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课程
- 格式:pdf
- 大小:97.93 KB
- 文档页数:4
微电⼦学与固体电⼦学专业攻读博⼠学位培养⽅案微电⼦与固体电⼦专业攻读博⼠学位研究⽣培养⽅案⼀、培养⽬标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泽东思想和邓⼩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正确的世界观、⼈⽣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微电⼦与固体电⼦学学科内掌握坚实宽⼴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的专业知识,了解电⼦科学的前沿动态,具有独⽴从事科学研究⼯作的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3.熟练掌握⼀门外国语。
达到能熟练阅读专业⽂献、以及写作专业论⽂和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能⼒。
4.⾝⼼健康。
⼆、研究⽅向(⼀)光电⼦学1、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2、智能光电磁材料与传感器件3、半导体光电器件与光电探测系统(⼆)微电⼦学与固体电⼦学1、固体量⼦结构与器件2、纳微电⼦学3、半导体传感电⼦学4、微电⼦系统设计与应⽤(三)磁电⼦学(四)⽣物医学电⼦学1、⽣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2、⽣物医学光电⼦学三、学习年限全⽇制博⼠研究⽣学习年限⼀般为3-4年。
⾮全⽇制博⼠研究⽣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见下表)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专业必修课5学分,研究⽅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论⽂第⼀学期完成主要课程学习,第⼆学期根据研究⽅向选修部分课程。
从第⼆学期开始与导师共同商定论⽂题⽬。
攻博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分阶段完成以下⼯作。
提交读书报告、综述报告、研究报告和开题报告,提出博⼠学位论⽂题⽬和撰写计划,并向博⼠⽣指导⼩组作开题报告,⽂献阅读量不得少于100篇,其中课题相关论⽂不得少于50篇。
开题报告由导师组织五位同⾏专家进⾏评审,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专题研究和论⽂撰写⼯作。
论⽂的选题应属本学科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理论及其应⽤价值的研究课题。
考博详解与指导系所名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招生总数118系所说明其中推荐直博生和本校硕博连读生占85~95%,其余采取“申请-考核制”方式招生。
详见本院招生简章。
招生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备注01.微纳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ULSI)02.系统集成芯片(SOC)设计及设计方法学03.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04.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及集成技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语言准确性(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语法结构的复杂性、词汇的丰富程度、发音的准确性)2、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内容的连贯性、寻找合适词语而造成的停顿频率及长短、表达思想的语言长短等)3、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合性(语言表达是否灵活、自然,话语是否得体,语言能否与语境、动能和目的相适应)评价成绩为:a优秀--能用外语就指定的话题进行口头交流,基本没有困难b良好--能用外语就指定的题材进行口头交流,虽有些困难,但不影响交流c及格--能用外语就指定的话题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d不及格--不具有口头表达能力中科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口试暂行办法口试内容与结构分为两部分,有两名教师参加口试工作,一名教师主持口试,随时与考生交谈并评分;另一名教师专事评分,不参与交谈。
两名口试教师所给的分数各占口试成绩的50%。
4、面试过程中不要放屁,即使放了,不要承认,让三个老师互相猜疑去。
这是以上三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做不到这一条以上三条都白搭。
第一部分:考查学生理解并回答有关日常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等问题的能力(3分钟)。
第二部分:考查学生连续表达的能力。
考生从所给你的问题中选择一个话题,就此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3分钟)。
口试用材料(部分,仅供参考)part ainterlocutor(问话者):------good morning.my name is……,and this is my colleague…..he is just going to listening to us.are your name is…..?------first of all,we’d like to know sth.about you,so i’m going to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self.(从以下各项问题中选择几个适当的问题提问考生)------hometownwhere are you from?how long have you lived there?how do you like it?why?do you live near here?where about?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good points about living in this city?------familycould you tell us sth.about you family?what does your family usually do for the weekend?what do you think about living together with your parents?------leisuredo you have any hobbies?how did you become interested in the hobbies?------study/workwhy do you choose to study at our institute?why do you want to go to graduate school instead of finding a job?what are your favorite subjects?what kind of job did you do?have you ever worked during the vacation?why do you want to go back to study instead of going on with your work?what qualification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do your job well?what did you enjoy most about your campus life?------future planswhat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during your study if you are enrolled into this institute?do you think english is important for your future plans?in what aspects is it important?part binterlocutor(问话者):------now i’d like you to talk about sth.for about3minutes.here is a list of topics(将一组话题或问题递给学生),pls read the topics and choose one from the list you like to talk about.you’ll have5minutes to prepare for your talk.(5分钟后)could you tell me what you want to talk about?all right,you’ll have3minutes to give your talk.would you begin?(the interloculor may intervene only when necessary)topics/questions(只列举了一部分话题)------give your comment on the statement that“a part-time job is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that every college student should have.”------use specific examples to set forth your views on the saying“haste makes waste”.------describe one of your own experiences to demonstrate that“nothing ever becomes real till it is experienced”------explai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ventional belief that“age brings wisdom”------what ar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ollege education?how to resolve them?------some people say there is no absolute truth because“truth”is defined by people and there is no objectivity whenever people are involved.does absolute truth exist or not?why?对策1.自我介绍(self-introduce)。
