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
- 格式:pdf
- 大小:175.26 KB
- 文档页数:7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类型北京大学医学部招收的研究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学术型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一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
三、选拔方式推荐免试:按教育部文件精神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
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详情见《北京大学医学部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说明》。
全国统一考试: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统一部署进行。
四、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力)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报考攻读临床医学(或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方向为“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硕士研究生,只限参加全国高考录取为本科全日制临床医学(或口腔医学)专业(中医除外)的毕业生;报考专业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可以报考医学科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但不能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
以同等学力报考同时还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修完本专业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并提交进修学校提供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②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及目前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③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④如取得复试资格,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业务课,加试科目在复试前通知。
北京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广大考生请注意:北京大学2016年硕士考研招生简章已经公布,凯程考研勤劳的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2016考研的复习资料及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2016 年硕士考研招生简章(校本部)北京大学2016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采用推荐免试和普通招考两种形式进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一、推荐免试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申请与材料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取得推荐学校推免资格及名额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
申请者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接受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此外,申请者还须按照我校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申请并提交书面材料,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北京大学2016 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
(二)初审与复试1、各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具体差额比例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和生源状况自行确定。
3、选拔办法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制订,笔试或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选拔办法一经公布,不得变更。
4、推免生的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 分钟。
(三)待录取与公示1、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者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
北京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年级一、招生专业与人数北京大学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拥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6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具体招生专业及院系计划招生人数见《北京大学2023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各专业的招生方式由院系自定,招生人数包含在院系“计划招生数”中。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具体信息见各院系网站。
二、学习方式与学习年限1.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各专业、方向的学习方式详见《北京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获得学士学位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士、博士两个学习阶段基本年限不低于5年。
招生院系(或项目)有特殊说明的除外。
三、“直博”报考办法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申请人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
(二)报名我校每年9月上旬发布年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办法”,申请人可以依据“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办法”及院系具体要求进行网上报名、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申请流程大致为:1.北大研招网报名申请人须在报考院系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北大研招网报名,并在报考院系有关工作通知要求的截止时间前完成所有申请事项。
2.申请材料寄送申请人在院系规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将全部申请材料(统一使用A4纸)装入自备的信封,直接寄(送)达所报考院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各院系具体联系方式见北大研招网联系信息栏目),逾期不再受理。
申请材料一经收到,不予退还。
3.教育部推免系统报名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2016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招生指南一、本系简况(详见本系网站: )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始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
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坎坷,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
1903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
新文化运动中在陈独秀主持下,北大史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国际接轨,得风气之先。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史学门改称史学系。
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衡哲、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陈寅恪、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范文澜、冯家昇、张星烺、刘崇鋐、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名流先后在此执教。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的史学精英汇入北大,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历史系1998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大学历史学科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历史系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实体科研机构(西方古典学中心),2个藏书共达40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
本系还设有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台海两岸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韩半岛研究中心等虚体研究机构。
历史系师资队伍的建设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
目前有教授43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59人。
教师整体水平在全国历史学科处领先地位,有资深教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6人,百千万人才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等20人。
