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与函数
- 格式:docx
- 大小:339.60 KB
- 文档页数:4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知识点睛1.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k,b为常数,k≠0)①k是斜率,表示倾斜程度,可以用几何中的坡度(或坡比)来解释.坡面的竖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或坡比,如图所示,AM即为竖直高度,BM即为水平宽度,则=AMkBM,②b是截距,表示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2.设直线l1:y1=k1x+b1,直线l2:y2=k2x+b2,其中k1,k2≠0.①若k1=k2,且b1≠b2,则直线l1___∥__l2;②若k1·k2= _____-1___,则直线l1__⊥___l2.3.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解题思路从关键点出发,关键点是信息汇聚点,通常是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的交点.通过点的坐标和横平竖直的线段长的互相转化将函数特征与几何特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最后利用函数特征或几何特征解决问题.二、精讲精练1.如图,直线l1交x轴、y轴于A,B两点,OA=m,OB=n,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CD所在直线l2与直线l1交于点E,则l1____l2;若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k1·k2=_______.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直线483y x=-+交x轴、y轴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C,交AB于点D,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的图象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探索:若点A的坐标为(3,1),则它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猜想:若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的坐标为(m,n),则它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应用:已知两点B(-2,-5),C(-1,-3),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此时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__.4.如图,已知直线l:3y x=-+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AOB沿直线l折叠,点O落在点C处,则直线C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5.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E是AB上的一点,且BE:EA=5:3,EC=把△BCE沿折痕EC向上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若以点A为原点,以直线AD为x轴,以直线BA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直线FC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矩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与原点O重合,AB=2,AD=1,过定点Q(0,2)和动点P(a,0)的直线与矩形ABCD的边有公共点.(1)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2)若设直线PQ为y=kx+2(k≠0),则此时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顶点A(1,1),B(3,1),直线y=2x+b交边AB于点E,交边CD于点F,则直线y=2x+b在y轴上的截距b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4,0),B(0,-4),P为y轴上B点下方一点,PB=m(m>0),以点P为直角顶点,AP为腰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腰Rt△APM.(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M的坐标;(3)若直线MB与x轴交于点Q,求点Q的坐标.练习1. 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 已知一次函数y=kx-4,当x=2时,y=-3.(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3.工厂现有甲种原料290千克,乙种原料395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每件A,B产品所需原料(千克)及获利(元)如下表:(1)设生产A种产品为x件,总获利润为y元,求y与x之间函数关系式;(4分)(2)如何安排生产A,B两种产品,是总获利润最大?(4分)4.南泉汽车租赁公司共有30辆出租汽车,其中甲型汽车20辆,乙型汽车10辆。
高中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解析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仅在代数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几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何的角度解析高中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包括图形的旋转、角度的测量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方面。
1. 图形的旋转与三角函数在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讨论图形的旋转问题。
三角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描述旋转过程中图形的位置与形状的变化。
以单位圆为例,如果我们将单位圆绕原点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那么圆上某一点P(x, y)在旋转后的位置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表示。
假设旋转后的点为P'(x', y'),则有以下关系:x' = x * cosθ - y * sinθy' = x * sinθ + y * cosθ通过这些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位置坐标,进而研究图形的旋转性质。
2. 角度的测量与三角函数在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角度大小,而三角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角度的测量。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函数来计算角度的值。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角度的正弦值可以表示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值可以表示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而正切值可以表示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得各种角度的大小,进而帮助我们解决几何中的问题。
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是几何中最基础的三角形,而三角函数恰好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对应。
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可知,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三角函数的数值表达式来表示这一关系。
以正弦函数为例,根据定义,正弦函数的值可以表示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而根据勾股定理,这一比值可以表示为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的平方。
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三角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高中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是广泛而重要的。
函数几何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指函数在几何中的表现和应用。
在几何中,函数可以被用来描述和分析各种图形和曲线的形态、性质和特点。
函数的几何意义通常是通过函数的图像来展现的。
1.1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现形式,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对于一元函数f(x),其图像是由一组点(x, f(x))构成的集合,这些点表示了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取值情况。
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例如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极限性等。
通过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了解函数的几何特性,以及函数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
1.2 函数的几何性质在几何中,函数的几何性质是指函数在平面几何中的几何特点和规律。
通过函数的图像和几何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函数的一些重要几何性质,如函数的极值、拐点、渐近线、对称轴等。
函数的极值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取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的极值可以通过函数的导数和二阶导数进行求解。
函数的拐点是指函数图像上的点,其切线在该点处有一个拐点,即函数的导数的变化率发生突变的点。
函数的渐近线是指函数图像在无限远处的一个趋势线,通过渐近线可以描述函数的趋势和变化规律。
函数的对称轴是指函数图像上存在的一条对称轴线,函数关于对称轴线呈现对称性。
1.3 几何图形的方程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各种几何图形的形态和性质,例如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在几何中,通过函数的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几何图形的数学描述,例如直线的方程可以用一元一次函数来表示,圆的方程可以用二元二次函数来表示。
通过函数的方程,我们可以分析几何图形的各种性质和特点,例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圆的半径和圆心、椭圆的焦点和长轴、双曲线的渐近线和焦点等。
函数的方程在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形态和性质。
二、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是函数在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和规律,这些性质包括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值和极值等。
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学法指导)几何图形中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有相关联系的细节,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占有重要的份量,而求函数的解析式则成为中考的热点。
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学生往往把思维固定在用“待定系数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
而使用待定系数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的大前提是必须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恰当函数(如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如果题目中能根据直接条件或间接条件给出函数的类型,当然是选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但我们发现,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解析式却成为初中数学考试的常见题、压轴题。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解析式往往是无法确定所求函数的类型,因此用待定系数法进行解题是行不通的。
我们知道,函数的解析式也是等式,要建立函数解析式,关键是运用已知条件在几何图形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以变量有关的等式。
下面以几个例子来探求在几何图形中建立函数解析式的常见类型和解题途径。
一、 用图形的面积公式确立等量关系例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有一点P 在BC 上运动,设PB=x ,梯形APCD 的面积为y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S △ABP =S 体型APCD 请确定P 的位置。
分析:本题所给的变量y 是梯形的面积,因此可根据梯形面积公式B CADP图1即222)2(y y x =-+ 整理得1412+=x y在Rt ΔABC 中,∠B=90°,∠BAC=30°,AB=2 , ∴BC=332 ,∴0<x <332。
于是1412+=x y (0<x <332)为所求的函数解析式。
(2)略二、 用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利用比例式确立等量关系例4、如图4,在ΔABC 中,AB=8,AC=6,⊙O 是ΔABC 的外接圆,且BC 是直径,⊙O 与⊙O ’内切于点A ,与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E 。
