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10 我们爱和平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10《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爱和平》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平的意义,知道和平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视和平,努力为实现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对于和平这一主题,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理解和感悟和平的意义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战争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损失可能了解不多,这些都是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引导的地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为和平作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平的意义,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感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增强热爱和平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情境,让学生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从而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加和平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战争图片、视频和故事素材。
2.准备和平公益活动的相关信息。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战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战争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平的意义,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和平的认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10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10我们爱和平教案
1 0 我们爱和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3.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
4.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
5.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
6.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
1.课文录音。
2.录像带(南京大屠杀片段)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出战争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组照片,想看吗?
出示一组幸福生活照片
2.教师引导:是啊,正如歌词所唱: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刚才我们一起沉浸在这平和安详的幸福中,然而,这样的幸福,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
世界上,还有他们一
出示一组战争中的儿童照片
3.透过一双双眼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痛苦忧伤吗?
板书:战争
4.教师小结:绵绵战火,硝烟弥漫,顷刻间,便是断壁残垣,血流成河!这一幅幅惨烈的画面,就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10.我们爱和平教学目标1. 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培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念。
2.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 , 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教学难点:和平是世界潮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资料,生课前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1.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解”视频。
生认真观看。
师:看了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
师:战争,时刻存在于人间。
战争就是魔鬼,破坏人间和平安宁的环境。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2.板书课题:我们爱和平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战争带来的伤害(一)阅读感悟。
1.读 p74“阅读角〃:第 2 次世界大战及其带来的伤害。
2.感悟:阅读后你有什么话想说?我们热爱和平,但战争从未远离。
(二)读图文材料,交流与分享。
1.读 p75 材料。
2.谈感受:童年时光应该是无忧无虑的,那些深处战争中的同龄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3. 交流与分享认识:你还看过哪些关于战争的书记或电影,谈谈你对战争造成伤害的认识。
(三)阅读感悟。
1.读 p76“阅读角〃。
2.思考与交流:(1)随着现代武器不断升级,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2)对战争你有什么要说的?活动二:和平是世界潮流(一)阅读感悟。
1.读 p77 阅读角。
2.交流与分享感悟:①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会举行纪念第 2 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活动?② 从阅读中得到什么启发?(二)查找资料,读一读,说一说。
1.查资料:熟悉有关世界和平的雕塑、图标,说说它们的寓意。
2.读 p78 阅读角。
3.交流与分享:国际和平日到来时,世界各国人民是如何庆祝纪念的?4.登录联合国中文网站,找一找近三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爱和平(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并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安全、生存环境及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带来的巨大伤害、破坏。
2.道德修养:体会和平的美好,感受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为和平所做的不懈努力,形成向往和平、热爱和平、乐于宣扬和平的情感态度。
3.责任意识:了解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所秉持的主张和态度,知道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增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敬爱之情与国家认同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深入认识战争,向往和平。
(重点)2.关注战乱中儿童的生存状态激发同理心。
真切感受战乱中儿童面临的苦难激发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之心。
(难点)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战争从未远离1.谈话导入一位阿富汗少女写过一本诗集(梦的路片),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首小诗吧!(出示配乐诗朗诵《和平的花园》)和平的花园和平的花园开满缤纷的花朵芳香四溢天空晴朗男女老幼共享着花园的美丽突然,乌云浮现战争开始了花园里充满了血腥战争破坏了和平的花园也毁掉了一切造物的灵魂2.提问在这首诗里,是什么让原本美丽的花园充满了血腥?预设:是战争。
3.引导对,是战争,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战争。
这首诗中所提到的“战争”,是指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人民抵抗苏联入侵的战争。
当年的那场战争不仅使苏军损失惨重,也让阿富汗人民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诗集在1988年出版后不久,苏军就撤离了阿富汗。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长达十几年的内战,阿富汗普通百姓饱尝了战争的苦难。
为了躲避战争,数以万计的阿富汗人不得不逃离家园,踏上了难民之路。
(出示课件:阿富汗难民的图片)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近几十年来关于战争的资料,做了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学生)谁来用新闻播报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一下?预设1:从1983年开始的斯里兰卡内战,至少让超过8万人在战争中死去。
部编版道法六下第10课《我们爱和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技能目标: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之情;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中国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伤害?我们如何才能远离战争?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我们爱和平》。
二、战争带来的伤害:师:课件出示课本第75页的《活动园》,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伤害?生: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板书)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主要有:1、给人类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带来巨大伤害;2、给人类的生存环境、文化遗产等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三、和平是世界的主流:师:课件出示课本第77页的《阅读角》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你的感想。
生: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是个善于总结的孩子。
师:(板书)通过上述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潮流。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四、中国为和平作出的贡献:师:课件出示课本第79页的《阅读角》,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中国为和平作出了哪些贡献?生: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是个有独立见解的孩子。