2016年北大经院金融专硕考研招生简章2016年北大经院金融专硕考研招生简章2016年北大经院金融专硕考研招生简章北京大学2014年共招收专业硕士100名,其中金融硕士50名,税务硕士20名,保险硕士30名。
一、接收推荐免试生本项目面向国内重点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推荐免试生60名。
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照《北京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申请攻读经济学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校在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初取名单确定后即进行公示,届时考生可查阅相关信息。
二、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生(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一般应有学士学位;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④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⑤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专业基础课。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
考生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时间为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北大博士研究生24年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发布,其中涵盖了校本部和医学部两个部分的招生信息。
学校对院系考核程序、招生人数和考核通过的名单等进行全面审查,并由院系公示拟录取名单。
具体来说,此次博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采用“申请-考核制”。
申请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初审和复试。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的初审和复试成绩仅对本年度招生有效,未在本年度规定时间内参加初审、复试者将不予录取。
另外,已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入学报到当日需要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提供给录取院系进行核查,无学位证书者将不予报到注册。
此外,北京大学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申请者在选择报考的专业时,应参考学校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东门金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xx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校之一,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xx大学xxx7年继续招收博士研究生。
一、招生计划在教育部批复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二、招生对象成绩优异、智力出众、具有专才和特长、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在校(含)以下的金融学生。
三、报名程序报名一律采用网上申请的形式,时间自xxx年12月8日12时起,至12月15日24时止。
1、考生登录“xx大学本科招生网”,点击“网上报名”,根据“报名流程”的提示办理相关手续。
2、报名信息填写完成后,考生用A4纸打印出申请表,交所在中学签署意见、签名、加盖中学公章后于xxx年12月16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寄送至xx大学招生办公室(邮寄地址:xx省xx市xx区xx大学路x号,邮编:xxxxxxxx,信封标注“博士研究生”)。
考生户口簿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个人陈述(不少于800字)等材料一并寄送。
3、xx大学对报名考生进行初审。
初审通过考生名单在“xx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陆续公布。
4、xx大学招生办公室对初审通过的考生发放准考证。
四、考试形式、录取办法1、收到xx大学招生办公室发放准考证的考生需到所在市(县、区)进行高考报名,参加xxx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考生参加xxx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达所在省的当年重点本科理科录取控制线视为合格。
合格考生需根据通知参加xx大学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测试,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解接受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自适应能力等,具体测试办法将于考前一周在“xx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
我校将根据测试成绩,在合格考生中择优录取。
五、专业选择、培养办法1、考生可在xx大学公布的所在省理工类招生专业或专业类中选择专业志愿,建筑学院相关专业录取时原则上需达到所在省相应的专业录取最低线。
北大在职博士2024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1.1 北京大学在职博士学位项目为北大各学科间合作项目,针对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开设。
1.2 招收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学科门类,共计42个学科方向。
1.3 具体招生专业信息请参考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全球信息站相关通知。
二、招生计划2.1 本次招生计划拟招收全日制在职博士研究生120名。
2.2 招生计划分省派名额和校内自主招生名额两部分。
2.3 具体招生计划信息请参考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全球信息站相关通知。
三、招生对象3.1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硕士学位的学士毕业生,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3.2 具有较好的学风和道德品质,认真对待学术研究,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
3.3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学术领导潜质。
3.4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四、招生程序4.1 申请北大在职博士研究生须注册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全球信息站,填写《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申请表》,并报送相关材料。
4.2 经初审合格者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4.3 具体招生程序信息请参考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全球信息站相关通知。
五、通联方式5.1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全球信息站:xxx5.2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全球信息站:xxx5.3 北京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联通联方式:010-xxx5.4 北京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联位置区域: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东南门博雅楼202室,邮编xxx。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招生细则请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全球信息站发布的招生简章和通知为准。
对于许多职场人士来说,获得博士学位是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里程碑。
北京大学在职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立,旨在为那些在职人员提供更多深造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和学术素养。
这也是北京大学致力于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6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第一次入学考试报名须知(请考生仔细阅读)一、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具有下列学位之一的人员:(1)已获硕士学位并取得硕士学位证书的人员,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人员必须在报名之前必须取得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报告;(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3)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以下条件必须全部符合方可报考):a.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b.已修完与博士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成绩证明);c.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博士报考专业相关的2篇学术论文;d.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e.经我校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f.全年每位博士生指导教师最多只能招收一名同等学力的考生。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两名报考学科领域的专家推荐(副高以上职称)。
5.须征得考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人事部门的同意。
6.考生报考前应与所报导师取得联系,了解导师科研方向与招生指标,并征询导师意见。
