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习题精选三十九
- 格式:doc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5
九年级下综合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家们预测,太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变为(D)A.超新星B.中子星C.红巨星D.白矮星2.学习了“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一节知识后,你一定对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一定的了解。
地球原始大气属于(A)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3.生物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的实验可以推测(B)A.原始生命来自于外星球B.原始生命起源于化学进化C.原始生命来自于有机物D.原始生命来自于海洋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C)A.白化苗(不含叶绿素)在光照下变成绿色 B.蝌蚪变成青蛙C.矮小的始祖马演化为高大的现代马D.千年的古莲子萌发幼苗5.对传染病我们要及时发现、确诊,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①血吸虫病②艾滋病③近视眼④蛔虫病⑤糖尿病⑥肺结核⑦佝偻病⑧脊髓灰质炎A.①②④⑥⑧B.①②③⑤⑦C.②④⑥⑦⑧D.①③⑤⑥⑦6.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球全注,下列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D)A.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B.减少石油、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C.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D.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7.可以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C)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控制生产者的数量C.增加食物链和扩大食物网D.保持现有物种数目不变8.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C)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葵花朵朵向太阳C.大树底下好乘凉D.春风又绿江南岸9.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B)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10.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尖而长(如图所示)。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学科检测答案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C D D D A C B C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A C C D A A B B21、___NH4Cl;_Ca(OH)2_ ;__HCl_ ;_ H2_。
22、___做功____;____减小__。
23、_____白雾___;_____ 挥发性___。
24、____C______。
25、__ ③___;_ Ca(OH)2_+_ Na2CO3 === CaCO3 + 2NaOH _。
26、___ 力臂的数值_ _ ;右__是;动力臂减小。
27、⑴______强_ __;⑵____还原性___。
28、(1)440 ;(2) 80 ; 96 ;(3) 91.7% 。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9、⑴_________ D _____ ______ ;⑵________ 若pH小于5.6__ _____;⑶_____ A_______________;30、(1)玻璃棒(2)___ Fe + H2SO4 = FeSO4 + H2↑__;(3)不可靠,因为洗涤时FeSO4有少量溶解,也会产生SO42-31、(1)0.625 (2)F错,两段绳子拉那么2F>G才能将重物拉上去。
(3) C32、⑴①CO2+Ca(OH)2=CaCO3↓+H2O ②C CO⑵①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②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2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
四、分析计算题(6分+6分+6分+8分,共4小题,共26分)33、(1)图略(2分)(2)图略(4分) 34、(1)1.008×107J ; (2分) (2)0.336kg (2分) (3)效率低; 污染环境; (2分) 35、(1) F 2F 1F 3 (2分) (2)解:F 2×OA=G ×OB (1分)牛牛30021502=⨯==G OAOBF (1分) 答:F 2大小为300N 。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1章演化的自然浙教版练习题第三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近期,“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DNA 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B、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普通行星,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C、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D、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B、原始大气、原始大气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D、原始大气、原始海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行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B、生存竞争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中,泵内的混合气体中绝不能含有( )A、甲烷B、氧气C、氨气D、氢气【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不同B、原始生命在原始海洋中经漫长的时间形成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过程D、自然选择与环境变化无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A、细胞膜上B、细胞质中C、细胞核内D、细胞器上【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不同的物种B、是不同的品种C、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D、具有共同的祖先【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52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A、核酸B、蛋白质C、氨基酸D、葡萄糖【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该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B、一个为显性基因,另一个为隐性基因C、两个都是隐性基因D、以上均有可能【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进行的,当时的条件是( )①地球表面温度已经降低;②地球内部温度仍然很高;③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原始大气;④原始大气中有相当数量的氧存在;⑤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了原始海洋。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第二学期学科调测试卷 浙教版本卷可能用到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密度:ρ=速度:v =t s 压强:p =S F 欧姆定律:I =RU 功:W =Fs 功率:P =t W 重力:G =mg 电功:W =UIt 电功率:P =UI 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ρ水=1.0×103千克/米3g 取l0牛/千克 H —1 K —39 I —127 O —16 S —32 Na —23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试剂B .滴加试剂C .液体加热D .量筒读数3.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B .家用白炽灯功率约为1000WC .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ND .科学课本质量约为16kg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前4分钟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 米/秒C .乙同学第4分钟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米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把杭州西湖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则西湖里的所有的青蛙和蝌蚪构成一个种群B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 .如果把杭州植物园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那么,杭州植物园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D .在生态系统中,由于绿色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而被称为生产者6.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
