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90.00 KB
- 文档页数:36
XX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称号白水县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2、项目开发单位白水县云台村夫民政府3、项目法人代表XXX,XXX民政府乡长4、项目区概略云台山旅游景区位于白水县城西北部37公里处,距305省道北部5公里,与铜川市的宜君县和印台区交界。
范围包括云台乡全境11个行政村的38个自然村,面积69.8平方公里。
本景区是白水县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景观之一,其山体最高峰为白水县最高处,区内古树称奇,山顶绕云,山体披绿,山泉涌突,小河奔流,有十二盘、九眼泉、XXX、四县圪塔、贺郎担山等二十八处自然景观,其景观、景致特色及视觉效果蔚为壮观,是一处集山、水、民俗、宗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本区由一条沿山体的循环线路贯穿起来,沿途设观景台及出入口。
旅客既能够在观景台观赏云台山的壮美光景,也能够由循环线进入主要的景点,观赏行云流水、倾听历史典故,采摘山上野果、体验朴实民俗。
项目区以山水天然景观为主要市场卖点,以云台民俗的深度体验和度假休闲为次级市场吸收点;将成为白水县县旅游的龙头。
2、项目扶植性子1、项目性子新开发旅游项目2、开发地址白水县云台乡三、项目开发单位概略项目扶植单位白水县云台村夫民政府是卖力本辖区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执行本级群众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度行政机关的决意和命令,发布决意和命令;执行本行政- 1 -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区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算、预算,管理本行政地区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打算生育等行政工作等。
全乡辖11个行政村38个天然村,有人口人。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XXX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陕政发〔2009)48号3、《白水县"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4、《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5、国度打算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扶植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举措》6、国度打算委员会、扶植部发布的《扶植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7、XXX委托XXX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白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9、《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1、XXX、县政府2009年9月3日云台山现场办公会议记要12、XXX、县政府2010年工作要点13、《白水县志》、《云台乡志》14、云台乡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五、项目建设理由1、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需要云台乡旅游资源赋存多、品位高,多数仍“深在闺中,不为人知”,在发展上需要加大资源转换力度,审时度势,旅游活乡,利用资源进行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云台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陕西省某旅游风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省XX县XX观华山旅游风景区项目可研性报告一、XX观华山旅游风景区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XX观华山旅游风景区简介关中平原的南边横亘着高耸的XX,它是巨大的昆仑山脉向东延伸的部分,与淮河连成一体,成为中国大陆的南北分界线。
其北是地理上的北方,河水冬季结冰,南为地理南方,河水冬季不结冰。
岭南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岭北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XX观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华阴、XX、潼关县交界处,因与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接壤而得名。
这里因地势变化,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自然景观,从山前渭河平原开始,向上依次为暖温带侧柏林带、温带栓皮栎林带、寒温带锐齿栎林亚带、秦东栎林亚带、桦木林亚带、冷杉林亚带、亚寒带落叶松树林带、寒灌木丛草甸带。
登临之间,植物不断变化,以物状情,便有不同的感受,山林中还有金丝雀、苍鹭、黑鹳、狼、豹、鹿、野猪、麂子等珍稀动物。
高大的XX阻隔了陕西关中平原与湖北、重庆、四川之间的交通,古人历尽艰险,在陡峭的崖壁上架设栈道,铺设洛潼古道,设立驿站和巡检司,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和商贸大通道,大诗人李白的名作《蜀道难》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描述这一历史遗存。
现在榆商高速公路、洛华公路、洛潼公路和华商铁路都将从这里经过,穿越XX的交通变得通畅了,站在路边,我们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神奇!XX观华山旅游风景区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最东端,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药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绿色宝库。
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6)1.3可行性研究概要 (7)1.4结论 (8)第二章旅游资源与市场预测 (9)2.1旅游资源 (9)2.2市场预测 (14)第三章开发利用条件 (17)3.1自然条件 (17)3.2交通条件 (20)3.3能源通讯 (20)3.4政策优势 (21)3.5某某景区开发潜力评价 (21)3.6现有旅游功能和设施 (22)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3)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25)5.1景区公路 (25)5.2游山道 (27)5.3公厕 (28)5.4标示牌 (29)5.5停车场 (30)5.6游人服务中心 (31)5.7景区输变电工程 (32)5.8给排水工程 (33)5.9通讯工程 (34)5.10垃圾处理工程 (35)5.11观景台 (36)5.12休闲度假村 (36)5.13民俗展示村 (37)第六章环境保护 (37)6.1环境保护规划 (37)6.2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38)6.3环境保护工程效益分析 (38)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38)7.1编制原则 (38)7.2工程实施进度 (39)第八章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40)第九章景区的投资 (41)9.1投资估算依据 (41)9.2投资分年使用计划 (42)9.3资金筹措 (42)9.4近期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42)9.5远期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43)第十章效益评价 (43)10.1收益分析 (43)10.2投资回报分析 (44)10.3就业机会分析 (44)10.4结论 (45)第一章总论本项目拟兴建某某景区的公路、供水、供电、通讯、环卫、游览步道、停车场、游人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恢复、培育某某内的绿化,致力改善旅游条件,加快建设以某某为重点的青藏公路中部的旅游度假休闲区;力争在三年内初见成效,以此作为某某地区旅游开发的启动区,促进和带动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龙泉山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郊21公里处, 该地不仅风景优美,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
