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辽宁省庄河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物理4月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8
辽宁省大石桥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其中下1-6题为单项选择,7-12题为多项选择.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时刻变化的C.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一定变化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垂直2.如图所示,相同的乒乓球1、2恰好在等高处水平越过球网,不计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乒乓球自最高点到落台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过网时球1的速度小于球2的速度B.球1的飞行时间大于球2的飞行时间C.球1的速度变化率等于球2的速度变化率D.落台时,球1的速度变化率小于球2的速度变化率3.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的比值为P,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q若它们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经为()A. B.p2•q3 C. D.p3•q24.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子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当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①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的重力③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④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A. B .C. D.6.在光滑平面中,有一转动轴垂直于此平面,交点O 的上方h 处固定一细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绳长AB=l >h ,小球可随转动轴转动并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要使球不离开水平面,转动轴转速的最大值是( )A.B .π C.D .2π7.有一物体在高h 处,以初速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为V 1,竖直分速度V 2,水平飞行距离S ,则物体在空中飞行时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N: 14 Na:23 Fe:56 Ag:l08 Al:18第I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每题2分,共28分)1、有A zX与A+1zX+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D.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A、HCl、CO2、H2B、CO、H2、H2OC、CO、H2、NH3D、HC1、CO、H2O3、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铜片、银片、铁片、铝片分别置于四个小烧杯中,然后分别加足量的浓硝酸,放出NO2气体最多的是A.铜片B.银片C.铁片D.铝片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SO2水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NaHSO3和NaOH的混合液B.SO2具有氧化性,故可作漂白剂C.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降低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5、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N2、NO、NO2都是人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能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C.可用浓硫酸或者浓硝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6、下列各组中毎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乂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NaOH H2SO4 (NH4)2SO4B.MgO Na2SO4 HNO3C.Na2O2 KOH Na3PO4D.HCl Al2O3 MgCl27、下列关于碱金属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它们在反应中都被还原C.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物D.它们都能从FeCl3溶液中置换出Fe8、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C.在反应SO2+2H2S=3S↓+2H2O中SO2作氧化剂D.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9、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Ag+、NH4+、CO32-、H+B.Fe3+、H+、SCN-、NO3-C.Na+、Fe2+、Cl-、NO3-D.H+、MnO4+、Cl-、NO3-1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N2的电子式:C.MgF2的电子式:D.熔融时NaHSO4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H2O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C.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12充分反应:4 Fe2++2Br-+3Cl2=4Fe3++6Cl-+Br2D.向次氯氧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1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6-2017学年度学校4月月考卷1.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
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
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加速度都将减小B. 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C. 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增大D. 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答案】AB【解析】没有相对滑动,无论橡皮泥粘到哪块上,总质量都增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系统加速度都将减小,故A正确;若粘在C木块上面,a减小,A的摩擦力减小,以AB为整体,有T-2μmg=2ma,T减小,故B正确;若粘在B木块上面,a减小,以A 为研究对象,质量m不变,则所受摩擦力减小,C错误;若粘在A木块上面,以C为研究对象,F-μmg-T=ma,a减小,F、μmg不变,所以T增大,故D错误。
所以AB正确,CD错误。
2.(多选)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N、F2=1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6NB.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则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零【答案】AC【解析】对两个物体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F2=、m A+m B、a、再对物体A、F1-F=m A a由两式解得:F=16N.故A正确.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同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得到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也是16N,故B错误.如果只有F1作用,整体向左匀加速运动,则有:对B研究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m B a=m B⋅F1m A+m B =3×202+3N=12N,故C正确.若F1=10N、F2=20N,则F1-F2=、m A+m B、a、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得到:F2-F=m B a 解得,F=14N.故D错误.故选AC.3.如图所示,平行于光滑固定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质量为m物块B在斜面上紧靠着物块A但不粘连,初始时两物块均静止。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条大河两岸平直,河水流速恒为v。
一只小船,第一次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为t1;第二次行驶轨迹垂直河岸,渡河时间为t2,则t1:t2等于( )A.1:1 C.1 12.(多选)如图,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
人顶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猴子在2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t=0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8m/s D.t=2s时猴子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3.(多选)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
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初速度比b的大D.b的水平初速度比c的小4.如图,战机在斜坡上方进行投弹演练。
战机水平匀速飞行,每隔相等时间释放一颗炸弹,第一颗落在a点,第二颗落在b点。
斜坡上c、d两点与a、b共线,且ab=bc=cd,不计空气阻力。