中考数学专题: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中考数学专题: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中考数学专题: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专题: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前言】在第三讲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动态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但是那时候没有对其中夹杂的函数问题展开来分析。
整体说来,代几综合题大概有两个侧重,第一个是侧重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
而另一个则是侧重代数方面,几何性质只是一个引入点,更多的考察了考生的计算功夫。
但是这两种侧重也没有很严格的分野,很多题型都很类似。
所以相比昨天第七讲的问题,这一讲将重点放在了对函数,方程的应用上。
其中通过图中已给几何图形构建函数是重点考察对象。
不过从近年中考的趋势上看,要求所构建的函数为很复杂的二次函数可能性略小,大多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函数式,体现了中考数学的考试说明当中减少复杂性增大灵活性的主体思想。
但是这也不能放松,所以笔者也选择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复杂计算题仅供参考。
【例1】如图①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y轴正半轴与轴负半轴上.过点B、C作直线 .将直线平移,平移后的直线与轴交于点D,与轴交于点E.(2)当时,阴影部分的面积=直角梯形的面积的面积 (基本上实际考试中碰到这种求怪异图形面积的都要先想是不是和题中所给特殊图形有割补关系)【例2】已知:在矩形中,, .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和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重合),过点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边交于点 .(1)求证:与的面积相等;(2)记,求当为何值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将沿对折后,点恰好落在上?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分析】本题看似几何问题,但是实际上△AOE和△FOB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和高恰好就是E,F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而这个乘积恰好就是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在立体几何中,三角函数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种三维空间中的角度、距离和其他属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
1. 余弦定理。
在立体几何中,余弦定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边长。
余弦定理的公式如下:c^2 = a^2 + b^2 2ab cos(C)。
其中,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C 表示夹在边 a 和 b 之间的角度。
利用余弦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任意三角形的边长,从而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和结构。
2.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是另一个常见的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正弦定理的公式如下:a/sin(A) = b/sin(B) = c/sin(C)。
其中,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A、B、C 分别表示对应的角度。
利用正弦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和结构。
3. 三角函数的性质。
除了上述的定理之外,三角函数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在立体几何的计算中也非常有用。
其中,最重要的性质包括: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都是 2π,而正切函数的周期是π。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而正切函数则是奇函数。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在特定的定义域内,三角函数都有自己的单调性,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
利用这些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从而更好地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各种问题。
4. 三角函数的应用。
在立体几何中,三角函数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三维空间中的角度和距离时,我们经常会用到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
另外,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体积时,三角函数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外,三角函数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结构。
总之,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维空间中的角度、距离和其他属性。
高二数学几何函数知识点几何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几何函数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个方面。
平面几何主要涉及平面上的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立体几何则研究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和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高二数学几何函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平面几何函数1. 点、线、面的坐标表示在平面几何中,我们通常使用坐标系来描述点、线、面的位置。
点的坐标表示为(x, y),其中x表示点在x轴上的距离,y表示点在y轴上的距离。
线的表达式通常采用斜截式、点斜式、两点式等形式。
面的表达式则需要用到方程的形式。
2. 直线的性质与方程在平面几何中,直线是最基本的图形之一。
直线的性质包括平行与垂直、交点、斜率等。
直线的方程形式有一般式、斜截式、点斜式等。
了解这些性质和方程形式对于解决几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3. 圆的性质与方程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特殊几何形状。
圆的性质包括圆心、半径、弧与圆心角、切线等。
圆的方程有一般式、参数式等形式。
熟悉圆的性质和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圆相关的几何问题。
二、立体几何函数1. 空间中的点与向量在立体几何中,我们需要了解空间中的点和向量。
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表示形式为(x, y, z),其中x、y、z分别表示点在x轴、y 轴、z轴上的距离。
向量可以用来表示两点之间的位移和方向,具有长度和方向的特征。
2. 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与平面几何类似,立体几何中也存在直线和平面。
直线可以用点向式、一般式等形式来表示,平面可以用一般式、点法式等形式来表示。
学习掌握直线与平面的性质和方程形式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础。
3. 空间中的球与圆锥球是立体几何中的一种特殊几何形状,具有圆周对称性。
球的性质包括球心、半径、球面积和体积等。
圆锥则是一种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特殊几何体,包括圆锥的性质和方程形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圆锥相关的几何问题。
方程、几何、函数复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次函数21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k y 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像的大致位置是图中的( )A. B. C. D.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x 1,0),且1<x 1<2,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在(0,2)的下方,在原点的上方.下列结论:①4a ﹣2b +c=0;②2a ﹣b <0;③2a ﹣b >﹣1;④2a +c <0;⑤b >a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2B.3C.4D.5 3.已知:如图,在菱形OABC 中,8OC =,60AOC ∠=︒,OA 落在x 轴正半轴上,点D 是OC 边上的一点(不与端点O ,C 重合),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若点D ,E 都在反比例函数()0ky x x =>图象上,则k 的值为( )A .B .9C .D .16 4.如图,点A ,B 在双曲线y=4x (x >0)上,点C C 在双曲线1(0)y x x=>上,若AC y ‖轴,//BC x 轴,且AC BC =,则AB 等于( )A B .C .D .4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的坐标为(﹣1,1),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y 6x=上,过点C 作CE ∥x 轴交双曲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A .2.5B .3C .3.5D .46.已知反比例函数6y x =的图象上有两点A (a-3,2b ),B(a ,b-2),且a<0,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B .0b <C .10bD .2b <- 7.如图,正方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 和点B 的坐标为(1,0)A 、(0,3)B ,点D 在双曲线(0)k y k x=≠上.若正方形沿x 轴负方向平移m 个单位长度后,点C 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则m 的值是( )A .1B .2C .3D .48.如图,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与矩形AOBC 的边AC ,BC 分别相交于点E ,F ,点C 的坐标为(4,3)将△CEF 沿EF 翻折,C 点恰好落在OB 上的点D 处,则k 的值为( )A .214B .6C .3D .218二、填空题9.如图,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112233445OA A A A A A A A A ====……,过点1A 、2A 、3A 、4A 、5A ……,分别作x 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相交于点1P 、2P 、3P 、4P 、5P ……,得直角三角形11OP A 、122A P A ,233A P A ,344A P A ,455A P A ……,并设其面积分别为1S 、2S 、3S 、4S 、5S ……,则10S =__.(1n 的整数).10.如图,已知A (4,0),B (3,3),以OA 、AB 为边作▱OABC ,则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C 点,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11.设α,β是方程x 2﹣x ﹣2019=0的两个实数根,则α3﹣2021α﹣β的值为_____; 12.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连结D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9,则△ODE 的面积是________.1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点A 的坐标为(−8,0),点B 在y 轴上.若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像经过点C,则k 的值为_____.14.如图,函数y= k1x(x>0)的图象与矩形OABC 的边BC 交于点D ,分别过点A ,D 作AF ∥DE ,交直线y=k 2x(k 2<0)于点F ,E.若OE=OF ,BD=2CD ,四边形ADEF 的面积为12,则k 1的值为________.15.点A (a ,b )是一次函数y =x +2与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像的交点,则22a b ab -=__________。
