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汽车故障诊断学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3
工作任务3.6 汽车ABS系统的故障诊任务载体一辆上海桑塔纳2000GSi(时代超人)乘用车在行驶过程中ABS故障警告灯点亮。
请问,如何诊断并排除此车故障?学习内容一、ABS 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测的一般思路1.初步检查(1)检查驻车制动( 手刹) 是否完全释放;(2)检查制动液液面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3)检查ABS 电控单元导线是否良好,连接器及导线是否损坏;(4)检查各导线连接器( 插头与插座) 和导线的连接或接触是否良好;(5)检查所有的继电器、熔断丝是否完好,插接是否牢固;(6)检查蓄电池容量和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检查蓄电池正、负极导线的连接是否牢靠,连接处是否清洁;(7)检查ABS 电控单元、液压控制装置等搭铁端的接触是否良好;(8)检查车轮胎面纹槽的深度是否符合规定。
2.ABS 故障代码的读取方法(1)借助汽车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代码;(2)跨接自诊断电路读取故障代码;(3)利用汽车仪表板上的信息显示系统读取故障代码。
二、ABS 系统故障征兆模拟测试方法在ABS 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中,若是单纯的元件不良,可运用电路检测方式诊断。
如果属于间歇性故障或是相关的机械性问题,则需要进行模拟测试以及动态测试。
1.模拟测试方法(1)将汽车顶起,使4 个车轮均悬空;(2)启动发动机;(3)将换挡操纵手柄拨到前进挡(D)位置,观察仪表板上ABS 故障指示灯是否点亮,若ABS 故障指示灯亮,表示后轮差速器的车速传感器不良;(4)如果ABS 故障指示灯不亮,则转动左前轮。
此时ABS 故障指示灯若点亮,则表示左前轮车速传感器正常;反之,ABS 故障指示灯若不亮,即表示左前轮车速传感器不良;(5)右前轮车速传感器测试方法与左前轮车速传感器测试方法相同。
该模拟测试系根据ABS ECU中逻辑电路的车速信号差以及警示电路特性,便于检测车速传感器的故障而设置的。
2.动态测试方法(1)使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至少12km/h 以上;(2)测试车辆转弯( 左转或右转) 时,ABS 故障指示灯是否会点亮。
《汽车故障诊断学》课程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汽车故障诊断学》是车辆工程等专业一门主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该课程,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关键词]汽车故障诊断教学改革创新一、前言《汽车故障诊断学》是普通工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研究汽车故障机理、汽车诊断理论、方法和检测诊断技术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以工程数学、可靠性理论、信息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以汽车故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等系统的检测原理及方法;检测设备的构造与使用;汽车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分析与排除等。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 现代汽车已经是一个融机、电、液、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它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汽车故障的诊断从传统的问、看、听、闻的经验诊断方式, 逐步发展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诊断系统智能化、诊断手段多样化的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经过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等专业教育过程,人才的创新精神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实践能力。
如何通过对传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运作方法的改革创新, 使其适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本文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 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几方面的改革创新作些探讨。
二、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2.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学习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和意义。
2.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教学难点: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1.授课教学法:以讲授方式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讲授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0分钟)a.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观察、提问、检查、测试和判断等步骤。
b.分别详细讲解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c.强调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3.汽车故障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些常见的汽车故障案例,包括发动机无法启动、车辆行驶中突然熄火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4.实践操作(40分钟)将实际的汽车故障车辆移至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根据教师提供的故障情况,学生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指导和评价,并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5.总结归纳(1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总结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并展示学生的操作成果。
六、教学评估:1.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2.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常见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板书设计:汽车故障诊断-概念和意义-基本原理和步骤-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八、教学参考资料:1.《汽车故障诊断原理与方法》2.《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教程》3.相关案例和资料。
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故障诊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习使用常见的汽车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汽车故障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有遇到过汽车故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故障现象的描述、故障原因的分析和故障解决方案的确定。