第三颗炸弹将落在( )A.bc之间 B.c点 C.cd之间 D.d点5.如图所示,在投球游戏中,某人将小球从P点以速度v水平抛向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塑料筐,小球恰好沿着筐的上沿入筐并打在筐的底角,若要让小球进入筐中并直接击中筐底正中间,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A .在P 点将小球以小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B .在P 点将小球以大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C .在P 点正上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D .在P 点正下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6.一斜面倾角为θ,A 、B 两个小球均以水平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如图所示),A 球垂直撞在斜面上,B 球落到斜面上的位移最短,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两个小球下落时间t A 与t B 之间的关系为( )A .t A =t BB .t A =2t BC .t B =2t AD .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ABC 为在竖直平面内的金属半圆环,AC 连线水平,AB 为固定在AB 两点间的直金属棒,在直棒上和圆环的BC 部分分别套着两个相同的小环M 、N ,现让半圆环绕对称轴以角速度ω做匀速转动,半圆环的半径为R ,小圆环的质量均为m ,棒和半圆环均光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小环可视为质点,则M 、N 两环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A .B .C .D .8.(多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m ,A 与B 、B 与转台、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
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汽车后轮的运动情况 B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嫦娥一号"飞船D .邹凯在伦敦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2、A 、B 两个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 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1a 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2a做匀加速运动;而B 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2a 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1a 做匀加速运动,已知12a a >,则两车相比( )A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B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C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D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3、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 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s 末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 )A .1:2B .1:1C .1:3D .3:14、一质点由静止从A 点出发沿直线AB 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又以'a 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 恰好停止,若AB 长为S ,则质点走完AB 所用的时间是( ) A .'S a a+B ()''2S a aaa + C ()''2Saa aa+ D ()''2S a a a a+5、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 t-图像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中乙所示,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5mC.3=时,物体C追上物体Dt sD.3t 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6、一辆汽车以20/m s的速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遇到危险忽然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5/m s,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A.1:1B.3:1C.3:4D.4:37、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2/=10g m s 则()A.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方向与向上弹起的加速度方向相反B.小球下落高度为1.25mC.小球能弹起1.25mD .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2.5m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为23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 内的位移是3mB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 sC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 sD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之差都是1m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处,正确的是(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D .若02s s =,两车相遇1次10、一物体在距离地面高h 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过t 时间后落至地面,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 ,则( ) A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1:21B .物体通过2h 处的速度为2vC .物体经过前2t 的位移和后2t 的位移之比为1:4D .物体通过2t 时的速度为2v11、一个小球在蹦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a 段和cd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像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 )A .24t t - B .14t t - C .15t t - D .25t t-12、跳伞运动员从350m 高空跳伞后,开始一段时间由于伞没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张开时间不计)后做加速度大小为22/m 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m s ,2/10g m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跳伞运动员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为59mB .跳伞运动员打开伞的速度约为43/m sC .跳伞运动员加速运动的时间3.4sD .跳伞运动员在312m 高处打开降落伞 二、填空题13、宇航员在某行星表面上从32m 高处自由释放一重物,测得在下落最后1s 内下落的高度为14m ,则该重物下落的总时间是 s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2/m s 。
2017年庄河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9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4分,10——12题,多选,每题4分,选不全2分,错选不得分,共48分)1. 某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是和,电势分别为和,则()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E a<E b;根据沿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 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电场强度为E,把一个电量为q的负电荷由a 移动b点时,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W,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B. 该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较a点大C. 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一定满足U=EdD. 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一定满足U=【答案】D【解析】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正功为W,电势能减小,则电荷在a点电势能较b点大,由电势能公式E P=qφ分析知,负电荷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所以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故AB错误.a、b两点不一定沿着电场线方向,所以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不一定为U=Ed,故C错误.电量为q的负电荷从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为W,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得:ab间的电势差大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电场这一章概念较多,也很抽象,要从物理量的定义出发,从定义式中各个量的含义、矢标性、条件、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等方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3. 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向上抛,一个竖直向下抛,另一个水平抛,则()A. 落地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同B. 落地时,三个小球重心的瞬时功率相同C. 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重力做功相同D. 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末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正确;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根据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不等,故B错误;根据重力做功公式可知,三个小球重力做功相同,落地的时间不同,竖直上抛时间最长,竖直下抛时间最短,所以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同,故C正确,D错误。