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一、解答题1.(2021·浙江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点B 在直线8:3l y x =上,过点B 作AB 的垂线,过原点O 作直线l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C . (1)如图,点B ,C 分别在第三、二象限内,BC 与AO 相交于点D . ①若BA BO =,求证:CD CO =.①若45CBO ∠=︒,求四边形ABOC 的面积.(2)是否存在点B ,使得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 相似?若存在,求O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1·浙江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 经过原点O ,分别交x 轴、y 轴于()2,0A ,()0,8B ,连结AB .直线CM 分别交M 于点D ,E (点D 在左侧),交x 轴于点()17,0C ,连结AE .(1)求M 的半径和直线CM 的函数表达式.(2)求点D ,E 的坐标.(3)点P 在线段AC 上,连结PE .当AEP ∠与OBD 的一个内角相等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OP 的长.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像交于,P D 两点.以AD 为边作正方形ABCD ,点B 落在x 轴的负半轴上,已知BOD 的面积与AOB 的面积之比为1:4.(1)求一次函数y kx b =+的表达式: (2)求点P 的坐标及CPD △外接圆半径的长.4.(2021·江苏中考真题)已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E 是射线BC 上的动点,以AE 为直角边在直线BC 的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90AEF ∠=︒,设BE m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BC 上运动,EF 交CD 于点P ,AF 交CD 于点Q ,连结CF , ①当13m =时,求线段CF 的长;①在PQE ¢V 中,设边QE 上的高为h ,请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h ,并求h 的最大值;(2)设过BC 的中点且垂直于BC 的直线被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截得的线段长为y ,请直接写出y 与m 的关系式.5.(2021·江苏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A 、A '两点,若在y 轴上存在点T ,使得90ATA '∠=︒,且TA TA '=,则称A 、A '两点互相关联,把其中一个点叫做另一个点的关联点.已知点()2,0M -、()1,0N -,点(),Q m n 在一次函数21y x =-+的图像上.(1)①如图,在点()2,0B 、()0,1C -、()22D ,--中,点M 的关联点是_______(填“B ”、“C ”或“D ”); ①若在线段MN 上存在点()1,1P 的关联点P ',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 (2)若在线段MN 上存在点Q 的关联点Q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分别以点()4,2E 、Q 为圆心,1为半径作E 、Q .若对E 上的任意一点G ,在Q 上总存在点G ',使得G 、G '两点互相关联,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6.(2021·广东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42l y x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P x y 为直线l 在第二象限的点(1)求A、B两点的坐标;(2)设PAO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3)作PAO的外接圆C,延长PC交C于点Q,当POQ△的面积最小时,求C的半径.7.(2021·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 (0,3),顶点为C.平移此抛物线,得到一条新的抛物线,且新抛物线上的点D(3,﹣1)为原抛物线上点A的对应点,新抛物线顶点为E,它与y轴交于点G,连接CG,EG,CE.(1)求原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在原抛物线或新抛物线上找一点F,使以点C,E,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点F 的坐标;(3)若点K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点B的上方,过点K作CE的平行线,分别交两条抛物线于点M,N,且点M,N分别在y轴的两侧,当MN=CE时,请直接写出点K的坐标.8.(2021·四川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33y x4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相交于点(),3A a ,与x 轴相交于点B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过点A 的直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另一点C ,交x 轴正半轴于点D ,当ABD △是以B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直线AD 的函数表达式及点C 的坐标.9.(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一次函数2y x =的图像l 与函数()0,0ky k x x=>>的图像(记为Γ)交于点A ,过点A 作AB y ⊥轴于点B ,且1AB =,点C 在线段OB 上(不含端点),且OC t =,过点C 作直线1//l x 轴,交l 于点D ,交图像Γ于点E .(1)求k 的值,并且用含t 的式子表示点D 的横坐标;(2)连接OE 、BE 、AE ,记OBE △、ADE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设12U S S =-,求U 的最大值. 10.(2021·江苏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为矩形,点C 、A 分别在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为AB 的中点已知实数0k ≠,一次函数3y x k =-+的图像经过点C 、D ,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像经过点B ,求k 的值.11.(2021·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两边OC 、OA 分别在坐标轴上,且2OA =,4OC =,连接OB .反比例函数1k y x=(0x >)的图象经过线段OB 的中点D ,并与AB 、BC 分别交于点E 、F .一次函数2y k x b =+的图象经过E 、F 两点.(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点P 是x 轴上一动点,当PE PF +的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12.(2021·广西中考真题)如图①,在ABC 中,AD BC ⊥于点D ,14BC =,8AD =,6BD =点E 是AD 上一动点(不与点A ,D 重合),在ADC 内作矩形EFGH ,点F 在DC 上,点G ,H 在AC 上,设DE x =,连接BE .(1)当矩形EFGH 是正方形时,直接写出EF 的长;(2)设ABE △的面积为1S ,矩形EFGH 的面积为2S ,令12S y S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如图①,点(,)P a b 是(2)中得到的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的直线l 分别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交于M ,N 两点,求OMN 面积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13.(2021·江苏中考真题)通过构造恰当的图形,可以对线段长度、图形面积大小等进行比较,直观地得到一些不等关系或最值,这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应用. (理解)(1)如图1,,AC BC CD AB ⊥⊥,垂足分别为C 、D ,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已知AD a =,()0BD b a b =<<.①分别求线段CE 、CD 的长(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①比较大小:CE __________CD (填“<”、“=”或“>”),并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该大小关系.(应用)(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像上,横坐标分别为m 、n .设11,p m n q m n =+=+,记14l pq =. ①当1,2m n ==时,l =__________;当3,3m n ==时,l =________;①通过归纳猜想,可得l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请利用图2构造恰当的图形,并说明你的猜想成立. 14.(2021·四川中考真题)已知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经过点(2,3)A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如图,在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上点A 的右侧取点C ,作CH ①x 轴于H ,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AG 交直线CH 于点D .①过点A ,点C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交于B ,垂足分别为为F 、E ,连结OB ,BD ,求证:O ,B ,D 三点共线;①若2AC OA =,求证:2AOD DOH ∠=∠.15.(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矩形ABCD 的两边,AB BC 的长分别为3,8,C ,D 在y 轴上,E 是AD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经过点E ,与BC 交于点F ,且1CF BE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y 轴上找一点P ,使得23CEPABCD SS =矩形,求此时点P 的坐标.16.(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2y ax bx =++经过()1,0A -,()4,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2,直线l :3y kx =+经过点A ,点P 为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x 轴的上方,点Q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PQ y 轴时,作QM PQ ⊥,交抛物线于点M (点M 在点Q 的右侧),以PQ ,QM 为邻边构造矩形PQMN ,求该矩形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QMN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CBF =∠DQM ∠若存在,请求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2021·湖北中考真题)抛物线21y x =-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1)ACDE 的顶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E 在y 轴右侧的抛物线上. ①如图(1),若点C 的坐标是()0,3,点E 的横坐标是32,直接写出点A ,D 的坐标; ①如图(2),若点D 在抛物线上,且ACDE 的面积是12,求点E 的坐标;(2)如图(3),F 是原点O 关于抛物线顶点的对称点,不平行y 轴的直线l 分别交线段AF ,BF (不含端点)于G ,H 两点,若直线l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求证FG FH +的值是定值. 18.(2021·湖南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1)若12a =,2b c ==-,求方程20ax bx c ++=的根的判别式的值; (2)如图所示,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1,0A x 、()2,0B x ,且120x x <<,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点D 在线段OC 上,连接AC 、BD ,满足 ACO ABD ∠=∠,1bc x a-+=. ①求证:AOC DOB ≅;①连接BC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点()120,F x x -在y 轴的负半轴上,连接AF ,且ACO CAF CBD ∠=∠+∠,求1cx 的值.19.(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y x x =-+经过坐标原点,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A ,点(,)M m 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如图1,当0m >,0n >,且3n m =时, ①求点M 的坐标: ①若点15,4B y ⎛⎫⎪⎝⎭在该抛物线上,连接OM ,BM ,C 是线段BM 上一动点(点C 与点M ,B 不重合),过点C 作//CD MO ,交x 轴于点D ,线段OD 与MC 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2)如图2,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K ,点7,3E x ⎛⎫⎪⎝⎭在对称轴上,当2m >,0n >,且直线EM 交x 轴的负半轴于点F 时,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EM 于点N ,G 为y 轴上一点,点G 的坐标为180,5⎛⎫⎪⎝⎭,连接GF .若2EF NF MF +=,求证:射线FE 平分AFG ∠.20.(湖南省永州市2021年中考真题数学试卷)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1y x bx c =++(实数b ,c 为常数).(1)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4),对称轴为1x =,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20b c -=,当3b x b -≤≤时,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21,求b 的值;(3)记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2y x x m =++,若在(1)的条件下,当01x ≤≤时,总有21y y ≥,求实数m 的最小值.21.(2021·四川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AC =,3OB OC O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第二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确定一点P ,使四边形PBAC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P 的坐标(3)在(2)的结论下,点M 为x 轴上一动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点P 、B 、M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四川省资阳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1,0,0,3B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P 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的一点,BP 与AC 相交于点E ,当:1:2PE BE =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将抛物线沿CD 方向平移,使点D 落在点D ¢处,且2DD CD '=,点M 是平移后所得抛物线上位于D ¢左侧的一点,//MN y 轴交直线OD '于点N ,连结CN .