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9
野外避雷的方法是什么遇到打雷天气,如果没有防御措施,可能会威胁生命,所以我们要知道在野外应该如何避雷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野外避雷的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野外避雷的方法1、在户外遭遇雷雨,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备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舶内,乘车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2、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上,切勿靠近导电性强的物体。
3、在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4、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或孤立的树下;5、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6、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尤其是带有金属杆的雨伞;遇到突然的雷雨而又无处躲避时,应该立即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低头,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7、雷雨天气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或拨打手机。
雷雨天气,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或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受伤。
户外避雷方法打雷时千万不要在树下,若别无他法,就保持自身与大树的顶端45°,眼睛往上看的极限就是45°(只限正常人)。
打雷时不要躲在空旷的地方,若实在没有办法,就把身上的金属等导电性物质,还有通讯工具等扔到远处(有多远扔多远),把绝缘体物质铺到地面上,使人在绝缘体上,并躺下。
不要躲在小亭里。
新闻上都说有5人因躲在亭子里被雷打到4死1伤。
远离有金属外露的地方。
不要到有水的地方,H2O不导电,可是地上的水都是混合物,是可以导电的。
有乌云就马上回家,多数都是台风、打雷和暴雨。
户外避雷的诀窍1、雷暴天气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磁波也会引雷。
同时打雷时严禁接近一些正在作业的电力设施。
2、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
常见的防雷措施
1. 安装避雷装置是常见的防雷措施之一,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选择合适的
避雷装置。
2. 合理布置室外设备和设施,避免将易燃材料或金属物品暴露在室外,以减少雷击
的风险。
3. 建立有效的接地系统,将建筑物和设备的金属结构与地面连接,使电流能够安全
地通过。
4. 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损坏或老化的部件。
5. 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在露天场所或开放的空地待在较高
的位置上。
6. 在雷电天气下,避免靠近高大的建筑物、树木、杆塔等,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如室内或低洼的地方。
7. 如果在露天场所被困在开放的空地上,尽量不要站在单独的树木下,可以选择蹲
下或躲在低矮的草丛中。
8. 雷雨来临时,应及时关闭所有室外水龙头和自来水设备,并避免使用电话和电子
设备,以免被雷击。
9.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金属制品,如打伞、钓鱼竿、高尔夫球杆等,以免成为雷
电的导体。
10. 在雷雨来临时,坚持使用绝缘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接触任何金属物品,以减少电
流通过的风险。
防雷避雷安全常识大量雷击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受雷击可能性较大的物体有:高大和突出的建筑物、容易导电的物体、潮湿地带以及容易导电的地层等。
雷电是通过这些物体对人造成伤害的,而大多数遭雷击致人伤亡的事故也都发生在户外。
因此遇到雷电天气应注意:1、遇到雷电天气,室外作业一律停止,人员撤到安全处。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施。
3、如果衣服被淋湿,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金属支杆,千万不要站在管道、高塔、牌子、树下躲雨,因为淋湿的衣服也会导电。
4、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如果感觉到身上的毛发突然站起来,皮肤感到轻微的刺痛,甚或听到轻微的爆裂声,发出“叽叽”声响,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你应马上蹲下来,身体倾向前,把手放在膝盖上,胸口紧贴膝盖,曲成一个球状,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容易遭到雷击,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
5、遭遇雷电时,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如果几个人在一起的话,也不要拥挤成堆,人与人不要相互接触,以防电流互相传导。
6、雷雨天气一定不要快速骑自行车、摩托车,躲避在汽车内时,应关好门窗,不要把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女士最好拿下头上佩带的金属发夹等物件。
7、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8、不要拨打、接听手机,最好关掉手机电源。
9、室内防雷应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10、如果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1、雷击后的抢救:a、被闪电击中后,强大的电压使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因此死因是心脏停止跳动,而不是被烧伤。
所以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可能还来得救活,让心脏恢复跳动。
b、以为被闪电击中的人体内还有电,而不敢去触摸他,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往往导致抢救时间被拖延。
常见的防雷措施及设备
1. 避雷针:避雷针用于将雷电引向地面,减少雷击的危险,通常是以金属杆为主体,安装在建筑物或高架设施顶部。
2. 避雷网:避雷网通常以金属网或金属板材制成,安装在高层建筑物或电信塔等高
架设施的外墙表面,以吸收和分散雷电的能量。
3.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嵌入建筑物的外墙或楼顶的措施,以便将雷电
引向地下,防止建筑物被雷击。
4. 接闪器:接闪器将金属杆或导电杆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以吸引和接收雷电,然
后通过导线将电流引导到地面,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5. 雷电监测系统:雷电监测系统使用雷电传感器或闪电探测器来监测和检测雷电活动,以提前警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6. 雷电保护装置:雷电保护装置是一种安装在电力系统或电子设备上的保护设备,
用于防止雷电引起的过电压损坏电子设备或电力系统。
7.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一种将建筑物或设备与地面连接的系统,通过将雷电引向
地面释放,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或设备的影响。
8. 跳线:跳线是一种通过接地和断开建筑物或设备与雷电间的电气连接的措施,以
减少雷击对建筑物或设备的影响。
9. 电力线滤波器:电力线滤波器是一种安装在电力线上的设备,用于过滤掉雷电引
起的电磁噪音或干扰,并保护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0. 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内部电器设备或电力系统的装置,可以将
雷电过电压引导到地面释放,避免损坏电器设备。
请注意,上述只是常见的防雷措施及设备,具体的防雷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标
准进行。
建议在进行防雷工程时咨询专业的防雷工程师或公司,以确保防雷措施合理有
效。
避雷安装规范避雷安装规范是指在建筑物、电气设备及线路上进行花销的工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雷电击中建筑物和设备,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些避雷安装规范的要点。
1. 避雷装置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