备注:A公共基础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C专业必修课程D专业选修课程E公共选修课程F补修课程一般B C书目是必学的,暑假可看此类书目为宜。
(二级学科代码:080902二级学科名称:电路与系统)一、培养目标三、研究方向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2.微纳电子器件模拟与建模3.网络与智能信息系统4.非线性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5.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时间授课方式考试方式备注A Poli00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001面授讲课笔试Poli0001自然辩证法概论18 1.001面授讲课笔试Engl0003英语144 4.001面授讲课笔试Japa0000日语144 4.001面授讲课笔试Kore0000韩语144 4.001面授讲课笔试Russ0000俄语144 4.001面授讲课笔试Span0000西班牙语144 4.001面授讲课笔试B Elec1028矩阵分析72 4.001面授讲课笔试Elec1039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72 4.001面授讲课笔试C Elec1034嵌入式操作系统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41数值分析原理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53现代电路理论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D Elec1000DSP与微控制器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11非线性系统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23计算机网络与应用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29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35人工神经网络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40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48网络数据库系统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Elec1058信息安全与防护54 3.002面授讲课考查F Elec1001MATLAB基础及应用5402面授讲课考查二级学科代码:080903二级学科名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一、培养目标三、研究方向1、微纳电子器件模拟与建模2、高压功器件与电路3、集成电路与系统的结构话设计。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主要研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固体电子元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芯片技术,电路组件与系统,微机电系统等。
它涉及到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工程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控制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
这一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进入了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标志的发展阶段。
其主要发展方向是超深亚微米物理与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技术,新型固体电子器件,纳米电子器件以及微机电系统。
我校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有一支以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以及一批青年博士、硕士组成的学术队伍,在新型半导体功率器件与智能功率集成电路等方面研究独具特色,一些工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并与国内外相关的学校和研究所有着广泛的联系。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面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该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应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严谨求实、敬业创新和团结合作的品德,具有作为项目主持者乃至学术领头人的素质,能胜任本专业科研、教学或产业的技术管理职责。
二、研究方向1.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功率器件2.功率集成电路与系统3.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4.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5.SOC/SIP系统芯片技术6.微电子学理论与技术7.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
提前完成博士学业者,可申请适当缩短学习年限;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六年。
南京大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 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二、学制1、硕、博连读和直博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5-6年;2、分阶段培养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三、研究方向物理电子学:(1)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纳电子学;(2)纳米结构光电子学;(3)高温/高功率半导体电子学;(4)固体量子信息学;(5)电磁波吸收材料;(6)光电子器件物理与技术;(7)电磁薄膜器件物理与技术;(8)高频磁性材料与器件。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新型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2)信息电子器件与技术;(3)量子信息学;(4)计算机辅助设计;(5)硅基发光材料与光电子集成;(6)纳米半导体与纳米光电子学;(7)聚合物半导体及其应用;(8)低维半导体量子结构与器件;(9)智能化测试仪表;(10)微机控制工程;(11)微(纳)电子学与半导体物理。
中山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一、学科介绍本学科涉及微纳电子学、柔性显示与微显示技术、微纳光电子器件及集成、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SOC设计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微电子技术、纳微电子器件与技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与集成器件、微纳能量转换器件、薄膜电子器件与技术、真空纳微电子学、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电力电子中的微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敏感元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微电子应用等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良好的品德和科学修养、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负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或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或应用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学习年限1、三年制博士研究生:三年。
2、直读博士研究生:五年。
3、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
