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心电图机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日期:
项目操作规程分
值
评分标准得
分
操作前准备10分1.医生准备:着装整洁
2.病人准备:解释心电图的目的并取得合作
5
5
未着装整洁扣5分
未解释扣5分
操作方法与程序70分1. 核对姓名,并予平卧位
2. 开机
3. 暴露两手腕内侧、两下肢内踝、皮肤用棉球蘸水擦
拭
4. 正确连接肢体导联:红色—右腕、黄色—左腕、绿
色—左内踝、黑色—右内踝
5.暴露胸前区,皮肤用棉球蘸水擦拭
6.正确连接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左腋前线平V4水平
V6—左腋中线平V4水平
7.正确描记各导联心电图
8.完成录图
9.并向病人简要说明心电图后交于医生
4
2
2
20
2
30
6
4
未核对扣2分,体位不
当扣2分
开机2分
未擦拭扣2分
肢导联连接错误一处,
扣5分
未擦拭扣2分
胸导联连接错误一处扣
5分
少描记一个导联心电图
扣1分
未做简要说明后交于医
生扣4分
效果评价20 1.操作熟练正确
2.关心爱护病人
2.能识别正常和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波形
5
5
10
操作不熟练扣5分
未体现关爱病人扣5分
不能识别正常和常见异
常心电图扣10分。
心电图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试用版)(2024年6月制订)【目的】1.记录人体正常心电活动。
2.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3.判断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对心脏的影响。
4.观察人工起搏器的功能情况。
【用物准备】处于备用状态的心电图机、心电图纸、治疗车、75%酒精/生理盐水缸、弯盘、棉签、纱布、笔、PDA、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准备电源插座和备皮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备注:操作流程中标红的部分为“零容忍”环节【指导内容】1.告知患者及家属做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2.检查前不应剧烈运动、空腹或饱餐、茶饮、喝酒、吃冷饮或吸烟,需平静休息20分钟后检查。
3.检查时要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平静,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4.被检查者应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以避免因受干扰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5.曾做过心电图的被检查者应将检查报告交给医生作参考,或一些药物会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也应告知医生。
【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2.室温不得低于18℃,检查室远离大型电器设备,检查床宽度不小于80cm,如果检查床一侧靠墙,附近的墙内不应有电线穿行。
3.操作前检查心电图机各条线缆的连接是否正常,包括导联线、电源线、地线等。
4.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快速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及临床对检测心电图的要求,描记心电图标准12导联和(或)附加导联、特殊体位。
5.除有精神症状、婴幼儿等不能配合者需用药物镇静外,被检测者应在醒觉状态下,休息5分钟后仰卧接受检测,检测时要求患者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6.电极放置部位的皮肤应先做清洁,然后涂以心电图检测专用导电介质或生理盐水并应浸透皮肤,以减少皮肤电阻,保证心电图记录质量。
7.准确放置标准12导联电极,包括3个标准肢体导联(I、Ⅱ、Ⅲ)、3个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和6个心前导联(V1-V6)。
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导联电极置于乳房下缘的胸壁上。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目的:正确地为患者做心电图,按照医嘱执行。
物品准备:心电图机(含导连线)、医嘱单、洗手液、弯盘1个、装有酒精棉球器皿1个、持物钳1把、纱布1块。
操作流程:1.报告:我是XX科护士XX,我操作的项目是心电图机的使用,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2.洗手并戴口罩。
3.查对医嘱,携用物至床旁。
4.查对床头卡,向患者解释并嘱其将金属物品取出。
5.检查导连线是否连接紧密。
6.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7.遮挡屏风,掀开盖被,协助患者解开衣扣,暴露胸部和双手手腕以及双脚脚腕。
8.用持物钳夹取1个酒精棉球,涂抹在肢导导联上。
9.连接好肢体导联(红色—右上肢、黄色—左上肢、黑色—右下肢、绿色—左下肢)。
10.酒精棉球涂抹前胸部固定导联的位置,并告知患者会稍有凉意。
11.连接好胸部导联(V1红色—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黄色—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绿色—V2与V4连线中点、V4棕色—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连线交点处、V5黑色—腋前线第五肋间、V6紫色—腋中线第5肋间)。
12.检查各导联连接是否有误,是否紧密无松动。
13.嘱患者保持安静平卧位。
14.开启心电图机电源开关,观察心电图机屏幕上的心电图(基线是否平稳、心率是否正常)。
15.若基线、心率、波形正常且无干扰,则按开始键。
16.待做图完毕后按停止键,若医嘱需要加做右室或后壁心电图的则继续做图。
17.关闭心电图机电源开关。
18.取下各导联线,用纱布为患者擦拭皮肤。
19.协助患者整理衣物,盖上盖被,撤去屏风。
20.向患者解释心电图已完成,医生会及时为您进行诊治,如再次出现不适请按呼叫器。
21.标识心电图患者姓名、年龄及做图时间。
22.整理用物,查对并签字。
23.报告:操作完毕。
24.洗手。
应知应会:1.标准心电图的连接位置为肢导:红色—右上肢、黄色—左上肢、绿色—左下肢、黑色—右下肢。
胸导:V1红色—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黄色—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绿色—V2与V4连线中点、V4棕色—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连线交点处、V5黑色—腋前线第五肋间、V6紫色—腋中线第5肋间。
