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中西医全科思维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52.30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胃癌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胃癌的术前准备、术后治疗和并发症预防。
方法准确选择胃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及严格的术前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与手术方法,贲门癌行食管胃弓下吻合术,胃癌行胃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减少了围手术期的危险,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25%),死亡1例(6.25%)。
结论胃癌患者常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术前有针对性的处理,术中术后密切监护、及时治疗,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胃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发症胃癌是全世界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我国大部分医院的病例和资料显示,胃癌患者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排首位,患者的每年的平均死亡率大约为30%[1]。
由于胃癌的临床特点不明显,早期不易被发现,当确诊时大部分的患者已是晚期胃癌,患者的死亡率较高,相关并发症也较多。
本文对2003~2007年在我院进行中西医结合和手术治疗的16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共16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
男女比例为3:1;患者的年龄为36~79岁,平均年龄为(62.5±0.4)岁,患者的病史为3~20个月,平均病程为(12.6±1.3)个月。
肿瘤部位:胃体部12例,幽门部3例,贲门部1例。
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在1988年公布的胃癌TNM分期法分期[1]:Ⅱ:T2N0M0 有10例;III A:T3N1M0有2例;III B T3N2M0 有2例;T4N1M0 有1例;Ⅳ:T2-4N1-3M1 有1例,其中,有1例为皮革胃对其另置化疗泵。
按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胃溃疡的患者有10例,贫血患者有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有2例,存在持续性的上腹部痛、恶心、呕吐、便血、食后饱胀的患者有1例。
其中,合并存在心率不齐有6例,合并存在慢性肺病有3例,合并存在低蛋白血症有2例,合并存在心肌供血不足有2例,合并存在高血压有1例,合并存在糖尿病有1例,合并存在胃癌穿孔有1例。
提出对于胃癌的治疗中西结合最为合适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高。
随着医学的发展,胃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许多都提出了中西结合治疗胃癌的观点。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优势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1.1 中医治疗胃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胃癌主要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活血化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进行。
具体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中药治疗胃癌主要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调节体内失衡的阴阳,改善气血瘀滞的状况,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半夏、山楂等,具体的配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针灸治疗胃癌主要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胃癌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等。
推拿治疗胃癌主要通过按摩胃部及相关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消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
1.2 西医治疗胃癌的理论基础西医治疗胃癌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方法。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通过切除病灶,达到治愈或缓解症状的目的。
化疗和放疗主要是辅助手术治疗的方法,通过药物或放射线的作用来杀死癌细胞。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2.1 综合治疗效果更好中医和西医有着各自的优势,中医主要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瘀滞等方面进行治疗,而西医则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杀死癌细胞。
结合中西医的优势,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为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2 缓解治疗副作用中医治疗胃癌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缓解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中医药物中的一些药物可以减轻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3 改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不仅可以改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胃癌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细胞。
中医学认为,胃癌与中医的一些证型如“心腹痞”、“积聚”、“反胃”等有关。
另外,中医一般会将胃癌化疗药物引发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视为中医中的“药毒”或“药邪”,属于中医学中的“纳呆”或“呕吐”范畴。
这些反应可以被视为脾虚证的一种辨证分型。
预防胃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饮食,限制盐腌、熏制食品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饮食,戒烟限酒,合理处理精神压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及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胃癌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饮食、菌群失调、烟草和酒精的使用、遗传因素以及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胃癌发生的地域差异也存在一定影响。
胃癌早期患者症状可能不明显,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则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恶心、消化不良、呕吐、黑便、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诊断胃癌通常需要进行体检、内镜检查以及抽取组织样本作为活检进一步分析。