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在盐酸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烧碱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在烧碱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在烧碱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7.如图所示,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1 B.∠2 C.∠3 D.∠48.下列科学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B.铁锁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D.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锤柄9.某饮料放久后容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饮料变浑浊,在饮料中加入少量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去除浑浊,加其他种类的酶则无济于事。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卷浙教版注意:1.全卷共四大题38小题,满分2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卷一一、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图是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值,其中呈酸性且最弱的是(▲)A.苹果 B.菠萝 C.柿子 D.番茄2.长时间停放在烈日下的汽车,你认为在车内挡风玻璃下面最不能放下列哪些物品(▲)A.近视眼镜和平面镜 B.老花镜和打火机C.变质的护肤霜和牛奶 D.铁锤和小刀3.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
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5.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6.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7.2011乙图0.4s 0.8s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今年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右表所示。
下列对相关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 .现在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 .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 .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流行性出血热8.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9.甲、乙两部总重相同的电梯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1(a)、(b )所示,则(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4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C .甲、乙受到钢索的拉力相等D .甲处于平衡状态,乙没有处于平衡状态10.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三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③①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部分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肥胖患者应少食用肉类食物,多食用谷类食物B、青少年应增加脂肪的摄入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饮食无需定时定量D、青少年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③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些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D、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可连接在同一块骨上C、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关免疫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些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D、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利用细菌来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 )A、细菌可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B、细菌可吃掉污水中的无机物C、细菌喜欢喝大量的水D、利用污水来繁殖细菌【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作息有规律,不抽烟喝酒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C、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打扰他人D、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造成疾病,下列最有可能属于“生活方式病”的是( )A、高血压,恶性肿瘤B、糖尿病,白化病C、肺结核,冠心病D、麻疹,水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下列食品不会致癌的是( )A、腌制的海产品B、霉变的食品C、熏烤的肉类食物D、蔬菜和豆制品【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易感人群是指(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B、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C、接触传染病的人群D、正在患病的人群【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下列食物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的是( )A、发芽的马铃薯B、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品C、检疫合格的猪肉D、削去外皮的水果【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免疫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是( )A、体液的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的屏障作用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列疾病不属于“生活方式病”的是( )A、心血管疾病B、脑血管疾病C、恶性肿瘤D、肺结核【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在一般家庭中没有必要配备的药是( )A、杜冷丁(麻醉剂)B、感冒冲剂C、红花油(跌打损伤)D、泻立停【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B、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C、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D、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2 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拔高训练一第1题【单选题】我国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3月的某个清晨,在东方“天关”附近(金牛座的位置)突然出现了一颗“客星”,其“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司天监(当时的国家天文台)对这颗“天关客星”用肉眼连续观察了两年之久,直到看不见为止。
19世纪,人们用望远镜发现在这个方向一有一个“蟹状星云”。
20世纪初发现这团星云在膨胀,由膨胀速度率推算,公元1054年刚好是膨胀开始的时刻。
