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3《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 格式:ppt
- 大小:977.00 KB
- 文档页数:32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
学习知识要点
(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
(3)解释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重难点:
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与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思路:
1、[问题]什么是恒星?
2、列表比较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3、[问题]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有何运动关系
4、将天体系统层次用简图表示:
5、[问题]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数据完成
(1)在示意图中标注九大行星名称、小行星的位置
(2)注意九大行星的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及轨道,参比公转和自转的周期。
(3)按结构把九大行星划分为类地、巨、远日行星,它们各有哪些?。
6、[问题]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又不同于太阳系中其它的行星,为什么?(根据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和九大行星的数据资料,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
7、宇宙形成的理论之一——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内容
8、宇宙形成的理论还有哪些?
讨论活动
[问题]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收集关于UFO、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资料,批驳一些伪科学言论)[问题]人类如何好好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完成基础训练P2-4
知识检测:(省会考纲要)
1.什么是天体:
2.用简表区别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日地的平均距离是:
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
5.说明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第一章 第三节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1.恒星的光谱型用过酒精灯的同学会发现火焰的颜色是蓝色,焰心的颜色是红色。
加热化学物品的时候,老师会要求你把试管的底部靠近蓝色的火焰,因为那里最热。
可见物体在燃烧时发出的光可以反映物体当时的温度。
夜空中的恒星也呈现各种的颜色,有红色、白色、蓝色等等。
通过观察这些色彩(天文学上称之为恒星的光谱型)我们便可以了解恒星的表面温度了。
2.恒星的大小、质量和寿命恒星之中,超巨星的体积最大。
其半径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千倍的太阳半径。
例如参宿四的半径是太阳半径的370倍。
心宿二的半径是太阳的230倍。
白矮星比太阳更小,如天狼星的伴星的半径只有1/333太阳半径。
中子星的半径仅有15千米左右。
已知质量最大的恒星是R136a1,大约是太阳的265倍。
心宿二的质量是太阳的50倍,大角星是太阳的10倍。
从统计来看,大多数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5到5倍。
恒星的寿命取决于质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参宿七的质量是太阳的10倍,寿命约2000万年。
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现在大约已过了45亿年,所以太图4.2 恒星演化各阶段的示意图 3.原恒星和主序星猎户座大星云内有着数量极其丰富的星际物质,许多恒星在星云中诞生了。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假如一颗星能够积累起0.08倍太阳质量的物质,那么它的表4-1 恒星的光谱型内部就可以产生“氢聚变为氦”的核聚变,成为恒星。
生命初期的恒星被称为“原恒星”。
若原恒星将它周围附近的星际物质吸收干净后,原恒星就晋级为“主序星”了。
说起主序星,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个概念——赫罗图。
赫罗图是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及由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分别于1911年和1913年各自独立提出的。
后来的研究发现,这张图是研究恒星演化的重要工具,因此把这样一张图以当时两位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称为赫罗图。
赫罗图是恒星的光谱类型与光度的关系图,赫罗图的纵轴是光度(或绝对星等),横轴是光谱类型(或恒星的表面温度),从左向右递减。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学案
➢学习知识要点
(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
(3)解释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重难点:
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与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思路:
1、[问题]什么是恒星?
2、列表比较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3、[问题]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有何运动关系
4、将天体系统层次用简图表示:
5、[问题]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数据完成
(1)在示意图中标注九大行星名称、小行星的位置
(2)注意九大行星的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及轨道,参比公转和自转的周期。
(3)按结构把九大行星划分为类地、巨、远日行星,它们各有哪些?。
6、[问题]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又不同于太阳系中其它的行星,为什么?
(根据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和九大行星的数据资料,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7、宇宙形成的理论之一——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内容
8、宇宙形成的理论还有哪些?
➢讨论活动
[问题]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收集关于UFO、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资料,批驳一些伪科学言论)[问题]人类如何好好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
➢同步练习:完成基础训练P2-4
➢知识检测:(省会考纲要)
1.什么是天体:
2.用简表区别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日地的平均距离是:
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
5.说明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第一章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3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编辑整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十章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 1.3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十一章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 1.3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宇宙1。
3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漫谈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何谓宇宙?《淮南子·齐俗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宇宙即指空间和时间。
如果承认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那么就应当承认,我们的宇宙—-总星系也是有起源和演化的.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从爱因斯坦在1917年发表的《对广义相对论的宇宙考察》一文中提出宇宙空间体积有限但没有边界的宇宙静态模型开始的。
20世纪初,宇宙的无限性理论不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还是哲学上的含义,都已成为定论.人们默认了这样一种宇宙结构图式:宇宙空间是欧几里得几何的三维无限空间,无限多天体就分布在无限的空间之中。
爱因斯坦运用广义相对论大胆提出了和上述宇宙模型背道而驰的新模型。
他放弃了无限空间的概念,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
他主张宇宙从它的空间广延来说是一个闭合的连续区,好象一个鸡蛋壳。
这个连续区的体积是有限的,是一个弯曲的封闭体,因此没有边界,天体就分布在这个封闭体里.爱因斯坦的假说和推论,开创了宇宙学理论的新篇章,由此又产生了多种宇宙模型.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星系退行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证明了宇宙正在膨胀。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巨星、中子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
(3)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2、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宇宙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很缺乏的,教学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型支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同时学生对未知的宇宙充满了好奇。
这节课开始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宇宙,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法点拨学生在课前应阅读有关宇宙的书籍,如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和《时间简史》等,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信息,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同时为课堂的发言和提问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交流了解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小组讨论,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做好“气球膨胀和黑点运动”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星系运动的正确理解,如果学生讨论后没有的结论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建立假说——大爆炸宇宙论。
教前准备一人一机学习环境,(黑马教学软件组织教学)。
《宇宙起源》网络课件一个,课前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调试好。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网络协作式学习、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1、教师通过多媒体回顾恒星的形成,展示各种各样的恒星。
在地球上遥望夜空,宇宙是恒星的世界。
恒星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星云),恒星是在熊熊燃烧着的星球。
一般来说,恒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的缘故,星光才显得那么微弱。
恒星发光的能力有强有弱,恒星表面的温度也有高有低。
一般说来,恒星表面的温度越低,它的光越偏红;温度越高,光则越偏蓝。
2、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课件出示问题。
(1)各种恒星诞生后,会发生变化吗?(以上是恒星不同演变阶段的实物照片。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巨星、中子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
(3)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2、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宇宙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很缺乏的,教学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型支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同时学生对未知的宇宙充满了好奇。
这节课开始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宇宙,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法点拨学生在课前应阅读有关宇宙的书籍,如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和《时间简史》等,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信息,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同时为课堂的发言和提问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交流了解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小组讨论,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做好“气球膨胀和黑点运动”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星系运动的正确理解,如果学生讨论后没有的结论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建立假说——大爆炸宇宙论。
教前准备一人一机学习环境,(黑马教学软件组织教学)。
《宇宙起源》网络课件一个,课前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调试好。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网络协作式学习、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1、教师通过多媒体回顾恒星的形成,展示各种各样的恒星。
在地球上遥望夜空,宇宙是恒星的世界。
恒星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星云),恒星是在熊熊燃烧着的星球。
一般来说,恒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的缘故,星光才显得那么微弱。
恒星发光的能力有强有弱,恒星表面的温度也有高有低。
一般说来,恒星表面的温度越低,它的光越偏红;温度越高,光则越偏蓝。
2、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课件出示问题。
(1)各种恒星诞生后,会发生变化吗?(以上是恒星不同演变阶段的实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