师:(板书)中国为和平作出的贡献有:1、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2、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国际热点问题上,发挥重要做作用;3、中国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师:课件出示课本第81页的《阅读角》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你的感想。
生:认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生:分组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是个有独立见解的孩子。
10 我们爱和平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三个板块:“战争带来的伤害”“和平是世界潮流”“中国为和平作贡献”。
“战争带来的伤害”这个话题从战争的现实危害切入,旨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并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再引领他们了解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共创和平的美好心愿。
“和平是世界潮流”这个话题在第一个话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和平的重要性,使学生对和平的祈盼水到渠成。
“中国为和平作贡献”带领学生认识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各种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热爱和平。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和平观念与情感形成的关键期。
我国学生现在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未曾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苦难很难有较深的体会,对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无法形成深刻的认知。
因此,有必要设置本课,通过加深对战争苦难的认识,深刻体会和平的珍贵,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目标1.体会和平的美好,感受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为和平所作的不懈努力。
2.了解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努力。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世界和平的雕塑、图标及其寓意;中华民族为和平作出的贡献。
学生准备:近段时间中国处理国际争端的做法。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歌颂和平的歌曲导语: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局部战争的频率和规模均呈下降趋势。
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走进新课:我们爱和平——和平是世界潮流中国为和平作贡献(二)期盼和平1.回顾历史:阅读教材第77页“阅读角”的材料,了解人们对战争的态度。
出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现场图,提问:为什么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呢?点拨:挑起战争者,是历史的罪人,必将受到正义的审判,法律的制裁。
(精品两课时全)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我们爱和平》这一课时,是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平的重要性,知道和平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和平的意义,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和平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对于和平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和平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于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但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平的意义,认识到和平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和平的行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和平的重要性2.如何维护和平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平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平的重要性和维护和平的方法。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以便于教学的呈现。
2.案例:收集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战争和和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和平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和平的向往。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和平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和平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和平。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和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参与到维护和平的行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爱和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2.了解中国爱好和平的传统;3.掌握多种表达和平的方式。
能力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喜爱;2.了解和平与文明、幸福、发展的关系,并能够开展相应探究。
情感目标1.学习爱好和平,增强尊重自然、崇尚和平的思想意识;2.通过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追求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动力和信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2.掌握多种表达和平的方式。
教学难点1.探究和平与文明、幸福、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通过黑板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快速了解和平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平的重要性。
2. 活动设计活动1:和平画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一种或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喜爱,鼓励学生发挥创新和想象力。
活动2:应急演练通过模拟自然灾害、社会紧急事件等情景,让学生体验到和平的珍贵,引导学生探究和平与文明、幸福、发展的关系。
3. 结束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和平画,引领学生再次认识和平的重要性,并强调每个人都是和平的守护者,希望学生能够始终珍爱和平。
四、教学策略1.任务型教学:通过具体任务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2.情景式教学:结合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思辨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追求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内在动力和信念。
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本次教学中缺乏适合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策略,需要进一步加强。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爱和平》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和平的概念,认识到和平对人类的重要性,并能积极传递和平的信息。
了解逐渐实现和平需要的过程,学会更好地解决矛盾,增进和谐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教育他们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介绍本课主要讲述和平是人民的共同愿望、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要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理念。
2. 教学步骤安排•第一步:导入与学生交流一下,谈一谈人人有爱,世界更美好的话题。
•第二步: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一起阅读《和平的宝贵财富》一文,并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什么是和平,它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什么?2.为什么我们应该珍爱和维护和平?•第三步: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前面的小组讨论进行再次总结,探讨如何才能保持和平、建立和谐关系。
•第四步:提高要求谈论一下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平和和谐。
•第五步:心得体会让学生谈一谈今天学到的知识,以及感悟和心得。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既是对学生学习的量化评价,又是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反思与调整。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如下的评价方式:•课前通过问卷调查、笔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和知识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