当5D N CN '+的值最小时,求MN 的长.2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除原点O 和点A ,且其顶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2,1.(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定点F ,使得抛物线2y ax bx c =++上的任意一点G 到定点F 的距离与点G 到直线2y =-的距离总相等. ①证明上述结论并求出点F 的坐标;①过点F 的直线l 与抛物线2y ax bx c =++交于,M N 两点.证明:当直线l 绕点F 旋转时,11MF NF+是定值,并求出该定值;(3)点()3,C m 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在x 轴,y 轴上分别找点,P Q ,使四边形PQBC 周长最小,直接写出,P Q 的坐标.24.(2021·湖北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14y x x n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04B n n ≥-,顶点坐标记为()11,h k .抛物线()222229y x n n n =-+-++的顶点坐标记为()22,h k .(1)写出A 点坐标;(2)求1k ,2k 的值(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3)当44n -≤≤时,探究1k 与2k 的大小关系; (4)经过点()229,5M n n+-和点()22,95N n n -的直线与抛物线()()14yx x n =-+-,()222229y x n n n =-+-++的公共点恰好为3个不同点时,求n 的值.25.(2021·山西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1262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AC ,BC 的函数表达式;(2)点P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BC 的平行线l ,交线段AC 于点D . ①试探究: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点D ,C ,B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①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l 交于点M ,与直线AC 交于点N .当DMN AOC S S =△△时,请直接写出DM 的长.26.(2021·湖南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则称该点为“雁点”.例如()()1,1,2021,2021……都是“雁点”. (1)求函数4y x=图象上的“雁点”坐标; (2)若抛物线25y ax x c =++上有且只有一个“雁点”E ,该抛物线与x 轴交于M 、N 两点(点M 在点N 的左侧).当1a >时. ①求c 的取值范围; ①求EMN ∠的度数;(3)如图,抛物线2y x 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P 是抛物线2y x 2x 3=-++上一点,连接BP ,以点P 为直角顶点,构造等腰Rt BPC △,是否存在点P ,使点C 恰好为“雁点”?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AB 边与y 轴交于E 点,F 是AD 的中点,B 、C 、D 的坐标分别为()()()2,0,8,0,13,10-.(1)求过B 、E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判断抛物线的顶点是否在直线EF 上;(3)设过F 与AB 平行的直线交y 轴于Q ,M 是线段EQ 之间的动点,射线BM 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P ,当PBQ △的面积最大时,求P 的坐标.28.(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2OA =,4OB =,8O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BC 交于点M ,与x 轴交于点N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以P 、C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MNB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D 为CO 的中点,一个动点G 从D 点出发,先到达x 轴上的点E ,再走到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F ,最后返回到点C .要使动点G 走过的路程最短,请找出点E 、F 的位置,写出坐标,并求出最短路程. (4)点Q 是抛物线上位于x 轴上方的一点,点R 在x 轴上,是否存在以点Q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Rt CQR △?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2021·甘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2y x bx c =++与坐标轴交于()()0,2,4,0A B -两点,直线:28BC y x =-+交y 轴于点C .点D 为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G DG 分别交直线,BC AB 于点,E F .(1)求抛物线212y x bx c =++的表达式; (2)当12GF =,连接BD ,求BDF 的面积;(3)①H 是y 轴上一点,当四边形BEHF 是矩形时,求点H 的坐标;①在①的条件下,第一象限有一动点P ,满足2PH PC =+,求PHB △周长的最小值.30.(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 :()20y ax bx c a =++≠经过点()1,1和()4,1.(1)求抛物线C 的对称轴.(2)当1a =-时,将抛物线C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1C . ①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①设抛物线1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点D 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1C 上一动点,过点D 作DE OA ⊥于点E .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点O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C 相似,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1.(2021·江苏中考真题)如图,二次函数()21y x m x m =-++(m 是实数,且10m -<<)的图像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C ,已知点D 位于第一象限,且在对称轴上,OD BD ⊥,点E 在x 轴的正半轴上,OC EC =.连接ED 并延长交y 轴于点F ,连接AF .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用数字或含m 的式子表示); (2)已知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AFQ △的周长的最小值等于125,求m 的值.32.(2021·贵州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2+0y ax x c a -≠与x 轴交于A 、B (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抛物线的顶点为D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Q 在x 轴上,若以点P 、Q 、B 、C 为顶点,BC 为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P 、Q 的坐标;(3)已知点M 是x 轴上的动点,过点M 作x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G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以点A 、M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①BCD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3.(山东省淄博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1(0)222m m y m x x -++⋅=->与x 轴交于()()1,0,,0A B m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1)若2OC OA =,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在(1)的条件下,点P 位于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当PBC 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 (3)设直线12y x b =+与抛物线交于,B G 两点,问是否存在点E (在抛物线上).点F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使得以,,,B G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成为矩形?若存在,求出点,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4.(2021·四川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a x h k =-+与x 轴相交于O ,A 两点,顶点P 的坐标为()2,1-.点B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AP AB ,过点B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B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ABC OAP ∠=∠,且点C 位于x 轴上方,求点C 的坐标; (3)若点B 的横坐标为t ,90ABC ∠=︒,请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C 的横坐标,并求出当0t <时,点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5.(2021·湖北中考真题)如图1,已知45RPQ ∠=︒,ABC 中90ACB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的速度在线段AC 上向点C 运动,,PQ PR 分别与射线AB 交于E ,F 两点,且PE AB ⊥,当点P 与点C 重合时停止运动,如图2,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s x ,RPQ ∠与ABC 的重叠部分面积为2cm y ,y 与x 的函数关系由15(0)C x <≤和2()5C x n <≤两段不同的图象组成.(1)填空:①当5s x =时,EF =______cm ; ①sin A =______;(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3)当236cm y ≥时,请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36.(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2,3)C -且与x 轴交于原点及点(8,0)B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顶点A 的坐标及直线AB 的表达式; (3)判断ABO 的形状,试说明理由;(4)若点P 为O 上的动点,且O 的半径为,一动点E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P 匀速运动到点P ,再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PB 匀速运动到点B 后停止运动,求点E 的运动时间t 的最小值.37.(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的边OA 在x 轴上,OA AB =,且线段OA 的长是方程2450x x --=的根,过点B 作BE x ⊥轴,垂足为E ,4tan 3BAE ∠=,动点M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点B 运动,到达点B 停止.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以MD 为边作正方形MDCF ,点C 在线段OA 上,设正方形MDCF 与AOB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点M 的运动时间为()0t t >秒.(1)求点B 的坐标;(2)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当点F 落在线段OB 上时,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 ,使以M A O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2021·江苏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3y x =-+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二次函数2y ax 2x c =++的图象过B 、C 两点,且与x 轴交于另一点A ,点M 为线段O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平行于y 轴交BC 于点F ,交二次函数2y ax 2x c =++的图象于点E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以C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时,求线段EF 的长度;(3)已知点N 是y 轴上的点,若点N 、F 关于直线EC 对称,求点N 的坐标.。