阅读上述文字,你认为下述猜想不正确的是( )A、中国记录的“天关客星”可能是一次典型的“超新星爆发”B、“蟹状星云”爆发时抛射的物质,随后不断地扩散,最后形成孕育新一轮恒星的星云C、“天关客星”爆发后可能会形成一种体积小、密度大的中子星D、“蟹状星云”就是一颗恒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是开普勒首先发现的B、只有质量极大的天体间才有万有引力,质量较小的物体间没有万有引力C、地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是万有引力D、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是万有引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们对天体运动的认识有“地心说”和“日心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ke_protected}{C}%3C!%2D%2DE1%2D%2D%3E-->A、太阳东升西落的现实,说明“地心说”是有科学道理的B、“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是科学的否定,因此“日心说”是完美的学说C、“日心说”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又一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恒星的热能主要来自( )A、内部核裂变反应B、内部核聚变反应C、星云的收缩D、超新星爆炸【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卓越成果.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哪个阶段?A、诞生期B、死亡期C、存在期D、任何时期都可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20世纪70年代末宇宙飞船拜访它时发现,组成光环的物质居然是( )A、土星表面激烈运动的大气B、土星内部激烈活动释放的巨大能量C、碎土、尘埃和冰屑D、不存在任何东西,是人的幻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研究发现,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试题 浙教版考生注意:(g=10N/kg)1.本试题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共8页,有4大题,34小题,满分为200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 Na —23 Cl -35.5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电器接在照明电路中,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器的电流最接近5A 的是(▲ )2.我国科学家师昌绪因在铁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发展及应用中的突出贡献,荣获了2010年国家科技特等奖。
“铁基高温合金”中的“铁”指的是(▲ )A .铁元素B .铁原子C .铁的化合物D .铁的合金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5.2011年2月18日,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俄罗斯航天局举行的“火星-500”项目模拟“登上火星”。
据了解火星大气中“95%的是二氧化碳,剩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 A .火星上钢铁容易生锈 B .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C .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 D .火星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6.四位学生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A.H 2O B.H 2SO 4 C.NaOH D.CaO100mL9.0mL镊子pH 试纸A .稀释浓硫酸B .测定溶液pHC .量取9.0mL 液体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7.小亮对同学说:“我都不敢吃饱,我觉得自己是属于只喝白开水就会胖的体质。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只喝白开水就会胖”的叙述是否合理?(▲)A.合理,但是只限于有肥胖基因的人B.合理,因为水是生命之母,可以提供能量C.不合理,因为水不能作为能量来源D.不合理,虽然水可提供能量,但人类缺乏适当的消化酶8.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2019-2020年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章可持续发展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植被破坏,导致耕地退化
B、大量种植优质水稻,增加产量
C、土地乱占用,耕地面积锐减
D、汽车数量增多,导致交通拥堵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使用乙醇汽油
B、提倡公交出行
C、开发利用新能源
D、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有的是经过科学证明的事实,有的是各抒己见的观点,其中属于观点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洁净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声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C、化石燃料、水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
D、信息只能用手机传播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乙醇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习题精选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B、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C、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于2009年12月20日结束.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至45%,我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美化居住环境B、缓解“温室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水污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会导致温室效应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C、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D、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一个新途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B、核能C、石油D、天然气【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19世纪50年代的315ppm升至20世纪初的370ppm。
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可再生能源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B、风能C、煤D、太阳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煤和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铁、碘、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发电过程中,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A、大力植树造林B、施用农家肥C、倡导低碳生活D、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关于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B、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目前人类已建立的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D、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对于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际上化学能不可能100%转变成电能C、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电能不可以转变成化学能【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2015年2月,著名媒体人柴静发布雾霾调查视频《穹顶之下》,其中谈到“中国的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百分之六十来自于燃煤和燃油”,关于“2.5微米及燃煤、燃油的能源名称”,下列选项表达正确的是( )?A、2.5nm,一次能源B、2.5μm,可再生能源C、2.5×10^﹣9m,二次能源D、2.5×10^﹣6m,化石能源【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人口的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①资源供应不足②人均教育经费不足③劳动力短缺④交通拥挤⑤住房紧张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油和柴油主要是由______炼制的产品;(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做燃料,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迫切的要求,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消耗的能源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习题精选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描述各生态系统中生物间联系的是( )A、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B、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C、河流流动时灌溉沿途农田D、空气流动过程中会经过所有的生态系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吸收的面积B、根尖的成熟区长有大量根毛,可增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C、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