•课后通过作业、阶段性测试、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力求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设计不足本节课在设计小组讨论时,对问题的设定还不够明确,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最大优势,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所降低。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爱和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爱好和平、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友善相处的品质;4.能够理解和运用《我们爱和平》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和平的定义和意义;2.理解和平的四大特征;3.探索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和平的氛围。
三、教学重点1.学会理解和平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平、尊重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本《我们爱和平》;2.图片PPT幻灯片;3.来自真实生活或书籍的案例;4.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PPT展示和平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们对和平的思考;2.提问:你们都知道和平吗? 你认为什么是和平?请举例说明。
新知呈现(15分钟)1.让学生打开课本,共同阅读《我们爱和平》的内容;2.课堂讲解和平的定义和意义;3.通过引导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平的四大特征:平安、宁静、友好、公正;4.利用PPT展示一些和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案例分享和讨论(15分钟)1.请学生准备一到两个自己身边或者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到的有关和平的案例;2.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案例,通过讨论,共同探讨案例中体现的和平的特征和意义。
活动设计和实施(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提出在班级中营造和平氛围的方法和措施;2.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3.教师点评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呈现和讨论情况,对合作方法和措施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延伸(10分钟)1.通过阅读相关故事、新闻、文字等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际和平问题;2.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认为能够促进和平的方式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平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爱好和平、尊重别人的品质,激发他们思考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和平氛围,同时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了解和平的真正意义。
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分享会,感受战争的可怕。
2.通过具体故事,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3.初步感知和领略战争的残酷、树立呼吁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感受战争的残酷,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知道和平的可贵,要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
【学习难点】知道和平的可贵,要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
【学习过程】1.小调查:请你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20世纪前50年发生过的两次世界大战。
2.自学教材,结合课本与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战争造成的伤害的认识。
3.交流:随着武器不断升级,战胜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战争带来的危害,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2.能够正确看待总体的和平和局部的战争之间的关系,对当前国际形势有正确的认识。
3.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认识阻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感受战争带来的危害,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学习过程】1.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战争带来的是什么?2.自学课文,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举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活动?3.收集有关世界和平的雕塑、图标,说说它们的寓意。
4【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及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及作用。
3.知道人们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很多努力,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学习重点】认识我国政府和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学习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及作用。
【学习过程】1.自学课文,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倡导这样的原则?它对解决国际矛盾有什么作用?2.你知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过程中,除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做了哪些贡献呢?3.收集交流:收集我国参加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4.交流: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为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作出了不懈努力。
比如,中国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中印也一致表示将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2.中国为和平作出的贡献:(1)中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材料阅读:国界碑国界碑是国家与国家分界的标志之一。
新疆塔城158号界碑,位于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上,于1997年正式勘立,中国国界碑,如同矗立在边界线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边界线。
阅读“第79页”阅读角的内容,和前后桌的同学一起交流,中国为解决其他国际的国际争端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002年中国政府设立中东问题特使,中东问题特使穿梭于各方之间,了解最新情况,劝和促谈,展现出了大国应有的担当。
小结:(2)中国始终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阅读: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探究与分享:关于“一带一路”我觉得,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材料阅读感悟图片及材料阅读感悟阅读了解交流感悟交流分享认识到中国一直在为世界和平做努力认识中国为和平作出的贡献感受战争的残酷和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了解中国为解决其他国际的国际争端作出的贡献初步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共同发展、共享和平的最佳例证。
我知道,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我听说过,“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加强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10 我们爱和平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第十课,主题是“我们爱和平”。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会尊重差异,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和平的意义、当今世界的和平现状、维护和平的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对和平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对和平的深层次意义和当今世界和平现状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维护和平的方法和自身责任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平的意义,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和平现状,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3.培养学生尊重差异,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行动。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和平的意义和重要性。
2.当今世界的和平现状和时代潮流。
3.尊重差异,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和自身责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和平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和平现状和时代潮流。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尊重差异,维护和平的意识和行动。
4.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维护和平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案例、视频等。
2.准备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和平主题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用于情境教学。
4.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和平主题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和平的意义、当今世界的和平现状和时代潮流。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维护和平的方法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