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宣传教育系列之四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管理中的保密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27
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确保公司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制定本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
二、适合范围本规章制度适合于公司内部所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
三、保密责任1. 公司领导层应制定并推行保密政策,明确保密责任和要求,并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
2. 各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并监督本部门内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工作,并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保密培训。
3. 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得将机密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
四、设备使用1.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公司的规定,不得用于非法活动或者违反公司的保密政策。
2. 员工在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应遵循合理、经济、高效的原则,不得滥用设备资源。
3. 不得私自更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配置和设置,如需更改,应事先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
五、设备维护1.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保养,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 禁止私自拆卸或者更换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部件,如需更换,应事先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
六、信息安全1. 员工在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公司的机密信息时,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信息不被泄露。
2. 禁止将公司的机密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发送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3. 员工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及时锁定计算机屏幕,确保信息不被他人查看或者篡改。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的纪律处分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解雇等。
2. 对于故意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给外部人员的员工,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由公司领导层负责解释和修订,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
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引言概述:在现代办公环境中,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制定一套完善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一、设备使用与权限管理1.1 确定设备使用的范围和权限-明确不同职位和部门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访问、操作和管理权限。
-设立设备使用申请流程,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员工才能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
-建立设备使用日志,记录每位员工的设备使用情况,便于追溯和监控。
1.2 加强设备密码和账户管理-要求员工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弱密码或重复使用密码。
-设备账户管理应采用独立账户制度,每位员工拥有独立的账户,并定期进行账户权限的审查。
-禁止员工将个人账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以免造成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1.3 建立设备使用监控机制-安装监控软件或硬件,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建立违规行为处理机制,对违反设备使用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以起到警示作用。
二、信息存储与传输安全2.1 加密存储敏感信息-对于存储在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的敏感信息,采取加密措施,确保即使设备被盗或丢失,敏感信息也不会被泄露。
-定期对存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加密功能正常运行。
2.2 网络传输加密-要求员工在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网络传输时,使用加密通道,如VPN等,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禁止使用不安全的公共网络,如咖啡店的无线网络等,以防止信息被黑客攻击。
2.3 定期备份与灾备措施-建立定期备份机制,确保重要信息的备份完整性和及时性。
-制定灾备计划,确保在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工作。
三、设备维护与更新3.1 定期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公司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公司机密信息的保护,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全保密管理。
三、安全保密措施1.设备密码管理a)所有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应设置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b)密码应由设备使用人员自行设置,不得泄露给他人。
c)如果发现设备密码泄露或丢失,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更换新密码。
2.设备物理安全a)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应放置于安全的办公室或机房,禁止随意携带或外借。
b)设备更换、维修或报废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信息泄露。
3.网络安全a)通讯设备应连接到受保护的网络或Wi-Fi,禁止连接到不安全的公共网络。
b)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
c)不得随意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或应用程序。
4.信息备份与恢复a)重要的公司信息应定期备份,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b)在设备失效或遭到损坏时,应及时恢复备份数据。
5.设备使用规范a)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仅限于用于公司工作,禁止进行个人事务或访问非法网站。
b)禁止将公司内部信息存储于个人设备或外部存储介质。
6.设备使用监督a)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了解相关安全政策和规定。
b)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审计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7.设备丢失或损坏a)设备丢失或损坏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b)对于非正常情况造成的设备丢失或损坏,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8.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处罚和终止合同等。
四、附则1.本制度由公司信息安全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望遵照执行。
