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2章第1节《脂肪烃》word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教案| 1。
教案背景时间:3月1日地点:甘南第二中学(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人物:老师:朱世良(青年教师)学生:2班7班5班活动:此教案为两小时。
这个教案是第一部分。
学生需要预习二中甲烷和乙烯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二。
教学主题这部分的内容选自化学选修5?碳氢化合物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三。
教材分析1。
该部分在选修5教材中的位置是新化学课程体系中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模块。
第二节,第一节脂肪烃是各种烃衍生物的“基质”,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物质。
因此,学好它对未来的学习尤为重要。
本节在复习必修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和性质,以便结合具体材料,改进和拓展第一章中更具概念性的知识内容。
2.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脂肪烃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变化规律以一种典型的脂肪烃为例,通过对比归纳,掌握了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征以及烷烃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2)根据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掌握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如加成、加成聚合和取代反应,并能灵活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脂肪烃分子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从甲烷和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断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知识转移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图片、模型等创造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手工制作烃类棒状模型,体验模型法在化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脂肪烃的结构特征及烷烃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四步教学法,即课堂导入、课堂提问、反馈修正和迁移创新。
具体细节的运用方法主要包括类比、解释、讨论、归纳和比较,以及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学习,并具有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它也充分体现了主观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V.教学过程[简介]学生、在我们高中的第一年,我们接触了几种碳氢化合物。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第一节脂肪烃 (2)技能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过程方法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重点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难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顺反异构2、形成条件:(1)具有碳碳双键 (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三、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1、乙炔的结构:分子式:C2H2,实验式:CH,电子式:结构式:H-C C-H,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3、乙炔的性质: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
(1)氧化反应:可燃性(明亮带黑烟)2C2H2 +5O24CO2 +2H2O 易被 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叁键断裂)(2)加成反应: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教学过程备注练习写出戊烯的同分异构体:思考以下两种结构是否相同?二、烯烃的顺反异构讲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外,在烯烃中还有一种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的现象。
当 C C 双键上的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1、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2、形成条件:(1)具有碳碳双键 (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讲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 cis-),分居两边的为反式( trans-)。
例如,在2-丁烯中,两个甲基可能同时位于分子的一侧,也可能分别位于分子的两侧。
投影顺丁烯反丁烯的结构图三、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自学讨论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并推测乙炔可能的化学性质小结乙炔的组成和结构1、乙炔 (ethyne)的结构分子式:C2H2,实验式:CH,电子式:结构式:H-C C-H,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 投影乙炔的两钟模型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CaC22H2O CH CH Ca( OH)2 (2)装置:固 -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教案课题: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1) 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过程与方法1、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2、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重点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知识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一、烷烃(alkane)和烯烃(alkene)结构与板书设计1、结构特点和通式:(1) 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通式:C n H2n+2(n≥1) (2) 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通式:C n H2n (n≥2)2、物理性质(1)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5≤n≤16)、固态(17≤n)。
(4) 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如烃的卤代反应。
(2)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如不饱和碳原子与H2、X2、H2O 的加成。
