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最全)
- 格式:doc
- 大小:696.50 KB
- 文档页数:21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4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援助、惟一、惋惜、一声不吭”等词语。
对世界二战有所了解,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孩子们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1、感情朗读人物语言,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孩子们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出示图片,积蓄感情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还记得吗?那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什么?(为了……为了……为了……让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确,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令人难以忘却!不仅是大人,甚至是孩子!媒体出示“战火中的孩子”一组照片,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积蓄感情。
2、今天我们学习《六个孩子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二、介绍作者、背景,整体感知主要内容1、课文的作者是捷克作者伏契克,教师介绍作者(详细见教参)2、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生交流有关二次世界大战,教师归纳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
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
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3、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描写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远在捷克的六个孩子卖掉自己的心爱之物,捐钱到前线去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故事,反映了孩子们对法西斯的憎恨。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优秀7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篇一一、学情分析:本班绝大部分学生拥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平时课堂教学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写出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文章;课后热爱阅读,乐于交流,能积极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
但也有个别孩子学习态度有待加强,没有良好的阅读与思考习惯,思维能力发展比较缓慢,常词不达意,没有良好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家长同学多关注、多鼓励、多提醒,加强阅读思维培养,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提升。
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4)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200个生字及词语(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00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汉语拼音(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的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发言时要控制时间,讨论小姐要总结异同之处。
(3)讲清楚故事细节,讲故事时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4)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5)分条讲述,把推荐一本书的理由讲清楚,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5.阅读(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有一定的速度,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珍珠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心意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人类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情趣。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人与鸟和睦相处的赞歌——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见过珍珠鸟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 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一卷猜到拨开柜顶相撞淘气扭动伏案信赖幽深愈发蓬松指名读,教师正音。
2.指导书写“拨、案”仔细观察,和同桌说说这两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边范写边指导,“拨”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犮”的区别。
“案”上下对正中间“女”的横要写的长,下面的“木竖稍出头” 学生描红、临摹。
(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同桌互评生字。
3.检查句子朗读句子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理解“神气十足”)句子2: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理解“不由自主”)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自由说。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6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地震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
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
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2、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3、学生读课题二、初读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2、检查字词阿曼达砸着血迹3、引出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⑵ 挖了多久?(38小时)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句子比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课型、课时】本篇课文是S版语文教材第五单元里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我打算用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出课文条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中的词句的含义,学习王承书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课时:交流读书笔记,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王承书的资料及其他像王承书一样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资料。
2.了解自己姓名的内涵、意义。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本篇课文作者采用插叙的方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可谓意味深长;人物虽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却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高尚品质,值得品味学习。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在这篇课文中被很好的统一和体现了出来。
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遵循“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采用“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品情,学习方法,学会做人”的方法进行学习。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高尚品质。
另外,通过长期的了解,发现现在大多数农村孩子受家长的误导,他们总认为自己念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挣大钱,挣大钱就能生活的好,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是不正确的。
为此,本课教学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讨论:王承书这样的人生算不算成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一一、全册教材分析及教学总目标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准确认读252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一qi0个。