明代自楚昭王起,在此修建了九座王寝,另有各代圣贤名人的古墓共48座,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墓群。
龙泉山的历史文化是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武汉市旅游业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中,该景区被列入九大重点旅游区之一,同时也是武汉南部史迹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开发龙泉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带动武汉市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龙泉山风景区管理处拟利用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特点进行开发建设,在保留其原有功能基础上,恢复历史生态,保护生态平衡,实行滚动式开发,使其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畅通、集考古、休闲、娱乐、生态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武汉龙泉山风景区规划范围以龙泉山7.6平方公里盆地为核心的规划范围,以牛山湖、龙泉山、三汊港、豹解南部地域约13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上游乐、生态旅游规划范围。
该项目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工程规划用地7.6平方公里,主要进行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建设四大区:古迹文物区、水上游乐区、避暑疗养区、生活服务区。
经测算,一期工程总投资约为11029万元,建设资金主要通过江夏区财政、上级专项拨款及招商引资解决。
二、龙泉山简介龙泉山在汉晋南北朝直到隋代,名叫江夏山,唐初称为夹山,取两山夹道而行之义。
唐天宝末年,宰相李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东井显气则晴,西井无气则雨,颇为灵准,故称为灵泉山。
宋代后更名为龙泉山。
但明清两代仍多沿用“灵泉山”的称谓。
龙泉山由两条山脉组成,自西向东连绵9公里,山势如二条巨龙蟠卧于梁子湖之滨。
这里三面环水,峰峦竞秀,林木葱郁,古迹遍布。
有“诗乡福地”、“世外桃源”和“三九寝十二景”之一称。
被誉为“武汉九王陵”,与北京十三陵形成呼应之势。
此外,此处还葬有西汉舞阳候樊哙、晋代荆州剌史陶侃,唐江夏王李道宗等历代先贤古墓共48座,形成宠大的古建筑、古墓葬群,在省内至全国范围内均占有重要位臵。
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通⽤5篇)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 ⼀、什么是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包括多个⾏业,⽹站评价分析报告可以发挥多⽅⾯的作⽤:及时发现和改善⽹站的问题、为制定⽹站推⼴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的分析建议⽤于指导⽹络营销⼯作的开展,检验⽹站前期策划及⽹站建设专业⽔平等等。
获得专业⽹络营销顾问的分析建议,让⽹站真正体现其⽹络营销价值。
⼆、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通⽤5篇) 在⽇常⽣活和⼯作中,⼤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通⽤5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1 ⼀、总论 (⼀)项⽬背景 1、项⽬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项⽬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概况 1、拟建项⽬ 2、建设规模与⽬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资⾦来源问题 2、项⽬技术设备问题 3、项⽬供电供⽔保障问题 ⼆、市场预测 (⼀)项⽬市场分析 1、智慧旅游简介 2、国外智慧旅游建设 3、国内智慧旅游建设 (⼆)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架构⽅案及商业模式 (⼀)项⽬总体架构⽅案 (⼆)重点领域架构⽅案 (三)项⽬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案、设备⽅案、⼯程⽅案 (⼀)技术⽅案 1、数据中⼼ 2、公共信息平台 2.1 建设⽬标 2.2 总体架构 2.3 建设内容 (⼆)技术要求 (三)设备⽅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程⽅案 1、⼟建⼯程 2、装修⼯程 3、供配电 4、综合布线 4.2⽅案设计 4.3设备购置 5、照明系统 6、空调系统 7、新风系统 8、消防系统 9、防雷接地系统 10、环境监控系统 11、排烟系统 12、门禁系统 13、保安监控系统 14、旧址与新建⽐较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燃料及动⼒供应 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2 第⼀章总论 1 ⼀、项⽬概况 1 ⼆、项⽬原现企业简介 2 三、可⾏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内容 3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五、研究初步结论及建议 4 第⼆章项⽬建设背景及意义 5 ⼀、项⽬背景 5 ⼆、项⽬接⼿意义 7 第三章项⽬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10 ⼀、项⽬建设地址 10 ⼆、建设条件 10 第四章市场分析 12 ⼀、项⽬市场分析 12 ⼆、客源市场预测及定位 15 三、项⽬SWOT分析 16 四、项⽬营销策略及⽅式 17 第五章项⽬园区规划 19 ⼀、项⽬发展理念及规划主题 19 ⼆、项⽬建设原则及⽬标 19 三、总体规划布置 19 四、项⽬布设⽅案 20 五、建筑⽅案 21 第六章公共基础设施 24 ⼀、景区道路 24 ⼆、停车场 24 三、绿化设计 25 四、供电⼯程 27 五、邮政通信⼯程 28 六、给排⽔⼯程 29 七、采暖与通风设计 30 ⼋、标⽰标牌 31 九、环卫设施 32 第七章环境保护 34 ⼀、编制依据 34 ⼆、设计采⽤标准 34 三、环境现状 34 四、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35 五、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对环境影响的预测 35 六、环境污染治理 36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7 