治疗方法除中医治疗外,还包括西医治疗,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胃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中医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注重人体整体的平衡和调节。
西医学则侧重于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中西医结合下胃癌早期的发现与治疗:中医在胃癌早期发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利用中医实现胃癌早期发现的方法:1. 望诊:中医师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形态、脉象等,来辨别体内是否存在异常症状。
比如,胃癌早期可能出现面色沉黯、舌苔厚重、舌质变化和脉象紧弦等情况。
2. 问诊:中医会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包括食欲变化、消化不良、胃部疼痛等症状。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提供的信息,中医师可以推断出患者是否有胃癌的风险。
3. 切脉:中医通过检测患者的脉象来判断体内的阴阳失衡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自我见解【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巨大,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尤其是食物结构改变较大。
由于动物类食物的大量摄入,造成人体营养成分比例的长期失调,这是胃肠道肿瘤发病率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副作用在临床上,如何治疗胃肠道肿瘤,才能最大的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
以下是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一些体会,现报道如下:1.西医1.1外科治疗:西医肿瘤的外科治疗其原则是:切除原发病灶及被侵犯的组织器官以及周围淋巴结。
早期无转移癌应缩小手术的范围;对少数近距离转移癌的患者则应适当扩大清除范围;对有远距离转移患者,在手术清除基础上,强调综合治疗。
除了做到早期诊断和手术外,也要提高手术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能力,要求充分切除原发病灶和清扫周围淋巴结,以提高5年生存率。
1.2术后局部介入化疗:胃肠道肿瘤的化疗是近30年来兴起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疗效仍然存在着争议。
据文献统计,化疗对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总有效率在50%左右。
2.中西医结合2.1从中医角度讲,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反应,所以治疗肿瘤不能只单纯从局部出发。
对成功的西医手术来说,也不能肯定癌细胞已被全部清除。
另外,化疗只能控制病情发展,并且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又损伤了正常细胞。
所以,中医药对癌症的治疗,不但看到肿瘤局部之“邪”聚,而且注意到患者的阴阳脏腑、气血整体之“正”虚。
采用扶正祛邪与外科手术、区域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优势。
2.2中药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贫血。
胃肠道肿瘤患者患贫血的原因很多,既可以是肿瘤长期损耗人体正气,进而导致气血亏虚。
也可是在放化疗过程中,脾胃之气受损,水谷纳入不足,无以化生为气血,从而导致气血亏虚而成。
中医药治疗时,应以补益气血药物为主,同时顾护脾胃。
关于胃癌的中西结合治疗原则的一点建议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对于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我国胃癌发病率相对较高,不仅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多数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已确诊的胃癌患者中处于晚期的患者占比相对较多,患者确诊后生存年限普遍较短,且生活质量也普遍较差。
胃癌与多重因素有关,而饮食因素是胃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高盐饮食是胃癌的重要饮食危险因素,尤其是长时间食用熏腌类食物、盐渍类食物的群体,其胃癌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
另外,经常食用不新鲜、霉变的食物也会增加胃癌风险。
除了饮食因素以外,幽门螺杆菌、家族遗传、慢性胃部疾病等也都是导致胃癌的重要病因。
目前来看,胃癌患者可选择治疗方案相对较多,中西医面对胃癌均有相应的治疗方案,而从治疗效果上来看,胃癌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因此中西医结合治胃癌也成为了当前许多胃癌患者关心的内容。
本文将针对中西医结合治胃癌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我们一定要明确一个事实,如果确诊胃癌,不应该偏信中医而不接受西医治疗。
很多人受自身观念限制认为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太大,因此采取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胃癌,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一般来讲,胃癌患者确诊后其病情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单纯中医治疗无法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这会导致病情延误并进一步缩短患者的预期生存年限。
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优势作用,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
患者及家属都应该了解西医治疗措施对于胃癌患者的重要性,如果经检查患者满足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条件,一定要遵照医生指导意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这对患者而言是必要且急迫的。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采取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不断增加,对于这一部分患者而言,积极采取根治性手术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治疗质量。
一般来讲,如果患者处于早期,在手术治疗中应考虑采取改良手术,该手术能够减少胃部切除量、降低手术对患者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胃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奇效提到癌字,大家都十分恐惧,可以说是谈癌色变。
胃癌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在一些国家癌症是男性十分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
同样胃癌也是我国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曾经在1990年的时候,我国做了恶性肿瘤死因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胃癌死亡率占据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