心电图操作评分标准
1.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患者顾虑,使患者放松,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放好检查体位。
10分
2.接好电源线,并打开电源开关,进行机器预热。
10分
3.按规定接好导联线,先将受检者的双侧腕部及两侧内踝上部暴露,并用酒精棉球擦洗脱脂,使皮肤发红。
然后将电极板按照右上肢→红线、左上肢→黄线、左下肢→绿线、右下肢→黑线(此线与地线相通)、胸前→白线的要求固定好。
20分
4.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画笔的位置,并打击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1mv. 10分
5.按导联开关顺序,逐个拨动开关、按次序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的心电图。
30分
6.检查完后再核对一遍有无遗漏、伪差等,并在心电图上标好导联名称,受检查姓名及检查时间。
10分
7.关闭电源开关,然后撤除各个导线。
10分。
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细则心电图考核评分标准一、心电图设备准备1.设备和环境准备:对于设备和环境的准备是否充分。
2.电极准备:是否准备了足够的电极,并检查电极是否完好、干净,以及是否能够粘附在患者身上。
3.冷凝胶使用:是否使用适量的冷凝胶,并确保其质量良好。
二、患者和操作准备1.患者信息:正确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2.患者交流:与患者做良好的沟通,解释检查过程和目的,并得到患者的配合。
3.脱衣物准备:根据需要,确保患者脱掉上身的衣物,以便贴上电极。
三、心电图导联操作1.导联选择: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导联,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2.电极贴附:正确贴附电极到患者身上,确保贴附牢固,电极之间无松动。
3.导联检查:核对导联是否正确贴附,并检查导联是否导联不良。
四、心电图记录操作1.心电图记录时间:记录开始心电图记录的时间,以评估整个过程是否按时完成。
2.操作步骤: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启动记录、标定、校准等。
3.指示信号可见:是否可以清晰看到心电图显示屏上的指示信号。
4.信号质量评估:对心电图记录的信号质量进行评估,包括信号清晰度、噪声干扰程度等。
5.心电图记录完整性:心电图记录是否完整,包括记录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检查到相关的心电图波形。
五、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1.心电图波形分析:对心电图波形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波形。
2.心率分析:准确计算心率,并判断是否异常。
3.异常波形识别:对于出现的异常波形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出其意义。
4.心电图报告生成:是否能够根据心电图结果生成相应的报告。
六、文档管理和操作规范1.报告和记录:报告和记录是否规范,包括记录的清晰度、命名规范等。
2.保密性和隐私保护: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保护患者信息不被泄露。
3.设备操作规范:是否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健康和安全规范。
以上是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细则,通过对这些细则进行评估,可以评判心电图技术操作的准确程度和专业水平。
心电图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姓名:得分:项目总分考核内容标分缺陷内容及扣分环境要求(6分)1.室温保持在18℃以上,避免患者因寒冷产生肌电干扰2.使用交流电电源的心电图机连接好地线33准备工作(6分)1.心电图机性能可靠,记录纸安装完好。
2.初次检查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3.瞩患者解开上衣,取仰卧位,并放松肢体,平静呼吸222皮肤处理(8分) 1.对电极放置部位进行清洁或处理皮肤2.连接电极的局部皮肤涂抹导电膏44电极安置(60分)校正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基线是否稳定,并查看标准电压,校正后使其10mm=1mv6 1.标准肢体导联1)Ⅰ导联左上肢连接正极,右上肢连接负极2)Ⅱ导联左下肢连接正极,右上肢连接负极3)Ⅲ导联左下肢连接正极,左上肢连接负极332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1) aVR导联右上肢连接正极,左上肢和下肢连接负极2) aVL导联左上肢连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连接负极3) aVF导联下肢连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上肢连接负极444 3.肢体导联电极安放为:红线右臂绿线左腿黑线右腿黄线左臂88 4.胸前导联:将心电图机的负极与心电端连接,正极置于胸壁的特定部位,即构成胸前导联。
根据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正确安置V1~V6六个导联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 胸骨左缘V2与V4连线的中点V4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 左腋中线与V4、V5同一水平处333333心电图描记要求(20分)1.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心电图机,常规心电图记录包括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和胸前导联的V1、V2、V3、V4、V5、V6十二个导联。
22.对于怀疑或已确定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次常规描记心电图,必须增加V3R、V4R、V5R、V7、V8、V9导联的心电图,并用色笔、龙胆紫在胸前各导联部位作皮肤标记,便于再次记录心电图能在同一部位,以资比较。
完整版)心电图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图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电极粘贴完好无损。