第⼋章劳动安全卫⽣及消防 39 ⼀、劳动安全及消防 39 ⼆、卫⽣防护 40 第九章节能减排 41 ⼀、节能减排的设计主要依据 41 ⼆、能耗状况及能耗指标分析 41 三、节能措施 42 四、结论 43 第⼗章管理机构与⼈⼒资源配置 44 ⼀、组织管理机构 44 ⼆、⼈⼒资源配备 44 第⼗⼀章项⽬进度安排与实施管理 46 ⼀、项⽬的组织及建设管理 46 ⼆、项⽬经营时间 46 第⼗⼆章⼯程招投标 47 ⼀、招标依据 47 ⼆、招标范围 47 三、招标⽅式 47 四、组织形式 47 五、招标公告发布 48 第⼗三章投资估算(改建新运营) 49 ⼀、投资估算 49 ⼆、资⾦筹措及使⽤计划 49 第⼗四章财务分析 51 ⼀、财务评价依据 51 ⼆、经营收⼊ 51 三、总成本费⽤估算 52 四、财务效益分析 53 五、不确定性分析 53 六、财务评价结论 56 第⼗五章社会效益分析 58 ⼀、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8 ⼆、项⽬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58 三、社会评价结论 59 第⼗六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60 ⼀、风险因素识别 60 ⼆、风险程度分析 61 三、防范风险与降低措施 63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64 ⼀、可⾏性研究的结论 64 ⼆、可⾏性研究的建议 64 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3 第⼀章项⽬总论 第⼀节项⽬基本情况 ⼀、项⽬名称 ⼆、项⽬地点 三、项⽬申报单位 四、项⽬定位 五、项⽬建设内容 六、项⽬总投资 七、实施周期 第⼆节项⽬效益概况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第三节报告编制原则 ⼀、编制原则 ⼆、编制依据 第⼆章项⽬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节项⽬建设背景 ⼀、政策背景 ⼆、经济背景 三、社会背景 四、⾏业背景 第⼆节项⽬建设必要性 ⼀、项⽬建设是响应政策号召,促进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项⽬建设是加强xx市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 三、项⽬建设是促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需要 四、项⽬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民⽣活质量的需要 第三章项⽬市场分析 第⼀节全国旅游市场整体分析 ⼀、旅游业总体状况 ⼆、国内旅游市场 三、⼊境游市场 四、出境游市场 五、我国旅游市场特点分析 第⼆节项⽬所在地区旅游市场分析 ⼀、⼴东省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xx市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三、xx县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休闲旅游度假市场分析 ⼀、四⼤因素推动度假经济时代的来临 ⼆、休闲旅游度假市场的特征 三、六⼤核⼼度假市场及两⼤补充度假市场 第四节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分析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概述 ⼆、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阶段 三、休闲农业旅游的地域模式 四、休闲农业旅游园的主要类型 五、休闲农业旅游园的功能分区 六、休闲农业旅游园的⽬标 七、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现状 ⼋、休闲农业旅游⾏业市场发展趋势 第四章项⽬选址合理性分析 第⼀节项⽬选址要求 ⼀、选址要求 ⼆、相关产业和⽀持产业分析 第⼆节项⽬区位条件 ⼀、⾃然地理 ⼆、民族⼈⼝ 三、经济指标 四、特⾊资源 第三节选址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项⽬建设⽅案及发展规划 第⼀节规划设计说明 第⼆节景区风貌 第三节项⽬开发规划 ⼀、整体定位与功能规划 ⼆、xx景区 三、⾼档别墅及酒店区 四、特⾊果树种植区 第四节⼟建⼯程 第五节公辅⼯程 第六章项⽬环境保护⽅案 第七章项⽬能源节约⽅案 第⼋章消防及安全⽅案 第九章项⽬实施计划 第⼗章组织管理与运⾏ 第⼀节项⽬组织管理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项⽬组织管理模式 第⼆节劳动定员和⼈员培训 ⼀、劳动定员 ⼆、员⼯来源及招聘⽅案 三、⼈员培训 第⼗⼀章投资估算与资⾦筹措 第⼀节估算范围 第⼆节投资估算依据 第三节投资估算 ⼀、建筑⼯程费⽤估算 ⼆、⼯程建设其他费⽤ 三、流动资⾦估算 四、总投资估算 第四节资⾦筹措 第⼗⼆章项⽬经济效益分析 第⼀节财务评价 ⼀、评价依据 ⼆、营业收⼊测算 三、成本费⽤测算 四、利润测算 第⼆节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净现值fnpv 三、项⽬投资回收期pt 四、总投资收益率(roi) 五、项⽬资本⾦净利润率(roe) 第三节项⽬盈亏平衡及敏感性分析 ⼀、项⽬盈亏平衡分析 ⼆、项⽬敏感性分析 第四节财务评价结论 第⼗三章项⽬社会效益分析 第⼀节社会效益 ⼀、对当地居民就业、收⼊的影响 ⼆、旅游兴市、改善投资环境 三、对所在区域居民⽣活质量的影响 四、对当地社会服务容量、基础设施的影响 五、项⽬能够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第⼆节互适性分析 第⼗四章项⽬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 第⼀节项⽬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第⼆节项⽬本⾝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第三节其他风险 第⼗五章可⾏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节结论 第⼆节建议 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4 ⼀、总论 (⼀)项⽬背景 1、项⽬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项⽬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概况 1、拟建项⽬ 2、建设规模与⽬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资⾦来源问题 2、项⽬技术设备问题 3、项⽬供电供⽔保障问题 ⼆、市场预测 (⼀)项⽬市场分析 1、智慧旅游简介 2、国外智慧旅游建设 3、国内智慧旅游建设 (⼆)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架构⽅案及商业模式 (⼀)项⽬总体架构⽅案 (⼆)重点领域架构⽅案 (三)项⽬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案、设备⽅案、⼯程⽅案 (⼀)技术⽅案 1、数据中⼼ 2、公共信息平台 2.1 建设⽬标 2.2 总体架构 2.3 建设内容 (⼆)技术要求 (三)设备⽅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程⽅案 1、⼟建⼯程 2、装修⼯程 3、供配电 4、综合布线 4.2⽅案设计 4.3设备购置 5、照明系统 6、空调系统 7、新风系统 8、消防系统 9、防雷接地系统 10、环境监控系统 11、排烟系统 12、门禁系统 13、保安监控系统 14、旧址与新建⽐较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燃料及动⼒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场地使⽤、公⽤辅助⼯程 (⼀)场地布置 1、机房布局 2、效果图 (⼆)公共辅助⼯程 1、供⽔⼯程 2、供电⼯程 3、通信系统设计⽅案 4、通风采暖⼯程 5、防雷设计 6、防尘设计 7、接地系统 8、安防系统 9、消防系统 ⼋、节能措施 (⼀)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案 (⼆)能耗指标分析 1、⽤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措施 (⼀)节⽔措施 (⼆)⽔耗指标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场址环境条件 (⼆)项⽬建设和⽣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劳动安全卫⽣与消防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 6、辅助卫⽣⽤室 7、职业安全卫⽣机构 (⼆)消防 1、设计依据 2、总平⾯布置 3、建筑部分 4、电⽓部分 5、给排⽔部分 ⼗⼆、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 (⼀)组织机构 1、项⽬法⼈组建⽅案 2、管理机构组织⽅案 (⼆)⼈⼒资源配置 1、⼯作班次 2、项⽬劳动定员 3、职⼯⼯资福利 4、员⼯来源及招聘⽅案 5、员⼯培训 ⼗三、项⽬实施进度 (⼀)建设⼯期 (⼆)项⽬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实施进度表 ⼗四、招标⽅案 (⼀)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招标内容 ⼗五、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依据 (⼆)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程费 2、安装⼯程费 3、设备购置费 4、⼟地出让⾦ 5、软件购置及开发费 6、期间费 (三)铺底流动资⾦估算 (四)项⽬总投资 (五)投资使⽤计划 ⼗六、融资⽅案 (⼀)资本⾦筹措 (⼆)融资⽅案分析 ⼗七、财务评价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测算参考依据 2、项⽬测算基本设定 (⼆)销售收⼊、销售税⾦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销售收⼊ 2、销售税⾦及附加费⽤ (三)总成本费⽤估算 1、直接成本 2、⼯资及福利费⽤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其它费⽤ 6、总成本费⽤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财务现⾦流量表 (五)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六)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九、风险分析 (⼀)项⽬风险因素识别 1、规划风险 2、组织机构风险 3、⼈才体系风险 4、技术风险 5、资⾦风险 6、实施风险 7、运营模式风险 8、信息安全风险 9、⽀撑环境风险 (⼆)项⽬风险防控措施 1、规划风险防控措施 2、组织风险防控措施 3、⼈才体系风险防控措施 4、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5、资⾦风险防控措施 6、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7、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措施 8、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9、⽀撑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附表: 1、附表1 项⽬建筑⼯程费估算表 2、附表2 项⽬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3、附表3 项⽬软件购置费估算表 4、附表4 流动资⾦估算表 5、附表5 项⽬总投资估算表 6、附表6 项⽬总投资使⽤计划表 7、附表7 项⽬销售税⾦及附加费⽤ 8、附表8 项⽬摊销估算表 9、附表9 项⽬折旧估算表 10、附表10 项⽬总成本费⽤估算表 11、附表11 项⽬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12、附表12 项⽬财务现⾦流量表 景区投资可⾏性研究报告5 第1章:旅游景区项⽬总论 1.2.1 前瞻可⾏性研究步骤 1.2.2 旅游景区项⽬可⾏性研究基本内容 (1)项⽬名称 (2)项⽬建设背景 (3)项⽬承办单位 (4)项⽬建设⽤地 (5)项⽬建设期限 (6)项⽬建设内容与规模 (7)项⽬开发建设模式 (8)旅游景区可⾏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3 前瞻对旅游景区项⽬可⾏性研究结论 (1)前瞻项⽬政策可⾏性研究结论 (2)前瞻产品⽅案可⾏性研究结论 (3)前瞻建设场址可⾏性研究结论 (4)前瞻⼯艺技术可⾏性研究结论 (5)前瞻设备⽅案可⾏性研究结论 (6)前瞻⼯程⽅案可⾏性研究结论 (7)前瞻经济效益可⾏性研究结论 (8)前瞻社会效益可⾏性研究结论 (9)前瞻环境影响可⾏性研究结论 第2章:旅游景区⾏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旅游景区项⽬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旅游景区⾏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 旅游景区市场规模分析 2.2.3 旅游景区盈利情况分析 2.2.4 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分析 2.2.5 旅游景区进⼊壁垒分析 2.3 旅游景区⾏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旅游景区项⽬建设场址分析 3.1 旅游景区项⽬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 项⽬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 项⽬建设地⼟地权类别 3.1.3 项⽬建设地⼟地利⽤现状 3.2 旅游景区项⽬场址建设条件 3.2.1 项⽬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 项⽬建设场址⼯程地质与⽔⽂地质 3.2.3 项⽬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 项⽬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 项⽬建设场址公⽤设施条件 3.2.6 项⽬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 项⽬建设场址法律⽀持条件 3.2.8 项⽬建设场址⽓候条件 3.2.9 项⽬建设场址⾃然资源条件 3.2.10 项⽬建设场址⼈⼝条件 3.3 旅游景区项⽬建设地条件对⽐ 3.3.1 项⽬建设条件对⽐ 3.3.2 项⽬建设投资对⽐ 3.3.3 项⽬运营费⽤对⽐ 3.3.4 项⽬推荐场址⽅案 3.3.5 项⽬场址位置图 第4章:旅游景区项⽬技术⽅案、设备⽅案和⼯程⽅案 4.1 旅游景区项⽬技术⽅案 4.1.1 项⽬⽣产⽅法 4.1.2 项⽬⼯艺流程 4.1.3 项⽬技术来源 4.1.4 推荐⽅案⼯艺流程图 4.2 旅游景区项⽬设备⽅案 4.2.1 项⽬主要设备选型 4.2.2 项⽬主要设备来源 4.2.3 推荐⽅案的主要设备 4.3 旅游景区项⽬⼯程⽅案 4.3.1 项⽬⼯程建设内容 4.3.2 项⽬特殊基础⼯程⽅案 4.3.3 项⽬⼯程建设规模 4.3.4 项⽬建筑安装⼯程量估算 4.3.5 项⽬主要建设⼯程⼀览表 第5章:旅游景区项⽬节能⽅案分析 5.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1.1 节能政策分析 5.1.2 节能规范分析 5.2 旅游景区项⽬能耗状况分析 5.2.1 旅游景区项⽬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5.2.2 旅游景区项⽬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5.3 旅游景区项⽬节能⽬标和措施分析 5.3.1 项⽬节能⽬标 5.3.2 节约热能措施 5.3.3 节电措施 5.3.4 节⽔措施 5.4 旅游景区项⽬节能效果分析 5.4.1 装备节能效果 5.4.2 建筑节能效果 第6章:旅游景区项⽬环境保护分析 6.1 旅游景区项⽬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 旅游景区项⽬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项⽬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项⽬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旅游景区项⽬环境保护措施 6.3.1 ⼤⽓污染防治措施 6.3.