保密知识微讲堂(四)丨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管理保密须知32、电信通信存在哪些泄密隐患?电话、手机、小灵通、传真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大众电信通信工具,此外,电子邮件、QQ、MSN、手机短信、飞信等也属于电信通信,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电信通信的泄密隐患主要有:(1)有线传输线路辐射泄密。
由于有线通信传输线路工作时,会向周围空间辐射发射电磁波,利用相应设备可接受并还原所传输的信息。
(2)网络串音泄密。
相邻电路或线路之间因各种原因极易产生串音。
(3)无线传输泄密。
微波、卫星、短波、超短波等无线信道广泛用于通信传输,所传输的信号暴露在空中,只要有相应的接受设备,选择合适的位置,就可接受并还原通信内容。
(4)通信设备电磁泄露发射泄密。
通信设备,包括电话机、传真机、交换机等,工作时间会产生电磁泄露发射,通信信号会被辐射到数百米之外,利用相关技术设备就可以接收通信信号并还原通信内容。
(5)现代通信网广泛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程控交换机,如果计算机被置入“木马”间谍程序,程控交换机就会将通信信息发送给窃密者。
33、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在哪些泄密隐患?办公自动化设备主要有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其他的办公设备及办公辅助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投影仪、碎纸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泄密隐患主要有:(1)存储功能的泄密隐患。
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这些设备在工作中,会将处理的信息存储在内设的存储器中,当这些设备需要维护、保修、报废时,厂家或其他人员可以通过调换或取走存储器获取所存储的信息。
(2)在办公自动化设备内安装窃密装置。
有关部门技术检测发现,从某国进口的传真机、碎纸机、复印机等设备内,被安装了窃密装置。
使用这些设备时,窃密装置会自动将处理的信息转换为电子信号发射出去,特别是新一代的数码复印机,集复印、打印、扫描、传真功能于一体,可以直接接入互联网。
当数码复印机连接互联网时,处理的信息会自动传输到境外数字信息中心。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 XXX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公司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通信设备是指固定电话、无绳电话、手机、个人数字终端、对讲机等。
本规定所称办公自动化设备是指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速印机、扫描仪、录音笔、收录机、 mP3 、mP4 等设备。
第四条公司对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遵循“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对办公自动化设备实行登记审批制度,拟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必须填写《XXX 公司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密级界定审批表》 (附件 l),由公司保密部门统一对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实施安全策略,由公司保密办公室(以下简称“保密办”)统一对其进行登记编号管理,并粘贴统一标识。
公司公用的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管理由保密办指定专人负责。
各部门使用的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由各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管理、使用的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责任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公司保密管理制度。
公司保密办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安全使用。
第五条公司用于存储、传输和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通信及办公设备,应严格遵守下列保密管理制度:(一)所使用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保密管理规定的要求。
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连接互联网;禁止连接内部非密计算机;禁止使用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传输和处理涉密信息;禁止使用具有存储、无线通讯等功能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传输和处理涉密信息。
(二)涉密场所、涉密会议、涉密活动、禁止使用无线通讯设备。
(三)必须明确相对固定的设备存放和使用场所。
存放和使用场所必须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制度1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手机、普通电话等通信设施的保密管理 (3)第三章传真机的保密管理 (5)第四章复印机的保密管理 (5)第五章声像设备的保密管理 (6)第六章碎纸机的使用管理 (6)第七章扫描仪的使用管理 (7)第八章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报废管理 (7)第九章附则 (8)第十章附件 (8)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维修申请审批表 (10)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维修(外单位人员现场维修)记录表 (11)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维修(自行维修)记录表 (12)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维修(外送维修)记录表 (13)涉密信息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报废申请审批表 (14)涉密信息设备(含办公自动化设备)报废清单 (15)信息设备维修保密协议书 (16)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
第三条公司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包括电话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碎纸机、打印机、声像设备等)的购置、配备、维修、报废等管理,由人事行政部负责,保密办负责保密审批、监督指导和检查。
第四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部门负责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日常保密管理。
保密办计算机安全保密员建立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碎纸机、打印机、声像设备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登记台帐,并定期更新。
使用进口设备处理涉密信息,事前应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查。
第五条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不得作为涉密设备使用,不得存储、处理和传输涉密信息。
第六条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禁止连接内部非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3统。
第七条严禁使用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
第二章手机、普通电话等通信设施的保密管理第二十六条严禁在手机、普通电话等无保密措施的有线、无线通讯中谈论国家秘密信息。
涉密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定流程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XXXX公司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通信设备是指固定电话、无绳电话、手机、个人数字终端、对讲机等。
本规定所称办公自动化设备是指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速印机、扫描仪、录音笔、收录机、mP3、mP4等设备。
第四条公司对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遵循“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对办公自动化设备实行登记审批制度,拟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必须填写《XXX公司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密级界定审批表》(附件l),由公司保密部门统一对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实施安全策略,由公司保密办公室(以下简称“保密办”)统一对其进行登记编号管理,并粘贴统一标识。
公司公用的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管理由保密办指定专人负责。
