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45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2.1“车开得慢,油门踩得小,就一定省油”,或者“只要发动机省油,汽车就一定省油”这两种说法对不对? 答:不对。
由汽车百公里等速耗油量图,汽车一般在接近低速的中等车速时燃油消耗量最低,并不是在车速越低越省油。
由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算式(2-1)知,汽车油耗量不仅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有关,而且还与发动机功率以及车速有关,发动机省油时汽车不一定就省油。
2.2试述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关系。
答: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要求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似的发动机在任何车速下都能发出最大功率。
为了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应该根据“最小燃油消耗特性”曲线确定无级变速器的调节特性。
二者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一般地,无级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应该在加速阶段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在正常行驶状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3用发动机的“最小燃油消耗特性”和克服行驶阻力应提供的功率曲线,确定保证发动机在最经济状况下工作的“无级变速器调节特性”。
答:由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的负荷特性曲线的包络线即为发动机提供一定功率时的最低燃油消耗率曲线,如课本图2-9a 。
利用此图可以找出发动机提供一定功率时的最经济状况(转速与负荷)。
把各功率下最经济状况运转的转速与负荷率表明在外特性曲线上,便得到“最小燃油消耗特性”。
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i'与发动机转速n 及汽车行驶速度之间关系(0'0.377anri i u =),便可确定无级变速器的调节特性,具体方法参见课本P47。
2.4如何从改进汽车底盘设计方面来提高燃油经济性?答:汽车底盘设计应该从合理匹配传动系传动比、缩减尺寸和减轻质量来提高燃油经济性。
2.5为什么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匹配不好会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试举例说明。
答:在一定道路条件下和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传动比大时,后备功率越大,加速和爬坡能力越强,但发动机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就越大,传动比小时则相反。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_1、一条公路的等级是在公路计划任务书编制阶段,通过经济和交通调查,进行分析、论证和比较,在设计任务书中确定。
2、三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3、公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结构组成和线形组成。
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
5、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称为道路红线。
二、选择题。
1、我国二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是指AA 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C 混合车辆的数量D 各种车辆折合成半挂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一阶段设计是指AA 施工图设计B 技术设计C 初步设计D 方案设计3、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勘测设计一般应采用BA 一阶段设计B 二阶段设计C 三阶段设计D 四阶段设计4、确定公路等级的时间是在AA 规划阶段B 勘测设计阶段C 施工阶段D 竣工阶段5、两阶段设计是指AA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B 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C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D 技术设计和变更设计6、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即通常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为BA 一阶段设计B 二阶段设计C 三阶段设计D 四阶段设计7、公路等级的划分依据有BA 车道数B 交通量C 地形D 设计车速8、初步设计应编制DA 决算B 概算C 修正概算D 预算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一、填空题1、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减速度S J 、制动时间S t 、制动距离S l 。
2、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越不好。
3、横向力系数μ与V、R、I4、汽车牵引力的大小与车速成反比。
5、汽车行驶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阻力包括空气阻力、滚动阻力。
二、选择题1、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A Ψ=f+IB Ψ=f-iC Ψ=f·ID Ψ=f/i2、汽车在某一档位以速度V 做稳定行驶,相应的动力因数为D,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汽车所能克服的纵坡度i为A i=D+fB i=D-fC i=DfD i=D/f3、关于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DA发生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滑移现象B发生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倾覆现象C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同时发生D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发生的次序无法确定4、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DA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各行驶阻力之和C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各行驶阻力之和D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5、关于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正确的说法有BEA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C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D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小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E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大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6、关于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有BA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越大,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差B汽车重心越低,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好C发生纵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倒溜现象D发生纵向倒溜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倾覆现象E汽车纵向倾覆现象和纵向倒溜现象的发生次序无法确定7、要减小汽车行驶阻力,可采取的措施是BCA加大路线纵坡B降低路表面粗糙度D降低汽车重心C增加路面平整度8、为避免汽车在路面上打滑,可采取的措施是DA加大油门增大牵引力的办法B低排挡增大牵引力的办法C降低车速的办法D增加路面粗糙度和干燥程度的办法9、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A 