(3)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reaction):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4、烷烃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1)取代反应:CH 3CH 3 + Cl 2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5、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1 燃烧:C n H 2n +2n 3O 2n CO 2 + n H 2O○2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R —CH=CH 2R —COOH + CO 2R 1CR 2C HR 3R 1COR 2+ R 3—COOH○3 催化氧化:2R —CH=CH 2 + O 2 2R 1COR 2CH3 在臭氧和锌粉的作用下,CCR 1HR 2R 3C O HR 1 + C OR 3R2(3) 加聚反应6、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3n+1点燃(2) 加聚反应:n CH2=CHCH=CH2 催化剂H2C C H H C C H2*n(顺丁橡胶)n H2C C C H CH2CH3催化剂H2C C CHCH3H2Cn(聚异戊二烯)CH2=CHCH=CH2 +2Br2 CH2BrCHBrCHBrCH2Br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烃和卤代烃。
《脂肪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理解烷烃、烯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作图和识图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分析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学会类比学习的方法。
体会分类学习的优越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图表直观分析法,培养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内容分析:模块2已经安排了甲烷、烷烃、乙烯的学习,模块5的第一章已经安排了有机物的分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烷烃、乙烯的有关知识,烷烃、烯烃结构特点。
设计思路:巩固所学甲烷、烷烃、乙烯结构与性质,烷烃、烯烃结构特点的知识,学会推理归纳法,以类比学习法掌握烷烃、烯烃的性质。
CH )氧化反应(燃烧)+OCnCO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板书设计:脂肪烃(第一课时)一、烷烃和烯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烷烃的性质:(类似甲烷)(1)取代反应:(光卤代)CH3CH3+Cl2CH3CH2Cl+HCl(2)氧化反应(燃烧)C n H2n+2+O2nCO2+(n+1)H2O(3)裂解:C8H18C4H8+C4H10(4)性质稳定2、烯烃的性质:CnH2n(类似于乙烯)(1)氧化反应可燃烧:C n H2n+ O2nCO2+nH2O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裉色(2)加成反应:(加H2、X2、HX、H2O)(3)加聚反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是在原来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将烯的顺反异构移至下一课时(在原来教学中略感时间吃紧)。
特别地将必修知识内容进行较详细的复习,旨在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先提出类比推理的学习方式,再以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过程与方法1、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2、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重点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一、烷烃(alkane)和烯烃(alkene)1、结构特点和通式:(1) 烷烃: (2) 烯烃:2、物理性质3、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 (2) 加成反应:(3) 聚合反应:4、烷烃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1)取代反应:(2)氧化反应:5、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1燃烧:○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催化氧化:2R—CH=CH2 + O22R1COR2CH3(3) 加聚反应6、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2) 加聚反应: n CH2=CHCH=CH2催化剂(顺丁橡胶)教学过程备注课题 2.1脂肪烃(1) 课型新授课编稿教师备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2)氧化反应○1燃烧:C n H2n+2n3O2n CO2+ n H2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R—CH=CH2R—COOH + CO2(3) 加聚反应[投影练习]请以丙烯和2-丁烯为例来书写加聚反应方程式6、二烯烃的化学性质[讲]二烯烃跟烯烃性质相似,由于含有双键,也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1,3-丁二烯与溴发生的两种加成反应。
[讲]当两个双键一起断裂,同时又生成一个新的双键,溴原子连接在1、4两个碳原子上,即1、4加成反应(1)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讲]若两个双键中的一个比较活泼的键断裂,溴原子连接在1、2两个碳原子上,即1、2加成反应[讲]以上两种加成是二烯烃与溴等物质的量加成,若要完全发生加成反应,1 mol 的二烯烃需要2 mol 的溴,CH2=CHCH=CH2+2Br2CH2BrCHBrCHBrCH2Br[讲]二烯烃可发生加聚反应,如(2) 加聚反应n CH2=CHCH=CH2催化剂H2C C H H C C H2*n(顺丁橡胶)[小结]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课后练习]教学回顾:课后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8分,共48分)1.①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等物质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④>⑤>①>②D.②>①>⑤>④>③2.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 D.CH3CH2Br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烷烃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B.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D.所有的烷烃间一定互为同系物4.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是( )6.某气态烃0.5 mol能与1 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与4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CH2===CH—CH3B.CH2===CH2C.CH2===CH—CH===CH2 D.CH2===C(CH3)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52分)7.(20分)(1)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烯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若该烯烃与足量的H2加成后能生成含3个甲基的烷烃,则该烯烃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脂肪烃教学目的:12质。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教程: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思考与交流]P28完成P29图2-1结论:P292、结构和化学性质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列表小结。
[思考与交流]P29化学反应类型小结完成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
