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例讨论
- 格式:ppt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7
一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的案例教学与实训指导体会我们根据“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依据整体护理模式,结合我院国家级精品课《外科护理技术》的成果,对外科护理教学的多种方法进行探讨,对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
1.典型病例1.1病史患者陆,男,15岁,学生,因腹痛待查于2022年3月31日收入院。
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腹部及脐周疼痛,呈阵发性,不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腹泻,门诊考虑“急性胃肠炎”,治疗后效果不佳。
今日腹痛加剧,呈持续性,急来院就诊。
1.2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口唇无紫绀,体温38.9℃,脉搏10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00/60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
腹部检查:中下腹及脐周肌紧张,中下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轻压痛、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1.3辅助检查1.3.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91%。
1.3.2.腹部B超。
未发现明显异常。
1.3.3.腹部平片。
见膈下游离气体。
1.4医学诊断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局限性腹膜炎。
1.5住院经过入院后急完善相关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淀粉酶,出、凝血时间,输血前全套,腹部B超),抗感染支持(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于2022年4月1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暂禁食、置鼻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头孢替唑)、止血(氨甲环酸)等对症治疗。
病理检查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4月8日切口拆线,愈合好,无红肿无渗出,治愈出院。
2.护理2.1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2.1.1恐惧/焦虑。
与身体不适、病情严重、担心预后有关。
2.1.2腹痛、腹胀。
与腹膜炎症刺激、毒素吸收有关。
2.1.3体温过高。
与腹腔感染、毒素吸收有关。
2.1.4体液不足。
与腹膜腔内大量渗出、高热、体液丢失有关。
2.1.5潜在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刘颖摘要】:讨论急性化脓性急性腹膜炎的护理体会。
:对2012年4月~7月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
:经过治疗后的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有效的护理是促进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282-02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物理损伤所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性病变。
多数为继发的化脓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数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7月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7~69岁;患者主诉腹痛,且呈持续性,深呼吸或是咳嗽时可加重,部分患者还出现恶心、呕吐、体温升高以及脉搏加快等症状。
1.2方法1.2.1术前准备无休克患者取半卧位,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营养支持和吸氧。
抗生素静脉滴注控制感染,轻者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氨苄西林加甲硝唑,重者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联用甲硝唑疗效更佳。
1.2.2剖腹探查术1.2.2.1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个别危重病例可用局麻。
1.2.2.2处理原发灶:切口应选在接近原发灶部位,如无法确定原发灶,则选用以脐为中心的右旁正中切口为宜,开腹后可上下延长。
如有腹部手术史,可经原切口或其附近作切口。
开腹后探查要轻柔细致,有重点也要有顺序。
切开腹膜见有气体逸出,或腹腔内有胃肠内容物,说明有胃肠穿孔;见有血性液体,应考虑肝脾破裂、绞窄性肠梗阻或肝癌破裂;如有胆汁,可能为胆囊穿孔;如为脓性分泌物,应考虑阑尾穿孔等。
据病变性质、首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病变,有出血者先止血,其次为破裂或穿孔的修补,最后处理炎症病灶。
教课设计首页章节讲解内容学时分配教课目的教课重点教课难点教课方法教具准备第三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第一、二节1.急性洋溢性腹膜炎;2.腹腔脓肿。
2学时一、简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
二、详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简述盆腔脓肿、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一、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诊断经过教师对幻灯片的精巧讲解,让学生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腹膜炎并发症部份只精讲,主要让学生自学。
介绍病案以加深学生对腹膜炎的理解。
powerpoint课件、教材《诊断学》陈文彬潘祥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教课参照资料《内科学》叶任高陆在英人民卫生第一版社《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人民卫生第一版社教课后记教课过程教师活动教课内容学生活动备注【讲解新课】【表达】【幻灯显示】【举例】【举例】【幻灯显示】【表达】【幻灯显示】【设问】【表达】【表达】【幻灯显示】【表达】【表达】【幻灯显示】【表达】【表达】【举例】【举例】急性腹膜炎Acute Peritonitis一.归纳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有的外科疾病,由细菌传染或化学性刺激所惹起。
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而是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炎症、穿孔或外伤性破碎的征侯群。
发病率比较高,病情一般都比较紧急。
二.解剖与生理(一)解剖腹膜是一层很薄的浆膜,腹膜腔是人体最大的浆膜腔。
腹膜分壁层和脏层,两层腹膜之间所形成的腔隙叫腹膜腔。
腹膜腔有大小两部份,大小腹腔借网膜孔踊跃配合老师启示式发问,调整思路作好课堂笔录。
