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重量距离换算
- 格式:xls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
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
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0.7854 ×(0.2 × 0.2)× 48 = 1.5平方。
铜的重量习惯上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X8.89=kg/km如120 平方毫米计算:120X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cT2 X 0.7854 G XN XK1 XK2 XQ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A2 - d A2) X0.7854 )G XC XK2。
=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6=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S2 -。
人2 )成7854 GD1 =完成外径D=±过程外径6=绝缘比重6、编织用量:(Kg/Km)= dA2 0C7854 X T X N X G / cos 00 = atan( 2 x 3.1416 x ( D + d 贸兹)/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 W-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XQ.035+1 (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4mm,3. 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X90%-0.14. 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X85%-0.15. 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X80%-0.26. 钢丝铠装:根数={ n欢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X入)重量=兀钢丝直径2X p X根数X 入7. 绝缘及护套的重量=兀 ><前外径+厚度)辱度X LX p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耐热铝合金导线重量换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耐热铝合金导线是一种用于输电输电的特殊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计算导线的重量来确定其承载能力和安装要求。
为了方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重量换算,制定了一些常用的重量换算公式。
耐热铝合金导线的重量主要取决于导线的截面积和长度。
一般来说,导线的重量与其截面积成正比,与长度成反比。
最常用的重量换算公式如下:1. 单导线重量计算公式:导线重量(kg)= 截面积(mm^2)× 导线长度(m)× 密度(kg/mm^3)密度是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密度,一般为2.7kg/mm^3。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导线的截面积和长度,计算出导线的重量。
一根截面积为100mm^2,长度为100m的耐热铝合金导线的重量为:导线重量= 100mm^2 × 100m × 2.7kg/mm^3 = 270kg以上就是关于耐热铝合金导线重量换算公式的简单介绍。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加便捷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工作。
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耐热铝合金导线是一种用于输电、配电以及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重要材料,其具有低电阻、轻质、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等优点。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铝合金导线的规格和长度来计算其重量,以便合理选择材料并确定施工工艺。
本文将介绍耐热铝合金导线重量换算的公式及相关知识。
一、耐热铝合金导线的重量计算方法在进行耐热铝合金导线重量计算时,通常需要考虑到导线的直径、长度、密度等因素。
根据铝合金导线的结构特点,其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导线重量(kg)=(直径×直径×0.7854×长度×密度)/ 1000直径单位为毫米,长度单位为米,密度为铝合金的密度(通常为2.7 g/cm³)。
各种规格电缆重量计算公式电缆是用来传输电力、通信和控制信号的导线,具有多种规格和材质。
在工程施工和设计过程中,准确计算电缆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各种规格电缆重量的计算公式,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准确计算电缆的重量,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一、导线重量的计算公式。
1. 圆形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
圆形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π r^2 ρ L。
其中,W为导线的重量,单位为千克;π为圆周率,取3.14;r为导线的半径,单位为米;ρ为导线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导线的长度,单位为米。
2. 扁平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
扁平导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2 t w ρ L。
其中,W为导线的重量,单位为千克;t为导线的厚度,单位为米;w为导线的宽度,单位为米;ρ为导线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导线的长度,单位为米。
二、电缆重量的计算公式。
1. 单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
单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π (D/2)^2 ρ L。
其中,W为电缆的重量,单位为千克;π为圆周率,取3.14;D为电缆的直径,单位为米;ρ为电缆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电缆的长度,单位为米。
2. 多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
多芯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n π (D/2)^2 ρ L。
其中,W为电缆的重量,单位为千克;n为电缆的芯数;π为圆周率,取3.14;D为电缆的直径,单位为米;ρ为电缆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电缆的长度,单位为米。
三、绝缘层和护套的重量计算公式。
1. 绝缘层的重量计算公式。
绝缘层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 = 2 π (D1/2)^2 ρ1 L 2 π (D2/2)^2 ρ2 L。
其中,W为绝缘层的重量,单位为千克;π为圆周率,取3.14;D1为绝缘层外径,单位为米;D2为绝缘层内径,单位为米;ρ1为绝缘层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ρ2为导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L为绝缘层的长度,单位为米。
导线自重比载计算公式导线自重比载计算公式是计算导线自重与导线耐力之间的比值的公式。
导线自重是指导线本身的重量,而导线耐力是指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导线自重比载的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导线自重和导线耐力的概念。
导线自重是指导线本身所受到的重力,导线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重量。
导线耐力是指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也就是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导线耐力的大小与导线的材料、直径、构造等因素有关。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确定导线的自重比载。
导线自重比载是导线自重与导线耐力之间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导线所承受的力的大小。
导线自重比载的计算公式如下:导线自重比载 = (导线单位长度的质量× 导线长度) / 导线耐力在计算导线自重比载时,我们需要知道导线单位长度的质量、导线的长度和导线的耐力。
导线单位长度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导线的重量并除以导线的长度来得到。
导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设计参数获得。
导线的耐力可以根据导线的材料、直径、构造等因素来确定。
导线自重比载的计算结果可以用来判断导线所承受的力是否超过了其耐力。
如果导线自重比载小于1,说明导线所承受的力小于其耐力,导线是安全的。
如果导线自重比载大于1,说明导线所承受的力大于其耐力,导线可能会发生断裂或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导线自重比载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设计电力系统,确保导线的安全运行。
在设计电力系统时,我们可以根据导线的材料、直径、构造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导线耐力,并通过计算导线自重比载来验证导线的安全性。
如果导线自重比载超过了安全范围,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如增加导线的直径、采用更耐力强的导线材料等来提高导线的安全性。
导线自重比载的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计算导线自重比载,我们可以评估导线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导线的安全运行。
导线自重比载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导线耐力,并验证导线的安全性。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多股的软线载流量更大些,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不是满截面地流动,而是沿外表面进行传送,故没有一个线性关系,也就是不能够根据截面面积,直接计算出它的载流量;铜线越粗每平方毫米的载流量就越小,铜线截面积(平方):1.0,1.5,2.5,4,6,10,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穿塑料管时(三根并排穿),安全载流量为11,15,21,28,36,49。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
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
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重量=截面积×比重S=截面积〔mm2〕1. 铜线W=9S W=重量〔kg〕2. 铝线W=3S d=线径〔mm〕3. 铁丝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1. 铜线W=6.98d2≈7d22. 铝线W=2.12d2≈2d23. 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功率×长度=PL P=功率〔kw〕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常用导线、钢绞线技术参数详见表2.1.2.1-2~表2.1.2.1-6。
表2.1.2.1-2 LGJ型钢芯铝绞线规格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意思是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决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80%、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