中考函数与几何专题汇编(一)一.解答题(共50小题)1.已知抛物线y=ax2+bx+c(b<0)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1)若抛物线与x轴的公共点坐标为(2,0),求a、c满足的关系式;(2)设A为抛物线上的一定点,直线l:y=kx+1﹣k与抛物线交于点B、C,直线BD垂直于直线y=﹣1,垂足为点D.当k=0时,直线l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在y轴上,且△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①求点A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证明:对于每个给定的实数k,都有A、D、C三点共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点B在抛物线上.(1)求点B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已知点P(,﹣),Q(2,2).若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其顶点为A.(1)写出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A的坐标,并说明它的变化情况;(2)我们把一条抛物线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叫做这条抛物线的“不动点”.①试求抛物线y=x2﹣2x的“不动点”的坐标;②平移抛物线y=x2﹣2x,使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B是该抛物线的“不动点”,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且四边形OABC是梯形,求新抛物线的表达式.4.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b>0)经过点A(﹣1,0),点M(m,0)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Ⅰ)当b=2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Ⅱ)点D(b,y D)在抛物线上,当AM=AD,m=5时,求b的值;(Ⅲ)点Q(b+,y Q)在抛物线上,当AM+2QM的最小值为时,求b的值.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5经过A(﹣5,0),B(﹣4,﹣3)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顶点为D,连结CD.(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设点P的横坐标为t.①当点P在直线BC的下方运动时,求△PBC的面积的最大值;②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BCD?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将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1放置,直角顶点C与坐标原点重合,直角边AC、BC分别与x轴和y轴重合,其中∠ABC=30°.将此三角板沿y轴向下平移,当点B平移到原点O时运动停止.设平移的距离为m,平移过程中三角板落在第一象限部分的面积为s,s关于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与m轴相交于点P(,0),与s轴相交于点Q.(1)试确定三角板ABC的面积;(2)求平移前AB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Q点的坐标.7.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3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3,0),C(1,0),点P是线段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B的面积最大?(3)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D,再过点P作PE∥x轴交抛物线于点E,连接DE,请问是否存在点P使△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8.一次函数y=kx+4与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2),另一个交点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1)求k,a,c的值;(2)过点A(0,m)(0<m<4)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相交于B,C两点,点O为坐标原点,记W=OA2+BC2,求W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求W的最小值.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1)连结BD,点M是线段BD上一动点(点M不与端点B,D重合),过点M作MN⊥BD,交抛物线于点N(点N在对称轴的右侧),过点N作NH⊥x轴,垂足为H,交BD于点F,点P是线段OC 上一动点,当MN取得最大值时,求HF+FP+PC的最小值;(2)在(1)中,当MN取得最大值,HF+FP+PC取得最小值时,把点P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点Q,连结AQ,把△AOQ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α(0°<α<360°),得到△A′OQ′,其中边A′Q′交坐标轴于点G.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Q'=∠Q'OG?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Q.(1)如图1,连接AC,BC.若点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y轴交BC于点E,作PF⊥BC于点F,过点B作BG∥AC交y轴于点G.点H,K分别在对称轴和y轴上运动,连接PH,HK.当△PEF的周长最大时,求PH+HK+KG的最小值及点H的坐标.(2)如图2,将抛物线沿射线AC方向平移,当抛物线经过原点O时停止平移,此时抛物线顶点记为D′,N为直线DQ上一点,连接点D′,C,N,△D′CN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1.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OA=2,OC=6,连接AC和B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ACD的周长最小时,点D的坐标为.(3)点E是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CE和BE.求△BCE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E的坐标;(4)若点M是y轴上的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B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BC>AB),OA=2OB,边CD交y轴于点E,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E出发沿折线段ED﹣DA向点A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0≤t<6)秒,设△BOP与矩形AOE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1)求点D的坐标;(2)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使△BE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3,0)、点B(﹣1,0),与y轴交于点C.(1)求拋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D(0,3)作直线MN∥x轴,点P在直线NN上且S△PAC=S△DBC,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4.如图,抛物线y=(x﹣1)2+k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 (0,﹣3).P为抛物线上一点,横坐标为m,且m>0.(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位于x轴下方时,求△ABP面积的最大值;(3)设此抛物线在点C与点P之间部分(含点C和点P)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之差为h.①求h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②当h=9时,直接写出△BCP的面积.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经过点D(﹣2,﹣3)和点E(3,2),点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直线DE和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y轴上取点F(0,1),连接PF,PB,当四边形OBPF的面积是7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时,直线DE上存在两点M,N(点M在点N的上方),且MN=2,动点Q从点P出发,沿P→M→N→A的路线运动到终点A,当点Q的运动路程最短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16.如图1,抛物线C:y=ax2+bx经过点A(﹣4,0)、B(﹣1,3)两点,G是其顶点,将抛物线C绕点O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C′.(1)求抛物线C的函数解析式及顶点G的坐标;(2)如图2,直线l:y=kx﹣经过点A,D是抛物线C上的一点,设D点的横坐标为m(m<﹣2),连接DO并延长,交抛物线C′于点E,交直线l于点M,若DE=2EM,求m的值;(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AG、AB,在直线DE下方的抛物线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DEP=∠GAB?若存在,求出点P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M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下方有一动点D,满足DA=OA,过D作DG⊥x轴于点G,设△ADG的内心为I,试求CI的最小值.18.已知抛物线y=ax2+x+4的对称轴是直线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右侧),与y 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A,B两点的坐标;(2)如图1,若点P是抛物线上B、C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BO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及四边形PBOC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M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N,当MN=3时,求点M的坐标.19.已知抛物线y=ax2+bx﹣4经过点A(2,0)、B(﹣4,0),与y轴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P是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3)如图2,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E,垂足为D,M为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DE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CMG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过点C 作CD⊥y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作DE⊥x轴,垂足为点E,双曲线y=(x>0)经过点D,连接MD,BD.(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N,F分别是x轴,y轴上的两点,当以M,D,N,F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时,求出点N,F的坐标;(3)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BPD的度数最大?(请直接写出结果)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点A(4,0),点B(0,4),△ABO的中线AC 与y轴交于点C,且⊙M经过O,A,C三点.(1)求圆心M的坐标;(2)若直线AD与⊙M相切于点A,交y轴于点D,求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3)在过点B且以圆心M为顶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PE∥y轴,交直线AD于点E.若以PE为半径的⊙P与直线AD相交于另一点F.当EF=4时,求点P的坐标.22.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3,0)、B(0,﹣2),且过点C(2,﹣2).(1)求二次函数表达式;(2)若点P为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的点,且S△PBA=4,求点P的坐标;(3)在抛物线上(AB下方)是否存在点M,使∠ABO=∠ABM?若存在,求出点M到y轴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5x+5与x轴,y轴分别交于A,C两点,抛物线y=x2+bx+c 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B.(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B点坐标;(2)若点M为x轴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MA、MB、BC,当点M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四边形AMBC面积最大,求此时点M的坐标及四边形AMBC的面积;(3)如图2,若P点是半径为2的⊙B上一动点,连接PC、PA,当点P运动到某一位置时,PC+PA 的值最小,请求出这个最小值,并说明理由.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B.(1)求a、b满足的关系式及c的值.(2)当x<0时,若y=ax2+bx+c(a<0)的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a的取值范围.(3)如图,当a=﹣1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的面积为1?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如图,抛物线y=mx2﹣mx﹣4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x2﹣x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x1,y1),Q(x2,y2)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当a≤x1≤a+2,x2≥时,均有y1≤y2,求a 的取值范围;(3)抛物线上一点D(1,﹣5),直线BD与y轴交于点E,动点M在线段BD上,当∠BDC=∠MCE时,求点M的坐标.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2,0),点B(4,0),与y 轴交于点C(0,8),连接BC,又已知位于y轴右侧且垂直于x轴的动直线l,沿x轴正方向从O运动到B(不含O点和B点),且分别交抛物线、线段BC以及x轴于点P,D,E.