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3.3 ⽔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绿化措施 6.4 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 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6.6.1 旅游景区项⽬建设地址地质灾害情况 6.6.2 旅游景区项⽬引发发地质灾害风险 6.6.3 地质灾害防御的措施 6.6.4 特殊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第7章:旅游景区项⽬劳动安全与消防 7.1 编制依据和执⾏标准 7.1.1 项⽬编制依据 7.1.2 项⽬执⾏标准 7.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隐患主要存在部位与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质种类与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案 7.3.1 ⼯艺和设备安全选择措施 7.3.2 对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7.3.3 对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案 7.4.1 ⽕灾隐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设施⽅案 第8章:旅游景区项⽬组织架构与⼈⼒资源配置 8.1 旅游景区项⽬组织架构 8.1.1 项⽬法⼈组建⽅案 8.1.2 项⽬管理机构组织架构 8.2 旅游景区项⽬⼈⼒资源配置 8.2.1 项⽬员⼯数量 8.2.2 员⼯来源及招聘⽅案 8.2.3 员⼯培训⽅案 8.2.4 ⼯资与福利 第9章:旅游景区项⽬实施进度分析 9.1 旅游景区项⽬实施进度规划 9.1.1 项⽬管理机构设⽴ 9.1.2 项⽬资⾦筹集安排 9.1.3 项⽬技术获取转让 9.1.4 项⽬勘察设计 9.1.5 项⽬设备订货 9.1.6 项⽬施⼯前期准备 9.1.7 项⽬完整竣⼯验收 9.2 旅游景区项⽬实施进度表 第10章:旅游景区项⽬投资预算与融资⽅案 10.1 旅游景区项⽬投资预算 10.1.1 项⽬总投资 10.1.2 固定资产投资 10.1.3 流动资⾦ 10.2 旅游景区项⽬融资⽅案 10.2.1 项⽬资本⾦筹措 10.2.2 项⽬债务资⾦筹措 10.2.3 项⽬融资⽅案分析 第11章:旅游景区项⽬财务评价分析 11.1 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1.1.1 财务评价依据 11.1.2 财务评价范围和⽅法 11.2 前瞻对旅游景区项⽬销售收⼊估算 11.2.1 产品⽣产规模 11.2.2 项⽬实施进度 11.2.3 年新增销售收⼊和增值税及附加估算 11.3 前瞻对旅游景区项⽬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估算 11.3.1 费⽤估算基础数据 11.3.2 年总成本费⽤估算 11.3.3 年经营成本估算 11.4 财务盈利能⼒分析 11.4.1 利润总额及分配 11.4.2 现⾦流量分析 11.4.3 投资效益分析 11.5 财务清偿能⼒分析 11.6 财务⽣存能⼒分析 11.7 不确定性分析 11.7.1 盈亏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1.8 财务评价主要数据及指标 第12章:前瞻对旅游景区项⽬社会效益与风险评价分析 12.1 社会效益前瞻 12.2 旅游景区项⽬风险前瞻 12.2.1 项⽬风险定性分析 12.2.2 项⽬风险防范措施。
风景名胜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索引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 (4)四、风景名胜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5)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流程 (12)六、智研咨询可行性研究报告优势 (14)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经济活动(工业项目)决策前的一种科学判断行为。
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按用途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1、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体投资环境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入研究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品质,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2、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
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3、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等等。
4、项目总结项目总结系统归纳,包括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框架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四、风景名胜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核心提示:风景名胜区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风景名胜区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风景名胜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风景名胜区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风景名胜区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风景名胜区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风景名胜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甘肃**县鸳鸯湖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概论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名称:**县鸳鸯湖风景区开发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行业分类:旅游业建设单位:**县旅游局项目建设地址:**县鸳鸯湖区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县旅游局是县政府主管旅游的职能机构。
