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化学备考复习 题型研究——“无机化工流程题”解题指导
- 格式:pptx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6
202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常考专题无机化工流程解题分析2命题研究无机化工流程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的基础知识及已有的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呈现形式: 流程图,表格,图像考查知识点:1:实验的基本操作2: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流程中物质的转化与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4:环境保护和利用5:相关计算解题策略分析1:无机流程的模型:原料+辅料___核心反应1----分离------再加辅料核心反应2-----分离提纯-----等等----最后得到目标产物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原料处理----分离提纯-----得到目标产物(1):原料处理阶段常见名词: 酸浸,水浸,碱浸,浸出率,煅烧,焙烧,水洗,酸洗,等等,问题设置:提高浸出率的方法,某种药品的作用,某种条件的控制,核心反应的方程式(展开: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及技巧)(2):分离提纯阶段以无机流程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基础,这部分题目是独立的题型,与题目的关联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分.主要是常见分离提纯的仪器和步骤。
(列举常见分离提纯的方法)注意答题时文字叙述的规范性。
例如洗涤沉淀,滴定终点的判断,PH的测定,除杂的等等(3):目标产物的获得常见问题设置:环保和绿色化学,及资源的回收和在利用,以及产品纯度的计算。
(展开:计算的方法: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
)2:方法技巧(1)首先快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解决“干什么”(2)“怎么做”-------------迅速把握文字材料和方框中有效信息,明确各步的反应原理和操作目的,在相应方框旁写出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明确各步的反应原理”----是指弄清每个方框内的物质成分是什么?向方框内加入某种试剂后会与其中的哪些成分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因此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性质非常熟悉,我们要判断哪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应首先从物质类别的通性和具体物质的特性进行判断,其次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可变性(即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入手](3)遇到不懂的信息或问题可以跳过去,到时再说,有些提供的信息可能在问题中根本没涉及,有些信息则可以结合问题帮助理解(4)可以在问题中寻找一些相对独立的问题作答,节约审题时间xx年安徽卷27.(15分)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
《高考12题逐题突破》:无机综合(化工流程综合题的研究)——真题调研把握命题规律【核心突破】【真题调研】1.(2019·全国卷Ⅰ,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业。
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到 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NH4HCO3+NH3===(NH4)2CO3(2)SiO2、Fe2O3、Al2O3KSCN溶液(3)一元弱将硼元素转化为H3BO3,促进析出(4)2Mg2++3CO2-3+2H2O===Mg(OH)2·MgCO3↓+2HCO-3(或2Mg2++2CO2-3+H2O===Mg(OH)2·MgCO3↓+CO2↑) 溶浸高温焙烧解析(1)硫酸铵溶液中存在平衡:NH+4+H2O NH3·H2O+H+,硼酸镁能与水解出的H+反应,促进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一水合氨浓度增大,因溶液中存在平衡NH3·H2O NH3+H2O,一水合氨浓度增大,促进NH3·H2O分解产生NH3。
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在高考试题考察中,为了使化学教学更加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高考将无机框图题改为化学工艺流程框图题。
这类题是通过某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流程简图的分析,以物质制备、分离、提纯为试题情境,以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平衡原理、水解理论、物质制备和分离的知识为考察知识目标,以信息的获取、加工、整合和新情境下实际问题的分解、分析、综合、解决及以经济的视角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为考察能力目标。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特点: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
(1)流程的呈现主要有以物质转化为主线,以操作过程为主线,甚至有时候会以设备为主线。
(2)这类题常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设问:①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速率、原料的利用率等温度:反应速率、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结晶等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③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⑤实验基本操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⑥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
解答无机化工流程试题的程序:(1)基本步骤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然后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③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④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2)流程具体分析:化工过程加某物质的可能作用:①参与反应:作为原料参加反应、作为除杂试剂、作为除污染试剂。
②提供氛围(关注参与反应的物质性质的特殊性或反应条件的特殊性):如氧化或还原性氛围、酸碱性氛围调节pH、温度氛围如提供能量维持高温、作溶剂如调节溶解度。
无机化工流程高考试题的研究及教学反思无机化工流程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涉及到各种化学反应和工艺条件的选择。
高考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的重要考试,因此,研究无机化工流程高考试题的设计与教学反思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无机化工流程高考试题的设计在设计无机化工流程高考试题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覆盖广泛:试题应该涵盖无机化工流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反应的选择与条件、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工艺的控制与优化等。
试题难易程度应该适宜,能够考察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结合实际案例:无机化工流程通常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因此试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设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流程的应用和意义。
例如,可以设计一道试题让学生分析某废水处理过程中选择了何种反应方法,以及该方法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3. 综合能力考察:无机化工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试题设计时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道试题要求学生分析某化学反应产物的纯度、收率及反应速率,以及如何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教学反思结合无机化工流程高考试题的设计,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反思:1. 教材内容和实践应用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无机化工流程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流程的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机化工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离不开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强调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无机化工流程的学习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流程的具体操作和现象变化,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4. 评价体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统一:在考试评价中,需要考虑学生对无机化工流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一、解题策略化工流程中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化工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原料处理―→分离提纯―→获得产品(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①加快反速率②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水浸:与水接触反或溶解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更多转化)酸浸:在酸溶液中反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④控制反条件的方法(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①调pH值除杂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若要除去Mn2+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满足两点:能与H+反,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②试剂除杂③加热:加快反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氏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物质。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萃取(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①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②蒸发、反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溶质时,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⑤重结晶(4)其他常见考点①化学方程式②仪器③计算④信息二、热点题型探究热点1 碱金属及其矿物的利用例1(2012·理综,32)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MgSO4·2CaSO4·2H2O(s) 2Ca2++2K++Mg2++4SO2-4+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