(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接AC,AP,当直线l运动时,求使得△PEA和△AOC相似的点P的坐标;(3)作PF⊥BC,垂足为F,当直线l运动时,求Rt△PFD面积的最大值.27.如图①,抛物线y=﹣x2+x+4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C,将直线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所得直线与x轴交于点D.(1)求直线AD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②,若点P是直线AD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①当点P到直线AD的距离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和最大距离;②当点P到直线AD的距离为时,求sin∠PAD的值.28.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2),点A的坐标是(2,0),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于点D,交直线BC于点E,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且PE=OD,求△PBE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若M为直线BC上一点,在x轴的上方,是否存在点M,使△BDM是以B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y=ax2+bx+6经过点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1<m<4).连接AC,BC,DB,D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BCD的面积等于△AOC的面积的时,求m的值;(3)在(2)的条件下,若点M是x轴上一动点,点N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点B,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L:y=ax2+(c﹣a)x+c经过点A(﹣3,0)和点B(0,﹣6),L 关于原点O对称的抛物线为L′.(1)求抛物线L的表达式;(2)点P在抛物线L′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过点P作PD⊥y轴,垂足为D.若△POD与△AOB相似,求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31.如图,若b是正数,直线l:y=b与y轴交于点A;直线a:y=x﹣b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L:y=﹣x2+bx的顶点为C,且L与x轴右交点为D.(1)若AB=8,求b的值,并求此时L的对称轴与a的交点坐标;(2)当点C在l下方时,求点C与l距离的最大值;(3)设x0≠0,点(x0,y1),(x0,y2),(x0,y3)分别在l,a和L上,且y3是y1,y2的平均数,求点(x0,0)与点D间的距离;(4)在L和a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边界上,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美点”,分别直接写出b=2019和b=2019.5时“美点”的个数.32.如图,抛物线y=ax2+x+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直线y=﹣x﹣2经过点A,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当△PCM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②作点B关于点C的对称点B',则平面内存在直线l,使点M,B,B′到该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当点P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且与点B不重合时,请直接写出直线l:y=kx+b的解析式.(k,b可用含m的式子表示)33.已知抛物线C1:y=(x﹣1)2﹣4和C2:y=x2(1)如何将抛物线C1平移得到抛物线C2?(2)如图1,抛物线C1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直线y=﹣x+b经过点A,交抛物线C1于另一点B.请你在线段AB上取点P,过点P作直线PQ∥y轴交抛物线C1于点Q,连接AQ.①若AP=AQ,求点P的横坐标;②若PA=PQ,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3)如图2,△MNE的顶点M、N在抛物线C2上,点M在点N右边,两条直线ME、NE与抛物线C2均有唯一公共点,ME、NE均与y轴不平行.若△MNE的面积为2,设M、N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m、n,求m与n的数量关系.34.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5,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M的坐标;(2)若点C在抛物线上,且点C的横坐标为8,求四边形AMBC的面积;(3)定点D(0,m)在y轴上,若将抛物线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一条新的抛物线,点P在新的抛物线上运动,求定点D与动点P之间距离的最小值d(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35.已知抛物线y=a(x﹣2)2+c经过点A(﹣2,0)和C(0,),与x轴交于另一点B,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D点的坐标;(2)如图,点E,F分别在线段AB,BD上(E点不与A,B重合),且∠DEF=∠A,则△DEF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B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m,试确定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2,﹣2),C(4,﹣2),D(4,4).(1)填空:正方形的面积为;当双曲线y=(k≠0)与正方形ABCD有四个交点时,k的取值范围是:;(2)已知抛物线L:y=a(x﹣m)2+n(a>0)顶点P在边BC上,与边AB,DC分别相交于点E,F,过点B的双曲线y=(k≠0)与边DC交于点N.①点Q(m,﹣m2﹣2m+3)是平面内一动点,在抛物线L的运动过程中,点Q随m运动,分别切运动过程中点Q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的坐标;②当点F在点N下方,AE=NF,点P不与B,C两点重合时,求﹣的值;③求证:抛物线L与直线x=1的交点M始终位于x轴下方.3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点C,对称轴为x=1的抛物线过B,C两点,且交x轴于另一点A,连接AC.(1)直接写出点A,点B,点C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当点P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点C除外),使以点Q,A,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AB=4,交y轴于点C,对称轴是直线x=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连接BC,E是线段OC上一点,E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F正好落在BC上,求点F的坐标;(3)动点M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交线段BC于点Q.设运动时间为t(t>0)秒.①若△AOC与△BMN相似,请直接写出t的值;②△BOQ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9.已知抛物线y=ax2+bx+c顶点(2,﹣1),经过点(0,3),且与直线y=x﹣1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在抛物线上恰好存在三点Q,M,N,满足S△QAB=S△MAB=S△NAB=S,求S的值;(3)在A,B之间的抛物线弧上是否存在点P满足∠APB=90°?若存在,求点P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坐标平面内两点M(x1,y1),N(x2,y2)之间的距离MN=)4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2ax﹣8a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4).(1)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线段AC的长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点P是线段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①如果在x轴上存在点Q,使得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Q的坐标.②如图2,过点P作PE∥CA交线段BC于点E,过点P作直线x=t交BC于点F,交x轴于点G,记PE=f,求f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当t取m和4﹣m(0<m<2)时,试比较f的对应函数值f1和f2的大小.4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6,0),(4,3),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D的坐标为(1,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AO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F,点P是x轴上一动点,当PE+PF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过点A作OE的垂线交BC于点H,点M,N分别为抛物线及其对称轴上的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N,使得以点M,N,H,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2.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2),B(﹣2,0),C(0,2),D(2,0)四点,动点M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D运动(M不与点B、点D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经过A、C、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1)中的抛物线上,当M为BC的中点时,若△PAM≌△PBM,求点P的坐标;(3)当M在CD上运动时,如图②.过点M作MF⊥x轴,垂足为F,ME⊥AB,垂足为E.设矩形MEBF与△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4)点Q为x轴上一点,直线AQ与直线BC交于点H,与y轴交于点K.是否存在点Q,使得△HOK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且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为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ABD=2∠BAC时,求点D的坐标;(3)已知E,F分别是直线AB和抛物线上的动点,当B,O,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E点的坐标.44.如图,抛物线y=ax2+6ax(a为常数,a>0)与x轴交于O,A两点,点B为抛物线的顶点,点D的坐标为(t,0)(﹣3<t<0),连接BD并延长与过O,A,B三点的⊙P相交于点C.(1)求点A的坐标;(2)过点C作⊙P的切线CE交x轴于点E.①如图1,求证:CE=DE;②如图2,连接AC,BE,BO,当a=,∠CAE=∠OBE时,求﹣的值.45.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N,以AB为边在x轴上方作正方形ABCD,点P是x轴上一动点,连接CP,过点P作CP的垂线与y轴交于点E.(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表达式;(2)当点P在线段OB(点P不与O、B重合)上运动至何处时,线段OE的长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3)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M,连接MN、MB.请问:△MBN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4(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左侧,且OA<OB),与y轴交于点C.(1)求C点坐标,并判断b的正负性;(2)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D,已知DC:CA=1:2,直线BD与y轴交于点E,连接BC.①若△BCE的面积为8,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若△BCD为锐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OA的取值范围.47.如图①,抛物线y=﹣x2+(a+1)x﹣a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已知△ABC的面积是6.(1)求a的值;(2)求△ABC外接圆圆心的坐标;(3)如图②,P是抛物线上一点,Q为射线CA上一点,且P、Q两点均在第三象限内,Q、A是位于直线BP同侧的不同两点,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为d,△QPB的面积为2d,且∠PAQ=∠AQB,求点Q 的坐标.4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右侧),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CD交x轴于点F,△CAD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CFE,点A恰好旋转到点F,连接BE.(1)求点A、B、D的坐标;(2)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2,过顶点D作DD1⊥x轴于点D1,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M⊥x轴,点M为垂足,使得△PAM与△DD1A相似(不含全等).①求出一个满足以上条件的点P的横坐标;②直接回答这样的点P共有几个?49.如图抛物线经y=ax2+bx+c过点A(﹣1,0),点C(0,3),且OB=O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2)点D、E在直线x=1上的两个动点,且DE=1,点D在点E的上方,求四边形ACDE的周长的最小值.