各部门使用的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由各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管理、使用的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责任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公司保密管理制度。
公司保密办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安全使用。
第五条公司用于存储、传输和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通信及办公设备,应严格遵守下列保密管理制度:(一)所使用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保密管理规定的要求。
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连接互联网;禁止连接内部非密计算机;禁止使用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传输和处理涉密信息;禁止使用具有存储、无线通讯等功能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传输和处理涉密信息。
通讯和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须知经济引擎带动了一切,通讯和办公自动化也在党政军群机关办公室得到了实现,这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然而,通讯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泄密与保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规范通讯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从而堵住泄密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呢?一、设备的使用管理1办公通讯类设备1移动手机❶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
涉密场所应设有禁止带入和使用手机的显著标志。
重要涉密会议、活动应就手机使用保密管理事项提出明确要求。
❷涉密场所应根据需要安装和使用防止手机泄密的设施。
核心涉密场所、重要涉密场所应配备手机存放屏蔽柜,集中保管进入人员的手机。
重要涉密会议、活动应安装和使用手机信号干扰器;同时可以使用智能移动管控系统,对移动通讯设备进行集中管控。
2电话机、传真机❶保密要害部门使用的电话机、传真机,均应使用经过保密技术检测的安全产品。
❷保密电话机、传真机安装应符合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条件要求。
加装防盗报警装置,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非密事项需发传真、电报的,不得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
❸保密电话机、传真机主要用于涉及国家秘密、敏感事项通话和文字、图片传输、无关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独立存在单机工作的办公自动化设备1、保密要害部门使用不联网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高拍仪器、绘图仪、投影仪、碎纸机、显示器(含会议白板),均应使用经过保密技术检测的安全产品或各级保密主管部门推荐使用产品。
2、涉密文件、资料不得使用非涉密自动化产品处理。
3、涉密信息自动化产品不得存在任何方式的无线连接方式,不得使用任何双向便携式信息交换设备。
4、要尽量购买没有硬盘的或具备硬盘数据自动擦除功能的,亦或可以全面接受涉密信息安全控制系统对信息存储、擦除管理的信息自动化设备。
5、涉密信息自动化设备进行涉密文件、资料处理时应做好登记,处理的涉密文件、资料,应按照相应密级的文件、资料进行管理。
文件处理涉密文件、资料,应按照相应密级的文件、资料进行管理。
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的机密信息以及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声誉,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合于公司内部所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二、定义1. 办公自动化设备:指公司内部使用的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
2. 机密信息:指公司内部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料、财务数据、研发成果等敏感信息。
三、设备使用规定1.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公司的办公需求,不得用于个人目的或者违法活动。
2. 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员工应经过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3. 禁止私自安装或者卸载软件、硬件设备,必须经过IT部门的批准和操作。
4. 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或者盗版软件,必须使用正版软件。
5. 禁止擅自更改设备的配置或者系统设置,必须经过IT部门的授权和操作。
6. 禁止将办公自动化设备连接到未经授权的外部网络或者设备上。
7. 禁止在办公自动化设备上存储或者传输涉及公司机密信息的文件,必须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政策。
四、设备保密管理1.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放置和使用应符合公司的安全要求,防止信息泄露和设备损坏。
2. 办公自动化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区域,避免接触非授权人员。
3. 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禁止私自拆卸或者修理设备。
5.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报废处理应符合公司的规定,确保设备中的机密信息被彻底清除。
五、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依照公司的内部纪律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解雇等。
2. 对于故意泄露机密信息或者滥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员工,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六、附则1. 本规章制度由公司内部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
3. 对于本规章制度未涉及的情况,应参照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公司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确保公司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安全,防范泄密事件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所称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是指以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打印机、文字处理机、声像设备等为终端设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设备、技术、管理的组合。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类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过程的保密管理。
第二章通信设备保密管理第四条新建通信设施或改建现有通信设备,要按国家通信保密技术要求,制定保密方案,采取相应的保密技术防范措施。
第五条公司无涉密通信设备及密码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的使用应当符合有关保密管理规定,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建筑物内不应当安装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公司使用进口通信设备,应通过安全技术手段进行安全检查。
第六条严禁在移动电话机、无绳电话机、普通电话机和普通传真机等无保密措施的通信设备上传输国家秘密事项,严禁在国际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第七条涉密部门领导和重要涉密岗位工作人员不得使用他人赠予的手机和带有发射装置而又无保密措施的无线通信工具。
第八条采取技术保密措施的有线、无线通信,必须按其保密等级传送相应的密级事项。
第九条严禁将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功能的一体机与普通电话或手机连接。
第十条境外人员因特殊需要一次性使用公用内部电话、传真等通信设备,须有公司人员陪同。
第十一条内部通信网络的构成、线路路由、保密措施等系保密事项,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第十二条手机保密管理要求:(一)不得在手机通话中涉及有关军品科研、生产、试验等国家秘密事项,不得发送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信息。
(二)不得将手机与涉密计算机连接,不得在办公场所使用手机上网。