教与学的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积极思考、理解记忆踊跃配合老师复习牢固并导入新课(约5分钟)讲解过程中配合提问,增添学生学习的踊跃性,促进师生互动授课重点授课重点授课重点授课重点【表达】【举例】【表达】【举例】【幻灯显示】【幻灯显示】【举例】【表达】【幻灯显示】【举例】【表达】【表达】【举例】【表达】【表达】【幻灯显示】【举例】【幻灯显示】【表达】【幻灯显示】【表达】【幻灯显示】相互沟通。
2010年内科辅导: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根据病因不同,腹膜炎的症状可以是突然发生,也可能是逐渐出现的。
主要症状有:
1.腹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
疼痛一般很剧烈,难以忍受,呈持续性。
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疼痛加剧。
病人多不愿改变体位。
疼痛先从原发病变部位开始,随炎症扩散而延及全腹。
2.恶心、呕吐:腹膜受到刺激,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吐出物多是胃内容物。
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可吐出黄绿色胆汁,甚至棕褐色粪水样内容物。
3.体温、脉搏:其变化与炎症的轻重有关。
开始时正常,以后体温逐渐升高、脉搏逐渐加快。
4.感染中毒症状:病人可出现高热、脉速、呼吸浅快、大汗、口干。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面色苍白、虚弱、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四肢发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舌干苔厚、脉细微弱、体温骤升或下降、血压下降、神志恍惚或不清,表示已有重度缺水、代谢性酸中毒及休克。
5.腹部体征①视诊: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②触诊: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尤以原发病灶所在部位最为明显;③叩诊:胃肠胀气呈鼓音;胃十二指肠穿孔时肠内有大量气体移至膈下,使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内积液较多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④听诊:肠鸣音减弱,肠麻痹时肠鸣音可能完全消失。
直肠指诊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
1/ 1。
浅析35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体会。
对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35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0例,切口感染2例,肠粘连2例,肺部感染1例。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应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腹膜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42-0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
病原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一般属混合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炎症累及整个腹腔者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炎症仅局限于病灶局部者称局限性腹膜炎,并可形成脓肿。
根据腹腔内有无病变又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
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而是以血源性引起者称为原发性腹膜炎,约占2%。
继发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破裂、炎症扩散和手术污染等引起的腹膜炎,称为继发性腹膜炎,约占9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35例。
其中男15例,女10例。
年龄12~72岁。
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9例,小肠穿孔3例。
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现象。
1.2方法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2.1非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原发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原因不明,病情较轻,全身情况较好;炎症已有局限趋势,症状有所好转。
主要措施包括半卧位、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输血、应用抗生素等。
1.2.2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腹腔内病变严重;腹膜炎较重或腹膜炎病因不明,无局限趋势;病人一般情况差,腹腔积液多,肠麻痹重或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出现休克者;经短期(6~8h,一般不超过12h)非手术治疗症状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
施行剖腹探查术,治疗原则是:处理原发病灶,消除引起腹膜炎的原因,彻底清洁腹腔,充分引流,促使腹腔脓性渗出液尽早局限、吸收。
关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中展开手术方案的价值。
方法:筛选与随机对照110例应急性化脓性腹膜炎随机分为两组,A组55例展开保守疗法,B组55例均展开手术方案,在对两组疗效客观评估的基础上,于救治前/后对机体白细胞值以及内毒素值等展开比对。
结果:A组55例有效率70.91%(39/55),B组55例为96.36%(53/55),(P<0.05),且两组病例白细胞值以及内毒素值改善质量展开比较,(P<0.05)。
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救治工作中,通过展开手术方案,有助于改善转归。
【关键词】有效率;白细胞值;手术方案;内毒素值【中图分类号】R65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167-02一旦患上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病情会普遍偏重,同时预后质量也相对偏差,通过展开手术救治,在缓解病情的同时,确保机体各指标均可获得充分改善[1]。
为了解手术疗法临床实践情况,本次对110例应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改善其白细胞值以及内毒素值等,充分改善转归。
1.对象及方法1.1 临床信息选择2014年0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A组中,男30例,女25例;20岁~68岁,平均(45.5±3.33)岁;病程:3h~32h,平均(10.7±2.80)h。
B组中,男31例,女24例;21岁~67岁,平均(44.2±3.09)岁;病程:3h~30h,平均(10.2±2.07)h,所选病例均出现腹部疼痛异常、恶心呕吐、中毒症状、腹式呼吸异常减弱、腹腔组织中积液量异常增加以及腹部存在压痛状况等,且展开实验室检查后,已确诊。
1.2 方法A组展开保守疗法:给予患者用药10.0g消炎痛,口服,每天三次,且连续用药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