辽宁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的物理量哪些是矢量()①路程②位移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率⑤瞬时速率⑥平均速度⑦加速度⑧时间A.只有①②⑥⑦B.只有②③⑥⑦C.只有②③④⑤⑥⑦D.只有②③⑥⑦⑧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大C.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为零D.物体运动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3.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0.5m/s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A.汽车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B.汽车在任意1s内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0.5m/sC.汽车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0.5m/sD.汽车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4.第29届奥运会已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m跳台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5.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前两秒加速度为5m/s2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4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7.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A.L B.L C.L D.L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s ;那么,当它的速度从2v 增加到4v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 .s B .2s C .4s D .8s9.在地面上将一个小球以20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15米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g = 10m/s 2)A .1sB .3sC .D .10.一辆汽车以1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运动,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减速,以0.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后一分钟内汽车的位移为 A .240m B .250m C .260m D .90m11.一辆电动玩具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以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以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变为零后,立即掉头(不计掉头所需时间),并保持加速度不变匀加速原路返回。
2017年庄河高中高一4月份考试物理试卷答案1.D 2.A 3.B 4.C 5.A 6.C 7.B 8.D 9.D 10.AD 11.BD 12.BCD二、实验题1、(1)10 (2)0.752、(1)BCD;(2)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重力加速度.3、0.168J,0.172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机械能守恒三、计算题(共计36分)15 试题分析:设A与B碰撞后,A的速度为vA,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vB,B与C 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对A、B木块:(2分)对B、C木块:(2分)由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知(2分)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2分16答案:1.设猴子从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联立解得:。
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有:,解得:。
3.设拉力为,青藤的长度为,由几何关系:,解得。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17.答案:(1)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5m/s,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为52.5N.(2)摩擦力做功为﹣9.5J.解析:解:(1)根据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B点的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2)对C到A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 f+,代入数据解得W f=﹣9.5J.答:(1)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5m/s,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为52.5N.(2)摩擦力做功为﹣9.5J.18.(1)04v (2)g v L μ16520=(3)2064v g 【解析】试题分析:(1)对ABC 用由动量守恒得AB B v m mv mv ⋅+=20,又20v v B =,则40v v AB = (2)由A 到B ,根据能量守恒得 2220001112()()22422v v mv m m mgL μ--=,则gv L μ16520= (3)由D 点C ,滑块CD 与物块P 的动量守恒且机械能守恒,得 共m v v m v m 24200=⋅+⋅ 222001112()()22224v v mgR mv m m +⨯=+共 解之得: g v R v v 6483200==,共。
2017年庄河高中高一下学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答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9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4 分,10——12题,多选,每题4 分,选不全2分,错选不得分,共 48 分。
)1、D2、D3、C4、B5、B6、C7、D8、B9、D 10、ACD 11、CD 12AC二、实验题13.解:(1)B、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故B操作不恰当;C、因为我们是比较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故C没有必要;D、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D操作不恰当;故选BCD.(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C===E kC=mv C2=重力势能减小量△E p=mgh=mg(s+s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a==(3)由于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和重锤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势能有相当一部分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重锤在下落的过程受重力mg和阻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g-f=maf=mg-ma=mg-m故答案为:(1)BCD(2),mg(s+s1),;(3)大于,mg-m.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4题8分、15题8分、16题12分、17题12分,共40分,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答过程)14.足球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为60n,方向向下15.①②【解析】①B、C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B、C碰撞后的瞬间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解得:②由题意可知当A、B、C速度大小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以A、B、C三者组成想系统为研究对象,设此时三者的速度大小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设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则对B、C碰撞后到A、B、C速度相同的过程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有:以上各式联立解得16. 〖解〗(1) 根据动能定理 , -------------2分又P=Fv m=F f v m=kmgv m, ------------2分联列以上两式可得,代入数据得v m2-60v m+900=0,解得火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 m=30m/s。 -----------------1分(2) 火车的额定功率P=kmgv m=0.05×1000×103×10×30W=1.5×107W。 --------------3分(3) 由 , ----------------2分解得当火车的速度为10m/s时火车的加速度m/s2m/s2=1 m/s2。 --------------2分17. 〖解〗 (1)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e U1=-0 ------------ 2分解得 ---------------2分(2)电子以速度v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移量为y。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t= ---------------- 1分F=ma F=eE E=a = ---------------3分y= --------------- 1分解得y= -----------------1分(3)减小加速电压U1;增大偏转电压U2;……(本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措施合理,答出一项可得1分,答出两项及以上可得2分。)。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高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4分)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已知E a和E b,电势分别为φa和φb,则()A.E a>E b,φa>φb B.E a>E b,φa<φbC.E a<E b,φa>φb D.E a<E b,φa<φb2.(4分)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电场强度为E,把一个电量为q的负电荷由a移到b点时,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W,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B.该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较a点大C.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一定满足U=EdD.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一定满足3.(4分)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向上抛,一个竖直向下抛,另一个水平抛,则()A.落地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同B.落地时,三个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C.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重力做功相同D.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4.(4分)如图所示,两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机械能都不守恒5.(4分)如图所示,实线为某电场中三条电场线,电场方向未知,a、b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C.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D.a的动能增加,b的动能减小6.(4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一四面体C﹣AOB,C、A、O、B为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且O(0,0,0)、A(L,0,0)、B(0,L,0)、C(0,0,L),D(2L,0,0)是x轴上一点,在坐标原点O处固定着+Q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电势差U OA=U ADC.将一电子由C点分别移动到A、B两点,电场力做功相同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的电势能7.(4分)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 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A.Q处放置的也为正电荷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同一正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在d点的电势能D.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势能减少8.(4分)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然后他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则渔船的质量为()A.B.C.D.9.(4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用等长的细线悬于O点.线长L.若将A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则B球被碰后第一次速度为零时的高度不可能是()A.B.C.D.10.(4分)平行板电容器一个极板与静电计的金属杆相连,另一极板与静电计外壳相连.给电容器充电后,静电计偏转一个角度.下列哪种情况中,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变小?()A.减小两板间的距离B.减小两板的正对面积C.在两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D.在两板间平行插入大小相同有一定厚度的金属板11.(4分)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v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C.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12.(4分)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
辽宁省庄河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9为单选题,其余是多选;每题4分,选不全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 .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减小多少C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与路径无关D .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越大2.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A .前3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 .最后2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 .前3s 内与最后4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第3s 末至第5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3.质量为2k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6m/s 的速度运向西运动,若有一个方向向北的8N 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2s 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A .28JB .64JC .32JD .36.4.一个人把质量为1kg 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升了1m ,同时物体获得2m/s 的速度,重力加速度210/g m s =,关于这个过程,正确的说法是A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0JB .合力对物体做功22JC .合力对物体做功2JD .人对物体做功2J5.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 .做斜抛运动的铅球B .沿竖直方向下落的物体C .起重机将重物匀速吊起D .沿光滑竖直圆轨道匀速运动的小球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时间1t 速度为零后又下滑,经过时间2t 回到斜面底端,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是f F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总冲量为A .12sin ()mg t t θ+B .12sin ()mg t t θ-C .12()mg t t +D .07.如图所示,小物体A 沿高为h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0v 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 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则A .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B .从开始至落地,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C .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一定相同D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一定相同。