最近几年,我国人们生活条件逐渐变好,饮食结构不断改变,胃癌的发病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且医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优化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王大爷被查出患上了胃癌,在医生告知的那一刻王大爷觉得自己被判了“死刑”,能活着的时间不多了,进而产生丧失治疗的自信心。
面对王大爷的这种心理,医生告诉他,胃癌并不是代表死亡,通过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延缓病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医生说完这些后,王大爷觉得自己的病还有希望,便询问医生应该如何治疗胃癌这种疾病。
医生告知王大爷如今治疗胃癌通常都运用中医西结合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大爷十分好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都包括哪些方法。
下面我们针对王大爷的疑问介绍一下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知识。
1.西医治疗胃癌的方法在治疗胃癌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病人的分期进行明确判断。
胃癌分期是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转移的具体范围而确定。
运用的治疗方法应该按照病人的实际病情进行分析。
如果肿瘤停留在胃粘膜并且没有转移时,那么一般可以运用单纯手术或者内窥镜展开治疗。
若是借助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周围,那么也可以运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扩大切除范围。
然而若是肿瘤转移到肺部等一些远处器官,那么就无法运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进而也无法痊愈,这时应该运用放疗以及化疗等一些方式进行治疗。
1.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中医在治疗胃癌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在治疗胃癌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首先收集四诊的相关资料,综合进行分析,分析病因等,对某种性质证进行判断,按照实际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胃癌辨治思路【关键词】胃癌;辨证论治;中医疗法胃癌属中医学“胃脘痛”、“反胃”、“积聚”等范畴。
中医在胃癌的治疗中有着独特优势,笔者现将自己辨治思路与同道商榷如下。
1 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以邪实为主人体饮食不节、情志不舒和感受外邪等影响脾胃,致脾失健运,胃腐熟水谷功能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日久则气滞、血瘀、湿停、浊聚、痰结、毒热诸证均起,其中以气滞络瘀、浊毒内蕴为基本病机。
因湿浊积滞化热,郁热内生,蕴热入血而为热毒,毒邪痰湿凝结中焦,运化失司,气滞血瘀,瘀毒内阻,渐而形成积聚。
故浊毒相关为害乃病机之关键。
浊毒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既是一种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病理产物。
初期浊毒内壅,气滞络阻,胃失和降,标实为主;后期津液阴血耗伤,胃失濡养,虚实夹杂。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胃癌的发生与“邪毒”有关,“邪毒”又称“癌毒”,包括了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转移、浸润,当然也包括肿瘤所在部位炎症性反应。
笔者认为,癌毒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既可直接外客,亦可因脏腑机能失调而内生。
《内经》提出的“阳道实,阴道虚”,揭示了阳明发生病变后向阳、热、实方向转化,而太阴则向阴、寒、虚方向转化的基本规律。
《伤寒论》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实则阳明,胃病多实、多热。
癌毒阻滞,产生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于胃,导致气滞络瘀、浊毒内蕴、邪毒盘结之邪实与气阴两伤之正虚相互兼夹,造成病机复杂的情况。
2 化浊解毒,分期论治,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胃癌的本质是气滞、血瘀、湿停、浊阻、热毒相互交结,致浊毒内蕴,故治疗应以“化浊解毒、软坚消积”为基本大法,攻其邪毒之气,邪祛则胃气得固。
徒清热解毒则湿浊不去,徒化浊利湿则热毒不除,解毒化浊法的运用可斡旋中州,使毒除浊化,达气行血畅,积除郁解,痰消火散,恢复脾升胃降之生理。
脾气上升,则胃之津液得下,胃气和调,胃得津液阴血润养。
胃癌早期和进展期未进行手术的患者多表现为气滞络瘀、浊毒内蕴、邪实毒盛,而其正气虚则不显著,治疗应以攻为主。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胃癌胃癌是我国高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其患病率、转移率及致死率、低就诊率均较高,当下,对于胃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法、放化疗法、免疫疗法于中医药疗法,随着对胃癌病理机制的研究发现,单一疗法效果欠佳,采取联合方法对胃癌病人展开治疗效果甚好。
胃癌西医治疗法手术方法:因胃癌诊断、诊疗水平均有所提高,手术适应症也变得愈加广泛,除原发灶巨大、血性腹水伴恶液质外,只要是病人全身状况允许均能实施剖腹探查的操作,即便是存在远处转移的情况,只要其手术耐受也可以实施姑息性手术,以减轻症状,纾解疼痛。
放射法:胃腺癌放射敏感度相对较低,单一的放疗或是与化疗联合治疗,其病灶面积缩小50%及以上仅为60%,彻底消失者仅为10%,所以说,胃癌不能单一的运用放疗治疗,这种方法其实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而被运用,一般见于综合性治疗中,放疗形式主要有四种,如术前、术中、术后放疗及姑息性放疗。
有数据表示,术前放疗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至少提高20%,增加中晚期胃癌病人5年存活率。
化学方法:胃癌切除后大部分病人是需要做术后化疗的,这是因为术后可能会存有癌细胞,再或是胃癌术无法将病灶全部清除。
资料表示,胃癌术后与化疗联合较单纯手术,病人的生存期会显著延长。
晚期胃癌不可以实施手术切除,仅有一小部分能做姑息切除术,故化疗已是当下晚期胃癌病人常见诊疗方法。
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治疗不仅仅可以单一的运用于胃癌治疗中,且亦能与放化疗、手术等方法联合使用,以此增强治疗效果,特别是降低放化疗所引发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可预防肿瘤扩散及复发,当下,中西医结合诊疗胃癌,形式有下面3种。
1化疗结合辨证施治众所周知,化疗毒副作用较大,很多病人因无法耐受导致治疗中断,为降低化疗副作用,确保治疗顺利实施,可以在化疗期间配以中医辨证疗法。
热毒蕴结型:身感胃脘刺痛、食后剧痛、心下碰触痞块、舌质暗紫且呈淤状,脉细涩。
用解毒祛瘀、活血祛瘀药方,采取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含桃仁、牡丹皮、红花及延胡索、当归和川芎等。
浅谈中医对胃癌的认识及治疗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发与食物、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西医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但常常存在副作用大、疗效不佳等问题,而中医则具有疗效稳定,治疗副作用小等优点,对胃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一、中医对胃癌的认识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原因引起的痰、火、湿、瘀等体质的失衡有关。