让患者舒适地躺下,并告知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清洁患者皮肤,以确保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
2.选择导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导联:标准导联(I、II、III)、胸导联(V1-V6)、四肢导联(aVR、aVL、aVF)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选择相应的导联方式。
3.定位导联电极根据导联的具体要求,将导联电极贴在患者身体相应的位置上。
确保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贴合度和紧密度。
4.设置设备参数打开心电图仪器,根据医嘱设置合适的参数,如采样速度、滤波器的频率等。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校准。
5.采集心电图数据开始记录心电图前,提醒患者保持静止和放松,并告知记录过程中不得做出突然的动作。
启动心电图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保持记录过程稳定。
6.检查记录结果关注心电图波形的规律性和异常情况,并记录相应的观察结果。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辅助检查或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二、评分标准心电图的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临床要求和研究目的进行调整,以下是一般常用的评分标准:1.心律评分正常心律:所有心搏的节律正常,没有明显的心律失常。
异常心律:存在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2.波形评分P波评分:包括P波的形态、振幅、时间等指标。
QRS波评分:包括QRS波的宽度、振幅、形态等指标。
ST段评分:包括ST段的水平与斜率等指标。
T波评分:包括T波的形态、振幅、时间等指标。
3.心电图诊断根据心电图的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相应的心电图诊断,如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心肌梗死等。
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具体操作和评分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为心电图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完整版文档,供参考使用。
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细则前言心电图技术是一种医疗检查方法,对心脏病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准确地操作心电图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防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操作心电图的医疗人员提供操作的考核评分标准细则,旨在提高操作心电图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1.熟悉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2.确保患者已知晓心电图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3.确保心电图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操作技能1.选择正确的导联,正确固定导线;2.将导联电极插好,并使用擦拭剂清洁患者皮肤,以降低噪音影响;3.确保患者舒适放松,不得改变患者的体位和姿势;4.准确操作心电图仪器进行记录,并标注出患者信息和时间。
三、操作注意事项1.确保导联清洁,避免导联松动;2.操作时需避免外部干扰,尤其是手机、车辆等电磁干扰;3.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仪器和导联。
四、评分标准1.难度系数:难度为初级、中级和高级;2.操作记录质量:100分;3.操作技能得分:100分;4.操作注意事项得分:50分。
操作时,最高可获得250分。
评分标准细则如下:评分标准初级中级高级操作记录质量80分90分100分操作技能得分50分80分100分操作注意事项得分10分20分50分说明:1.操作记录质量评分标准涉及操作流程记录、时间记录等;2.操作技能得分标准涉及操作流程准确性、操作速度等;3.操作注意事项得分标准涉及对患者舒适度的保障、避免干扰等。
总结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心电图技术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
本文提供了考核评分标准细则,旨在促进操作技能的提高,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相信,在标准化考核下,医疗人员的操作能力将获得长足提升,为患者的治疗和防治提供更好的服务。
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细则一、准备工作(15 分)1、环境准备(5 分)操作室整洁、安静,温度适宜(1 分)。
保护患者隐私,有隔帘或屏风(2 分)。
检查床平整、舒适(2 分)。
2、用物准备(10 分)心电图机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2 分)。
导电糊或生理盐水、棉签、电极片、污物桶等齐全(4 分)。
正确连接电源线、导联线(2 分)。
检查心电图机走纸速度、灵敏度等参数设置是否正确(2 分)。
二、操作流程(60 分)1、患者评估(10 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2 分)。
询问患者病情、症状,了解有无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禁忌证(3 分)。
评估患者皮肤状况,有无破损、感染等(3 分)。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2 分)。
2、患者体位(5 分)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放松肢体(2 分)。
解开上衣,暴露胸部、手腕、脚踝部皮肤(3 分)。
3、电极安放(20 分)用酒精棉球擦拭安放电极部位的皮肤,去除油脂和角质层(4 分)。
按照标准位置安放电极片:肢体导联电极分别置于左右手腕内侧上3cm 处和左右脚踝内侧上 7cm 处;胸前导联电极分别置于 V1 位于胸骨右缘第 4 肋间,V2 位于胸骨左缘第 4 肋间,V4 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 5 肋间相交处,V3 位于 V2 与 V4 连线的中点,V5 位于左腋前线与V4 同一水平处,V6 位于左腋中线与 V4 同一水平处(10 分)。