禁止在涉密场所使用3G手机。
(三)重要涉密人员不得使用未经许可、开通位置服务功能和连接互联网的手机。
保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保密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企业机密、个人隐私还是国家安全,保密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实际的保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保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保密责任意识不强在保密工作中,员工的保密责任意识不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些员工可能没有意识到保密的重要性,或者缺乏对保密法规的认识。
这会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
解决方法:1. 加强员工保密意识培训:组织相关培训,向员工普及保密政策、法规和标准,提醒他们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 建立保密文化:企业可以营造积极的保密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对保密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觉性。
3. 制定明确的保密责任制度:明确员工的保密职责和义务,加强对保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二、信息存储和传输安全问题保密工作的核心是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然而,在信息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例如,电子文档的存储可能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文件的传输可能会被窃听或篡改。
解决方法:1. 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使用。
2. 建立安全的存储系统: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查阅和修改文件。
3. 使用安全的传输通道:采用安全的网络传输协议,例如SSL、VPN等,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中间人攻击。
三、员工人为疏忽问题人为疏忽是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
员工可能因为疏忽大意或者不恰当的行为而导致信息外泄。
例如,随意打印敏感文件、在公共场合讨论机密事项等。
解决方法:1. 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醒员工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告知员工有关保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2. 制定明确的保密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处理敏感信息时应遵守的操作规程,明确禁止的行为,并加强对规程的执行和监督。
3. 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安全、私密的工作场所,减少员工因为环境原因而导致保密疏漏的可能性。
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以下简称“规章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确保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的信息安全,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和客户的隐私,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
二、适合范围本规章制度适合于公司内部所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三、保密责任1. 公司领导层应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工作负总责,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规章制度。
3. 全体员工都有保密的责任,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保护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的信息安全。
四、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管理1.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采购应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设备的保密性能说明。
2.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禁止私自安装或者使用未经批准的设备。
3.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保密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4.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安全补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5.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者泄露。
五、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物理安全1. 办公自动化设备应放置在安全可控的场所,禁止将设备放置在公共区域或者易受盗窃的地方。
2. 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或者损坏情况。
3. 办公自动化设备应设置密码锁或者指纹锁,对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限制访问。
4.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重要设备应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
六、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网络安全1. 办公自动化设备应接入公司内部网络,并按照公司网络安全规定进行配置和管理。
2. 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病毒库和安全策略。
3.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定期更换网络密码,并使用复杂的密码组合。
4.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禁止下载、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或者插件,以防止恶意软件的感染。
办公自动化设备常见安全保密风险与防范措施办公自动化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办公室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
然而,办公自动化设备也存在一些安全保密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信息丢失以及机密泄露等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物理安全三个方面,介绍办公自动化设备常见的安全保密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网络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1.未经授权的访问:办公自动化设备连接到网络后,可能会面临未经授权的访问风险,即黑客对设备的非法入侵。
防范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设备。
升级设备的固件和软件,及时修补安全漏洞。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测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恶意软件攻击:办公自动化设备可能通过恶意软件感染,导致数据泄露或被操控,影响办公效率和安全。
二、数据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1.数据泄露:办公自动化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可能会因为设备被盗或者损坏而泄露。
防范措施:加强设备的物理安全,设置安全门禁和监控设备。
对设备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定期将数据转移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
加密重要数据,设置访问权限。
2.数据丢失:办公自动化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可能因为设备故障、电力故障等原因而丢失。
防范措施:定期备份设备中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
使用可靠的云存储服务,将数据备份到云端,并定期测试数据恢复的可行性。