得出结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对比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思考与交流]丙稀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导学在课堂P36[学与问]P30烷烃和烯烃结构对比 完成课本中表格[资料卡片]P30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 注意:当氯气足量时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完全反应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P32思考:下列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 CH 2=CHCH 3 B CH 2=CHCH 2CH 3 CCH 3CH =C(CH 3)2 DCH 3CH =CHCl答案:D 三、炔烃 1)结构: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aC 2+2H 2O Ca(OH)2+C 2H 2↑ 实验装置: P.32图2-6 注意事项:a 、检查气密性;b 、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 4溶液的洗气瓶)c 、气体收集方法—C —C —H HH H CH 3 CH 3 —C —C —HHH H CH 3CH 3 第一组CC =HHH 3C CH 3 C C =H HH 3CCH 3第二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1)因电石中含有 CaS、Ca3P2等,也会与水反应,产生H2S、PH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体会有难闻的臭味;(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NaOH和CuSO4溶液)(3)H2S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H2S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溴反应,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因而会对该实验造成干扰。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一.教材分析烷烃、烯烃、炔烃是三类重要的脂肪烃,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由于在化学2中已经介绍了烷烃、烯烃的典型代表物—甲烷和乙烯,本节重点介绍了炔烃的典型代表物乙炔。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迁移能力,从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应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
二.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将甲烷和乙烯的构性知识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对于顺反异构知识、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室制法应重点讲解,并迁移至炔烃,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对脂肪烃的来源和综合利用部分结合化学2中的石油的综合利用知识复习一下。
三.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以烷、烯、炔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征和烯烃的顺反异构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以烷、烯、炔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征和烯烃的顺反异构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2.过程与方法应用复习再现、学习迁移、对比提高等方法去学习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应用结构演绎、观察思考、书写巩固等方法学习乙炔的结构、性质、实验室制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有机化学的入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计算过程的严谨,培养有序、认真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六.课时安排 3课时七.教学方法:1.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化学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烷烃》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烷烃》这一小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脂肪烃》。
本章内容主要有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三大块,而脂肪烃又包括烷烃、烯烃、炔烃。
教材中将烷烃、烯烃、炔烃三者结构、性质的对比,形成系统。
在《必修二》中,教材已经对甲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对烷烃也简单介绍过。
本节内容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提升。
选修五上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有机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命名等,而此章之后要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因此本章内容是知识的过渡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有机学习的基础,而烷烃又是脂肪烃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学生最开始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将要有一年了,因此对已经学过的甲烷和烷烃的知识已忘却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着重复习已有知识,以便学生从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很好地过渡到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而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有机物命名等知识点,因此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一带而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复习甲烷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②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③进一步了解烷烃的化学性质如取代反应。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几种烷烃的结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更深刻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
②理解取代反应的反应特点和反应机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化学微观世界的神奇。
②通过对比,感受甲烷和烷烃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烷烃的物理性质变化特点及化学性质尤其是取代反应。
四、教学方法:1、模型展示法:展示甲烷、二氯甲烷、丙烷等分子的球棍模型。
2、视频模拟:视频演示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甲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
3、学案导学: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
4、知识迁移法:将甲烷的知识迁移应用到烷烃上。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学案、视频、分子球棍模型。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教课设计高中化学选修 5《脂肪烃》教课设计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 1 、认识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 、认识烷烃、烯烃、炔烃的构造特色。