常见的避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线等。
安装时应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选择和布置,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2. 避雷针的安装高度和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而定。
一般情况下,避雷针的安装高度应不低于建筑物最高点的高度,且周围没有高于它的障碍物。
3. 避雷网的规格和布置应符合材料和结构要求。
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小于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的尺寸,且网格的导电率应足够高,能够有效地引导雷电。
4. 避雷线在建筑物和设备上的使用应符合安全要求。
避雷线的截面积应足够大,能够承受雷电击中时产生的大电流;安装时应保持良好的接地,以便将电流有效地引入地下。
5. 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规定值,以确保在雷电击中时能及时将电流引入地下,避免雷电损坏建筑物和设备。
6. 避雷装置的巡视和维护应定期进行。
定期检查和清理避雷装置,保持其功能和性能的良好状态,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7. 避雷装置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应明确。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设备需要采取不同的避雷装置,如高层建筑、火车站、机场等需要更高级别的避雷装置;同时还需注意避雷装置与其他设备的耦合和干扰问题。
总的来说,避雷安装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和设备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的重要措施。
大家在进行避雷安装时应按照规范进行,确保装置的选择、安装、维护等各个方面都符合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危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避雷的六种方法
避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识,因为雷击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
下面这篇文章,我将介绍六种避雷的方法,以帮助大家避免雷击的发生。
一、避雨必避雷
首先,在雷雨天气中,我们应该避免外出,保持在室内。
虽然雷电在空气中传递的距离很远,但还是有可能在外面被击中。
所以,如果我们被困在室外,应该尽量避开高大物体,避免站在树下或高大场景的建筑物周围。
二、避免站在开阔区域
第二,我们应该避免在开阔的草地,甚至在水面上等露天场合活动。
这将使自己成为自然环境中的最高点,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三、避免使用有线电话
第三,我们不应该使用有线电话或有铁丝网的电子设备,因为雷电很容易通过金属或导体来传递。
我们应该尽量使用便携式和无线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蓝牙耳机。
四、避免在电子器材附近活动
第四,我们不应该在电子器材附近活动,因为这些设备的磁场可能会吸引雷电。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护电子设备,避免雷电对设备造成损害。
五、避免游泳
第五,我们不应该在泳池或海滩等地游泳。
虽然雷电很少会直接击中水面,但是在水中游泳时,身体周围的水会变成导体,让我们成为了雷击的目标,造成安全上的极大隐患。
六、找到安全的庇护所
最后,我们应该找到安全的庇护所。
当出现雷暴时,我们应该尽快找到一个可以遮蔽我们的地方,例如车库、地下室、公共设施等。
总之,这些避雷方法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当出现雷暴时,在避开遭雷撞击场所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着重注意设备安全,并尽快寻找避险场所,最大程度地规避雷电带来的危险。
避雷常识室内避雷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
2、遇到雷雨现象,人不要站在灯泡下,应将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以免损坏电器。
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4、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5、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事件发生。
户外避雷1、雷暴天气时,在户外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磁波也会引雷。
同时打雷时严禁接近一些正在作业的电力设施。
2、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但乘车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3、遇到突然的雷雨,当头发出现发硬竖起来,应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4、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远。
5、遇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6、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中游泳时,如遇雷电,要马上上岸,更不要停留在没有避雷装置的船上。
7、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切勿奔跑,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若能披上雨衣效果更佳,千万不可躺在地上,以免增加危险。
同时,要避免多人挤在一起。
8、遇雷雨天气外出时,最好不骑自行车,也不要将铁器、金属柄雨伞等导电用具举得太高,以免引来雷电。
9、在雷雨中行走,要穿雨衣或打木柄、竹柄雨伞,不要撑铁柄伞。
10、金属矿山、河边、池边、山地、山梁、山顶,没有避雷设备的高大建筑物,孤独树木、旗杆、铁路及延伸很长的铁栏杆、干草堆、帐篷、观测塔、高压线等处是易遭雷击的地方,雷雨天要注意远离。
11、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
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
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
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
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
避雷网络用语
网络中避雷的意思是避开一些不好的东西,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购物看到避雷这个词,就是别人提醒你不要去买它,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等等,以免花冤枉钱。
雷指底线、不好的东西。
比如“我讨厌xx”,那么xx就是雷,避雷指不要提起xx;某件商品质量很差,避雷就是提醒大家不要买它;雷也代指人震惊、哭笑不得、感觉不舒服、漏洞百出、美誉度低、收视率高、人气居高不下,骂声也铺天盖地的电视剧或电影,避雷指不看这个电视剧或电影。
雷剧:
一般用来表示让人震惊、哭笑不得、感觉不舒服、漏洞百出的电视剧。
具有美誉度低、收视率高的特点。
人气居高不下,同时骂声也铺天盖地。
常见于网络及媒体评论。
常用于形容某些题材另类或翻拍经典作品的电视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户外避雷的十种方法
导语:雷雨天气经常出现雷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雷电的攻击呢?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
防雷避雷知识
嘿,大伙们!今天咱来聊聊防雷避雷的知识哈。
有一次啊,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呢,突然外面就下起了大雨,还电闪雷鸣的。
那雷声可响了,把我吓了一跳。
我就赶紧把电视关了,怕被雷给劈了。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雷可真吓人,咱得知道点防雷避雷的知识才行啊。
咱先说在家里的时候吧。
要是遇到打雷下雨,首先得把电器都关了。
像电视啊、电脑啊、空调啥的,可别开着。
为啥呢?因为这些电器都有可能被雷给劈坏喽。
我有个朋友,有一次打雷的时候没关电脑,结果电脑就被雷给劈坏了,可心疼了。
还有啊,打雷的时候也别打电话,特别是别用手机打电话。
听说手机也有可能引来雷电呢。
咱可别冒这个险。
要是在外面呢,那就更得小心了。
打雷的时候,千万别躲在大树底下。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突然就打雷下雨了。
我看到有个人躲在大树底下,我就赶紧喊他出来。
为啥不能躲在大树底下呢?因为大树比较高,容易被雷劈。
要是雷劈到大树上,那可就危险了。
还有啊,打雷的时候也别站在空旷的地方,最好找个有建筑物的地方躲一躲。
要是在野外呢,那就找个低洼的地方蹲着,可别乱跑。
我还听说啊,有些建筑物上会装避雷针。