三、物理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1.设备丢失或被盗:办公自动化设备可能会因为疏忽或者不当放置而被他人拿走,导致设备丢失或被盗。
防范措施:加强设备的物理安全,设置安全门禁和监控设备,限制设备的进出。
设置设备的远程锁定功能,一旦设备丢失,可以立刻将设备锁定,防止数据泄露。
设备应用绑定功能,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使用设备。
2.机密泄露:办公自动化设备中可能存储着敏感的机密信息,一旦设备被他人访问,可能导致机密泄露。
防范措施:对设备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限制访问权限。
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确保公司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密工作。
二、保密责任1. 公司全体员工都有保密责任,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的保密规定。
2. 设备管理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要求,保证设备的安全和保密,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问题。
3. 公司领导层应当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重视,制定相关保密政策和措施,并确保其有效落实。
三、设备使用1.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仅限于公司内部工作,严禁将设备用于个人目的或外部机构。
2. 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设备,严禁私自更改设备设置或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
3. 离开工作岗位时,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将设备锁定或关闭,确保设备不被他人非法使用。
四、设备维护1. 设备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2. 设备管理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管理员应当备份重要数据,并定期进行数据的清理和整理。
五、信息安全1. 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公司信息,严禁将公司机密信息外泄或传播。
2. 设备使用人员在处理机密信息时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加密、权限控制等。
3. 设备管理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没有被病毒或恶意软件感染。
六、设备报废1. 设备管理员应当负责设备的报废处理,确保设备内部的数据彻底清除。
2. 报废设备的处理应当符合环保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公司规定的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2. 对于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公司将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并由公司领导层负责最终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更新或修订,将及时通知并执行。
以上就是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的详细内容。
请各位员工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公司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一、前言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安全,制定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二、保密管理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物理安全和系统安全。
2.保密性原则:严格控制机密级别的数据,包括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3.可用性原则:保证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1.设备采购管理:在采购设备时,需从安全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角度来综合评估设备。
仅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管理要求的设备。
2.设备使用管理:(1)设备操作应由经过安全保密培训的人员进行。
(2)对于计算机及其他自动化设备上存储的机密级别的数据,应限制访问权限。
(3)不得在本地存储机密性数据,如有需要,应按规定存放在专用机房或专业加密设备中。
3.设备维护管理:(1)设备维护应交由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2)禁止使用缺陷设备,设备维护或更换时需引进最新设备。
4.技术保障:(1)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系统及软件应及时更新补丁及安全漏洞程序,确保系统、软件的安全性。
(2)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安全渗透测试和设备安全检测和硬件性能监控。
5.信息安全保障:(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2)进行信息安全培训(3)完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4)制定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化要求四、监督管理为确保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全和保密性,需要强化监督管理,同时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以保持对设备和系统的有效控制。
五、违规处罚对于违反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追究相应的责任。
违规行为包括:(1)接触、获取、传播、泄露机密级别的数据;(2)更改或损坏办公自动化设备;(3)私自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4)超越授权访问或使用系统。
上述违规行为的管理规定,应综合考虑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由保密责任人进行严格管理和处罚。
六、总结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已成为现代化办公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须知1.以下关于机关单位使用打印机的保密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密文件、资料不得使用非涉密打印机打印(正确答案)B.涉密打印机和涉密计算机之间不得采用无线连接方式(正确答案)C.涉密打印机打印涉密文件、资料时应做好打印登记(正确答案)D.涉密打印机工作产生的废页应当及时销毁(正确答案)2.某单位工作人员多次向单位工程师李某反映,单位涉密一体机存在卡纸、卡墨等问题。
李某检查后,发现故障比较严重,于是经请示领导,联系该机器经销商派人上门维修。
有关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确认涉密一体机硬盘损坏,更换了新的硬盘,并将原硬盘带走。
李某虽在场却未加阻止,导致硬盘里的涉密信息失控。
事件发生后,李某受到行政处分。
关于李某的做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李某发现涉密一体机问题严重,自己无法处理后,就应该直接将其丢弃到垃圾回收处(正确答案)B.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涉密一体机时,单位应派人全程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C.李某发现涉密一体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最近办文任务重,大家频繁使用机器导致的。
他于是建议同事们打印涉密文件、资料时,优先使用其他非涉密打印机,让这台涉密一体机“缓一缓”(正确答案)D.李某发现涉密一体机故障严重,已经无法满足办公使用,又不想送外销毁,干脆直接将其砸坏(正确答案)3.某单位工作人员张某,在单位维修一台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兼具打印、复印、扫描等功能,以下简称“涉密一体机”)时,发现无法解决该机器不能扫描的故障。
张某于是擅自决定将其“废物变宝”,带回自己办公室与普通电话线路连接,供平时打印、复印使用,造成涉密一体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失控。
事件发生后,单位给予张某行政处分。
关于张某的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张某维修涉密一体机时,应当在本单位内部进行B.如张某将涉密一体机送外维修,须拆除硬盘等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部件C.如张某将涉密一体机送外维修,可以前往该机器品牌经销商门店(正确答案)D.张某的行为之所以违规,是因为其将涉密一体机与普通电话线路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