3 、掌握烯烃、炔烃的构造特色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注意不一样种类脂肪烃的构造和性质的对照;擅长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观点、掌握观点、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实验能力、研究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依占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育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构造决定性质、性质反应构造”的思想。
教课要点烯烃、炔烃的构造特色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课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课时安排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烷烃、烯烃)【引入】师: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烃和卤代烃。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接触过几种烃,大家可否举出一些例子?众生:能!甲烷、乙烯、苯。
师:很好!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依据结构的不一样,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芬芳烃等。
而卤代烃则是从构造上能够当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代替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脂肪烃。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师: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想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赐予评论)【板书】一、烷烃 1 、构造特色和通式:仅含 C―C键和 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 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 CnH2n+2 (n≥1) 师:接下来大家经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认真察看、思虑、总结,看自己能获得什么信息?表2―1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名称构造简式沸点/oC 相对密度甲烷CH4 -164 0.466乙烷CH3CH3-88.60.572 丁烷 CH3(CH2) 2CH3 -0.5 0.578戊烷CH3(CH2)3CH3 36.1 0.626壬烷 CH3(CH2) 7CH3150.8 0.718 十一烷 CH3(CH2) 9CH3194.5 0.741十六烷 CH3(CH2) 14CH3287.5 0.774 十八烷 CH3(CH2) 16CH3317.00.775 ( 教师指引学生依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赐予适合的评论 ) 【板书】 2、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跟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加,呈规律性变化,沸点渐渐高升,相对密度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 (n ≤4) 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word整理版教案课题: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烧(1) 授课班级课时知识1、了解烷烧、烯烽和怏烧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与变化教技能2、了解烷烧、烯烽、怏煌的结构特点1、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烧的结构和性质的比照过程学2、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与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方法目法、形成水平情感的态度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 培养学习有机物的价值根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观重烯煌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点难烯煌的顺反异构点知第二章煌和卤代烽第一节脂肪烧识一、烷烧(alkane)和烯煌(alkene)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结1、结构特点和通式:构(1)烷烧:仅含C— C键和C— H键的饱和链烧,又叫烷与烽.(假设CH 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烧.)通式:Cn n+2(n n 1)板(2)烯烧: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烽叫做书烯烧.(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烧叫做二烯煌)设通式:GH bn (n > 2)计2、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2)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3)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 4)逐渐过渡到液态(5 w nW 16)、固态(17 wn).(4)煌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根本反响类型(1) 取代反响(substation reaction):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如烽的卤代反响.(2)加成反响(addition reaction):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响.如不饱和碳原子与隆、X H2O 的加成.(3)聚合反响(polymerization reaction):由相对分子学习参考资料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 化合物的反响.如加聚反响、缩聚反响.4、烷烧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烷烧不能使酸性高镒酸 钾溶液和滨水褪色(1)取代反响:CHCH + Cl 必JCHCHCl + HCl/K 、M 、、3n+1(2)氧化反响: GH 2n+2 + — Q - nCO+(n+1)H 2O5、烯烽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加成反响⑵ 氧化反响 Q 燃烧:Gi+^nQ-n CO 2 + n H 2O2②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R — CH=C 『R- COOH + COR 1O 、C —H_R 3IIJ — — R 1,C —R 2+ R 3—COOHR1C=C R2OO在臭氧和锌粉的作用下,H、R 3—*R」C H+ 4卜用6、二烯烧的化学性质(1)二烯烧的加成反响:(1,4 一加成反响是主要的)Br Er1,4一加成反响:CH 之二CHTH 工比刊工^ 元彪一CH 二Q1—Br Br1,2一加成反响]3TH 二叫 十B 车——^H 2-CH -CH-CH £学习参考资料(3催化氧化:2R — CH=CH++ O 2O一2R L CH加骤通式:加聚反响nCH-CH I I催牝剂 一定媪度压强fl _s_a 2 u一 In 〔顺丁橡胶〕CH=CHCH=CH2Br 2 一 CH z BrCHBrCHBrCHBr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内容手段、师生 活动[引入]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 二章的内容一一烧和卤代烽.在高一的时候我 们接触过几种烽,大家能否举由一些例子?甲烷、乙烯、苯.[讲]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 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烽. 根据结构的不同,烧可分为烷烽、烯烽、怏烽 和芳香煌等.而卤代煌那么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 是烧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 —的衍生物的一种.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一一 〔学生回 脂肪烽.