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美主义者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6
完美主义者
答:1、社会指定型
社会指定型完美主义者的完美标准来自外界。
他们之所以追求完美,是因为他们觉得其他人(尤其是伴侣、父母等重要的人)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
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符合其他人对于“完美”的标准,别人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只有我做得足够好,别人才会喜欢我”。
因此,他们会为了被认可、被更好地对待而努力讨好、取悦他人。
2、他人指向型
他人指向型完美主义者会将对完美的苛刻要求指向他人,即以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在他们看来,身边人的完美程度会影响自己的完美程度,因此他们会毫不客气地对他人的行为品头论足。
因此,他们往往不受身边人的欢迎。
而这类完美主义者又会觉得其他人不可靠、不值得信任,会时常抱怨“其他人怎么都那么不靠谱”,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孤独。
3、自我指向型
自我指向型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有苛刻的要求。
当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时,他们便会极为苛刻地批评与责难自己。
这类完美主义者通常有更为强烈的成就动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成就、避免失败。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完美主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尤为常见。
许多人追求完美,以此来提高自我价值,获得他人的认可。
然而,追求完美往往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其实这与个体的心理根源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以及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帮助人们实现更健康的心理状态。
完美主义的定义及表现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提出非常高的标准,并对未能达到这些标准感到强烈的不满和失望。
这种心理特征不仅仅体现在某一方面,而是可跨越学业、事业、家庭等多个领域。
完美主义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较高的自我要求: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经常因小失误而过度自责。
害怕失败:深怕在他人面前犯错,因而可能逃避承担责任或尝试新事物。
对他人要求苛刻:对同伴或下属也设定过高标准,无法容忍他人的缺陷。
体验到极大的焦虑和压力:因为无法达到自我或他人设定的标准,造成情绪上的不适。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性格因素完美主义往往源于个性特征。
内向性、神经质等性格特点的人更容易产生完美主义倾向。
内向的人在社交中可能感到不安,从而在各种情况下设定更高的标准来保护自己。
而神经质的人则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为了安抚内心的不安,他们会竭力追求完美。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在个体完美主义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一些研究指出,拥有严厉父母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完美主义者。
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给与无形的压力,使得孩子从小就形成了“必须出色才能获得爱”的观念。
这种早期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后来的行为模式。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导致完美主义的重要因素。
在竞争激烈、成功导向明显的时代,个体受到社会压力影响变得愈加追求卓越。
在工作环境中,许多企业也将“追求完美”作为一种企业文化,这毫无疑问将加剧员工自身的完美主义倾向。
同时,社交媒体的盛行也使得人们更容易拿自身与他人的成功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幸福感缺失和恐惧感。
自我认知偏差一些人由于对自我的认知偏差,例如认为只有成功才有价值,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他们不断将自己置于追求完美的压力之下。
完美主义的趋势
完美主义的趋势是指个体或组织对于完美和卓越的追求。
以下是完美主义的几个趋势:
1. 高标准要求:完美主义者倾向于设置过高的标准和目标,不容忍任何错误或瑕疵。
他们极力追求完美,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持有苛求态度。