2. 解释常见的汽车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如汽车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多用途扫描工具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的汽车故障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供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辆模拟故障的汽车和相应的诊断工具。
2. 让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并尝试解决故障。
3.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操作,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五、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诊断结果和解决方案。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汽车故障诊断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汽车故障的观察和分析。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2. 提供一份简单的问答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汽车故障诊断知识和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修理厂或与汽车技术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实际的汽车故障诊断过程。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是一门重要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与汽车安全、环保和高效使用密切相关,是现代汽车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检测和维修,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汽车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检测;3.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维修作业;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检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维修技术等。
具体内容包括:1. 汽车检测基础知识,如检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检测数据的解读等;2. 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等部位的故障诊断和检测;3. 维修技术,如维修工具的使用、维修方案的制定等;4. 实际操作训练,如故障模拟、维修实践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包括: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3.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动手能力;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一章: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学习目标:了解汽车故障定义:理解汽车故障的分类方法及各类汽车故障的特点;掌握汽车金属零件摩损,断裂、变形、腐蚀和穴蚀失效的机理;特征及在汽车维修中应采取的防止措施;理解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形式和机理;掌握汽车零件润滑状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汽车故障的规律和维修对汽车故障的影响,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定义;理解诊断参数和诊断标准的概念;了解汽车故障诊断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汽车故障与产生原因一、汽车故障及其分类:(一)汽车故障:汽车产品分为:1:可修复2:不可修复两大类2。
不可修复:①技术上不便进行维修(例:刹车片、轮胎等易磨件)②技术上可维修,便维修不经济(例:燃油滤清器(10元、—15元;机油滤清器(20元左右))1:可修复产品:指零件发生故障后,可通过维修恢复其规定功能的产品。
举例:①发动机(排汽管冒黑烟,机油上窜)②发电机(不发电)③变速箱等:主要指汽车上的比较大的总成出现故障汽车故障的定义: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它包括汽车不能行驶,功能不正常和个别性能指标超出规定的技术要求.(无燃油,油路不通,水温过高,刹车轮毂温度过高,导致刹车失灵等。
)(二)汽车故障的分类(1)按故障发生的性质①自然故障②人为故障自然故障定义:汽车在使用期内,由于受外部、内部、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故障(高速行驶,油路堵塞。
点火线圈损坏等。
)人为故障定义:汽车在制造和维修中,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零件或违反了装配的技术要求,或者汽车在使用中没有遵守使用条件和操作工艺规程以及运输,保管不当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故障:(举例:学驾驶过程中,不踩离合器,直接换档,出现把齿轮打坏。
在换刹车片的过程中,把机油弄在刹车片上去.)(2)按故障发生的速度:①突发性故障②渐进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指零件在损坏前没有可以觉察到的征兆,零件损坏是瞬时出现(例:遇到意外障碍物、超载、轮胎被刺破,油路堵塞,导线松脱等)这种故障易排除,通常不能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
渐进性故障:指汽车某些零件的初始参数逐渐恶化,其参数值超出允许范围而引起的故障:(典型例子:气缸-活塞①排汽管冒黑烟;②曲轴箱窜气.)量变—质变(新轮胎—旧轮胎)这种故障可以预测:通过诊断和监测、能预测故障发生的时间(发动机15年左右要求大修)(3)按故障表现的稳定程度:①持续性故障②间歇性故障(电路:因磨损、过热、振动等)(4)按故障是否显现可分为①可见故障:已经导致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的故障(发动机突然熄火或动力下降,油路和电路出问题。
)②潜在故障:正在逐渐发展但尚未对功能产生影响的故障(汽车前轴和传动轴裂纹。
)(5)按故障危害度:①致命故障(刹车失灵,转向失效,偏刹)②严重故障(发动机出现拉缸现象)③一般故障(某一缸不工作)④轻微故障(转向灯失效)二、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是零件失效,表现为:磨损;断裂;变形;腐蚀二、汽车故障的规律()1、汽车故障率指汽车或总成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行驶到某里程后,在尚未发生故障的汽车或总成中,单位行驶里程(或单位时间)发生故障概率。
(是一个数学统计量)实际生产中。
平均故障率()作为故障率的观测值。
()M-汽车或总成在观测行程(或时间)内发生故障的当量次数()—-汽车或总成总观测行程(或累积时间)2、汽车或总成的故障规律指故障率()与使用时间的关系呈现一种“浴盆曲线”Ⅰ—早期故障期Ⅱ—偶然故障期Ⅲ-耗损故障期Ⅳ—正常使用期Ⅰ—早期故障期: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投入到工作的初期原因:①设计缺陷(三菱帕杰罗,刹车油管有缺陷,减震器磨损油管,启用了召回制度);②制造质量差;③安装不正确;④调试不当;⑤操作维护失误(二级维护,挽机油滤清器,旧密封圈未取下,若套上新密封圈时,出问题)讲一讲,新车为什么要渡过一个磨合期,(2000公里,5000公里~7000公里)特点:故障率较高()随时间增加而迅速下降,属故障率递减型Ⅱ-偶然故障期:()的值低且相对稳定。
接近于常数,属故障率不变型.原因:材料缺陷,操作失误,涧滑不良等引起。
Ⅲ—耗损故障期:()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得越来越快,属故障率递增型。