答,教师给 [板书]第二章 煌和卤代烽予评价〕第一节脂肪烧[问]什么样的烽是烷烽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参考资料(2) 加聚反响: n CH=CHCH=CH催化剂H 2c一C -C =CH催化剂H 2H 2',J C -C —C —C-〔聚异戊二烯[板书]一、烷煌(alkane)和烯煌(alkene)1、结构特点和通式:(1)烷烧:仅含C— C键和C— H键的饱和链烧,又叫烷烧.(假设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烧.)通式:GH2n+2 (n >1)(2)烯烧: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烧叫做烯烽.(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烧叫做二烯煌)通式:GH2n (nA 2)[讲]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由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思考与交流]表2—1和表2—2:分别列举了部分烷烧与烯烽的沸点和相对密度.请你根据表中给由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教师引导学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通过所生根据上表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总结由烷烧[投影]表2T 局部烷烧的沸点和相对密度的物理性质相对的递变规名称结构简式沸点/ oC密度律,并给予甲烷CH-1640.466适当的评价乙烷CHCH-88.60.572丁烷CH(CH2)-0.50.578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2CHCH(CH2)3CH戊烷36.1 0.6263CH(CH2)壬烷150.8 0.7187CHH-- CH(CH2)194.5 0.741 烷9CH十六CH(CH2)287.5 0.774 烷14cH i十八CH i(CH2)317.0 0.775 烷16CH表2-2局部烯烧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动手]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学习参考资料相对密度 [总结]烷煌和烯烽溶沸点变化规律:原子数相 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沸点的上下与分 子间引力--范德华引力(包括静电引力、诱导 力和色散力)有关.烧的碳原子数目越多,分 子间的力就越大.支链增多时,使分子间的距 离增大,分子间的力减弱,因而沸点降低.[板书]2、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 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 大;(2)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学习参考资料[投影]思考与交流(1)P28碳原子数与沸点变化曲线图 碳原子数0.5 0.4 0.3 0.2 0.1 0|一烷叫 二烯T1357911 13 15 17碳原子数与密度变化曲线图 碳原子数,9,87 6 o o o O(3)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 (n < 4)逐渐 过渡到液态(5 < n< 16)、固态(17 w n).(4)煌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思考与交流] 对化学反响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我们学过的无机化学反 应有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1)根据反响前后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 应和复分解反响;(2)根据化学反响中是否有 电子转移,分为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 应.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烧和烯煌的化学 反响,请写由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指由反响 类型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投影](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响:__________ ;(2)乙烯与澳的反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烯与水的反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响:[板书]3、根本反响类型学习参考资料word 整理版(1)取代反响(subst 让ution reaction) :有机 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响.如烽的卤代反响.引导学生讨 论甲烷、乙 烯的结构和 性质的相似 点和不同 点,列表小 结.[投影]左口、H HH-p-f-H + C1E光.M个卜门 + HC1 H H H H[板书](2) 加成反响(addition reaction)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响.如不饱和碳原子与代、2、代0的加成.[投影]甲甲H HH s C =U-H + ----- ►-f-HBr Er[板书](3)聚合反响(polymerizationreaction):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加聚反响、缩聚反响.催化剂「[投影]।!‘ '二「"一[过]下面我们往返忆一下甲烷、乙烯的结构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和性质[投影]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过]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烧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4、烷烽化学性麻 (与甲烷相似)烷烽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和滨水褪色(1)取代反响:CHCH + Cl 2 - CHCHCl + HCl⑵氧化反响点燃3n+1 L——IGH2n+2 + —Q - nCO+(n+1)H2O(3)分解反响[讲]烷煌的化学性质一般稳定.在通常状况下,烷烧跟酸、碱及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响,也难与其他物质化合.但在特定条件下烷烧也能发生上述反响.[讲]烯煌的化学性质与其代表物乙烯相似, 容易发生加成反响、氧化反响和加聚反响.烯烧能使酸性KMnO§液和滨水褪色.学习参考资料word 整理版[板书]5、烯煌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加成反响:(以丙烯为例.要求学生练习)[投影]修-C 丛十%T3声-〞即-武弓.1 21 1 ) 2澳丙烷c/ =8-+ 生-CH 「C %;丙烷通= -身俱北刷:C/- CH - CHI ~ i ~ ? IX2 卤丙烷[讲]大量实验事实说明:但凡不对称结构的 烯烧和酸(HX)加成时,酸的负基(X-)主要加到 含氢原子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这称为马尔科 夫尼科夫规那么,也就是马氏规那么.R — CH=CH-R — COOH + CO 在臭氧和锌粉的作用下,学习参考资料word 整理版[板书] (2)氧化反响 ①燃烧: Cn H2n+ —— Q — 2 n CO 2 + n H 2O ②使酸性KMnO 溶液褪色: R 一一R 2 R i C —R 2 + R 3—COOH2R — CH=CH+ O 2O—2R-C-CHR 1^X_R3 -------------- R R1 J C H + R2 J C _ R 3(3)加聚反响催化剂r 、加翳通式:写于二定蔡压耨3『一匚昧 A EA 3 [投影]请以丙烯和2- 丁烯为例来书写上述三各反响方程式nCH ;=CH-CH 3催化白孙^::聚丙聚丁烯[板书]6、二烯煌的化学性质[讲]二烯煌跟烯烧性质相似,由于含有双键, 也能发生加成反响、氧化反响和加聚反响.这 里我们主要介绍1, 3- 丁二烯与澳发生的两种加 成反响.[讲]当两个双键一起断裂,同时又生成一个 新的双键,澳原子连接在 1、4两个碳原子上, 即1、4加成反响[板书](1)二烯烽的加成反响:(1, 4 一加成 反响是主要的)学习参考资料word 整理版Br — Br -L 4—加成反响:CCH —CH=CH ;^Sr 2 ---- ^CHz —CH= CH —CH ;nCHj-CH=CH'CHa[讲]假设两个双键中的一个比拟活泼的键断裂,澳原子连接在1、2两个碳原子上,即1、2加成反响[板书]Br BrL 2一加成反时CH钎men二C& 一际——>iia2-CH-CH-CH s [讲]以上两种加成是二烯烧与澳等物质的量加成,假设要完全发生加成反响, 1 mol的二烯煌需要2 mol的澳,[板书]CH=CHCH=CH +2Br2 -CHBrCHBrCHBrCHBr[讲]二烯煌可发生加聚反响,如[板书]〔2〕加聚反响n CH 2=CHCH=CH 衢—, +%〞二吐冉七〔顺丁橡胶〕H2 _H2.