继续练习用钢笔、毛笔写字,能按字的结构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语言环境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
8、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
学习使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为新拆分班。
学生情况还待进一步了解,根据多方了解,情况基本如下:1、少部分同学上课能认真听讲,爱动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但个别同学有缺交作业的现象。
2、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错别字多,而且知识积累也太少。
3、阅读方面,基本能流利大声朗读课内和课外读物,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基本能对文章中的人物和较为重要的句子做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但对于主要内容和段意的概括能力尚有待于加强。
4、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语句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晰,内容欠具体,写作水平有待加强。
今后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放胆想象,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本领,养成多积累,勤练笔、善自改的习惯。
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特征,写出个性。
三、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 一、提醒课题,引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古诗,谁来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2、古人对马可谓情有独钟,不管是叱咤风云的将士,还是尚武弄墨的文人,都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吟咏骏马的佳作不胜枚举。
诗人杜甫又是怎样描写房兵曹的这匹胡马的呢?二、预习古诗,整体感知:1、请你认真听老师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想,这匹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范读。
2、远观胡马,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化的印象。
让我们走近些,再去看看吧。
请你自己好好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
齐读。
三、品味古诗,感受意境:1、读了这么几遍诗了,那胡马到底来自何处呢?大宛是个什么地方?2、传说大宛产一种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奔跑的时候脖子上会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水。
为了得到它,汉武帝曾两次派兵远征西域。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也写到了汗血宝马。
房兵曹的胡马虽然没有这样神奇,却也是一匹良驹。
我们来看看胡马什么样。
3、请你找出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好好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4、指名汇报。
这匹马瘦骨棱棱好比山峰,怎么能称得上是一匹骏马呢?和杜甫同一时代的诗人李贺告诉了我们答案。
5、〔出示《马诗》〕请四人小组的组长带着组员一起学习这首诗。
先自读《马诗》,再根据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然后交流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6、指一小组汇报。
7、通过这首《马诗》的补充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古人选马以两耳竖立,骨骼清峻挺拔者为上品。
这里的“瘦”并非瘦骨嶙峋,而是指胡马体态俊健。
让我们带着赞叹之情,一起来读读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
8、这样一匹骏马跑起来什么样呢?这里的“入”字可否换成“吹”或者别的字?我们来看这样一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骏马疾驰,似奔雷、似闪电,“入”字形象地将一匹夹裹着凌厉之风的骏马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不能不感慨,诗人用笔之妙啊!9、诗人用短短的两句就将胡马之神之灵写得入木三分。
2024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册课本的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词语、句子、段落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教学。
2.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写作能力的培养。
4.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5.美育教育。
三、教学难点1.长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写作技巧的掌握。
3.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古诗积累1.课时安排:4课时2.教学内容:选取本单元的四首古诗,进行讲解、背诵、默写。
3.教学方法:以讲解、讨论、背诵、默写为主。
4.教学重点:古诗的背诵、默写。
5.教学难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1.课时安排:8课时2.教学内容:选取本单元的四篇散文,进行阅读、分析、讨论。
3.教学方法:以阅读、讨论、分析为主。
4.教学重点:散文的阅读理解。
5.教学难点:散文的写作技巧。
第三单元:小说阅读1.课时安排:10课时2.教学内容:选取本单元的五篇小说,进行阅读、分析、讨论。
3.教学方法:以阅读、讨论、分析为主。
4.教学重点:小说的阅读理解。
5.教学难点:小说的写作技巧。
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1.课时安排:6课时2.教学内容:选取本单元的三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分析、讨论。
3.教学方法:以阅读、讨论、分析为主。
4.教学重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5.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
第五单元:写作训练1.课时安排:8课时2.教学内容:根据本册课本的写作要求,进行写作训练。
3.教学方法:以写作、修改、讨论为主。
4.教学重点:写作技巧的掌握。
5.教学难点:写作内容的创新。
第六单元:口语交际1.课时安排:4课时2.教学内容:根据本册课本的口语交际要求,进行口语训练。
3.教学方法:以口语表达、讨论、表演为主。
4.教学重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
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板书课题:16太阳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重点局部的表达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以及广阔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重点局部的表达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作用。
2.通过以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以及广阔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流利地读好课文。
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早在1405年至1433年,我们的祖先郑和就曾率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扬帆远涉重洋,访问了37个国家和地区,比外国早了近百年,可在解放前,中国的海军几乎是零,使得我们中国倍受外国人欺凌,解放后,中国大力开展中国海军,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1997年,由王大忠率领的中国最先进的____编队抵达了美国外乡圣迭戈港,有史以来第一次访问美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5、友谊的航程3、激发自读感知:中国海军____编队已到了美国,那么美国的军民和中国的旅美侨胞会怎么样对待这次出访呢?二、指导初读感知〔一〕先知为快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老师深化学生中帮助。
〕2、当学生读了一遍后,让学生合上书,挑战性问:通过这一次朗读,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一点就说一点。
学生开场读书时对书的新颖、好奇感最强,读了一遍就让他们来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看似是个大难题,但却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挑战心理,使第一课时也能有激情出现。
3、师生交流指导:①对学生说话中出现的错误读音及时纠正。
②对学生说出的一点点都加以表扬与鼓励,老师注意在总结中突出整体感,以便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二〕、读准读通课文1、刚刚大家说得很好,说明大家读书的效率非常高,内容是理解了,可你们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吗?翻开书,再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