8.如图所示为固定在桌面上的C 形木块,abcd 为光滑圆轨道的一部分,a 为轨道的最高点,de 面水平,将质量为m 的小球在d 点正上方h 高处释放,小球自由下落到d 处后沿切线进入圆形轨道运动,A .在h 一定的条件下,释放后小球能否到a 点,与小球质量有关B .改变h 的大小,就可使小球在通过a 点后落回轨道之内,或者落在de 面上C .要使小球通过a 点的条件是在a 点的速度v>0D .无论怎样改变h 的大小,都不可能使小球在通过a 点后又落回轨道内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做的功为2mvB .摩擦力最物体做的功为2mvC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mvD .小物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人类为Q=2mv10.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块分别在水平恒力12F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12F F 、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F F 、大小相等B .12F F 、对A 、B 做功之比为2:1C .A 、B 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D .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 、B 做功之比为1:211.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前5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32.010kg ⨯,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210/g m s =,则A .汽车在前5s 内的牵引力为34.010N ⨯B .汽车在前5s 内的牵引力为36.010N ⨯C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40kWD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m/s12.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端位于A 点,质量为m 的物体从斜面上的B 点静止下滑,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后,最终停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最终将停在A 点B .物体第一次反弹后不可能到达B 点C .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 .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二、实验题13.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5厘米,如果取重力加速度210/g m s ,那么(1)照片的闪光频率为____Hz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m/s ;1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 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据此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 .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 .释放纸带,立即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或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2)在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212v 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212v h -的图像应是____,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12v h -图像的斜率等于_____的数值;(3)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m=1kg ,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则记录B 点时,重锤的动能k E =______J ;重力加速度为29.8/m s ,从开始下落起至B 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__J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本小题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 、B 、C ,质量分别为3A B C m m m m m ===、,开始时B 、C 均静止,A 以初速度0v 向右运动,A 与B 碰撞后分开,B 又与C 发生碰撞并黏在一起,此后A 与B 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大小。
16.山谷中有三块大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青藤,其示意图如图,图中A 、B 、C 、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 为青藤的固定点,1h =1.8m ,2h =4.0m ,1 4.8x m =,28.0x 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 和m=2kg 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 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的下端荡到右边石头的D 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1)大猴子水平跳离的速度最小值(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3)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17.如图所示,半径R=0.4m 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与A 点,质量为m=1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F=15N 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C 点运动到A 点,已知2AC x m =,物体从A 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 ,接下来沿半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 后做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 点,210/g m s =,试求:(1)物体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此时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2)物体从C 到A 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18.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有质量均为m 的木板AB 和滑块CD ,木板AB 上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CD 上表面是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起始端D 点切线水平且在木板AB 上表面内,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 ,质量也为m ,从木板AB 的右端以初速度0v 滑上长木板AB ,过B 点时速度为02v ,又滑上滑块CD ,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 圆弧的最高点C 处,求:①物块滑到B 处时木板的速度v ;②木板的长度;③滑块CD 圆弧的半径R 。
.............................2017年庄河高中高一4月份考物理试卷答案1.D 2.A 3.B 4.C 5.A 6.C 7.B 8.D 9.D 10.AD 11.BD 12.BCD二、实验题1、(1)10 (2)0.752、(1)BCD ;(2)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重力加速度.3、0.168J ,0.172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机械能守恒三、计算题(共计36分)15试题分析:设A 与B 碰撞后,A 的速度为vA ,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为v B ,B 与C 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对A 、B 木块:0A A A B B m v m v m v =+对B 、C 木块:()B B B C m v m m v =+由A 与B 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知A v v =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065B v v =16答案: 1.设猴子从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min v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2112h gt =,1min x v t = , 联立解得:min 8/v m s =。
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有: ()()2212C M m gh M m v +=+,解得:/9.0/C v s m s ==≈。
3.设拉力为F,青藤的长度为L,由几何关系:()2222L h x L -+=, 解得L=10m 。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C v F M m g M m L-+=+, 解得:F=216N 。
17.答案:(1)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5m/s,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为52.5N.(2)摩擦力做功为﹣9.5J.解析: (1)根据2122R gt =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0.4t s ===, 则B 点的速度为:2/5/0.4AC B x v m s m s t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B B v mg N m R+= , 解得:251100.452.5B N N N =⨯-=. (2)对C 到A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2122f AC B W Fx m v gR m +-=代入数据解得W f =﹣9.5J.答:(1)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5m/s,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为52.5N(2)摩擦力做功为﹣9.5J.18.(1)04v (2)g v L μ16520=(3)2064v g 【解析】试题分析:(1)对ABC 用由动量守恒得AB B v m mv mv ⋅+=20,又20v v B =,则40v v AB = (2)由A 到B ,根据能量守恒得 2220001112()()22422v v mv m m mgL μ--=,则gv L μ16520= (3)由D 点C ,滑块CD 与物块P 的动量守恒且机械能守恒,得共mv v m v m 24200=⋅+⋅222001112()()22224v v mgR mv m m +⨯=+共 解之得: gv R v v 6483200==,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