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单元测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基本概括:从命题情况来看,本次命题思路是考核学生读、悟、写、积累等多方面,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尤其是考核语文基础知识的点的辐射面较广,难易也较适度,开放性的题型比分占有一定比例。
二.取得的成绩与分析:基础题型总体得分比较高,与预期目标一致。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基础题型主要考查最基本的字、词、句、古诗的积累;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基础测试力求体现引导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最基本的语言因素,重视字词句的教学,防止课堂教学中脱离语言训练的空洞感悟,引导教师不可忽视语文教材中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教法指导。
三.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考核学生对在教材中未出现过的不常用的词语,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平时接触较少,也很少使用,故学生不会读,也不理解,写下来错别字特别多。
这些给我们教学提了个醒:平日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时候,不要只顾教材上的词语,辐射面要广些,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拓宽视野,学生应付考试就不成问题了。
2、课外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深广,学生的阅读分析存在问题,在教学中,因注重引导学生静心读文,细心答题,仔细检查。
而且指导学生读懂所给的文本,体悟文本想要告诉读者什么,自然而然,短文内容、中心很快能领悟。
3、知识点的教法指导不到位。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很多同学也只是写出它的表面意思,未结合课文进行答题,如果批改严格的话,很多答案也是错的。
4、学生审题不够严密,出现漏答、错答现象,且涉及学生较多。
5、作文审题不清、中心把握不准、缺乏细节描写,差生错别字多,标点不能正确使用。
四.原因分析:1、阅读分析能力偏低,雾里看花、不求甚解。
不少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对文章内容如雾里看花,从而答题不着边际。
2、古诗积累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而且出现一个怪现象,学生能熟练的背诵必背古诗,但字不会写。
因此,我们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改变学生的观念,要学会读、背、默、吟。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测试质量分析界水小学黄英荣一、检测目标:1、检测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正确地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检测学生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感受生活空间,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试题内容:第一题:他们看到的分别是哪一幅图?看一看,连一连。
第二题:判断题。
第三题:下面的图形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第四题:下面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填一填。
第五题:你能用线连一连,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吗?第六题:你能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吗?第七题: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把它们圈起来。
第八题:请在下面的镜子中写字。
第九题:猜车牌号码。
第十题:看镜子写时间。
1、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有些学生需要从学习习惯上加以督促;有些学生需要从基础知识上进行补习。
2、鼓励、肯定这次检测中继续保持好成绩的学生,表扬进步大的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自信。
3、教师应多从学生答题的错误中,更深层次地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的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好研网]检查是否有新评论文章评论页次: 1/0, 共 0 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本次测试试题都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为依据。
题量及难易程度适中,区分度不太大,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从试卷来看,本次测试试卷内容涵盖了第一单元的知识,试题灵活,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从“填空、判断、计算、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二、成绩分析404班共有66人,参考人数66人,从测试的整体情况来看,平均分为89.6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掌握较好。
少数学生还需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少数学生不注意答题的格式,卷面不工整、清洁,以后将对学生数学格式作出更严格的要求。
四、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导致有些简单的问题也会出错。
2.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解决问题。
3.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导致答题是错漏的比较多。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1.继续认真、扎实地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数学思想,激励学生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更加重视对学困生的激励和帮助,教学中要在时间与精力上给予更多的倾斜。
3.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通过让学生办数学手抄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学中,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语文单元测验质量分析报告测验质量分析报告引言:语文单元测验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测,检验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该单元学习中的掌握情况,并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本报告将对某语文单元测验的质量进行分析,以评估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测验设计1. 测试目标测验应能全面覆盖该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力求客观公平,并能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测验目标需要明确,测验题目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设计中明确测试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题目。