D、刚毛起固定作用,使蚯蚓得以快速运动【答案】:【解析】: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圈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C、直接排放废水,节省废水处理经费D、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意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鱼的形状大多是纺锤形的,这主要是为了( )A、增大游水运动的力B、减少运动的阻力C、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使身体散热少一些【答案】:【解析】: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虫←鸟B、草→虫→鸟C、阳光→草→虫→鸟D、阳光←草←虫←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草莓是营养丰富的植物,奉化尚田镇是宁波市草莓的一个主要种植地区,草莓的茎很柔软,属于( )A、直立茎B、匍匐茎C、攀援茎D、缠绕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较快恢复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逐级增加的B、可循环的C、与光合作用无关D、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是某开发区生态系统示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B、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C、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D、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长期持续增加【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生物圈的上限达12千米的高空C、生物圈的下限包括离地面10千米的岩石层D、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里面也生活着不少生物,这个海沟也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动物中,摄取和排泄是同一开口的是( )A、草履虫B、水螅C、蚯蚓D、海星【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_____;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______;把有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的成分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北极熊的体色为白色、竹节虫形似竹节,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适应/影响).茂密的森林、比草地、裸地的空气湿度大,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其排出物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适应/影响).A、适应B、影响【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距今7—9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了多细胞藻类,并不断出现大量繁殖,它们光合作用所放出的大量氧气中的一部分在大气层上层被进一步氧化成臭氧,从而使生物从海洋向陆地登陆生活成为可能。
在生物与环境关系上,这—事例说明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近年来,某市遭受多种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美国白蛾、黄顶菊、水葫芦、巴西龟等,对该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②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③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于本地生物优胜劣汰④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请举出一个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______,举出一个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______。
【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下列组合中,属于种群的是______;属于群落的是______。
(填序号)①生活在一块稻田上的所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答案】:【解析】:第19题【填空题】如果草原适度放牧,牧草能不断生长而维持原状,牲畜则因此获得稳定的食物,可持续高产,但如果过度放牧就会破坏草场植被,甚至沙漠化。
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草原上牧草与牲畜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20题【填空题】猎豹主要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南部.猎豹依靠快速奔跑来捕食,是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全速奔跑的猎豹,速度可达100km/h,但耐力不强,不能长时间奔跑.因为长时间奔跑会导致猎豹体温过高,甚至死亡.请回答问题猎豹的猎物主要是羚羊等中小型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猎豹属于生物成分中的______.猎豹的身材修长,体型精瘦,四肢强壮有力,善于快速奔跑.它的身体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猎豹的奔跑迅速,对它的整个身体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是一种考验.猎豹的身体可分为8个系统,每个系统由多个______有序连接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各系统都会在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答案】:【解析】:第21题【填空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它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答案】:【解析】:第22题【解答题】据报道,云南省元阳县境内有17万亩梯田,到今年3月份为止,随着小龙虾的入侵,蛀空了3万亩梯田,水田濒临干涸。
如图是元阳县境内某梯田中的部分食物网。
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雨生红球藻属于______。
小龙虾的入侵不但会蛀空梯田,还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______明显减弱,稳定性降低,最终导致生态破坏。
【答案】:【解析】:第23题【实验探究题】某科研小组研究了某池塘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1,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失)和该草鱼种群同化能量的分配及流向(如图2)。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由图1可知在T2到T5时,该草鱼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型增长,为实现鱼类资源能可持续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该种群增长规律,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______时间所对应的数量水平上。
图2中“?”可表示______的能量,B+C+D可表示______的能量。
一段时间后,由于人为影响导致池塘发生富营养化,最终鱼类主要因为缺少______而大量死亡。
【答案】:无【解析】:第24题【实验探究题】某农科所对稻田养鱼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将4亩稻田分为面积相等的两块,插秧后其中一块放养300条红包鲤鱼(杂食性),另一块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在水稻的孕穗期,科研人员分别在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进行了相关测定并统计,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分析以上实验信息并回答:养鱼稻田与未养鱼稻田的螟虫株危害率显著不同,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一条食物链(包含螟虫):______.关于养鱼稻田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虫和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②养鱼稻田的营养结构比未养鱼稻田复杂,因此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③水稻枯纹病的病原体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该病毒更适应于养鱼稻田的生态环境.养鱼稻田生态系统获得稻谷和鱼双丰收,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目的是______.【答案】:【解析】:第25题【实验探究题】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______.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______.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______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