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无松动(4 分)。
导联线连接正确、牢固,无扭曲、缠绕(2 分)。
4、操作规范(15 分)开启心电图机电源,选择正确的导联和增益(3 分)。
定准电压和走纸速度,一般电压为 10mm/mV,走纸速度为 25mm/s (4 分)。
嘱患者平静呼吸,全身放松,记录心电图(4 分)。
记录完毕,关闭心电图机电源,取下电极片(2 分)。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恢复舒适体位(2 分)。
5、图形质量(10 分)心电图图形清晰、无干扰(5 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一)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一台,导联线,电极片,75%酒精棉球,纱布,弯盘,记录单。
(三)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有无破损、皮疹等。
3、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
(四)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无电磁波干扰。
二、操作流程(一)连接电源1、将心电监护仪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2、打开监护仪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
1、用 75%酒精棉球清洁患者皮肤,以去除油脂和角质。
2、选择正确的电极片位置:RA(右臂)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靠近右肩;LA(左臂)电极片贴在左锁骨下,靠近左肩;RL(右腿)电极片贴在右下腹;LL(左腿)电极片贴在左下腹;V(胸部)电极片贴在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3、贴电极片时,要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无松动。
(三)连接导联线1、将导联线的插头插入监护仪相应的插孔。
2、按照电极片的位置,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好。
(四)设置监护参数1、选择合适的监护模式,如标准心电图监护、心律失常监护等。
2、设置心率报警上下限,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础心率设置,通常上限为 120 次/分,下限为 50 次/分。
3、设置血压报警上下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平时血压值设置。
4、设置呼吸频率报警上下限,一般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 12 20 次/分。
5、设置血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正常成人血氧饱和度应在 95%以上。
1、观察心电监护仪屏幕上显示的心电图波形,确保图形清晰、稳定。
2、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有无心律失常。
(六)监测血压1、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间隔时间,一般为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
2、测量血压时,确保袖带的位置和松紧度合适,测量结果准确。
(七)监测呼吸观察监护仪上显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波形,注意有无呼吸异常。
(八)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血氧饱和度数值,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和细则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和细则可能会因不同的机构、课程或考试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一般性的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和细则的示例,供参考:一、导联贴附:1.将导联电极正确贴附在患者身上,保证导联的正确位置。
2.考核指标包括导联贴附的准确性和粘贴牢固度。
二、患者准备:1.与患者进行适当沟通,解释检查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合作。
2.确保患者身体部位清洁,并移除可能影响信号获取的物品。
三、设备设置:1.正确连接心电图监护仪和电极导联线,设定合适的增益和滤波器设置。
2.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校准心电图波形的幅度和速度。
四、导联采集:1.依次采集12个导联的心电图波形,包括肢体导联(I、II、III)、胸前导联(V1-V6)和可选导联(aVR、aVL、aVF)。
2.确保每个导联的信号清晰、稳定且没有干扰。
五、心电图波形分析:1.能够准确识别和测量心电图波形中的P波、QRS波群、T波等特征。
2.能够判断心律是否正常,并识别异常波形,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室早搏等。
六、心电图报告撰写:1.能够将采集到的心电图波形和分析结果准确记录在心电图报告上。
2.报告应包括基本信息、导联名称、测量结果和结论等要素,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
七、操作技巧和流程:1.能够熟练掌握心电图仪器的操作功能和快捷键。
2.操作流程应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流畅而高效。
八、专业知识和理解:1.对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导联系统、心律失常及相关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2.能够回答与心电图相关的问题,展示专业知识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和细则示例,具体的评分标准和细则会根据实际情况和考试要求进行调整。
在参加相关考试之前,建议您详细了解所参考的机构、课程或考试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
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总分:100分心电图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时间:5分钟病区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项分扣操作流程与标准扣分细则目值分操 1.着装整洁,洗手(戴手套),戴口罩。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作 2.用物:心电图机、酒精、毛刷、遮挡物(操作门)、前 6 缺一项扣1分。
