及内业整理1 静力触探测试原理静力触探的工作过程是用静力将探头压到土层中去。
在贯入过程中,由于埋藏在地层中的各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因此,探头遇到的阻力也不同,有的土软,阻力就小,有的土硬,阻力就大。
土的软硬正是土的力学性质的一种体表现。
所以贯入阻力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土的强度。
根据这样一种内部联系,我们利用探头中的阻力传感器,将贯入阻力通过电子量测记录仪表把它显示和记录下来,并利于贯入阻力和土的强度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确定土的力学指标,划分土层,进行地基土评价和提供设计所有需参数。
当静力触探的探头在静压力作用下,均速向土层中贯入时,探头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受到压缩和剪切破坏,同时对探头产生贯入阻力。
一般的说,同一种土层中贯入阻力大,土层的力学性质好,承载力高。
反之,贯入阻力小,土层软弱,承载力低。
在生产中利用静力触探与土的野外载荷试验对比,或静力触探贯入阻力与桩基承载力及土的物理学性质的指标对比,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建立各种相关方程(经验关系)。
这样,只要知道土层的贯入阻力即可确定该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等指标参数。
静力触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贯入系统—由加压装置及反力装置组成;二是量测系统—由装在探头中的阻力传感器和量测仪表组成。
2 静力触探的现场测试2.1 操作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 数据记录系统操作前准备及注意事项1) 检查电源:如用外接电源时,必须检查确认是220V交流电时,如为电瓶等直流电源,需检查其直流电压为12V,方可接入静探微机。
打开开关检查微机显示是否正常,无异常情况后方可使用。
2) 检查发讯机:角机插座接好后,打开仪表,拨动发讯角机并检查静探微机是否有讯号接收。
3) 在开始工作前,操作人员必须填写测试孔号、日期、时间、测试探头编号等项,工作结束后记录测试深度。
2 现场操作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 作业前需了解工程类型、工程特点、可能的基础类型及埋深,孔位、孔深、测试目的。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c)和侧壁阻力(f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2 )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 ) 粉质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q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c曲线( 4 ) 粉土:q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s曲线一般位于q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 ) 砂类土:qc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s 曲线一般和qc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c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c曲线和fs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二:各土类划分指标通过双桥静探曲线形态我们能够对土层大致分层,但要做到精确分层我们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205页图3-4-6来划分,现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将图3-4-6中的公式整理成下表。
第二节静力触探实验二、静力触探现场实验要点(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有:1.设置反力装置(或利用车装重量>。
2.安装好加压和量测设备,并用水准尺将底板调平。
3.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仪表是否正常。
5.检查探头外套筒及锥头的活动情况,并接通仪器,利用电阻挡调节度盘指针,如调节比较灵活,说明探头正常。
(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步骤如下:1.将仪表与探头接通电源,打开仪表和稳压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15min。
2.根据土层软硬情况,确定工作电压,将仪器调零,并记录孔号、探头号、标定系数、工作电压及日期。
3.先压入0.5m,稍停后提升10cm,使探头与地温相适应,记录仪器初读数εo。
实验中每贯入10mm测记读数ε1一次。
以后每贯入3~5m,要提升5~10cm,以检查仪器初读数εo。
4.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度控制在1.2m/min。
:5.接卸钻杆时,切勿使入土钻杆转动,以防止接头处电缆被扭断,同时应严防电缆受拉,以免拉断或破坏密封装置。
6.防止探头在阳光下暴晒,每结束一孔,应及时将探头锥头部分卸下,将泥沙檫洗干净,以保持顶柱及外套筒能自由活动。
(三>静力触探实验的技术要求静力触探实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应采用10cm2或15cm2,单桥探头侧壁高度应分别采用57mm或70mm,双桥探头侧壁面积应采用150~300cm2,锥尖锥角应为60°。
2.探头测力传感器应连同仪器、电缆进行定期标定,室内探头标定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滞后误差、温度漂移、归零误差均应小于1%FS,现场实验归零误差应小于3%,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Ώ。
3.深度记录的误差不应大于触探深度的±1%。
4.当贯入深度超过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再贯入硬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孔斜或断杆,也可配置测斜探头,量测触探孔的偏斜角,校正土层界线的深度。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
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c)和侧壁阻力(f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
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 1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2 )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 3 ) 粉质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q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c曲线
( 4 ) 粉土:q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s曲线一般位于q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 5 ) 砂类土:qc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s 曲线一般和qc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c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c曲线和fs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
二:各土类划分指标
通过双桥静探曲线形态我们能够对土层大致分层,但要做到精确分层我们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205页图3-4-6来划分,现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将图3-4-6中的公式整理成下表。
地质队黄河已将下表公式编辑成Excle表格,只需输入qc、 fs 即可自动判别岩土类别,使用起来更方便。
双桥静探试验地层划分与定名解译表
根据双桥静探曲线形态、岩土划分指标能够做到准确分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先以双桥曲线形态标准进行初判土名,再根据各层q
c 、f
s
和R
f
平均值进行数据辅助判别修正,
以此综合判别出土类。
(2) 对电厂、变电站或线路工程的一个地貌单元,有多个双桥静探钻孔资料,可按剖面孔位互相对照比较将一个工程或地貌单元判别成标准剖面,以此进行土层分类定名,使土层分类统一。
(3) 对于电厂、大型变电站、长大线路工程,应根据相应的规范规程布置一定数量的钻探孔,分层时和静力触探相互对照、互为参考,综合划分土层;对有相当经验的地区和较小规模的工程,可单独使用静力触探划分土层。
(4) 对一些特殊情况,如没有静力触探使用经验的地区,可在钻探孔旁配打静力触探孔,进行资料对比,建立静力触探曲线与实际土层类别的经验关系,并逐步积累经验。
土名参数特征曲线形态
淤泥qc<0.4Mpa,fs<20Kpa,Rf=1-30稳定平直,fs在qc右侧
淤泥质0.4<qc<0.7Mpa,10<fs<30Kpa,Rf=1-30稳定平直,fs在qc右侧
亚粘土0.5<qc<4Mpa,20<fs<50Kpa, Rf≥1.5-4起伏变化缓慢,fs在qc右侧
粘土0.5<qc<4Mpa,20<fs<50Kpa, Rf>4起伏变化缓慢,fs在qc右侧
亚砂土0.7<qc<9Mpa, Rf≥0.9-1.5短锯齿状或曲线呈麻花状交叉,或贴近左右一侧
含结核粘土qc>2Mpa,fs>100Kpa qc fs不稳定,曲线有突变,fs在qc左右侧无规律
粉细砂2<qc<15Mpa, Rf=0.6-0.9fs不稳定,长锯齿状,曲线起伏较大, fs在qc左侧
中粗砂qc>10Mpa,Rf<0.6长锯齿状,曲线起伏较大,fs在qc左侧
风化层qc>3.5Mpa fs是稳定高值qc不太稳定, fs在qc左侧或右侧突变
备注Qc锥尖,Fs侧壁, Rf摩阻比(Qc/10/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