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立足本县资源优势,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国家产业及旅游政策,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旅游业收入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提高,旅游业正在发展为**县域经济的新型产业,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事业的管理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大型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管理的经验,为全县进一步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鸳鸯湖风景区规划面积3207公顷(其中水面1419.91公顷),计划建设四个景区,十七个景点。
1.2.1青山寺民俗风情景区主要是对**县佛教胜地青山寺原址进行恢复工作,同时引水上山,植树造林。
景区规划建设面积20公顷,以体现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为重点内容。
1.2.2南湖景区由鸳鸯池大坝以南的水面及东西两山和周围的沙漠地带组成。
规划面积1886.89公顷(其中水面占1100公顷),主要有以下六个景点:(1)水上娱乐区。
规划建设面积712.42公顷(其中水面700公顷),开发水上休闲娱乐运动性项目。
(2)水上打靶区。
在位于鸳鸯池水库北面4公顷的水面上,建设乘船及打靶设施。
(3)鸳鸯景区。
利用位于鸳鸯池水库南面的105.24公顷荒滩,以情侣帐篷、固定蒙古包为主,配备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形成具有田园风光、轻松高雅的休闲度假场所;(4)别墅区。
在水库北面山坡上,规划面积39.36公顷,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
计划建设8座仿“长征二号”火箭型别墅,充分利用现有水域空间及良好的视角效果,增加必要的娱乐服务设施,形成一个集游览观赏与休闲避暑为一体的园林式景区;(5)长城景点。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风景区,总投资规模约为1亿元,旨在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以满足景区的发展需求。
本项目包括公路、污水治理设施、供水设施、供
气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
二、商业性质分析
1、市场分析:景区地处市,处于国家公园和重点景区之间,拥有宜
居环境、独特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旅游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
发展前景。
如果能够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满足景区发展需求。
2、经济性分析:建设本投资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必须从经济
性及可行性角度考虑,以确保本次投资能够收获合理回报。
从本次投资规
模角度考虑,本次投资约1亿元,应当优先考虑原有设备的改造,以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以考虑引入相关企业兴趣加入合作,联合
共同发展,有效节约本次投资开支,同时也增加项目投资回报率。
三、技术性分析
1、设备选型:本项目具体设备的选型要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
选择具有较好性能和抗内部损坏能力的设备,能够确保景区的稳定运行,
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工程施工:具体的工。
水利风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概况 31.1 项目背景31.2 项目内容31.3 项目意义31.4 项目规划4二、市场分析 52.1 行业现状52.2 市场需求52.3 竞争分析62.4 市场定位6三、资源优势73.1 水资源73.2 土地资源73.3 生态资源83.4 人力资源8四、投资分析94.1 投资规模94.2 资金来源94.3 投资回报10五、可行性分析115.1 技术可行性115.2 经济可行性115.3 管理可行性125.4 社会可行性125.5环境可行性13六、风险分析146.1 市场风险146.2 技术风险146.3 资金风险156.4 政策风险156.5 自然风险16七、实施方案177.1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177.2 组织架构187.3 营销推广方案187.4 运营管理方案19八、总结与建议20一、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水利风景区是指利用水资源打造景观,并配套建设相关设施,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旅游目的地。
水利风景区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
本项目计划打造一座以水为主题的风景区,结合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提供给游客一个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
1.2 项目内容本项目打算选址在某省某市,占地约1000亩,主要包括水上乐园、水上运动项目、水上餐饮、水上景观等。
为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还将建设住宿设施,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1.3 项目意义水利风景区可以丰富当地的旅游业态,提升地区的旅游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水利风景区还可以起到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作用,提升当地的生态环境。
1.4 项目规划本项目计划分为三期进行,第一期主要建设水上乐园和水上餐饮等设施,第二期增加水上运动项目,第三期进一步完善景观和住宿设施。
项目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预计三年内可实现盈利。
二、市场分析2.1 行业现状水利风景区是旅游业中的一种新兴业态,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可行性研究报告某旅游景区开发新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某旅游景区开发新项目的可行性评估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某旅游景区拟开发新项目,以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该新项目的可行性,以便旅游景区管理层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项目背景该旅游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山区,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并提供更多多样化的体验,景区当务之急是开发新项目。
该新项目计划提供高空飞行器体验,以满足游客对于刺激和冒险的需求。
三、市场分析1. 潜在客户群体目标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喜欢冒险和刺激体验的年轻人、家庭和情侣,以及追求与众不同旅行体验的游客。
根据市场调查和问卷调查,这一客户群体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旅游需求。
2. 竞争分析虽然目前该地区的旅游景区较多,但是提供高空飞行器体验的景区尚属空白。
然而,周边地区存在一些具有类似项目的竞争对手,因此在市场推广和服务质量方面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四、技术可行性该新项目需要引入高空飞行器设备,并建设相关设施。
经过初步调研,已确认可从国际知名供应商处获取高空飞行器设备,同时深入了解并解决了设备安装、维护和保养等技术难题。
因此,该项目技术可行性较高。
五、财务可行性1. 开发费用根据需求分析和技术预估,新项目的开发费用预计为XX万元。
