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九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金属是天然界中最为普遍的化学元素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高强度等性质。
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工业、建筑、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
1.金属的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位置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元素符号都是大写字母,如Fe表示铁、Cu表示铜、Ag表示银等。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侧区域,包括第1-3族(也有少量在第4族),它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常出现在离子化合物中。
2. 金属的离子性质金属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即阳离子,向周围的阴离子发生化学作用。
这种化学作用包括离子键的形成和金属离子的溶解等,同时金属离子也可以参与反应,如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等。
3. 金属的价电子和价态金属的原子一般有几个价电子,这决定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高导电性、高热导性和延展性等。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数量通常为+1或+2。
这通常被解释为金属原子失去其最外层的1个或2个价电子,即Zn(Zn(II))、Fe(Fe(II)/Fe(III))、Cu(Cu(II))、Ag(Ag(I))、Au(Au(III))等。
4.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能够参与氧化反应,生成不同程度的金属氧化物和氧化态。
在氧气存在下,金属能够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如有色的CuO、黄色的FeO、黑色的MnO2等。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金属可以形成氯化物或酸根。
5.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的还原性能是指能否通过将一个化合物中的元素还原成其单质。
像铜和铁这些元素就非常容易被还原,而类似于金、银这种元素则难以被还原。
还原反应通常是指金属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在离子化合物中还原出自由的金属反应,通常需要还原剂的作用,如氢气、金属活泼的自身等。
6. 金属的置换反应金属的置换反应是指两种金属之间的反应,其中一个离子从一个化合物中移动到另一个化合物中,把另一个离子替换掉。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材解读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学情本课题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化学部分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的第2节第2课,本节内容是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教材的目的旨在使学生知道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的化学性质,并会书写化学方程式,能设计实验来验证金属化学性质的活泼性,学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
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复习思考:为什么镁和锌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为什么镁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比锌的快?二、讲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探究:比较铁与铜、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1.【提出问题】铁、铜、银3种金属的活动性哪一种最强?哪一种最弱?2.【建立假设】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提供的实验药品:铜丝、铁丝、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
3.【设计实验】(1)铁和铜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2)铜和银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药品设计可行的方案)实验现象:浸在硝酸银溶液中的铜丝表面上呈银白色根据以上实验事实,铁、铜、银的化学活动性是Fe > Cu > Ag 4.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比较镁、锌、铜的活动性,并从大到小列出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第九单元金属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我努力我成功!)
1、知识与技能: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比较、归纳、实验中的有用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的认识。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难点:运用金属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链接
我国是湿法冶金术发现和使用最早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了在铜的盐溶液中加入铁粉可以制得铜,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清得铁,则化为铜。
”比外国早几百年。
四、学法指导
本节知识规律性较强,考察灵活,需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多加练习。
五、自学导航、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我们一起进步)
自学探究一:金属与氧气反应会产生什么?
(请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镁、铁、铜、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展示)
2、你能发现金属和氧气的反应有什么规律吗?(讨论交流)
3、对比上面反应的实验现象你能找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呢?(讨论交流)
自学探究二:金属与酸的反应有什么规律?
(读教材,结合观察老师实验演示完成以下问题)
(老师可在学生预习时演示课本探究实验)
1、铁、铜、铝分别放入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展示)
2、比较上面的反应你发现金属与酸反应有什么规律没有?(交流讨论展示)
(可从是否所有的金属都会与酸反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等方面考虑)3、什么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写出来,他有什么用处?请说说。
(展示交流)
4、什么是置换反应?如何判断?你能举出几个实例吗?(交流展示)
自学探究三:金属与盐反应有什么规律?
(请读教材结合老师实验演示完成以下问题)
1、铁、铜、锌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交流展示)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比较上面的反应你发现金属与盐反应有什么规律没有?(交流讨论展示)
六、自学小结通过自学我的疑惑有:
自学等级评定:
七、达标练习(试试你的身手,相信你一定行)
1、请将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K、Na、Mg、Ca、Cu
.
2、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表面没有变化,将X 放入Y的盐溶液中X中表面有Y析出则他们的活动性强弱为:。
3、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
B. ZnSO4溶液中加人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根据 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八、能力提升训练
1、Fe3O4Fe Cu CuO 请写出有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eCl2
2、下列四个实验中三个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3.(2012.菏泽市)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Fe、X、Ag
B. X、Fe、Ag
C. Fe、Ag、X
D. Ag、X、Fe
4.(2012.福州市)下列金属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是()
A.锌 B.银 C.铜 D.铅
5. (2012年烟台市)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③
6、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
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教)学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精题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