(3)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直线CP把四边形CBPA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50.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关于直线x=1对称,点A的坐标为(﹣1,0).(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BC,若点P在y轴上时,BP和BC的夹角为15°,求线段CP的长度;(3)当a≤x≤a+1时,二次函数y=x2+bx+c的最小值为2a,求a的值.2019年中考函数与几何专题汇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50小题)1.【分析】(1)抛物线与x轴的公共点坐标即为函数顶点坐标,即可求解;(2)①y=kx+1﹣k=k(x﹣1)+1过定点(1,1),且当k=0时,直线l变为y=1平行x轴,与轴的交点为(0,1),即可求解;②计算直线AD表达式中的k值、直线AC表达式中的k值,两个k值相等即可求解.【解答】解:(1)抛物线与x轴的公共点坐标即为函数顶点坐标,故:y=a(x﹣2)2=ax2﹣4ax+4a,则c=4a;(2)y=kx+1﹣k=k(x﹣1)+1过定点(1,1),且当k=0时,直线l变为y=1平行x轴,与y轴的交点为(0,1),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A为抛物线的顶点;①c=1,顶点A(1,0),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x+1,②,x2﹣(2+k)x+k=0,x=(2+k±),x D=x B=(2+k﹣),y D=﹣1;则D,y C=(2+k2+k),C,A(1,0),∴直线AD表达式中的k值为:k AD==,直线AC表达式中的k值为:k AC=,∴k AD=k AC,点A、C、D三点共线.【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等腰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本题关键是复杂数据的计算问题,难度不大.2.【分析】(1)A(0,﹣)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2)A与B关于对称轴x=1对称;(3)①a>0时,当x=2时,y=﹣<2,当y=﹣时,x=0或x=2,所以函数与AB无交点;②a<0时,当y=2时,ax2﹣2ax﹣=2,x=或x=当≤2时,a≤﹣;【解答】解:(1)A(0,﹣)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2,﹣);(2)A与B关于对称轴x=1对称,∴抛物线对称轴x=1;(3)∵对称轴x=1,∴b=﹣2a,∴y=ax2﹣2ax﹣,①a>0时,当x=2时,y=﹣<2,当y=﹣时,x=0或x=2,∴函数与AB无交点;②a<0时,当y=2时,ax2﹣2ax﹣=2,x=或x=当≤2时,a≤﹣;∴当a≤﹣时,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数形结合讨论交点是解题的关键.3.【分析】(1)∵a=1>0,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的坐标为(1,﹣1);(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t),则t=t2﹣2t,即可求解;②新抛物线顶点B为“不动点”,则设点B(m,m),则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m,与x轴的交点C(m,0),四边形OABC 是梯形,则直线x=m在y轴左侧,而点A(1,﹣1),点B(m,m),则m=﹣1,即可求解.【解答】解:(1)∵a=1>0,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的坐标为(1,﹣1);(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t),则t=t2﹣2t,解得:t=0或3,故“不动点”坐标为(0,0)或(3,3);②当OC∥AB时,∵新抛物线顶点B为“不动点”,则设点B(m,m),∴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m,与x轴的交点C(m,0),∵四边形OABC是梯形,∴直线x=m在y轴左侧,∵BC与OA不平行,∴OC∥AB,又∵点A(1,﹣1),点B(m,m),∴m=﹣1,故新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x2﹣2x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当OB∥AC时,同理可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2=x2﹣4x+6,当四边形OABC是梯形,字母顺序不对,故舍去,综上,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2﹣1.【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综合运用题,涉及到二次函数基本知识、梯形基本性质,此类新定义题目,通常按照题设顺序,逐次求解即可.4.【分析】(Ⅰ)将点A(﹣1,0)代入y=x2﹣bx+c,求出c关于b的代数式,再将b代入即可求出c 的值,可进一步写出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Ⅱ)将点D(b,y D)代入抛物线y=x2﹣bx﹣b﹣1,求出点D纵坐标为﹣b﹣1,由b>0判断出点D (b,﹣b﹣1)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对称轴x=的右侧,过点D作DE⊥x轴,可证△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求出b的值;(Ⅲ)将点Q(b+,y Q)代入抛物线y=x2﹣bx﹣b﹣1,求出Q纵坐标为﹣﹣,可知点Q (b+,﹣﹣)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x=b的右侧,点N(0,1),过点Q作直线AN的垂线,垂足为G,QG与x轴相交于点M,过点Q作QH⊥x轴于点H,则点H(b+,0),在Rt△MQH 中,可知∠QMH=∠MQH=45°,设点M(m,0),则可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m,因为AM+2QM=,所以[(﹣)﹣(﹣1)]+2[(b+)﹣(﹣)]=,解方程即可.【解答】解:(Ⅰ)∵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1+b+c=0,即c=﹣b﹣1,当b=2时,y=x2﹣2x﹣3=(x﹣1)2﹣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Ⅱ)由(Ⅰ)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bx﹣b﹣1,∵点D(b,y D)在抛物线y=x2﹣bx﹣b﹣1上,∴y D=b2﹣b•b﹣b﹣1=﹣b﹣1,由b>0,得b>>0,﹣b﹣1<0,∴点D(b,﹣b﹣1)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对称轴x=的右侧,如图1,过点D作DE⊥x轴,垂足为E,则点E(b,0),∴AE=b+1,DE=b+1,得AE=DE,∴在Rt△ADE中,∠ADE=∠DAE=45°,。
求顶点坐标时,两种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快速的方法方法一:公式法求顶点方法二:当得知抛物线上的两个对称点横坐标时,可利用中点求顶点横坐标从而求出抛物线顶点纵坐标当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结合时,涉及到线段长短问题,通常两个解题思路思路一: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思路二:通过几何图形进行求解当出现特殊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其特殊性,看有无特殊的方法进行求解27.已知抛物线y =ax 2+x +c (a ≠0)经过A (,0),B (2,0)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点D 为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 的坐标;(2)点E 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当点E 到直线BC 的距离为时,求点E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 轴上有一点P ,且∠EAO +∠EPO =∠α,当tanα=2时,求点P 的坐标.27.解:(1)∵抛物线y=ax 2+x+c (a ≠0)经过A (﹣1,0),B (2,0)两点,∴,解得. ∴抛物线为y =﹣x 2+x +2①; (1)∴顶点D (,).………………………………………………………………2 (2)如图,作EN ∥BC ,交y 轴于N ,过C 作CM ⊥EN 于M ,令x =0,得y =2,∴OC =OB =2.∴∠OCB =45°.∵EN ∥BC ,∴∠CNM =∠OCB =45°.∵CM ⊥EN 于M , ∴∠CNM =∠CMN =45°. ∴MN =CM =. ∴CN =1.∴直线NE 的解析式为:把②代入①,解得∴E (1,2).(3)过E 作EF ⊥AB 于F1-210420a c a c -+=⎧⎨++=⎩12a c =-⎧⎨=⎩129421x y =⎧⎨=⎩O y x∴tan ∠EOF =2,又∵tan ∠α=2,∴∠EOF =∠α,∵∠EOF =∠EAO +∠AEO =∠α,∠EAO +∠EPO =∠α,∴∠EPO =∠AEO ,∵∠EAO =∠P AE ,∴△AEP ∽△AOE , (5)∴, ∵AE=,∴AP =8, ∴OP =7, ∴,由对称性可得,∴或.AP AE AE AO=()7,0P ()'5,0P -()7,0P ()5,0-。
几何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什么是几何函数几何函数是指在几何关系中表达一些量与另一些量的关系的函数。
它是在几何关系中应用函数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使我们可以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用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
2. 几何函数的特点几何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在几何图形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例如:图像是曲线、不规则图形等。
3. 几何函数的表示形式几何函数可以用方程、图表等形式表示,它通常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
4. 几何函数的分类几何函数根据表达式和图像特点可以分为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不同类型。
5. 几何函数的应用几何函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经济学模型、自然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线性函数1. 线性函数的概念线性函数是最简单的几何函数之一,它是指自变量的一次函数。
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 线性函数的一般形式线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b,其中k和b为常数,k为斜率,b为截距。
3. 线性函数的性质线性函数的特点是斜率恒定。
斜率为正时,图像向上倾斜;斜率为负时,图像向下倾斜;斜率为0时,图像水平。
4. 线性函数的应用线性函数在各种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经济学模型中描述成本、收益关系;在物理学中描述速度、加速度等。
5. 线性函数的变形线性函数可以通过平移、伸缩等变化得到不同的形式,例如平移后的线性函数y=kx+b'。
三、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几何函数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它的图像是抛物线。
2.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a不等于0。
3. 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4. 二次函数的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它的横坐标为-x/b,纵坐标为-(Δ-4ac)/4a,其中Δ=b^2-4ac为判别式。
函数关系与几何证明史宁中
函数关系与几何证明史宁中是一本研究函数关系与几何证明的
专著。
它是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考察,收集宇宙大自然的科学思想史上的结晶,为学界所称赞的经典著作。
它从历史、逻辑、数学、形式论、天文学、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构建函数关系的几何证明的理论框架。
本书首先介绍了必要知识与历史背景,包括几何史、函数史、代数史、科学进步史等,让读者对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它研究了几何证明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发展,如函数关系理论、几何学的发展等,并指出了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其次,本书提出了创新的研究观点,如函数关系与几何关系的联系、几何证明如何影响实践、几何与计算机证明的联系等,并重点分析了函数关系的几何证明在实践中的应用。
著者还突出了函数关系与几何证明的联系,及其形式的转换,指出了函数关系与几何证明如何协同工作,以便于实现复杂几何问题的解决。
本书还介绍了几何证明的具体应用,如几何推理的精确性、几何推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几何推理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几何推理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等。
此外,本书还给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实际案例,并深入分析了每个实例的特点,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见解。
本书不仅为研究函数关系与几何证明的学术界提供见解,而且对计算机专业的实际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几何学、函数关系、计算机证明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从而更
好地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
总而言之,本书《函数关系与几何证明史宁中》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经典著作,可以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许多新鲜的见解,有助于它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关系与几何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函数与几何一、引言函数与几何是数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函数可以描述几何图形的形状和位置,而几何图形也可以用函数来表示。