这包括设备采购、设施建设和推广费用等。
2. 收入预测通过市场调研和现有景区的客流量分析,预计新项目在第一年可吸引30万游客,每位游客平均消费XX元。
逐年增长率预计为X%。
3. 成本和盈利分析除了开发费用外,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员工成本和宣传推广费用等。
根据预测收入和成本分析,该新项目在第三年将开始盈利,且预计年均盈利率将达到15%以上。
六、风险评估1. 市场风险由于游客对于新项目的接受度和需求难以精确预测,市场风险较高。
为降低风险,项目上线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推广策划,确保项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风景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风景区工程项目二、项目建设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三、法人代表:四、公司注册号:五、企业类型:国有独资六、注册资本:2800万元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X政[1985]69号《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
X建规划批[2003]91号《关于南明山—X风景名胜区X景区详细规划的批复》。
X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莲政办发[2005]15号《X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X风景区2005年开发建设项目安排与工作计划的通知》X市X风景区工程项目建议书X江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关于要求批复X市X风景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报告》X市莲都区发展计划局文件,莲发计[2005]38号《关于X市X风景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X江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章程莲国资委[2005]1号《X市莲都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关于X江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章程人事等问题请示的批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公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X市统计年鉴》1997—2004年《生态旅游理论辩析与案例研究》《X江旅游客源国概况》《工程前期咨询委托书》《工程咨询合同》八、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2003年10月X江省建设厅批准的《X景区详细规划》中X主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投资估算、收入预测、经济效益分析与社会效益评价及可行性研究应该涉及的内容。
九、项目建设理由:1、根据我省旅游区域开发布局的要求:X江各旅游区的发展和建设将以交通发展和资源配置为导向,以旅游城市为轴心,沿杭甬、上三、杭金巨、甬台温、金丽温等高速公路发展,实现梯度推进,沿线开发,最终形成全省旅游大网络。
对X来说,则要以X江高原、秀山X、全国生态示范区、畲乡和名品之乡、中国摄影之乡、黄帝文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快瓯江旅游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以中国休闲养生基地为卖点。
抓好仙都、龙泉山、百山祖、X、石门洞、畲乡旅游和仙宫湖的规划建设,把X建设成中国一流的休闲养生基地。
因此X风景区的建设符合我省旅游区域开发布局总体要求。
2、X市、莲都区两级政府对我市(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市委、市政府指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以建设“X江绿谷”为目标,建设并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点市(区)验收。
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2002年,X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的一些政策措施已发挥了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市区的国内旅游接待量2003年达到63.88万人、国外旅游接待量4600人、国内旅游收入27278万元、国外旅游外汇收入839万美元,历年旅游客流保持高速增长,详见附表4、5、6、11。
经过认真调研,市、区党委政府将“X”作为重点旅游项目来建设,专门成立机构,同时拟政府出资1700余万元资金,加强对X的开发与管理。
3、“X”位于X市区西北28公里的老竹畲族镇的虎迹溪畔。
以石奇、水秀、山静林幽和畲乡风情为特色,是一处自然风景名胜与畲乡文化游赏兼备的野营度假的旅游区。
由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交通便利,景区各个景点全部由沉积岩自然形成(这在全国也属少见),景区处在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等优势,1985年8月X江省人民政府已批准X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10月X江省建设厅批准了X景区详细规划,可见X是风景、地质研究、畲族文化综合旅游区。
目前景区设施虽然较为简陋,服务设施配套不齐,但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旅游,目前年游客量已达5万人次以上。
通过本工程项目的实施建设,该风景区一定能成为我市旅游新亮点、促进市区旅游业飞速发展、成为地方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提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我们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
5、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应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因而也迫切需要加快项目建设,加强资源保护,使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
克服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快速发展可能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项目概况一、项目拟建地点:X市X风景区位于X市西北28公里的莲都区老竹畲族镇丽新畲族乡之交界处。
二、项目建设地的基本情况:X风景区为南明山——X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景区,位于X市西北28公里的莲都区老竹畲族镇丽新畲族乡之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119°45ˊ,北纬28°30ˊ3″。
X原属宣平县,历来是风景名山,明朝进士何镗曾评论曰:“青田石门最胜,缙云仙都最奇,而穹窿崛起怪伟环崎,莫过于宣邑X”。
早在唐朝就有X十景,它们是:玉甑岩、水帘洞、桃花洞、将军岩、试剑石、穿身洞、卓笔峰、牛鼻洞、清风峡、幞头岩。
有关X 的景色描述在《宣平县志》十二卷中有章的《X赋》,其中写有“朝步西趋分,又恐数见不鲜,彼三竺两峰吾生长之所稔兮,即千岩万壑赤吾杖覆之所酣,天台雁荡昔日已入吾奚囊背之兮,无鹊仙都今又列吾几穿前——”,可见X风景之胜无以比拟。
“自古好地僧占多”,X的东明洞、西明洞和东岩顶、石钟楼处,古代均建有寺院庵堂,这也表明X景区之美了。