纱布、记录笔,必要时备备皮包。
准备 3.用物准备1分钟。
2 超时扣1分,提前加1分.1.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配合情况。
6 未评估不得分,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1分。
评估 2.评估室温及患者皮肤情况。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问候患者,查对患者申请单。
5 未问候扣1分,查对不认真扣2分,未查对扣4分。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
4 未解释扣4分,解释不到位扣2分。
3.舒适与安全:环境清洁温暖(室温不低于18?);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患者卧位适宜,注意保暖,拉屏风(操作门遮挡)。
4.接通电源,打开心电图机电源,检查机器性能及导线;校对标准电压与走纸速度(心电图机默认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为走纸速度25mm/sec,振幅1mv)。
5.协助平卧位,安静休息1~2分钟,解开上衣,暴体位不符合要求扣1分,暴露过多或过少各扣露胸部、手腕、脚腕处皮肤,去除手表等导电介6 2分。
一处未暴露扣1分,未去除导电介质扣操质,如胸部毛发过多,予以剃除。
3分。
涂抹位置不正确一处扣1分。
禁止将所有胸导6.用酒精涂于局部皮肤。
4 测量位置一次性进行涂抹,要各自分开,这将作会造成体表短路,影响测出波形效果。
7.按照标准位置放置各个肢体导联并且连接紧密:右手腕---红色,左手腕----黄色,左脚腕--绿色,8 连接不紧密扣1分,一处安放错误扣2分。
流右脚腕---黑色。
8.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胸导联电极。
12 连接不紧密扣1分,一处安放错误扣2分。
9.检查安放位置是否有误。
2 未检查扣2分。
程10.启动滤波键。
2 不符合要求扣2分。
心电图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文档
1.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心电图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以帮助评估和改进相关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背景
心电图(gram,简称ECG)是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正确的心电图测量技术操作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3.评分标准
以下是心电图测量技术操作的评分标准:
3.1 导联贴附
导联应正确贴附在指定部位,如胸部和四肢。
导联贴附应紧贴皮肤,确保良好的信号传输。
3.2 信号质量
心电图信号应清晰可见,无明显噪音和干扰。
心率、波形和节律应准确可辨。
3.3 标定和校准
心电图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标定和校准。
校准过程应确保设备输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3.4 测量技术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测量技术。
强调导联连接正确,以及避免电极松动和运动干扰。
3.5 数据记录
心电图数据应准确地记录下来,包括时间、日期和患者信息。
数据记录应满足隐私和保密要求。
4.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心电图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可用于评估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改进操作过程。
操作人员应遵循这些标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评分标准仅用于参考和指导,并不能替代相关的培训和标准指南。
操作人员应在相关专业培训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心电图机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
心电图机操作技术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目值操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未洗手扣2分,着装不整洁5 作扣3分前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皮肤情况、有无未评估扣3分,评估少一项5 准酒精过敏史,解释取得合作扣1分,未解释扣2分备3、物品准备:心电图机并检查其性能、酒精用物缺一项扣2分,未检查8
棉球(有过敏者用生理盐水)心电图纸、弯盘心电图机性能扣2分 20 分 4、环境准备:光线适宜,无电磁波干扰,关环境准备不当扣2分 2
闭门窗,屏风遮挡
1.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给予未核对扣2分,体位不当扣 3
适当体位(一般是平卧或半坐卧位,急诊抢救1分
例外)
2.开机未先开机扣2分 2
3.暴露两侧手腕内侧,下肢内踝、胸前区皮肤未充分暴露局部扣2分,未5
用生理盐水或酒精棉签擦拭擦拭扣3分
4(正确连接导联电极 10
肢体导联:红色—右腕,黄色—左腕,绿色—肢导联连接错误一处扣4
左内踝,黑色—右内踝分,胸导联连接错误一处扣
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6分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连接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平V4水平
V6—左腋中线平V4水平
5(定准电压,走纸速度和振幅,打开抗干扰一项未做到扣2分 8
键
6.正确描记各导联心电图少描记一个导联心电图扣112
分
7(观察病情,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注意病情变化扣2分,未4
保暖或隐私保护不够扣2分
8(关机,去除导联线,协助患者穿好衣服,一项未做到扣1分 3
整理床单位
9.整理用物,洗手用物处理不当扣2分,未洗3
手扣1分
10.注明床号、姓名、日期、时间,并阅读、粘未记录扣5分,记录少一项10 贴、书写报告扣1分;心电图分析错误扣
5分
1(操作熟练正确操作不熟练扣5分 5
2.关心爱护病人未体现关爱病人扣5分 5
3、能识别正确和常见异常心电图波形不能识别正常和常见异常心10
电图扣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