2. 自我批评: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过于苛刻,对自己的表现持有严厉的批评态度。
他们经常对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满意,总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3. 无止境的奋斗:完美主义者追求不断进步和提高,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标准,因此努力不懈地奋斗,不停地追求更好的结果。
4. 易感到压力: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强烈的压力。
他们担心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害怕失败和被别人指责。
5. 推动力与疲惫感:完美主义者通常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他们为了达到完美而努力奋斗。
然而,这种不断的追求完美也会导致他们感到疲惫和筋疲力尽。
6. 社交压力:完美主义者常常感到被社会对成功和完美的期望所压迫。
他们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会被别人否定或嘲笑。
总的来说,完美主义的趋势在于追求完美和卓越,不容忍任何错误或瑕疵。
然而,这种追求可能带来压力和疲惫感,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浅谈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特征:追求完美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完美主义者具有一股与生俱有的冲动,他们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使其完美,乐此不疲。
但是,往往半途而废。
完美主义者实乃失败主义者,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了!——虽然他们都是自动自发的。
也许开始工作时有一股永不罢休的劲头,但后来都会衰减,原因就在于在工作过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他们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最后那股稳做不辍的冲动只有认输。
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而作壁上观,所以他们往往轻率地订下不切合实际的计划,并且义无反顾地去执行。
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们的计划就要完成时,他们又产生了疲倦和事不关己的感觉,因为手中有太多大多的计划要实施。
这种感觉日积月累,使他们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碌碌无为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无法自拔。
求好心切完美主义者对所制订的计划所做的事情都有早日完成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在现实的严酷中往往不能如期兑现,完美主义者就容易发怒和激动。
这也是一种不完美的面貌表情,他们会害怕旁人因这种怒形于色的表情而讨厌他们。
于是,他们要极力压制这种感情,改变这种感情。
愤怒就会郁集在他们心中。
总是抱怨他人做的不好,就转而怨恨自己把标准订得不够高、或者任人不贤,或者择友不善。
不愿意考虑修正自己的过高要求,而自欺欺人地说此标准是最标准的。
即使完美主义者知道别人看得出他们逊世的态度,而且他们也为此焦急,但是仍然找不到一个最好的办法来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两难:这样的矛盾心态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完美主义者容易他责,会怪罪周围的所有人,进而达到过分的地步,他们在过分警慎和突如其来的鲁莽轻率中摇摆不定。
在这恼人的矛盾的折磨下,完美主义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极端的紧张和焦虑之中,并且伴随一次又一次强烈地责怪而不满意周围的所有合作人。
吹毛求疵完美主义者心中有一个不灭的目标--追求完美。
完美主义的人的特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完美主义的人的特点:
1. 完美主义的人总是对细节超级执着呀!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画画的时候,哪怕一个小线条没画好,他都能懊恼半天,非得重新画到完全满意为止。
他们难道不累吗?
2. 完美主义的人做事情特别慢,因为他们要反复检查核对呀!比如说我同事整理一份文件,都要检查个十几遍,生怕有一丁点儿差错。
这是不是有点太较真啦?
3. 完美主义的人对自己要求那叫一个高哇!像我姐姐减肥,非得要达到模特那种身材才罢休,稍微多吃一点就郁闷得不行。
这也太狠了吧!
4. 完美主义的人很难接受不完美的结果呀!我记得有一次比赛,有个完美主义的选手没得第一,那失落的表情,感觉天都要塌了,唉!
5. 完美主义的人看到别人做的不好会忍不住去纠正呢!我就碰见过这样的人,别人摆个东西稍微歪一点,他马上就去摆正,还一个劲地说应该怎样怎样。
这也太爱管闲事了吧?
6. 完美主义的人对环境的整洁也特别在意哟!我一个朋友家里,那真是一尘不染,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稍微乱一点他就受不了。
这生活得多累呀!