心心宁=叱催化剂"f C-| = H-C K /电口4 .n CH3 ------------------- f CH3 〔聚异戊二烯〕[讲]聚异戊二烯是直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由于聚异戊二烯分子里含有C=C双键,所以能跟HCl、X2等起加成反应而变质.如果长期受空气、日光的作用,就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会逐渐被氧化而变硬、变脆,这叫做老化.工业上采用硫化的举措〔硫化剂主要用硫〕,以改善橡胶的性能.经过硫化的橡胶,叫做硫化橡胶.橡胶硫化以后,橡胶的直线型分子间经过单硫键或双硫键发生了交联,成为网状结构, 因而硫化橡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化学稳定性,耐蚀性等.[小结]烷煌和烯煌的结构和性质[课后练习]1、由沸点数据:甲烷一146C,乙烷一89C, 丁烷一0.5C,戊烷36C,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A .高于一0.5 CB .约是 + 30 CC.约是—40 C D .低于—89 C2、以下烷烧沸点最高的是〔〕A . CHCHCHB . CHCHCHCHC. CH〔CH2〕3CHD. 〔CH3〕2CHC2CH学习参考资料word整理版3、以下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别离的是( )A.苯和澳苯 B .汽油和辛烷C.己烷和水 D .戊烷和庚烷教学回忆:学习参考资料。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2)技能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过程方法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重点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难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顺反异构2、形成条件:(1)具有碳碳双键(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三、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1、乙炔的结构:分子式:C2H2,实验式:CH,电子式:结构式:H-C≡C-H,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3、乙炔的性质: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
(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明亮带黑烟)2C2H2 +5O24CO2 +2H2O②易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叁键断裂)(2)加成反应: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教学过程备注[练习]写出戊烯的同分异构体:思考以下两种结构是否相同?二、烯烃的顺反异构[讲]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外,在烯烃中还有一种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的现象。
当C=C双键上的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1、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2、形成条件:(1)具有碳碳双键(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讲]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居于同一边的为顺式(cis-),分居两边的为反式(trans-)。
例如,在2-丁烯中,两个甲基可能同时位于分子的一侧,也可能分别位于分子的两侧。
[投影]顺-2-丁烯反-2-丁烯的结构图三、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
[自学讨论]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并推测乙炔可能的化学性质[小结]乙炔的组成和结构1、乙炔(ethyne)的结构分子式:C2H2,实验式:CH,电子式:结构式:H-C≡C-H,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投影]乙炔的两钟模型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CaC2+2H2O→CH≡CH↑+Ca(OH)2(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脂肪烃
一、教学设计
烷烃、烯烃、炔烃是三类重要的脂肪烃,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由于在化学2中已经介绍了烷烃和烯烃的典型代表物──甲烷和乙烯,本节重点介绍了炔烃的典型代表物乙炔。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迁移能力,从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
在课时分配上,建议“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及烯烃的顺反异构”“乙炔的结构、性质、实验室制法和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各1课时。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方案参考
1
在化学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同时对比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
【方案Ⅰ】复习再现,学习迁移,对比提高
复习再现:复习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展示甲烷、乙烯的结构;通过实验录相再现甲烷、乙烯的燃烧,以及它们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列表小结。
第一节脂肪烃教学目的: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教程: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思考与交流]P28完成P29图2-1结论:P292、结构和化学性质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列表小结。
[思考与交流]P29化学反应类型小结完成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
得出结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对比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思考与交流]丙稀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导学在课堂P36[学与问]P30烷烃和烯烃结构对比完成课本中表格[资料卡片]P30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注意:当氯气足量时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完全反应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P32 思考:下列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 CH 2=CHCH 3 B CH 2=CHCH 2CH 3 C CH 3CH =C(CH 3)2 D CH 3CH =CHCl答案:D三、炔烃1)结构: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aC 2+2H 2O Ca(OH)2+C 2H 2↑实验装置: P.32图2-6注意事项:a 、检查气密性;b 、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 4溶液的洗气瓶)c 、气体收集方法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1)因电石中含有 CaS 、Ca 3P 2等,也会与水反应,产生H 2S 、PH 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体会有难闻的臭味;(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NaOH 和CuSO 4溶液)(3)H 2S 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H 2S 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溴反应,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因而会对该实验造成干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2章第1节《脂肪烃》word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脂肪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烃和卤代烃》第1节的教学内容,要紧学习烷烃、烯烃、炔烃三类重要脂肪烃,在教材上出现时突出了类别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差不多介绍的烷烃和烯烃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知识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炔烃的代表物——乙炔的制取、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复习和提升烷烃的取代反应
