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部编⼈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段,了解⼤意。
2.过程与⽅法:激发学⽣阅读原著的愿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由的性格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段组成。
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币。
轻松、幽默⽽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的特点。
浪漫有趣,有惊⽆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的地⽅。
三、教学重点激发学⽣读整本书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本⽂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段,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读外国⽂学作品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收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六、教学过程⼀、猜想书的内容,激发读课⽂的兴趣1、简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学⼤师马克·吐温的四⼤名著之⼀,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不减。
通过书名,你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吗?PPT22、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说家。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深⼗⼆英尺”。
马克·吐温的第⼀篇引⼈注意的短篇⼩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的幽默作家。
后来他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密西西⽐河上的⽣涯》和《哈克贝⾥·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
PPT3⼆、阅读梗概,了解⼩说内容1、词语理解PPT4萌⽣:萌发。
⽆赖:指撒泼放刁,不讲道理的⼈。
凶悍:凶暴强悍。
游⼿好闲:懒惰成性,不爱劳动。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知识能力目标)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知识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
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
)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二、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
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
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
)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无所不能、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读名著不仅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品味其中的精彩,课文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精彩片段。
(板书补充:了解,品味)2、请默读精彩片段部分,之后和同桌交流这个精彩片段大概在故事哪个位置?3、全班交流后再读精彩片段,小组讨论哪儿最吸引你?教师小组跟进指导。
一、课文简介。
本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讲述了汤姆和他的好朋友哈克·费茨的冒险故事。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二、重点词汇。
1. ventured(动词):冒险。
2. glimpse(名词):一瞥。
3. mumble(动词):咕哝。
4. mischievous(形容词):淘气的。
5. slyly(副词):狡猾地。
三、重点句子。
1. But Becky was gone to her Constantinople home to stay two weeks.【翻译】但贝基已去她的君士坦丁堡家过了两个星期。
2. His heart broke and he buried his face in the pillow and cried.【翻译】他伤心欲绝,把脸埋在枕头里哭泣。
【解析】本句使用了一个同时进行的句式,第一句以“His heart broke”作为主语,第二句则以“he”作为主语,并且通过and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
这种句型使句子更加紧凑,有力地传达了汤姆的心情。
3. He thought it over, and then mumbled his reply: “I don’t…but some of us stay around mostly.”【翻译】他想了想,然后咕哝着回答:“我没有……但我们有些人大多都在附近待着。
”四、语言表达。
文章以幽默而有趣的方式展现了两个男孩的冒险故事,透露出健康、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像汤姆和哈克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汤姆索亚历险记《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这样一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妙冒险的世界。
就比如说《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那么多年,他自己种粮食、盖房子,还和野人战斗。
他的勇敢和坚强真的太让人佩服啦!还有《骑鹅旅行记》,那个调皮的尼尔斯,因为被小精灵变成了小矮人,骑着大白鹅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一路上,他看到了好多美丽的风景,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些故事是不是特别有趣?它们让我们知道,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害怕,要勇敢地去想办法解决。
就像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也不能轻易放弃,要多思考,多尝试,总会找到答案的。
而且,读这些故事还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呢。
比如从《鲁滨逊漂流记》里,我们能学到怎么在野外生存;从《骑鹅旅行记》里,我们能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冒险吧!《汤姆索亚历险记》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个超级好玩的故事。
汤姆这个小家伙,可调皮啦!他总是想出各种各样的鬼点子。
有一次,他居然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一个岛上当起了“海盗”。
他们在岛上自己做饭,还睡在帐篷里,感觉自己特别厉害。
还有一次,汤姆和贝琪在山洞里迷路了。
那山洞里黑乎乎的,又冷又可怕。
可是汤姆没有害怕,他一直带着贝琪找出口,终于走了出来。
汤姆的冒险经历是不是特别刺激?他的勇敢和聪明让我特别喜欢他。
从他的故事里,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能慌张,要冷静地想办法。