我觉得完美主义有好的一面,能让事情做得更精致,但有时候也真的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挺有压力的。
正常完美主义者的特点
正常完美主义者是那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个体。
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成
就有着极高的期望,并努力追求最佳结果。
以下是正常完美主义者的一些特点:
1. 追求卓越:正常完美主义者追求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优秀的成绩。
他们相信通
过努力工作和持续进步可以达到卓越水平。
2. 高标准:正常完美主义者设定的标准通常比普通人更高。
他们希望以完美的
方式完成任务,对细节非常敏感,并要求自己达到最高标准。
3. 细致入微:正常完美主义者倾向于注重细节,并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精确性。
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4. 自我驱动:正常完美主义者往往具有内在的动力和自我驱动力。
他们对自己
的工作质量和成果负责,并不断追求进步和反思。
5. 强烈的责任感:正常完美主义者通常对完成任务负有强烈的责任感。
他们始
终致力于提供最好的结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
6. 时间管理能力:正常完美主义者在时间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努力遵循计
划并设定合理的时间框架,以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在既定时间内完成。
7. 自我要求:正常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严苛,并时常给自己施加压力。
他们
追求自我改善和个人成长,并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有着高期望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追求卓越和完美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但过度的完美主义
可能会导致压力过大,影响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因此,正常完美主义者需要学会平衡,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同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
拒绝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在九型人格中,“完美主义者”作为第一种人格特征,其主要是以行动为中心的人格特性类型。
到底“完美主义者”拥有哪些人格特性?什么养的的人格类型才是“完美主义者”,要如何做个“完美主义者”,就让松果心理咨询与大家一起来认识“完美主义者”吧。
1、认识完美主义者的个性特质标准。
(1)完美主义者有他们坚持的原则,别人如果冒犯了他们的原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反应。
其实,他们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精益求精。
于人于己,都是如此。
仔细发现你身边的完美主义者,他们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
比如:①完美主义者是一个负责、勤奋、合理、实际、脚踏实地的人。
②时常压抑自己人性中不理性的一面,怨而不宣。
③倘若别人的工作草率,马马虎虎,这肯定会令他们很难接受。
④为了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他们经常压抑冲动和渴望,先工作,后享乐。
⑤他们的原则性强,在他们眼里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
(2)做事情时,绝对是效率优先!不仅要按时还要超标准地完成任务。
在完美主义者的意识中,要做就要做最好,所以他们在工作中是相当地谨慎细心的,与他们共事的人是最能感受到这一点的。
比如:①他们做事时的态度是非常努力并力求正确完美,遵行原则和标准,绝对是效率第一。
②喜欢把每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按顺序编排去做,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他们感到焦躁。
③经常仔细核对自己在时间上的安排和使用,并谨慎地做好每天的计划,以确保能完成每一件事。
④不仅对自己和他人做事有很高的要求,还不断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⑤经常自己反省,责备做事不够好,追求尽善尽美,也会经常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标准去做事情。
(3)细节是完美主义者不容忽视的,他们心里自有一套评判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
别小看这些,如果不符合他们的标准,完全有可能从头再来一遍。
看看,他们对细节的执著吧。
比如:①仔细观察,你会发觉他们嘴边常挂着“应该怎样做”这句话。
②一向坚持自己的评判标准,而且别人很难使他们更改这些标准。
③大多数的完美主义者的个性比较严肃,不苟言笑。
“完美主义者”不完美作者:王东燕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0年第06期完美主义倾向在高中生群体中广泛存在,但往往被人们忽视,难以察觉到它的危害。
完美主义与拖延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有关联,会对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隐性的不良影响。
1带你认识完美主义一、完美主义的真相完美主义主要表现在五个大方面。
1.担心错误,即想要达到某一目标但又过度担心,害怕犯错误。
2.行动的疑虑,即怀疑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一拖再拖。
3.个人标准,即自己给自己设置了超乎自身能力范围的过高的标准。