横向、纵向安全性均越差B 横向稳定性越好C 横向、纵向稳定性均越好D 横向稳定性越差10、道路阻力包括A 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B 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C 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D 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11、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平衡方程为CA T = Rf ± Ri ± Rw ± RjB T = Rf + RiC T = Rf ± Ri + RwD T = Rf ± Ri12、横向力系数是CA 横向力与法向反力的比值B 法向反力与横向力的比值C 横向力与汽车自重的比值D 法向反力与汽车自重的比值13、假设方向盘转动角速度为定数,汽车由直线匀速驶入圆曲线的轨迹为BA 双纽曲线B 回旋曲线C 抛物线D 圆曲线14、汽车在匀速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C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B 滚动阻力、磨擦阻力、坡度阻力C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D 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15、汽车重心越高,则纵向倾覆稳定性AA 越差B 越好C 不变D 下坡时越差,上坡时越好16、横向力系数μ的大小与汽车的质量的关系是AA 成反比B 成正比C 无关D 有时成反比,有时成正比17、与汽车横向稳定性无关的选项是DA 行车速度B 公路弯道的半径C 超高坡度D 路线纵坡第三章平面设计一、填空题1、设交点JD 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是 。
一. 名词解释01.附着椭圆P140汽车运动时,在轮胎上常同时作用有侧向力与切向力。
一定侧偏角下,驱动力增加时,侧偏力逐渐有所减小,这是由于轮胎侧向弹性有所改变。
当驱动力相当大时,侧偏力显著下降,因为此时接近附着极限,切向力已耗去大部分附着力,而侧向能利用的附着力很少。
作用有制动力时,侧偏力也有相似的变化。
驱动力或制动力在不同侧偏角条件下的曲线包络线接近于椭圆,称为附着椭圆。
它确定了在一定附着条件下切向力与侧偏力合力的极限值.02.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P147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是等速圆周行驶。
常用稳态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 来评价稳态响应. 该比值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或转向灵敏度。
它是描述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04.侧偏力和轮胎的侧偏现象P136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轮胎坐标系Y轴方向有侧向力FY,相应地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FY即侧偏力。
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07.回正力矩Tz P140在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轴的力矩Tz.圆周行驶时,Tz是使转向车轮恢复到直线行驶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称为回正力矩.11.轮胎坐标系P136为了讨论轮胎的力学特性,需要建立一个轮胎坐标系。
规定如下:垂直车轮旋转轴线的轮胎中分平面称为车轮平面。
坐标系的原点O 为车轮平面和地平面的交线与车轮旋转轴线在地平面上投影线的交点。
车轮平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取为X 轴,规定向前为正。
Z 轴与地面垂直,规定指向上方为正。
Y 轴在地面上,规定面向车轮前进方向时,指向左方为正。
12.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P161汽车前、后轮(总)侧偏角包括:1)考虑到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等因素的弹性侧偏角;2)侧倾转向角;3)变形转向角。
动力性功率1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Ft=Ff +Fw +Fi +Fj )。
2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Ⅰ)档的最大爬坡度。
3 常用(0—400m 加速时间和(0—100km/h )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汽车的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5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是:(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6试分析汽车变速器由二档增加至四档(最大、最小速比不变)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答:汽车的变速器由二档增加到四档时,汽车的后备功率减小,汽车的加速和爬坡性能降低,汽车动力性变差。
7汽车的驱动力图:一般用根据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关系曲线Ft —Ua 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汽车驱动力图。
8汽车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9汽车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常用单位为kw/t .10 汽车的后备功率:将发动机功率Pe 与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之差。
11发动机功率克服常见阻力功率后的剩余功率称为(后备功率),公式表示为t w f ηP -e )(P P12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统的传动比)。
13在确定汽车动力装置参数时应充分考虑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这两个性能的要求。
14设计中常先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来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的功率。
15汽车功率平衡图:以纵坐标表示功率,横坐标表示车速,将发动机功率Pe 与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对车速的关系曲线绘制在坐标图上,即得汽车功率平衡图。
16简述汽车的后备功率对汽车的动力性有何影响。
答:一般情况下维持汽车等速行驶所需的发动机功率并不大,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小。
当需要爬坡或加速时,驾驶员加大节气门开度,使汽车的全部或部分后备功率发挥作用,英雌汽车的后备功率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越好。
17最高车速:最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平均行驶车速。
18发动机特性曲线 :将发动机功率Pe 、转矩Tq 以及燃油消耗率b 与发动机曲轴转速n 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则称此曲线为~19简述主传动比的选择与汽车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