小伙伴们,你们也去读一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们也会喜欢上勇敢的汤姆!。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而且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一)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儿,父母去世很早,包莉(lì)姨妈收养了他。
他喜欢冒险,总想找机会练练胆量。
一天,汤姆对一个也喜欢冒险的孩子哈克贝利·费恩说:“嘿!今晚你敢不敢和我一起去坟场走走?”“当然!”哈克不假思索地回答。
半夜,在通往坟场的路上,两个“志同道合”的男孩儿并肩走着。
路上黑乎乎的,不时传来猫头鹰的叫声,一阵冷风吹来,吓得他俩毛骨悚(sǒng)然。
他们刚走到坟场边上,忽然看到几个模模糊糊的身影,提着一盏灯笼,往这边走来。
他们吓得赶紧躲到大树后面。
“瞧!”汤姆低声说,“那是什么?”“鬼火,是鬼火!真是吓死人了!”那几个身影慢慢走近了,原来是镇上的罗宾逊(xùn)大夫、乔(qiáo)和穆(mù)夫·波特。
他们是来盗墓(mù)的,三个人正在为钱发生争执(zhí)。
乔伸着拳头。
骂骂咧(liē)咧地朝大夫比画着,大夫突然出手将他打倒在地。
波特放下割绳子的刀子,向医生冲过去,两个人扭打了起来。
大夫猛地挣脱了波特,从地上捡起一块木板,一下子把波特打昏在地。
乔捡起刀子,出其不意地刺向大夫。
大夫摇摇晃晃地倒了下去,压在波特身上。
乔把刀子放在波特手上,然后四处张望了一下,离开了。
四周又安静了下来,汤姆和哈克撒开双腿,朝着镇子飞奔了起来。
他们不时惊慌地扭头往后看,好像有人在跟着他们似的。
终于到了镇上,两人靠在墙上直喘气。
“太恐怖(bù)了!”汤姆说,“咱们把它说出来吗?”“不行,咱们一定不能吱(zhī)声。
教案模板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9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 1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5、在“推荐?阅读”“思考?交流”“写作?活动”等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教材分析:1、学会略读和精读的方法。
2、由对人物的分析进而引申到对社会、人生作深刻地思索。
3、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在学生习惯读一篇一篇的文章的基础上,学习读整部书。
授课中尝试着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人公的心理,欣赏作品中优美的文字,体味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流程: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提前一至两个月布置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引导学生采用略读方法,了解全书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理清线索等。
检查方式:学生以读书报告形式呈现作业。
要求:读书报告为整体感悟读后感一篇摘抄若干二、任选一章试作点评学生从全书中任选一片断进行点评,并阐述选之理由。
教学生学会精读。
三、四边互动走近人物在前面略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能启发学生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采用自由发言的方式,让学生上讲台交流各自的感悟,师作适当点评。
明确:汤姆是老师和家长眼中一个顽皮而又爱闯祸的孩子,他和波莉姨妈一家住在美国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上。
汤姆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常给姨妈哭笑不得,但是他以他的正义感,揭发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以他的勇敢,挽救了自己和另一个女孩的生命;以他的聪明,找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藏。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中的排比句
1、除了以上提到的那些玩意以外,还有十二颗石头子;一只破口琴;一块可以透视的蓝玻璃片;一门线轴做的大炮;一把什么锁也不开的钥匙;一截粉笔;一个大酒瓶塞子;一个锡皮做的小兵;一对蝌蚪;六个鞭炮;一只独眼小猫;一个门上的铜把手;一根拴狗的颈圈——却没有狗——一个刀把;四片桔子皮;还有一个破旧的窗框。
2、人们簇拥着顺着过道往里走:有上了年纪的贫苦的邮政局局长,他曾经是过过好日子的;有镇长和他的太太——这地方竟然还有个镇长,这和其他许多没有必要的摆设一样;有治安法官;有道格拉斯寡妇,她40来岁,长得小巧而美丽,为人宽厚,慷慨大方而又心地善良,生活还算富裕,她山上的住宅是镇上唯一漂亮讲究的,可算得上殿堂,每逢节庆日,她可是圣彼德堡镇上人们引以为荣的最热情好客、最乐善好施的人;有驼背的、德高望重的华德少校和他的夫人;还有维尔逊律师,一位远道而来的新贵客。
语文第二单元六年级下册作文汤姆索亚历险记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语文第二单元六年级下册作文汤姆索亚历险记篇1手握弹弓,口袋里总装着各种小“工具”,爱和小伙伴嘻哈玩耍,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小小的智慧,小小的叛逆和小小的天真的小男孩,他就是汤姆索亚。
这就是他那美好的童话,也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童年。
读完他的故事,至今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总想把自己的童年故事完完整整的复述一遍。
我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可以无拘无束的玩耍,嬉戏,可以和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人一起玩耍,可以和他们一起肆意捣蛋和嬉皮笑脸,一起享受这只有儿童才能拥有的特权。
可是,我们有太多太多的顾虑,那是因为我们都已经长大了,用大人的话说,我们是半个大人了,不能再像儿时那样无所顾忌的躺在父母怀里撒娇。
我们不能在象儿时一样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原谅,担心影响自己“光辉”形象,担心一旦露出原形就无法呆在朋友圈内,担心不被人们认可和赞同。
这种种担心使我们收敛了本色。
从此,我们开始有了隐私,有了烦恼。
假如有一个放纵而不被惩罚的世界,我们真想在几分钟内花光所有的零花钱,看完所有的想看的电视,游历所有著名的名胜古迹。
但是,童年已经过去了,汤姆索亚般的生活已经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是我们的回忆罢了!我们丢失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宝贝!这件宝贝的颜色是纯白的,白的像那百合花一样纯洁,味道是甜甜的,是巧克力蛋糕和栀子花的味道,气味是香甜的,是秋天收获时的果实的香与甜,感觉是温馨的,味淡雅,入口即溶,令人回味无穷,它总是出现在每一个失落的时刻。
它的名字就叫——天真。
因为它,使我们平淡而无味的童年时光变得丰富多彩;因为它,使我们脑海中的记忆里充满欢歌笑语;因为它……如果缺少它,我们的生活将是一片黯淡无光,每个人的脸上将是愁云密布。
如果人人都保持着一丝天真,少一点儿猜疑,多一点儿信任;少一点儿谎言,多一点儿真诚;少一点儿尔虞我诈,多一点儿和平共处。
我们的生活都将更美好,更幸福,更和谐。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走进〈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奇妙世界》《汤姆·索亚历险记》就像是一个装满宝藏的神秘盒子,打开它,就能看到一个充满趣味、惊险与成长的世界。
这本书里的汤姆啊,那可真是个机灵鬼。
他就像一只在森林里穿梭自如的小松鼠,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永远闲不住。