4.条理性,即过分强调整洁、有序和规律性。
5.父母期望,即过度在意父母的批评教育。
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是强加给自己过高的标准、对自我的评价无比依赖成功和成就感、过分的自我批评、对失败感到过分焦虑和恐惧。
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应该完美的基础上的,当不能达到高标准或完美时,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因此他们经常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二、完美主义与拖延症拖延症也是完美主义的一个“附属品”。
完美主义,让我们对自己定的高标准、高目标产生无法实现的心理。
害怕完不成,所以做事情之前会非常焦虑;觉得没有准备好,所以迟迟不能开始。
这样一来,做事情犹豫不决,不断拖延,到截止时间还未能完成,最后导致失败。
——这科成绩一直不理想,明天我要买个新笔记本从头开始学习。
结果等到了明天,又认为自己今天也没有准备好,不能“完美”地开始进行学习,从而“明日复明日”,导致“万事成蹉跎”。
反过来,失败又强化了恐惧心理:害怕再次遇到挫折和失败,导致更加不敢开始去做,或提前放弃。
强烈的内心冲突导致内耗,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目标和任务上,无法做好本来能做好的事情。
长此以往,必定会降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总是不如别人,导致自尊受损,产生自卑心理。
——不敢去努力学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害怕即使努力了,也没有进步。
论完美主义者我们宿舍有两位哥们,其中一位在做作业时电脑的杀毒软件出现问题了,右下角出现杀毒软件的弹出框,怎么按都无法取消,只能挡在屏幕的右下角,于是他就先不管这个杀毒软件的事情了,先把作业做完了再说。
另一位哥们下了一部好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每天他只看两集,慢慢的就看完了。
而完美主义者会怎么做呢?第一种情况下完美主义者就会看着右下角的杀毒软件弹出框不能取消而心理很不爽,就非得先把这个影响完美的因素解决了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第二种情况下完美主义者很可能都有一种想一口气看完好看的电视剧的倾向。
这种倾向应该纠正。
1、定义:完美主义:完美的追求是人类成长的动力,追求成就的需求本身是健康的,完美主义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固化的自我形象并按照这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生活。
为了按照理想化的自我生活,制定周密的计划、对自己苛刻要求以做到万无一失,而往往半途而废。
这是由于他们只知道追求完美,不善于选择取舍,从而导致了实施总是不能达到预想的完美标准。
适度的完美主义有好处,但通常而言,完美主义倾向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完美主义对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完美主义者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经历过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尽管竭力阻止仍然频繁出现的不被期望的想法印象以及冲动,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严重时可能达到无法做任何其他工作的程度(张进----地狱归来)。
2、类型一种类型是正常的完美主义,正常的完美主义者会积极追求成就,亦能从辛苦的代价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并能依据环境及个人的限制来设立合理且实际的目标,以追求自我满足与增进自尊,在寻求完美驱力的推动下,正常完美主义者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实现这种需要,因此,正常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实现高标准和努力完成任务的愿望。
他们不仅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且有能力根据情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
另一类型是神经质完美主义,追求完美变成一种强迫性的驱力,设置并严格坚持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将标准设定为A----------B的直线,一旦出现任何偏离就全盘放弃已经走过的路程,要求重新再来,一定要走心目中的直线,而不能容忍有任何一丝的偏离,并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我价值,一旦出现失误就全盘否定自己,只要有一点儿失败就无限放大,直至否定整个工作。
浅谈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特征:
追求完美
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完美主义者具有一股与生俱有的冲动,他们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使其完美,乐此不疲。
但是,往往半途而废。
完美主义者实乃失败主义者,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他们都是自动自发的。
也许开始工作时有一股永不罢休的劲头,但后来都会衰减,原因就在于在工作过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他们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最后那股稳做不辍的冲动只有认输。
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事物不能臵之不理而作壁上观,所以他们往往轻率地订下不切合实际的计划,并且义无反顾地去执行。
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们的计划就要完成时,他们又产生了疲倦和事不关己的感觉,因为手中有太多大多的计划要实施。