二、网上报名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使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博士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信息采集,网报前应先注册学信网账号,不接收其他任何形式报名。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允许报名,提供虚假材料的考生一经发现将随时取消报考和录取资格。
在职考生报名时须征得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的同意,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的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前,须仔细阅读我校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网上报名时填写的报考专业、考试科目等信息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2016年博士招生目录为准。
2016年北京大学法学考研招生人数及参考书解析凯程为大家提供北大法学考研招生人数预测:系所名称法学院招生总数360人。
系所说明法学硕士80人(其中免试生49名),各专业具体名额详见北大法学院网站);法硕(非法学)240人(含推荐免试130人);法硕(法学)40人(均推免)。
本院不指定参考书。
招生专业及人数030101 法学理论 5 030102 法律史 5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8 030104 刑法学10 030105 民商法学10 030106 诉讼法学 5 030107 经济法学11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 030109 国际法学 5 030120 法学(知识产权法) 4 030121 法学(商法) 6 030122 法学(国际经济法)8 030123 法学(财税法学) 1035101 法律硕士(非法学)24040035102 法律硕士(法学)下面凯程王老师为同学们提供北大法学考研参考书及学习指导, 希望对2016北大法学考研学子有所帮助.一、《法理学(第二版)》本书紧紧围绕“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展开论述。
首先从法理学的基本论题诸如,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作用和价值等,着手探讨;接着,对贯穿整个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例如法、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价值等进行了解析;而且对当前法学建设的前沿问题,例如法治国家、法与知识经济、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法的局限性与法治的代价等,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本书被称为法理学的考研“红宝书”。
二、《宪法学》本书主要谈到宪法学通常涉及的各个方面,大致包括总论(概念、历史、方法等)、国家机构(中央与地方关系、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政党制度)和基本权利(理论和实施)。
本书大体上分四个部分:共12章。
《中国刑法论(第二版)》本书的体系结构是总论、各论合而为一的体系,大家在看书的过程中容易明确掌握总论和各论之间的界限、并容易理解两者间的内在的或法意的融合性。
2016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少干招生计划、真题答题方法、复试分数线一、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招生目录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及人数020202区域经济学6 030201政治学理论15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30204中共党史120401行政管理13 120421公共管理(公共政策)9 120422公共管理(发展管理)4 125200公共管理硕士120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行政管理(120401)人数:13研究方向01.行政学理论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3.公共经济04.当代中国政府管理考试科目本专业拟接收推荐免试生6人。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663行政学原理4879综合(二)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公共管理(公共政策)(120421)人数:9研究方向01.公共政策理论02.公共政策量化研究03.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考试科目本专业拟接收推荐免试生7人(含PKU-LSE双硕士英文项目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人)。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663行政学原理4879综合(二)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7人。
系所说明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发布时间:2015-09-15 04:28:00|一、招生概况2016年我校有75个学科、专业及20个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领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会计、翻译、文物与博物馆、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共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500人左右,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2016年我校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均招收一定数量的推免生,拟接收推免生人数以推免生系统最终确认录取人数为准(非推免考生,可于报考时登录我校招生信息网查询各专业接收推免生情况)。
二、考试科目:含有两组考试科目的专业中,001组为“全国统考”考生选择的考试科目,002组为“单独考试”考生选择的考试科目。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原则上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初试科目相同,考试科目:①思想政治理论;②外国语;③基础课;④专业基础课。
复试的考试方式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形式,同等学力加试为笔试。
三、学术型研究生报名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6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资格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6)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7)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且有在读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同意报考的正式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
2016年学术学位博士生招生简章2015-09-18 综合处-研招办欢迎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点击查看:2016年专业目录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生选拔方式包括公开招考、“申请-审核”、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四种方式。
实行“申请-审核”方式的学部(院、系)有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天文系、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化学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等。
硕博连读仅限本校在读的二年级学术学位硕士生申请,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进行。
本科直博生主要接收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类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在每年的9-10月进行(点击此处查询接收办法)。
现将公开招考简章公布如下:一、招生人数1.各学部(院、系)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本科直博生及硕博连读生,不含各种专项计划。
2.各导师的拟招生人数已在专业目录中标注或说明。
除明确标注了拟招生人数的导师外,其他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依据其承担科研任务、生源质量、所在学部(院、系)的招生总名额等在录取阶段综合确定。
二、报考条件1.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愿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品德良好。
2.学位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初试前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②在核心刊物(见附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四篇以上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立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者发表文章数可酌减,但不得少于2篇。
③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单证专业硕士如果在初试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只能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并须符合上述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
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以上(含)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3.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