2. 题型选择单元测验应包含一定的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等题型,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题型选择应根据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避免重复和偏重某一方面。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合理选择题型,确保覆盖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
二、题目质量1. 题目难易度测验题目的难度应适中,能够区分学生的不同水平。
题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测验结果不准确。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题目中适度控制难度,确保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水平。
2. 题目质量测验题目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题目应能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避免模糊或歧义的表述。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对题目进行仔细审查,确保题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评分标准1. 评分标准明确评分标准是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判的依据,应明确具体。
评分标准的不明确会导致评分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明确评分标准,并在给学生布置测验时明确告知。
2. 分值合理分配题目的分值应合理分配,与题目的难易度和重要程度相一致。
过于简单的题目给予过多分值,而过于复杂的题目给予较少分值都会导致测验结果失真。
评价建议:建议在测验中合理分配分值,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论:通过对语文单元测验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测验设计需要明确测验目标,并合理选择题型。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试卷质量分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试卷质量分析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亿以上数的认识》,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平方千米和公顷》,因为学生这两个单元已经学完了较长的时间,在课本总复习的题目中,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陌生的,所以我临时加印了这份试卷,进行了复习巩固。
本次测试从总体来看,试卷难易适中,抓住了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体现了将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
一、学生答题分析1.填空题。
出错率较高的是第10、12、13、14题,第10小题学生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表述不准确、不完整;第12小题有学生漏写了单位;第13小题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有不少学生搞不清;第14小题1.2平方分米和12平方厘米的大小比较有困难,多数是不细心造成。
2.判断题。
共10道判断题,每题1分,错的较多的是5、7、10小题。
原因是有些学生对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理解不清;有的学生对于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和公顷比较生疏;有的学生审题不清楚;还有的学生没有全面地思考问题。
3.选择题。
共10道,每题1分,部分同学第2小题失分较多,有学生选了c,原因主要是理解不透彻,个别同学还是粗心,其余题目完成较好。
4.按要求完成题目。
主要考察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并求近似数,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较多,也注重强调了方法,因此失分较少,对个别同学应着重加以辅导,有个别同学漏写单位。
5.解决问题。
主要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理解题意,单位问题注意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也出现了有一些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的错误。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二、改进措施综合这次考试的测试情况来看,以后的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1.学好数学重要是培养兴趣。
二年级英语质量分析一、二年级英语考试评价的内容及方法二年级英语考试评价的内容包括语音、词汇、口语交际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不仅结果,也过程。
二、二年级英语质量分析本次考试参加人数47人,实考人数47人。
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从表1可以看出,二年级英语考试的平均分为85.3,及格率为95.7%,优秀率为76.6%。
这说明学生整体上对英语学习有着较好的掌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表1:二年级英语考试成绩统计表从表2可以看出,在语音、词汇、口语交际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
其中,学生在语音和词汇方面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口语交际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表2:二年级英语考试内容统计表三、结论与建议从本次考试的结果来看,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整体上有着较好的掌握,但在口语交际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讲故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也建议学生在课后多进行口语练习和阅读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年级音乐质量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共有学生43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2人。
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奇,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歌,喜欢上音乐课。
不足之处是:学生们的声音比较窄,尤其是个别男生声音粗而低沉,咬字吐字不够清晰,音乐欣赏课中学生们感兴趣的作品甚少,识谱能力较差。