本文将介绍函数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关系以及应用。
二、函数的基本概念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上。
通常用f(x)表示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f(x)为因变量。
2. 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如果对于任意x1和x2(x1<x2),有f(x1)<f(x2),则称函数单调递增;如果有f(x1)>f(x2),则称函数单调递减。
(2)奇偶性:如果对于任意x,有f(-x)=f(x),则称函数为偶函数;如果有f(-x)=-f(x),则称函数为奇函数;如果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则称其为一般函数。
(3)周期性:如果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任意x,有f(x+T)=f(x),则称其为周期函数,T为最小正周期。
三、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1. 点、线、面的定义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
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没有宽度和厚度,只有长度和方向。
面是由无数个线段组成的,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2. 几何变换几何变换是指将一个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移动、旋转、翻折等操作后得到的新图形。
常见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镜像和缩放等。
四、函数与几何之间的关系1. 函数与直线之间的关系(1)斜率:直线可以用y=kx+b表示,其中k为斜率,表示直线在x 轴上每增加1单位时在y轴上增加的单位数。
斜率为正表示直线向上倾斜,斜率为负表示直线向下倾斜。
(2)截距:b为截距,表示直线与y轴交点在y轴上的坐标值。
(3)函数与直线相交:如果一个函数与一条直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这条直线是该函数的切线。
切线可以用导数来求解。
2. 函数与圆之间的关系圆可以用(x-a)²+(y-b)²=r²表示,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三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三元函数是指具有三个自变量的函数,常见的三元函数包括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几何意义。
我们来看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来定义的,其中最常见的三角函数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输入是一个角度,输出是单位圆上的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这意味着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平面内的点的位置。
通过改变角度的大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点,从而绘制出各种图形,如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等。
这些图形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三角形的计算中,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来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另一个重要的三元函数是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自变量是一个实数,输出是一个正实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个递增的曲线,它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几何上,指数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增长或衰减过程。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以指数函数的方式增长,那么它的质量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
同样地,如果一个物体的温度以指数函数的方式衰减,那么它的温度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降低。
指数函数的几何意义在于能够描述物体的增长或衰减过程的特点和趋势。
还有一个常见的三元函数是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自变量是一个正实数,输出是一个实数。
对数函数的图像是一个递增的曲线,它在数学和几何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几何上,对数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缩放或压缩过程。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尺寸以对数函数的方式缩小,那么它的尺寸会以越来越慢的速度缩小。
同样地,如果一个物体的声音以对数函数的方式衰减,那么它的声音会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变弱。
对数函数的几何意义在于能够描述物体的缩放或压缩过程的特点和趋势。
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元函数,还有许多其他的三元函数在几何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双曲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双曲线的形状,双曲线在几何学中常常用来描述双曲面的形状;反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解决三角方程,求解三角形的角度等。
中考专题复习
几何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青川县凉水九年制学校 张自满
C
A
B
O
x
y
y
x
M
C(1,a)
B(b,2)
A(3,0)
O(0,0)
B P(x,y)
A
O
x
y C
A
B
O
x
y
C
A
B
O
x
y
中考复习《几何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青川县凉水九年制学校 张自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函数的解析式,能画出函数的图象
2、能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几何图形与函数问题有效结合。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函数与其它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2、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得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函数图象与性质
2、难点:函数图象、性质与几何图形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过程:
(一)考点知识精讲。
1、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y =k
x (k ≠0)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
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 =PN ∙PM =|y |∙|x |。
k
S k xy x
k
y ==∴=,, 。
2、(备用)线段中点坐标:
若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线段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x 1+x 22
,
y 1+y 22
)
3、练一练:在双曲线y =k
x 的图象中,根据k 的几何意义求图形的面积。
S 矩形OAPB =|K |
S ∆OAP
=1
2
|K | S ∆ABC =|k |
(B 、C 关于原点对称) S ∆ABC =2|K |, (B 、C 关于原点对称)
3、(备用)如下图,□OABC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求a 、b 的值。
分析:根据题意得:
B P(x,y)
A
O
x
y
y x
O A B C y
x M
C(1,a)
B(b,2)
A(3,0)
O(0,0)a+02
=
2+02
b+02
=
1+32
a=2 b=0
【教师活动】: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反比例函数有关
知识点,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复习内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问题,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二)【中考典型精析】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像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D 、E .
(1)△OCE 与△OAD 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2)若CE :EB=1:2,BD :BA 的值是 ; (3)若四边形ODBE 面积为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A:2 B:3 C:4 D:5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
分析:本题可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E 、M 、D 入手,分别找出△OCE 、△OAD 、矩形OABC 的面积与|k|的关系,列出等式求出k 值.
解答:由由题意得:E 、M 、D 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S ΔOAD =|K|2
,S ΔCOE =|K |2
,过点
M 作MG ⊥y 轴于点G ,作MN ⊥x 轴于点N ,则S 矩形OAMG =|K |,
又∵M 为矩形ABCO 对角线的交点, ∴S 矩形ABCO =4S 矩形ONMG =4|K |, 由于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k >0,则|K |
2+
|K |2
+6=|4K |,
解得:k=3.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本知识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同学们应高度关注.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并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例题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交流问题,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例2:(2018 南充模拟 10分)如右图,抛物线y =ax 2+bx −3经过点A(2,-3),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且OC=3OB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 在y 轴上,且∠BDO =∠BAC ,求点D 的坐标; (3)点M 在抛物线上,点N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以点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
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AC ,作BF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F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F ∥x 轴,得到
F(-1,-3),设D (0,m ),则OD=1m 即可得到结论;(3)设
M (a,ax 2−2a −3),N(1,n),①以AB 为边,则AB ∥MN,AB=MN,如图2,过M 作ME ⊥对称轴于E,AF ⊥x 轴于F ,于是得到⊿ABF ≌⊿NME ,证得NE=AF=3,得到M (4,5)或(-2,5);②以AB 为对角线,BN=AM,BN ∥AM,
如图3,则N 在x 轴上,M 与C 重合,于是得到结论
解:(1)由y =ax 2+bx −3知,C (0,3)
∴ OC=3OB, ∴ OB=1, ∴ B(-1,0)……………..(1分) 把A (2,3),B (-1,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
得 {4a +2b −3=−3,
a −
b −3=0, 解得 {a =1, b =−2,…..…(2分)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3分) (2)如图,作BP ⊥AC 延长线于点P ,
∵A(2,-3),B(-1,0),C(0,-3),
∴AP ∥x 轴。
………………………(4分) ∴P (-1,-3), ∴BP=AP=3, ∴ ∠BAC =45°,
∵OD=OB=1, ∴ ∠BDO=45°,
∴D(0,1)或D(0,-1) …………………(6分)
(3) 设M (a,a 2−2a −3),又由(1)知抛物线的 对称轴为直线 x=1,设N (1,n).
①以AB 为对角线,BM ∥AN,BN=AM,如图1, ∵ A(2,-3),B(-1,0), ∴AB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 1
2
∵N 点横坐标为 1, ∴点M 的横坐标为 0,即a=0, ∴点M 与点C 重合, ∴M (0,-3)…………(7分)
②如图2 ,以AB 为边,则MN ∥AB,MN=AB,作ME ⊥对称轴x=1于点E ,AF ⊥x 轴于点F ,易证△MEN ≌△BF A, ∴ME=BF
∵A(2,-3),B(-1,0), ∴ME=BF=3 ..........(8分)
∴点M 到对称轴x=1的距离为3,即 |1−a |=3 得a=-2或a=4. a 2−2a −3=5 ∴点M 的坐标为(-2,5)或(4,5)。
……….(9分)
综上,存在以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M 的坐标为(0,3)或(-2,5)或(4,5)。
………………..(10分)
(三)【课堂练习】
补充完善例1、例2.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何收获?
N
(M)
(图1)
M
N E
F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