无机化工流程题答无机化工是指以无机原料为主要原料进行的化学反应和工艺,主要涉及到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无机化工具有生产成本低、危险性小、产品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学、建筑、医药、食品等领域。
下面将回答以下无机化工流程题:1. 什么是硫酸盐法制冷剂R22的制备工艺?硫酸盐法制冷剂R22的制备工艺是先将氯气与四氯化碳在光照作用下生成氯化甲烷和二氯甲烷。
再将这两种氯化物与氟气在硫酸的催化下反应,得到氟氯甲烷和氟二甲烷混合物。
最后经过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R22。
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易得、高产率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催化剂回收难度大、废液处理困难等问题。
2. 什么是氟硅酸法制备二氧化硅?氟硅酸法制备二氧化硅是指采用氟硅酸和硅酸铝钾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从中提取出二氧化硅。
具体步骤是先将氟硅酸、水和氨一起混合,再加入硅酸铝钾,反应生成降解产物。
然后将其反应生成稳定的六氟硅酸铝和水,进而得到含二氧化硅的溶液。
最后通过蒸发、冷却、过滤等步骤得到二氧化硅。
该工艺具有低成本、高纯度、易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建材等领域。
3. 硫酸铵过程中,产生硝基氨,如何利用?硫酸铵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硝基氨的生成。
硝基氨为无色液体,是制备硝化甘油和硝化纤维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硝基氨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以其为原料的产品包括炸药、染料、医药等。
例如,在炸药生产中,硝基氨可用于制备硝化纤维、硝化甘油、硝化羧甲基纤维素等物质,是制备爆炸性药物重要的原料之一。
4. 有机硅产品D4的制备工艺有哪些?D4是一种有机硅产品,是各种硅氢化合物的重要基础和中间体。
D4的制备工艺可以采用从硅甲烷途径合成和从四氯化硅途径合成两种方法。
其中,从硅甲烷途径合成D4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硅甲烷与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六氢二甲基二硅氧烷(L2)和六氢二甲基单硅氧烷(D3)的混合物。
2.再将L2和D3混合物与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六氢二甲基三硅氧烷(L3)和D4的混合物。
无机化工流程题解题策略一、无机工艺流程试题的结构模型流程图一般三大部分:原料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与提纯呈现模式识图方法箭头的意义 图1: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投料),箭头出去的是生成物(产物、副产物)图2:箭头表示反应物分步加入和生成物出来图3:返回的箭头一般是“循环利用”的物质二、无机工艺流程试题的“明线”与“暗线”四线 内涵试剂线 分清各步加入试剂的作用,一般是为了除去杂质或进行目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等。
操作线 分离杂质和产品需要进行的分离、提纯操作等。
杂质线 分清各步去除杂质的种类,杂质的去除顺序、方法及条件等。
产品线 工艺流程主线,关注目标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各步发生的反应或进行分离、提纯的操作方法,实质是目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三、工艺流程题过程解读 图1图2图3(1)读流程图。
①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反应物),出去的是主产物或副产物(生成物)。
②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
(2)解题要点。
①审题要点:a.了解生产目的、原料及产品;b.了解题目提供的信息;c.分析各步的反应条件、原理及物质成分;d.理解物质分离、提纯、条件控制等操作的目的及要点。
②答题切入点:a.原料及产品的分离提纯;b.生产目的及反应原理;c.生产要求及反应条件;d.有关产率、产量及组成的计算;e.绿色化学。
(3)解题方法。
①首尾分析法:对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线的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此分析中找出它们的关系,弄清原料转化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的化工工艺,再结合题设问题,逐一解答。
(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含副产品)的工艺流程题,用此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③交叉分析法:有些化工生产选用多组原材料,先合成一种或几种中间产品,再用这一中间产品与部分其他原材料生产所需的主要产品,这种题适合用交叉分析法。
专题讲座二无机化工流程题解题方法指导一、解题策略化工流程中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化工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原料处理―→分离提纯―→获得产品(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①加快反应速率②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更多转化)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④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①调pH值除杂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物质开始沉淀沉淀完全Fe(OH)3 2.7 3.7Fe(OH)27.6 9.6Mn(OH)28.3 9.8若要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应该怎样做?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②试剂除杂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侯氏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萃取(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①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专题5 无机化工流程题温习策略与解题方式指导一、探讨解题思路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设问方式:方法、成份、物质、缘故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落点:大体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进程为背景,表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09广东,22)某工厂生产硼砂进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要紧含有MgCO3、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矿石(固体)预处置:酸溶解(表述:“浸出”)除杂:操纵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映是:操纵条件,调剂PH,使Mg2+全数沉淀(一). 解题思路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份的目的→ 认真分析每步发生的反映及取得的产物→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试探→ 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种题目时:第一,要粗读试题,尽可能弄懂流程图,但没必要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第二,再精读试题,依照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
分析流程图需要把握的技术是:①阅读全题,确信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取得何产物(副产物),对照原料和产物;②了解流程图之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挪用;解析流程图并试探: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映?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稳?)。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正确?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如何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关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没必要要把每一个环节的原理都弄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
考察内容要紧有:1)、原料预处置2)、反应条件的操纵(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调剂、溶剂选择)3)、反映原理(离子反映、氧化还原反映、化学平稳、电离平稳、溶解平稳、水解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置、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5)、化工平安(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