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新)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C.大理石和稀硫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2.常用泡沫灭火器装的主要药品是( )A.稀盐酸和碳酸钙B.硫酸和碳酸钠C.硫酸和碳酸氢钠D.硫酸铝和碳酸氢钠3.下列物质在100 ℃以上分解时,生成物全部是气体的是( )A.氯酸钾B.高锰酸钾C.碳酸钙D.碳酸氢铵4.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5.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好的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7.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适宜的仪器是()A.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B.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C.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D.长颈漏斗、大试管、集气瓶8.(2006山东临沂模拟)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例如:①酒精的燃烧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③碳与氧化铜反应④高温煅烧石灰石⑤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⑥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⑦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⑧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其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⑥D.全部9.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图6-510.欲将二氧化碳气体里混入的少量一氧化碳杂质除去,可让气体通过()A.石灰水B.水C.炽热的炭层D.灼热的氧化铜1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
专题6.2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一、选择题1.【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A.H2 B.N2 C.O2 D.SO2【答案】A2.【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④⑤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答案】B【解析】A.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 进入,正确;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
故选B。
3.【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与水反应【答案】B4.【2018年江西省】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 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______【答案】 A b【解析】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正确,正确;B、装置B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也不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只能随时向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错误;C、装置C 只能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错误。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均为混合物】 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 3)纯净物、化合物2、反应原理: CaCO 3+2HCl==CaCl 2+H 2CO 3CaCO 3+2HCl==CaCl 2+H 2O+CO 2碳酸不稳定,常温下即可分解:H 2CO 3== H 2O+CO 2不用稀硫酸。
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继续反应。
(反应一会儿就不再反应了) 不用碳酸钠或石灰石粉末。
因为碳酸钠或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时速率过快,反应不易控制,气体不便于收集。
不用浓盐酸。
因为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3、装置:固体和液体反应,反应不需加热4、实验仪器的优缺点:A :只能用来制取少量气体B :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C 、D :可控制反应速率E 、F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随开随用,随关随停)5、如何检验B 装置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橡胶导管,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能在长颈漏斗中保持一段不下降的液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CO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CO 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A B C D E F7、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8、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集满 9、10、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CaO+ CO 2 (此反应吸热)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需伸入液面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散(2)排气管应稍稍露出橡皮塞,不能伸入液面下,否则生成的气体无法从导管排出,收集不到气体(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或不满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两种杂质: 氯化氢气体(HCl )、水蒸气(H 2O )水蒸气可用无水硫酸铜(CuSO 4)检验,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吸收(长管进,短管出)高温。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药品和反应原理、装置及鉴别方法;动解决新知做铺5.的反应还有碳酸钠粉要考虑哪些因素?装收集。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何收获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2.下列方程式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B.将光亮的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C.电解水:H2O H2↑+O2↑﹣﹣﹣﹣分解反应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化合反应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C.水结冰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变大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4.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 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B.水和硝酸铵C.水和氢氧化钠D.稀盐酸和石灰石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个分子——分子很小C.将氮气制成液氮,体积变小一一分子体积变小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一一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6.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等正确的是( )A.A B.B C.C D.D7.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B.C.D.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9.我国的“神州”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的作用是()A.作燃料B.供给宇航员呼吸C.保护发动机D.用作火箭的助燃剂10.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木炭D.天然气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B.71g氯气和4g氢气反应,可生成75g氯化氢气体C.氯化氢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D.氯化氢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1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学习重点】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制取二氧化碳。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学习过程】一.定向入境 1.旧知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下,请回答:⑪药品:① ② ③ ⑫原理:① ② ③ 发生装置:① ② ③ ⑬装置收集装置:⑭步骤: ⑮检验方法: ⑯验满方法:2.揭题示标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一) Ⅰ.个人自学 1.阅读:时间:5分钟B ACD EF内容:P109——111结束要点:⑪实验室制CO 2的药品和原理⑫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因素 ⑬P111图6-10实验室制CO 2的操作 2.建构:⑪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⑫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⑬操作 ⑭检验 ⑮验满3.即学即练请用上图的编号回答:⑪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⑫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装置组合是 ; ⑬[讨论]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Ⅱ.个人(小组)疑问Ⅲ.精讲补架(一)1.归纳所学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能否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现有木炭、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大理石(或石灰石)、氧化铜,还有试管若干,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写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实验或理论解释来确定适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
2.反应容器和加液仪器的变化引发气体发生装置的变化(见课件) 3.收集装置的变化(见课件)三.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四.达标巩固1.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教材中首先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采取活动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首先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和空气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学情分析:初三三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对于刚接触不久的化学学科没有很强的化学研究思维和实验能力,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大胆探究和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并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2、通过思考、回答、讨论和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选择原则,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筛选能力,并感悟科学的认识过程,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填表、交流与讨论,找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拖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制气装置的组装。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教学难点: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摇一瓶汽水,再打开。
会怎么样?是因为什么气体?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找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请大家想一想,你所知道的反应哪些能产生二氧化碳?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根据桌上提供的药品分组实验,探思考、联系生活和所学知识回答回忆讲解回忆举例有哪些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找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前后联系,得出产生二氧化碳的例子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能力提升】6.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 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7.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子洲三中 化学 导学案
2014-2015学年第 学期 年级 班 组 姓名 编写者 栗亚梅 审核者 使用时间2014年 10 月 25 日
课题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找出实验室制取CO 2的反应原理
2、确定实验室制取CO 2的装置并学会检验和验满 温故知新:
实验室是如何制取O 2的?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合作交流: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CO 2的原料
实验探究: 1、探究内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过程:观察并能准确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药品(在试管中进行)
实验现象
碳酸钠(粉状)+稀盐酸
大理石(块状)+稀硫酸
大理石(块状)+稀盐酸
实验室制取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CO 2的装置
阅读113页“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并讨论完成114页的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考虑什么?
2、实验室收集气体考虑什么?
3、对比制取CO 2和O 2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确定出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或固液常温型)
4、对比制取CO 2和O 2的密度确定出制取CO 2的收集装置
试一试:从教材中给出的仪器中选择,自行设计组装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画出草图
发散思维:讨论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知识点三:检验并验满 讨论:
1、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2、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时,怎样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里二氧化碳?
达标检测:
1、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
连接中考:
(2012年15题)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 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 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 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作业:1、3、6
小发明: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自制一套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提示:可用碱和食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