在中医看来,胃癌不仅仅是胃内某个部位的病变,更是全身整体失衡、气血运行阻滞的体现。
因此,中医治疗胃癌不仅仅是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更要调理人体全面的气血运行,以逆转病变的进展。
二、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
中药治疗胃癌的关键是补益气血、清热解毒、疏通血脉、化瘀消肿。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枸杞等,其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抵抗肿瘤、改善身体状况等作用。
具体用药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临床表现等因素个性化调配。
2. 针灸治疗针灸对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生理机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采用针刺、艾灸、刮痧等技术加以治疗,可以调节患者的生命能量,有效缓解胃癌患者的症状疼痛、促进患者身体状态的恢复。
3. 饮食调理中医讲究“药食同源”,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经过提出与炮制后也可用于调理饮食。
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以增强身体内部的结缔和活力。
例如,以粗纤维、清淡、低脂、高蛋白、多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等。
4. 中医推拿传统按摩推拿可以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和消化系统、舒缓患者的疼痛等作用。
配以贴敷调理膏膜更有利于药性发挥,使患者收获最大化效果。
三、中医创新技术在胃癌中的运用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中医治疗胃癌的创新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以下列举几种展望良好的中医治疗胃癌的创新技术:1. 中草药微量注射中草药微量注射是一种将中草药制成注射液,通过注射进入体内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疗效较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标签:胃癌;中西医结合;顺铂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类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胃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居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
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措施有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等,化疗是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化疗对患者造成的刺激较大,其产生的毒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很大。
因此,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医务工作者重点探讨的问题。
有研究资料提示,中医治疗胃癌具有较好的作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的发展与转移,减少化疗造成的副作用。
我院通过分组观察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患者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5.46±7.35)岁;癌症分期:Ⅲ期23例、Ⅳ期12例。
对照组男20例,女性14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56.08±7.97)岁;癌症分期:Ⅲ期19例、Ⅳ期14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通过化学药物破坏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具体治疗方案为:应用丝裂霉素、鬼臼乙叉苷、博莱霉素、氟尿嘧啶等直接破坏癌细胞的DNA;给予患者顺铂、DNA嵌合类药物等直接破坏细胞DNA;给予患者嘌呤霉素、L-门冬酰胺、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晚期胃癌;生活质量胃癌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及饮食健康的变化,胃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如何尽可能提升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1]。
我院对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
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9.2±5.2)岁;低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2例,印戒细胞癌6例;IIIb期12例,IV期20例。
两组患者常规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
给予卡培他滨1000 mg/m2,2次/d,连续服用2周,1个疗程3周;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常规治疗见对照组,同时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具体组方为:半枝莲30 g、炒谷芽30 g、炒麦芽25 g、生薏苡仁30 g、生牡蛎30 g、藤梨根30 g、太子参15 g、八月札15 g、山药15 g、炒白术12 g、茯苓12 g、天龙6 g。
浅析胃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摘要:胃癌,是人类发展历史中,对普通大众生命健康有着致命性影响的一种疾病。
而每年我国死于胃癌的人数有几十万,由此可见,胃癌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胃癌这一疾病的成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也正是这个原因,有许多医疗工作者以及相关研究者对胃癌这一疾病展开探究,胃癌这一问题也成为其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领域,由于诸多研究者的深入探究,因此也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胃癌治疗方法,如胃癌的中医治疗法、西医治疗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等等。
因此,本文就胃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对胃癌中西结合疗法的认识展开一番深入的论述和剖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建议或意见,供参考。