四、培养方式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的培养按照中山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规定学分、规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培养的学生要求扎实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动态。
五、课程设置六、必修环节培养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和《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按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和答辩按《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九、必读和选读书目1.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基本原理(Semiconductor Physics and Devices : Basic Principles), Donald A.Neame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研究方向:
①《数字逻辑基础》,陈光梦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模拟电子学基础》,陈光梦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或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自编讲义
④《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A Design Perspective》,Jan M. Rabaey著,英文翻印《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拉扎维著,陈贵灿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研究方向:
①《双极型与MOS半导体器件原理》,黄均鼐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第1、2、3、5章),曾树荣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学院 博士研究生课程
电子科学技术系:
专业名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课程编号:B0112020702019 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及其信号处理的新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Signal Processing Advances in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学分: 3学分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无线电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的原理和新技术,特别是其中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和进展。
涉及噪声与干扰消除、调制解调器设计、下一代音视频广播、移动互联网业务、蜂窝移动电话、无线移动电话及无线多媒体网络等。
基本要求:通过相关论文的学习研讨,结合实践,使学生对当前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及信号处理的新方法、新近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锻炼科技文献的阅读、分析和利用的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研究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通信原理、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SIGNAL PROCESSING ADVANCES IN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Georgiosa B.Giannakis, Petre Stoica人民邮电出版社
填写人:刘锦高 审核人:郑正奇
-------------------------------------------------------------------- 课程编号:B0112020809002 课程名称:微电子机械系统
课程英文名称: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学分: 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 选修
适用专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通讯工程,无线电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MEMS 简介
第二章:MEMS 材料
第三章:MEMS 常用工艺
第四章:商业化微机械结构制造的方法学问题
第五章:MEMS未来展望
第六章:MEMS封装
选学内容:
1.RF MEMS
2.微光机电系统
3.微流体系统
考核方式及要求:调研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电子图书:
1.Nadim Maluf, An Introduction to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Artec House, 2000
2.The MEMS Handbook, Edited by Mohamed Gad-el-Hak, CRC PRESS,2001. 填写人:王连卫 审核人:郑正奇
-------------------------------------------------------------------- 课程编号:B0112020809004 课程名称:SoC设计方法学
课程英文名称: Methodology for SoC Designs
学分: 3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学位必修课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IP核种类及市场;可重用设计方法:SoC设计概论;IP国际组织;片上系统设计过程与方法、IP核设计流程与方法;软核和硬核交付文档;总线结构—AMBA总线、IBM Core Connect总线、异步片上总线(OCP—IP与AXI);嵌入式微处理核;混合信号SoC电路设计;IP核;嵌入式存储器(e DRAM、嵌入式IT —SRAM结构);SoC测试与验证;IP安全保护;SoC代工服务;SoC设计技术发展趋势等。
课程讲授中还重点讲解第一代至第四代EDA工具发展过程、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的描述、验证、综合,具体介绍SoC设计实例及SoC设计工具及使用方法等内容;请在SoC方面有实际设计经验的专家参与授课。
考核方式及要求:研究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VLSI设计原理、模拟集成电路系统设计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片上系统—可重用设计方法学(第三版)
Reuse Methodology Manual for SoC Designs, Third Edition 中译本 沈戈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5
2.SoC设计与测试
(SoC : Design and Test ,中译本)于敦山等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8
填写人:赖宗声 审核人: 郑正奇
-------------------------------------------------------------------- 课程编号:B0112020809008 课程名称:模拟CMOS集成电路系统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 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 System
学分: 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模拟电路设计概论(介绍模拟IC重要性和分类);MOS器件特性及模型;单级放大器;电流镜(阱);IC放大器频率特性;单级电路噪声及相位噪声;反馈机构(四种反馈电路结构与负载);运算放大器及其性能参数分析;稳定性与频率补偿;带隙基准;各种高性能CMOS运算放大器;开关电容电路、振荡器及锁相环电路;非线性与不匹配;D/A和A/D转换器;版图与封装等。
作为当代通信(尤其是无线通信)、信号处理与检测电路系统的基础—运放、VCO与低噪声放大器、锁相环和 D/A、 A/D 将做重点讲授。
由于器件尺寸不断缩小和低电源电压、低功耗等要求给模拟CMOS—IC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该课程开设将为从事模拟电路与系统设计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考核方式及要求:研究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作者:Behzad Razavi,中译本作者:陈贵灿等,西安交大出版社,2003.2
主要参考书:CMOS Analog Circuit Design (Second Edition),Phillip E.Allen 著(外文版,2002年)
填写人:赖宗声 审核人: 郑正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