(3)复习和提升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4)把握二烯烃的加成方式1,2加成和1,4加成以及烯烃的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5) 把握乙炔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能依据结构推断炔烃的性质
2.能力目标:
(1) 让学生在阅读、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
(2) 充分认识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观看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乙炔的性质和用途及其他脂肪烃的来源和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要紧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差不多半年之久,因此对已学过的甲烷和乙烯知识差不多大多忘却,仍旧必须重点复习,要关心学生将甲烷和乙烯的构性知识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关于顺反异构知识、乙炔的结构和性质、实验室制法应重点讲解,并迁移至炔烃,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对脂肪烃的来源和综合利用部分结合化学2中的石油的综合利用知识复习一下。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乙炔的制取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类比、迁移法: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指导思想处理各类烃与其代表物的关系
4新授课教学差不多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问→情境导入、展现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预备
1.学生的学习预备:预习《脂肪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各类烃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了解乙炔的制取方法,并填写学案
2.教师的教学预备:制作ppt,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内教学,课前预备好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问
通过抽查各层次的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形并了解了学生的疑问,使教学更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形导入、展现目标。
复习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引入烃的有关概念,引入新课。
(见PPT)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
通过ppt关心学生概括物理性质并总结递变规律。
对练习答案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专门简单,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概括。
探究二:烷烃和烯烃化学性质
Ppt展现问题
1、通过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判定烷烃的特点反应及反应条件
2. 通过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及特点反应
先提问学生代表,最后师生总结并板书。
练习:书写探究学案上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断成键情形(学生代表爬黑板)师生共同点评强调书写时的易错点:反应条件,必须用箭头表示生成符号和配平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对有机物的认识思路——结构决定性质,以各类代表物的性质类比迁移到同类物质,并能从断成键角度认识有机反应
探究三:烯烃的顺反异构
学案探究问题的总结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难明白得,用引导学生查找顺反异构存在的条件即可
探究四:乙炔和炔烃
问题:1、乙炔的结构特点和可能性质
2、通过乙炔的结构和性质推断炔烃的化学性质及特点反应
实验展现: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结构推断性质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思路,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化学有规则可循,提高化学的科学素养,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要紧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差不多学习了脂肪烃的结构、性质及其来源的知识,那么,关于芳香烃是如何的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芳香烃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后大伙儿能够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烷烃、烯烃
(一)物理性质
1、常温常压状态:
碳数C数≤4的烃和新戊烷,是气体.
2.熔沸点递变规律。
2点
(二)化学性质
1、烷烃结构和特点性质:
碳碳单键取代反应
2、烯烃结构和特点性质:
碳碳双键加成、氧化、加聚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存在条件
三、乙炔和炔烃
1、乙炔
1)结构和特点性质
碳碳三键加成、氧化、加聚
2)制取
药品及反应式
反应装置
杂质及除杂:
2、炔烃的结构和性质:类乙炔
四、脂肪烃的来源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纳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困惑的地点。
课堂上师生要紧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烯烃的顺反异构、乙炔的结构以及乙炔的制备和性质是是课本上新内容。
其中顺反异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明白存在条件即可:而乙炔的制备和性质是结合实验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乙炔的制备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制备方法是,重要的实验,另外在必修已学过烷烃烯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思路,能够关心学习炔烃的化学性质,更有利于以后各类有机物的学习。
本节课时刻45分钟,其中情形导入、展现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复习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知识10分钟,顺反异构5分钟,处理炔烃内容及实验15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能够较紧张的完成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