关键(字)词:胃癌;中西医疗法;治疗现状;治疗效果;发展展望前言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93.4多万新增胃癌病例【1】;危害程度不得而知;而全世界各国死于胃癌的人数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对于这样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其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对胃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成为了社会各个群体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因此,对胃癌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为胃癌患者的康复和痊愈保驾护航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如何发展出有效的胃癌治疗方法和措施,如何让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胃癌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高效的让胃癌患者从疾病的痛楚中早日的解脱出来并获得康复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本文笔者就胃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从胃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现状分析、胃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分析以及胃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展望等方面展开一番阐述和分析。
一、胃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现状分析胃癌有着极易扩散,引起诸多并发症等特征;而现有的胃癌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中医治疗法、西医治疗法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治疗法的理念是“固本”,治疗周期长,但是与胃癌的特征不相符合,无法很好的治疗胃癌这一恶性疾病;西医,治疗效果可见一斑,但是引起的不良后果也是十分的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胃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应运而生【2】。
中西医根性比拟之五—癌症的病因病理及中西治癌思路之比拟!一、癌症是绝症吗?西医为何治不好癌症?其实,癌症不是绝症,最少我以为不是。
西医以为是绝症,是因为西医根本就不知道癌症的成因,固然,就更不知道如何医治癌症了。
他们唯一的医治方式,就是用各类手腕来“消除癌组织〞。
一旦发现癌肿块后,就用他们能够想到的各类“伶俐方式〞来消除这些“不正常〞的组织。
西医对癌症创造了很多病名出来,例如:脑癌,血癌、舌癌、喉癌、食道癌、甲状腺癌、淋巴癌、肺癌、胰腺癌、牙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皮肤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血癌、子宫颈癌、直肠癌、外阴癌、阴茎癌、骨癌等等。
光看这些名字就把人吓死了,因此也显得西医超级“渊博和科学〞,好似什么都知道似的。
不过一旦具体落实到“医治手腕〞上面,西医的“弱智特征〞就一展无疑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癌症,他们根本上只会程咬金的三板斧:1:传统冷兵---刀割,用手术刀来切除癌变组织。
2:化学武器---化疗。
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变组织3:原子武器---放疗。
用原子弹〔放射性射线〕来解决杀死癌细胞。
若是医治不成功,把病人治死了,西医就说这是“不治之症〞;若是病人的命大,竟然没有被害死,挺过三关了,检查发现“医治〞后癌肿块变小或暂时“消失〞了,他们就宣传“医治很成功〞。
至于后来原地又长出来了,他们说这是“复发〞;别的地方长出来了,他们说这是“转移〞。
终归,就是不成认自己没本领医治,如何都是“成功〞的。
一旦出现不良,都是病人的运气不好,与他们无关。
至于癌症为何会“复发〞,为何会“转移〞,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
可是他们会勤奋地一次次去“战斗〞,顺便收获一大笔的“医治费〞。
国内西医的癌症医治,常常让病人家产荡尽,人财两空。
其实,我有一个最笨的方式,虽然简单,但绝对保证比西医的各类医治方式更好,就是“不医治〞。
因为不治无非是“等死〞,去医治肯定是“找死〞。
因此“等死〞的存活比率和时间,必然比“找死〞强。
以西医“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来判断疗效好坏的话,“不医治〞就创造了比西医癌症医治方式更好的“疗效〞。
中西医治疗疑难病胃癌【概述】胃癌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0%左右,在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中居首位,约占50%。
胃癌为中国高发肿瘤之一,以甘肃、宁夏、内蒙、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及江浙一带沿海城乡为高发地带,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3~3.6:1,高发年龄40~60岁中壮年人。
本病临床上以慢性周期性或进行性上腹部疼痛,症状明显加剧或规律性改变;或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梗噎现象,甚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等症状为主要特点,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下痞”、“反胃”、“膈症”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一)幽门螺杆菌感染随着研究的深入,幽门螺杆菌感染(Hp)被认为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宣布Hp是人类胃癌的I类致癌原。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Hp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实验室中,也已成功地以Hp直接诱发蒙古沙鼠发生胃癌。
Hp具有粘附性,其分泌的毒素有致病性,导致胃粘膜病变,自活动性浅表性炎症发展为萎缩、肠化与不典型增生,在这基础上易发生癌变。
Hp还是一种硝酸盐还原剂,具有催化亚硝化作用而起致癌作用。
Hp感染后若干年甚或二三十年后可能诱发胃癌。
(二)环境因素观察发现,从高发区移民到低发区定居的,第一代仍保持对胃癌的高易感性,第二代则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至第三代发生胃癌性基本接近当地的居民。
这提示胃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而最可能是饮食中的致癌物质。
流行病学家指出,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而多吃霉粮、霉制食品、咸菜、烟薰及腌制鱼肉,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则可增加危险性。
如长期吃含高深度硝酸盐的食物后,硝酸盐可在胃内被细菌的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成致癌的亚硝胺。
细菌可伴随部分腐败的不新鲜食物进入胃内,慢性胃炎或胃部分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低下也可有细菌大量繁殖。
老年人因胃酸分泌腺的萎缩也常引起胃酸分泌低而利于细菌的生长。
胃癌的中西医全科思维探析
发表时间:2018-04-09T14:33:27.86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0期作者:姜贤德
[导读] 实施胃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具有减少住院天数、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观察胃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独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