汤姆在学校里,那可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
上课的时候,他的心思就像天上的风筝,早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老师在讲台上讲着枯燥的课文,他呢,可能正在脑海里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海盗,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呢。
这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啊,有时候上课也会走神,想着放学后的游戏。
汤姆和小伙伴们的冒险故事那可真是精彩绝伦。
他们去山洞里探险,山洞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黑暗又神秘。
那山洞里的每一条通道,每一个拐角,都像是一个未知的谜题等着他们去解开。
汤姆他们可没有被这黑暗和未知吓倒,就像勇敢的探险家面对未知的大陆一样,勇往直前。
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宝藏的那一刻,那心情啊,肯定就像中了头彩一样兴奋。
这宝藏可不仅仅是金银财宝,更是他们冒险精神的回报。
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也像一场冒险,当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不也像发现宝藏一样吗?汤姆还特别有正义感。
他在法庭上为波特作证的那一段,真的很让人佩服。
他就像一个小英雄,不惧邪恶的印江·乔埃。
当时的汤姆肯定也很害怕,毕竟印江·乔埃是个那么凶狠的人。
可是汤姆还是站了出来,说出了真相。
这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被冤枉的波特的世界。
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应该像汤姆一样,在面对不公和错误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呢?再看看汤姆和贝基在山洞里迷路的情节。
那山洞里黑黢黢的,感觉就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一样。
他们一定又害怕又无助,就像迷失在大海里的小船。
但是汤姆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努力寻找出口。
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多值得我们学习啊。
有时候我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容易就放弃了呢?汤姆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汤姆的生活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情节。
走进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指导
执教者陶素英
阅读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会运用精读、略读;学习写读书笔记。
3、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受人物形象,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阅读流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想不想看?但是陶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大家共同愉快地度过这段时光。
板书:走进名著
影片中主要人物是谁?你们想不想读关于他的故事,今天陶老师就把这本书带来了。
二、阅读流程
1、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看到的是这本书的封面。
从封面上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书名、作者、出版社)
介绍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
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2、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前言、后记、目录等来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看这本书的前言,你知道了什么呢?
3、读了目录,我们对这本的书的章节一目了然。
可以选择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的顺序阅读,也可以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来阅读。
但是要注意,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可以“精读”——就是一字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
也可以“略读”——大体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文章的故事梗概你们想读吗?请打开语文课本,翻到 86 页。
4、阅读故事梗概
(1)齐读题目,你认为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
(2)、快速默读梗概部分,想想汤姆有哪些冒险的经历?
(3)、读了故事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一些了解,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们还想更进一步了解汤姆吗?
5、赏析精彩片断
(1)、默读精彩片段,与梗概对照,想想精彩片段写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2)、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3)汇报阅读情况,进一步认识主人翁
同学们,汤姆的历险记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通过这一连串的历险,你觉得这位跟我们年龄差不多的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
5、阅读精彩片段,学习写读书笔记
这本书精彩片段多着呢,如果你细细地去读,会发现有许多地方也同样不可思议,同样写得很精彩。
小说第二章中《光荣的刷墙手》描写得很精彩,充分展现出汤姆杰出的才能——让孩子们抢着为他刷墙,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们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石弹等也赔上了,请同学们把同步解析拿出来,默读《光荣的刷墙手》,并完成“悦”读卡。
学生阅读,并展示“悦”读卡。
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外作业:
你还想了解汤姆更多历险的故事吗?利用课余时间读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一定会收获到很多很多。
一部名著犹如一部百科全书,还有很多的精彩等着我们去阅读、品味,请同学们走进名著、走近文学!
四、课堂总结:【出示课件11】
同学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去亲近语言文字,去陶冶情操。
阅读,阅读,再阅读,学会读书,会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希望同学们能主动走进课外阅读,在书中寻找知识,寻找乐趣。
板书:
走进名著
一、读封面,了解作者
二、读前言、后记、梗概、目录
三、阅读方法:可以精读,可以略读
四、赏析精彩片段
五、勤做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
六、尽可能读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