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地图上距离和范围的判断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15
一、经纬网图的常见分类经纬网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是历年高考中的必考内容。
与经纬网地图(或无图考图)相关的试题较灵活。
常见的考查形式是与区域或等高线地形图结合综合考查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和人文地理知识(资源、能源、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措施)等基础知识。
根据生成经纬网地图的不同方法,可以分成多种类型。
在中学阶段常见的经纬网地图有两种:1.方格状的:该类图中的经线和纬线直交或斜交成网格。
其中竖线(或斜线)表示经线,横线(或弧线)表示纬线;同一幅图中,相邻经线(或纬线)的度数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
如下图:2.放射状的:一般多见于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射线,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如下图:二、经纬网图的判读技巧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
(1)南北方向的确定:向北纬度数递增的为北半球,向北纬度数递减的为南半球;同理,向南纬度数递增的为南半球,向南纬度数递减的为北半球。
在北半球,纬度数越大的地点越偏北,反之亦然。
南极点四周都是北,北极点四周都是南。
(2)东西方向的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实际应用时以劣弧为准,即两点之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º时所确定的方向。
在相同经度时:同在东经度,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在西经度,经度数小的在东,大的在西。
在不同经度时,经度数和小于180º时,东在东,西在西;经度数和大于180º时,东在西,西在东。
如下图:解析:A(3ºN ,30ºW),B点经度为160ºE,若求A点在B点的东西方向,若向东走则由(30ºW→0º→160ºE)跨190º,若向西走,则由(30ºW→180º→160ºE)跨170º,所以实际选择时会由A向西走,走劣弧,所以A点在B点的东面。
地球地图经纬网判读及应用地球地图经纬网是一种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的方法,使用地理经度和纬度方向形成网格。
地球地图经纬网的划分方法是基于地球旋转轴形成的,它趋向于赤道的周长固定的方向。
这意味着每一度的经度和纬度恒定的距离,这为地球上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基础。
下面将介绍地球地图经纬网的判断和应用。
地球地图经纬网的判断地球地图经纬网的判断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定位和导航。
在定位方面,经度和纬度的值可以用经纬度表达来确定某个位置。
经度用度数来表示,介于0度到360度之间,表示在东西方向上的定位。
纬度用度数来表示,介于-90度到90度之间,表示在南北方向上的定位。
在导航方面,人们可以使用经度和纬度值来确定任意两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
这样就可以规划路径,进行航线计划和导航。
另外,在地球地图经纬网的判断方面,还包括了时区的计算。
时区是通过经度计算的,每隔15度划分一个时区,向东为正时区号,向西负时区号,世界上共有24个时区。
在经度0度的位置,有一个称为格林威治子午线的经线,它被用作标准时间的基准线,其它时区的时间都是相对于这个标准进行计算的。
地球地图经纬网的应用地球地图经纬网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方面:1. 位置识别和定位:通过经纬度值,用户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导航到需要到达的目的地,寻找某一特定的地点。
2. 航海和航空导航:航海和航空中,经纬度值被广泛应用,用于规划航线,导航飞行,以及在海上或空中进行精确定位。
3. 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地球地图经纬网可以用于资源管控,提供资源分布的地理信息,帮助做出合理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计划。
它也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帮助监测和分析环境变化,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4.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经纬度值用于将地理信息数据定位到正确的位置,并结合其他数据来分析这些数据。
GIS用于对地球表面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和评估。
结论地球地图经纬网作为一种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经纬线、利用经纬网判定
范围大小
经纬网
定义: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构成的网格。
1、确定经纬线
(1)横线代表纬线,纵线代表经线。
(2)关系法: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极点)是经线。
2、定经纬度定东西经a 通过角标; b东经向东递增,西经向西递增
3、南、北极点的判定:①看极点处的字或字母。
②看箭头所示的地球自转方向。
若箭头是顺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南极;若箭头是逆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北极。
③看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
若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南极点;若东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北极点。
④看极点及其邻近的海陆分布。
我们明白,南极地区是大陆,北极地区是大洋。
利用经纬网判定范畴大小
(1)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下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甲、乙两图图幅相同,但甲图经纬线相隔10°,而乙图经纬线相隔5°,因而甲图所示地区面积远远大于乙图。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地势的坡度比乙图小。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经纬网是利用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和位置的一种方法。
经度是指从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向东或向西测量的角度,而纬度是指从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向北或向南测量的角度。
通过将地球划分为一个以赤道为基准的网格,我们可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在经纬网上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时,首先需要确定这两个点的经纬度坐标。
经度的度量范围为0°至180°(以东为正、西为负),而纬度的度量范围为0°至90°(以北为正、南为负)。
可以使用GPS设备、地图或在线地理工具来确定特定地点的经纬度。
计算距离的一种简单方法是使用球面三角法,即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弦长来估计它们之间的弦长。
该方法基于地球的近似球形形状,并假设地球是完全光滑和对称的。
假设A点的经度为A经度(lonA)、纬度为A纬度(latA),B点的经度为B经度(lonB)、纬度为B纬度(latB)。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d = R * arccos(sin(latA) * sin(latB) + cos(latA) * cos(latB) * cos(lonB - lonA))其中,d是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R是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
这个公式基于两个点之间的大圆弧距离,即两个点之间在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距离。
它考虑到了地球的曲率,并返回单位为千米的距离值。
例如,如果A点位于纽约市(纬度为40.7128°N,经度为74.0060°W),而B点位于洛杉矶(纬度为34.0522°N,经度为118.2437°W),则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sin(40.7128°) * sin(34.0522°) + cos(40.7128°) *cos(34.0522°) * cos(118.2437° - 74.0060°)≈ 0.7412d ≈ 6371 * arccos(0.7412) ≈ 3964.1公里因此,纽约市和洛杉矶之间的距离约为3964.1公里。