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治疗后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胃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具有减少住院天数、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
关键词:胃癌;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路径
Discussion on general practice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gastric cancer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Thinking in Stomach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gastric cancer.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rom Novem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lon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invigorating Qi based on th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6.67% (2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63.33%) (1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lieved,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patholo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stomach cancer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reducing hospitalization days, improving TCM syndrome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Integrative medicine; Clinical pathways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可位于各类肿瘤的首位,死亡率极高,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
胃癌高发人群为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
胃癌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有学者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病与亚硝基化合物的摄入有密切关系,亚硝基化合物通过损伤DNA而显示致癌作用,人们常常食用的腌制的食品、酸菜以及烤炙的食物中都含有亚硝基化合物。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初步制定了胃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并与常规对症诊疗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中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其中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45~65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45~65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独治疗,本研究采用的西药为替吉奥,根据每个人具体的体表面积确定首次剂量,早晚餐后口服,2次/日,连续用药28天停药14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改变增减用药剂量。
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用水熬煮,每日一副口服,连续服用15周以上,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用药剂量。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
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治疗后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路径是医务人员针对某一病种所制定的最合理、最优质、最高效的诊治计划。
临床路径与传统的医疗模式相比,具有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的优势。
我院是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的牵头单位,开展了规范的胃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从临床实际情况看,单纯的中医临床路径与目前胃癌综合治疗的理念难以契合,且《胃癌中医临床路径》并没有对相关治疗提出详细的应用指征。
准确的辨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也不尽相同,我们既往研究发现脾胃虚弱是南京地区胃癌患者的主要证型。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一部分,其使用也应以准确辨证为前提,然而目前多数临床医师常辨病选用,难以取得良好疗效。
本临床路径将胃癌常用中成药根据功效进行分类,并要求辨证用药,确保药物疗效。
本路径推荐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选用。
中医特色疗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及中医外治法,具有简单、有效、低毒等优势,但易被临床医师所忽视。
本路径针对胃癌常见症状选择了一些中医特色疗法,主要依据为我科多年的使用经验以及循证医学报道,如耳穴埋籽能有效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穴位注射能减轻胃癌化疗患者的白细胞抑制毒性。
在Ⅲ期和Ⅳ期患者中,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虽有减少,但医疗费用反而上升,这可能与这部分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并发症多,病情较重,综合治疗措施增多相关,提示应用本路径前应评估患者一般情况,选择最佳人群。
本研究还表明治疗后路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加强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单独使用西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补气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改善胃癌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林青,胡世莲,沈干,等.PCF方案和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 (7):807-810。
【2】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4,23(1):1-10。
【3】陈强松,陈奕,裴润琼,等.香砂六君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3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 (5):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