原因:汽车总成零件的磨损,疲劳、变型等.第二节:汽车故障诊断一:“汽车故障诊断”的定义:是指在汽车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的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的部位及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与判断。
二、实现汽车故障“快速”,“准确”“有效"诊断所具备的条件有:①熟悉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判定故障现象相关的系统或总成范围。
②具有清晰的检测思路,明确检测参数,正确的检测方法。
③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故障的复杂性)三、诊断参数和标准1、诊断参数:是供诊断用的能够反映诊断对象技术状况的可测物理或化学量①发动机功率的输出(偏小、有漏气现象)②汽车制动力(制动距离)③点火电压(讲一下击穿电压1。
5~2×104间隙0.5~0。
7毫米)2、诊断标准: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确定诊断对象技术状况好坏的诊断参数测量值的极限值。
(提供一个比较尺度。
发电机的继电器电阻为5欧但测得的值为10欧则损坏)四、汽车故障诊断方法1、人工经验诊断法:是诊断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情况下,借助简单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气压表、油压表、温度表),或直接用眼看、耳听、鼻闻等手段,边检查、边试验、边分析、进而对汽车技术状况、故障部位、原因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特点是诊断方法简单,对复杂故障的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需要诊断人员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仪器仪表诊断法:诊断时,在汽车不解体的条件下,诊断人员利用汽车专用诊断仪器仪表(如示波器,电子诊断仪)测得诊断对象的参数值、曲线或波型等,了解诊断对象的技术状态,并进行分析和判断,给出诊断结论。
特点,诊断准确性有所提高,效率较低(因为仪器仪表只能逐项进行检查).3、智能诊断法:以微机控制为核心的汽车诊断仪器设备能自动完成诊断对象诊断参数的自动检测,并利用仪器设备自存的诊断标准和分析软件实现检测结果自动分析,进而自动对汽车的技状况、故障部位及原因作出判断,而且还能存储并打印检测诊断结果。
特点,诊断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析,是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五、汽车故障诊断分析1、故障树诊断法(应用非常广泛)定义:将系统故障形成的原因由总体至部分按树枝状逐级细化的分析方法.目的:判明基本故障,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
实例:发动机过热,而电动风扇不转冷却水循环路线:水套—节温器主阀门打开—散热器(上、下水室)水泵—-水套(大循环)△水套—节温器副阀门打开——旁通孔—水套(小循环)△汽车发动时,风扇不旋转的优点复习与思考题1。
何为汽车故障?常见汽车故障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
何为汽车故障的规律?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
根据浴盆曲线简述汽车维修对提高汽车可靠性的重要性.4.汽车故障诊断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何为故障树诊断法?第二章汽车诊断概述2.1发展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意义(1)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改革汽车维修制度,实行视情维修的必要手段早期汽车维修行为:①事后维修②定期强制保养(2)发展诊断汽车技术是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修质量的迫切需要。
(3)加强汽车安全技术检测,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有效手段.2。
2汽车诊断与诊断学汽车诊断—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的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检查。
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的检查。
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值的总和。
监测-—对机器技术状况进行定期的或连续的检测汽车故障诊断学的定义:是研究汽车故障机理,汽车诊断理论,方法和检测诊断技术的一门学科。
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汽车故障物理②诊断数学③检测诊断技术2.3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一、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直观诊断——传感器(监测诊断)——人工智能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2)(3)(4)。
4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一、国外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我国机动车的检验制度(1)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月检验1次(2)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常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3)小型、微型非营运裁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4)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5)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2、检测管理制度化重点讲我国汽车检测站的情况3、检测指标标准化4、检测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和综合化发展方向5、国内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一)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特点(1)检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2)法规建设逐步完善第三章汽车诊断参数与诊断信息获取3。
1汽车故障诊断的分类面大类:①汽车电器故障诊断②机械故障诊断3.1.1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一、汽车电器故障诊断分:①数字电路故障诊断和②模拟电路故障诊断①数字电路故障:仅存两种状态0和1真值表对照原因—-结果运用最多的是解码器②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多样性、信号的连续性,非线性、容差和噪声、诊断度大,精度纸、稳定性差。
—-检测诊断效益低.3.1。
2汽车机械故障诊断一、汽车机械系统故障的特点(1)随机过程数字的不重复—-只能从统计意义上进比较。
(2)强调随机过程3。
2汽车诊断参数汽车诊断参数主要用状态参数来表示(因为直接测量结构参数非常困难) 3。
2。
1状态参数与结构参数的关系(1)渐增曲线:状态参数随结构参数增大而增大。
(2)非单值变化曲线:状态参数在结构参数变化允许范围内出现极值.(3)渐减曲线:状态参数随结构参数增大而减小。
例如:(1):发动机气缸漏气率随活塞与气缸壁不均匀磨损间隙增大而?(2):发动机然烧机油量的多少随活塞与气缸壁不均匀的磨损间隙增而?(3):发动机输出功率随活塞与气缸壁间隙变化为?(4):气缸压缩压力随气缸与缸壁间隙变化而?3。
2。
2诊断参数的选择方法与原则一、确定诊断参数时注意以下4点(1)诊断参数反映灵敏性。
(输出值大的状况参数优越。
举例说明)(2)诊断参数的单值性。
(不出现极值的状态参数优越,因为极值不容易测量准确)(3)诊断参数稳定性(测量的重复性好的参数作为诊断参数。
)(4)诊断参数的可达性和方便性3。
3.3汽车诊断参数总共有四类汽车诊断参数(1)主要功能工作过程状态参数:(制动距离,发动机功率,制动时间等)(2)伴随工作过程状态参数:热(水温,制动散热等).声(发动机异响,消声器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