二、教材分析:二年级使用人音版新教材,共计8课,第一课《问声好》、第二课《幸福的歌》、第三课《友谊》、第四课《愉快的梦》、第五课《我爱我的家乡》、第六课《只要有音乐,生活就会更美好》、第七课《我也骑马巡逻去》、第八课《小放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质量分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试卷分析1、试卷特点:试卷符合教学大纲,命题涵盖的知识面广,分值安排合理,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结构:本卷有六个大题,总分100分。
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读写数、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六部分。
其中填空34分,判断5分,选择5分,读写数29分,计算器计算16分,解决问题11分。
内容与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相符合。
从试卷编排情况来看,是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实践运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学生具体答题情况分析1、第一题:部分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计数单位认识不够深刻,写错名称。
2、第二题和第三、四题:失分较多,学生不认真读题,如第四大题的第3小题在框里填最大数,很多学生没有注意“最大”两字,而失分。
3、第五题:共2个题,第1小题大部分同学都做得较好。
第2小题部分学生不认真去找规律,导致失分。
4、第六题:共2个题,失分较多的是第2小题,“有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5万,这个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学生没能按所教授的方法进行取舍。
三、存在问题1、对数位顺序表的计数单位认识不够深刻,写错名称。
2、写数马虎。
3、个别学生对读0方法、数级都不是理解到位,尤其是读两个0的。
4、学生没能按所教授的方法进行取舍。
5、个别学生没有掌握比较的方法。
6、部分学生不会找规律。
四、今后改进教学措施1、深入讲解数位顺序表可让学生多写几次。
2、认真读题,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后再做题。
3、做完题后让学生按分级的方法再读一读。
4、要帮助学生明确数位和+进制计数法。
第一单元测试题质量分析一、本次检测,题量适中,着重考查学生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
依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作如下分析:本次测试共有九题,可以概括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大致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进行检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是得分率较高的题目,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题目的要求正确书写。
但也有不少学生看拼音写词语有错误。
第二题:辨字组词,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常见的字,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区分并组词,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第三题:汉字变形,这一题学生完成得不好。
第四题:照样子,写词语,看似简单,但是有极个别同学失分却很严重。
第五题:写句子.这题学生做得不算好。
第六题:积少成多,大多数学生完成的不错.第七题:课内节选阅读,少数学生没有读好题目,因此失分。
第八题:阅读理解。
内容不难理解,但仍有一部分出错.第九题:习作.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能通顺的组织和准确的表达语言.但错别字现象较严重,标点符号运用也欠妥,个别学生语句不通顺,还要注意格式.三、测试反思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
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应用词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2、老师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3、老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4、要多进行作文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单元试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与灵活运用的能力,考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进行阅读的能力.一、试卷分析从总体来说,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独立阅读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习作方面不能够按照要求有条有理地进行表达.一、积累运用部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质量分析一、考试情况:由于这是孩子进入小学第一次正式考试,加上刚刚学完拼音和少量识字,对拼音的掌握不够熟练。
故考试中,老师带着孩子一起读题,并教给孩子如何理解题意,怎样去做。
每个孩子的智力、学情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故考试中也会存在差异。
以下的分析主要从卷面扣分的原因、今后的对策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二、卷面分析:(一)、你的拼读能力强。
(此题以后进行抽测)(二)、考考你的听记力。
这既是考孩子的听记力,也是考孩子对声母、韵母、音节掌握的熟练程度。
发现上课听讲认真,积极跟着读音节的孩子做得相对好些,那些平时少开口或不愿开口的孩子就弱一些。
同时,审题不清(主要是没注意听老师读题),也是导致孩子扣分的原因。
今后,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听写的训练。
(三)、拼音知识你都会。
1、看图写声母。
除了一个同学没按要求做题、个别同学“j”的位置没摆对外,大部分同学掌握得很好。
2、帮声母找到自己的家。
此题扣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对个别前鼻、后鼻韵母分辨不清;二是汉语拼音在拼音格中的位置没写对。
3、把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
这题扣分的人数较多,主要是对整体认读音节掌握不够熟练。
4、给拼音词加声调。
由于这种题型大幅地练习较少,内容一多,学生易糊涂。
5、拼一拼,填一填。
该题主要考察“”和“”的拼写规则。
扣分是因为知识点的混淆,还有书写不规范,及粗心的问题。
6、连一连。
主要考察学生读拼音的情况。
7、选择与图意最准确的句子。
此题扣分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对图意的把握不准。
如:“弟弟在浇花”和“弟弟要浇花”,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很远。
但孩子却没意识到。
8、认字游戏。
考察学生的识字量。
(四)、语文能力大比拼。
这题主要是考孩子的课外知识,大部分孩子做得很好。
扣分的原因主要是孩子把螃蟹少画或多画几条腿;只有一个孩子没理解题意,不知在哪儿画。
多读:后一阶段,多让孩子开口读拼音词,拼音句子。
多写:1、今后要注意孩子作业中书写的规范性,摆位不正确的要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