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作者:金卫东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4年第05期经纬网图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基础,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
它也是地理空间定位的最基本形式,能用来定方位、定范围、定距离、定最短航线等。
因此,经纬网图的判读是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学习时必须下大力气记住主要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大陆和海洋、主要海峡和海湾、主要国家、主要城市、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等地理事物,以及各大洲和国家的经纬度范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定位。
一、经纬网图的判读1.确定地理坐标(绝对位置)人们为了便于确定各地的绝对地理位置,人为地在地球仪上画出了东西向的纬线和南北向的经线,并赋予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一定的数值,即纬度和经度。
这些纬线和经线交织成网,被称为经纬网。
这样地表每个地点的绝对地理位置就可以用经过该点的唯一的纬线和经线的度数来表示,即地理坐标。
2.确定范围和面积(1)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上,跨经度差和纬度差相同(经度差并不一定等于纬度差)的区域,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如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所跨的经度差和纬度差都相等,①、②两区域所处的纬度地带相同,实际面积相等;③、④两区域所处的纬度地带相同,实际面积相等。
③、④两区域所处的纬度低,实际面积比①、②区域的大。
(2)图幅面积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差越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2中的A区域纬度差为5°,经度差为5°;B区域纬度差为10°,经度差为10°,纬度较A区域低。
虽然A、B两区域的图幅面积相等,但B区域的实际面积比A区域的大,比例尺小。
(3)相同纬度地带目跨纬度差和经度差相同(经度差并不一定等于纬度差)的两幅图,其所示实际面积相等,图幅面积大的,比例尺大。
图3中A区域位于15°S-20°S之间,B区域位于15°N-20°N之间,两区域纬度位置相同,所跨纬度差都为10°,所跨经度差都为5°,所以A、B两区域的实际面积相等,但A区域图幅面积大,比例尺大。
经纬网定位方法(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一)定位置(利用经纬网)①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极地为中心俯视图,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的放射线.②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值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南纬度;无论是侧视图还是极地俯视图,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度,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度;南北纬判断:极地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北纬度;中心为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南纬度;③极点的判断:(1)根据圆心注记:标注”北”或”N”为北极(2)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为北半球,逆时针为南半球(3)经度变化规律:首先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根据”北顺南逆”原则可判断;(4)根据极地附近海陆分布: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逗号形状)(5)根据极地光照图(晨昏线图):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南极附近出现极昼;(二)定方向--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1)经纬网上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方向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②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判断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纬度变化(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南),北纬度地点在南纬度的北侧;第二部:判断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只有相对.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差小于180°(劣弧、小于半球)情况下,位置偏东的地点在东,位置偏西的点在西;两地同在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同在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③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航行路线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1)特殊大圆;赤道、晨昏线、经线圈,其最近航线就是沿着这些大圆走劣弧;(2)同时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的两点,一般先向高纬度走,然后再向低纬度走;分别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地则按照沿着过大圆的劣弧方向走即可;(三)定距离(利用经线\纬线长度)①两点位同一经度:长度=同一经线上两点的纬度差×111 KM;②两点位于同一纬度:长度=同一纬线上两点的经度差×111×cosØ KM; Ø为当地所在纬度③两地经度和纬度均不同,可想假设两地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考试一般忽略经度差或者忽略纬度差,根据①和②计算即可)。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经纬网(也被称为地理网格或地理坐标网格)是一种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位置的工具。
它通过将地球分成经度和纬度的网格,并给每个点分配唯一的坐标来实现。
经纬网主要由经线和纬线组成。
经线是地球的虚拟线条,按照从南极到北极的顺序从0度到360度编号。
0度经线通过英国伦敦市的皇家天文台,因此也被称为伦敦子午线。
纬线则是地球的虚拟圈,按照纬度的大小从赤道到两极分为90度,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1.确定两个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这些坐标可以通过地球仪、在线地图或GPS设备等方式获取。
2.使用球面三角学原理计算两个位置的大圆角度差。
大圆角度差是两个位置所在的经线和纬线之间的最短角度差,以角度表示。
3.将大圆角度差转换为弧度,并使用球面三角学公式计算两个位置之间的弧长。
球面三角学公式可以根据大圆角度差和半径(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计算弧长。
4.将弧长转换为适当的单位,如千米、海里或英里,以获得位置之间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计算的距离是两个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而不是实际的行驶距离或路径长度。
实际行驶距离可能会受到地形、道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使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的例子如下:假设我们要计算纽约市和伦敦市之间的距离。
纽约市的经纬度是40.7128°北纬、74.0060°西经。
伦敦市的经纬度是51.5074°北纬、0.1278°西经。
首先,我们计算两个位置的大圆角度差。
纽约市和伦敦市的经度之差是74.0060°-(-0.1278°)=74.1338°。
由于伦敦市在纽约市的东面,所以大圆角度差为360°-74.1338°=285.8662°。
总的来说,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任意两个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这种方法基于球面三角学原理和大圆航线理论,通过计算经纬度之间的角度差和使用球面三角学公式计算弧长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