这种感觉日积月累,使他们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碌碌无为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无法自拔。
求好心切
完美主义者对所制订的计划所做的事情都有早日完成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在现实的严酷中往往不能如期兑现,完美主义者就容易发怒和激动。
这也是一种不完美的面貌表情,他们会害怕旁人因这种怒形于色的表情而讨厌他们。
于是,他们要极力压制这种感情,改变这种感情。
愤怒就会郁集在他们心中。
总是抱怨他人做的不好,就转而怨恨自己把标准订得不够高、或者任人不贤,或者择友不善。
不愿意考虑修正自己的过高要求,而自欺欺人地说此标准是最标准的。
即使完美主义者知道别人看得出他们逊世的态度,而且他们也为此焦急,但是仍然找不到一个最好的办法来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两难:
这样的矛盾心态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完美主义者容易他责,会怪罪周围的所有人,
进而达到过分的地步,他们在过分警慎和突如其来的鲁莽轻率中摇摆不定。
在这恼人的矛盾的折磨下,完美主义者不可避免地陷入
了极端的紧张和焦虑之中,并且伴随一次又一次强烈地责怪而不满意周围的所有合作人。
吹毛求疵
完美主义者心中有一个不灭的目标--追求完美。
这个意念索绕在他们的心头,促使他们一生中都朝此奋斗不息。
但是,他们给完美所下的定义不同于一般人所说的完美,一般的人给完美下的定义是“十全十美”。
他们追求确定、精确的“完美”,并且他们非常仔细地注意每一事物的细微之处、有时竟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由于他们的这种态度,使得他们在处世时显得十分严谨、他们不愿意轻易地下结论,但选走某个目标时就显得十分投入,他们自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别人有十分的不同。
-----他们都自认为自己的生活至少大致看来是完美的,自己的人格也是无可非议的。
因此完美主义者对其他人对自己的评语(尤其是无能的评语)显得过度的敏感。
对待这些评语的态度也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弃;二是神经质似的严重的自我失控。
在工作时,他们采取的方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前大多数都从形形色色的指南丛书中搜集了很多专家的意见、或综合、或择其善者而行之。
为了避免在中途节外生枝,加之求好心切,完美主义者
往往都实行一些短程的计划。
这样不仅逃脱了中途而废在心理上的压力,也可以尽快地看到工作的成果。
这对他们来说,内心可以获得极大的愉悦。
他们总是在心里默默地构思自己的计划以及实现计划的方法,以做到万无一失。
当其他人或者环境因素不允许他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构思和完成计划的时候,他们心中就会万分沮丧,有时甚至发出愤怒,撒野下属或员工。
对于他们感兴趣和认为应该做的事,完美主义者总是全力以赴。
他们会认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以便工作时的每一分钟都能够起到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丝不苟的,而且一般只要工作结束,其结果跟他们预想的都一样或差得不远。
对那些他们不在乎的事情,他们却显得有些冷淡和漠不关心。
完美主义者的要求对别人来说都高了一些,因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完美主义者的行为有些过于夸张和没有必要。
他们也因此丧失了周围人的认同感;旁人对完美主义者的无法忍受或不以为然使他们经常感到困窘不安,有些计划和工作
在没有开始之前就搁浅了。
这种挫折感使他们忿忿不平,他们却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高标准,反而会把它们加之于周围的人身上。
固执的性格影响了他们的视野。
完美主义者看问题一般都认为只有两面,因此走极端是必定的。
一旦他们认定了一个事实或者是下定了决心,他们就会对其他相反的意见变得相当的神经质。
用顽固和专制这两个词来形容他们这时的状态毫不为过。
对待别人意见的态度源于他们内心深处那股叛逆的蠢动,以及对自己本性不大驯眼的恐惧。
他们希望自己正直、善良、诚实,然而固执的本性却拉着他们率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他们受挫。
受批驳时,他们会怀恨在心,虽然表面上看来仍是一团和气,毫无记恨的迹象。
由于追求完美的天性,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相当挑剔,对别人也非常苛刻。
当他在说“是”的时候,他心里却总是在想是否应该说“不”。
对待一件事,他们总是再三地审查才将其放行。
在谈话中或会议上,发问最多的肯定是他们。
因为他们对别人和自己总是有太多的质疑。
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争强好胜者,也是不可理解的。
吹毛求疵的心态使得他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总是不能始终如一。
在他们看来,任何人都比不上他,任何人离他们的最完美标准都相去甚远。
完美主义者对什么都看不顺眼
因此他们觉得完全有必要让别人知道最好的是什么、在
行为上就每每伴有好为人师的倾向,他所看到这也不顺眼那也不顺眼,处处在批评、漫骂、责怪中渡日。
完美主义者认为追求完美应该是一个人的起码人格,于是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该如何行事,而这些婆婆妈妈的说教只会让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降低,让别人感到厌烦和无法忍受。
他们这种妄加批评和处处充当权威者的精神使他们降到与吹牛者一样的地位。
他们总是看周围的人什么都看不顺眼,所有人的本领都不如他,认为自己设计是完美的,总是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总是沉浸在“黄粱美梦”之中,而强强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