这避雷针可厉害了,它能把雷电引到地下去,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
咱家里要是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装一个避雷针。
不过这得找专业的人来装,可别自己瞎弄。
总之呢,防雷避雷很重要。
咱可不能大意,得知道点知识,保护好自己。
不然被雷给劈了,那可就惨喽。
嘿嘿,大伙们觉得咋样?。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 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1.4条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一、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
二、金属井管。
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四、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
第2.2.2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可利用下列接地体接地:一、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
二、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配电装置的外壳、走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电除尘器的构架等金属结构。
三、配线的钢管。
第2.2.3条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但不应小于表2.2.3所列规格。
大中型发电厂、110kV及以上变电所或腐蚀性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截面。
表2.2.3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注: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引出线应热镀锌。
第2.2.4条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2.4的规定。
表2.2.4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第2.2.5条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第2.2.6条利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采用的降阻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三、严格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
第2.2.7条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
第三节接地装置的敷设第2.3.1条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第2.3.2条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第2.3.3条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
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第2.3.4条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第2.3.5条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第2.3.6条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第2.3.7条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情况。
五、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
六、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
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第2.3.8条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
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
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
第2.3.9条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其代号为“第2.3.10条进行检修时,在断路器室、配电间、母线分段处、发电机引出线等需临时接地的地方,应引入接地干线,并应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线板和螺栓。
第2.3.11条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第2.3.12条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
第2.3.13条变电所、配电所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第2.3.14条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接地;法兰片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第2.3.15条高压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绞链处应用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第2.3.16条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网、滤波器、电源装置的金属屏蔽外壳,高频回路中外露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所有屏蔽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并宜与接地干线连接。
第2.3.17条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第四节接地体(线)的连接第 2.4.1条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处理。
第2.4.2条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二、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三、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四、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第2.4.3条利用本规范第2.2.2条所述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
第五节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第2.5.1条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除应符合本章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二、避雷针(带)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
当采用没有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三、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
四、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的引下线。
筒体底部应有两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
五、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
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六、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
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七、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
八、配电装置的架构或屋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第2.5.2条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2.5.3条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
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
第2.5.4条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避雷线线档内不应有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