据史载,X是个躲避战祸的世外桃源,也是民众反抗官兵的起义场所。
X风景区以石奇、水秀、山静林幽和畲乡风情为特色,是风景、畲族风情文化游赏兼野营度假的综合旅游区,也是X全市人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X市、区领导对X景区开发十分重视,为加快X的开发建设步伐,2004年11月批准成立了“X市莲都区X风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实行景镇合一的体制,将原市园林处管理开发X体制,划归“X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管委会成立后,组织有关人员,根据[2003]X江X市X风景区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并结合景点现状和有关风情习惯,对X景区开发建设作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并委托X市方园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性质:规划新建项目四、建设规模与目标:景区规划范围:东起虎迹溪,西至流坑山村,南起黄弄村,北到老鼠山北山脚,并将老竹镇的黄兰、道弄源两个畲族自然村一并纳入规划范围。
本报告涉及的是X核心景区,X核心景区总面积1.77km2,合2655亩:建筑面积34737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旅客量可达日接待游客量732人,最佳日接待量为586人,年接待量26.72万人次,最佳年接待量为21.39万人次。
项目实施年限:2005年——2007年(一期,2005年、二期,2006-2007年)。
主要建设条件:1、X风景区以石奇、水秀、山静林幽,历来是风景名山。
2、畲乡风情有深厚的人文特色。
3、符合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
4、 X市、区两级政府对我市(区)旅游产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市委、市政府指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以建设“X江绿谷”为目标,建设并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点市(区)验收。
5、 2004年11月批准成立了“X市莲都区X风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实行景镇合一的体制,将原市园林处管理开发X体制,划归“X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6、1985年8月X江省人民政府已批准X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7、2003年10月X江省建设厅批准了X景区详细规划,可见X是风景、地质研究、畲族文化综合旅游区。
8、市、区为项目建设已正式注入资金250万元和将X景区的资产划拨给公司,并建立了工作班子。
9、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有条不紊地开展。
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比选、资产评估等工作,可行性研究、环保评价等工作正在进行。
五、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3186.24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86.24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静态投资2817.27万元、动态投资268.97万元、建设期利息205.08万元、涨价预备费63.89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X风景区总面积1.77km2,合2655亩:建筑面积34737平方米,主干道游面积9900m2,小径二级游路面积23688m2。
项目建成后,旅客量可达日接待游客量732人,最佳日接待量为586人,年接待量26.72万人次,最佳年接待量为21.39万人次。
平均年销售收入980.46万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525.5万元、销售税及附加123.71万元、年平均税前利润总额338.25万元,年平均税后利润237.53万元、税后财务收益净现值39.47万元。
(三)问题与建议1、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性质是国有独资性质企业,在建设与经营中应克服国有企业的锢疾,探索国有独资性质企业发展新路。
2、工程建设是块大蛋糕,但是为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与相关单位要为项目建设作贡献,而不是争多分一块、多吃一口。
投资的增加势必造成企业效益的下降,控制总投资是项目建设阶段最重要的中心工作,本工程项目的最佳投资额为2500万元左右。
3、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做到:组织人员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任务职责到位。
为X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发挥作用。
4、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5、项目在建设期,尽可能减少总投资、建设期建议从目前的3年压缩到2年较合理,不要急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否则至少引起投资增加或者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造成资源浪费。
项目运行初期应当优化发展当地客源与国内客源,这是项目的主要着力点,国内客源稳定后,国际客源也应足够重视。
外围景点的开发尽市场化运作、控制用工总数、注意营销策划,狠抓广告宣传,务必尽快达到预期接待能力。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一)项目建设的需求分析:一、项目建设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1992年,世界旅游业以年流量5亿人次,年消费3000亿美元,就业人数近2亿的规模宣告超过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最大产业,并享有“永远朝阳”的美称。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乃至支柱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有组织、大规模的社会性活动,作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人类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近代世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形成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增幅大。
从1950年到2003年,国际旅游人次从2520万增加到近10亿。
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加到5000亿美元。
旅游活动同时有广泛的群众性。
旅游活动遍及全球、旅游的内容的方式日趋多样化。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产业。
世界旅游业将在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国际竞争中超前、持续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1995—2020年,世界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为4.1%左右,2020年全球旅游人次将达到15.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