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圃对葡萄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研究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496.64 KB
- 文档页数:8
种质资源圃工作开展情况种质资源圃工作是保护和利用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种质资源圃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种质资源圃工作的重要性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种质资源圃是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场所,其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种质资源圃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植物遗传资源。
种质资源圃通过收集、保存和繁育植物遗传资源,有效地防止了遗传资源的丧失和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为植物的长期保存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2. 促进农业发展。
种质资源是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育种的基础,种质资源圃工作的开展为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利用,可以培育出更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科学研究。
种质资源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科学家可以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研究,揭示植物遗传规律,探索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特性,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种质资源圃工作的开展情况我国种质资源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大批种质资源圃,涵盖了各类作物和植物的遗传资源。
种质资源圃通过收集和保存大量的种质资源,为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和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同时,种质资源圃还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种质资源圃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1.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种质资源圃通过采集和购买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植物遗传资源,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保存,包括鲜活保存、冷冻保存、冷藏保存等。
这些保存的种质资源不仅保证了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而且为后续的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种质资源的繁育和繁殖。
葡萄调研报告(共7篇)篇:葡萄产业状况调研报告正是盛夏好光景,**阳平原葡萄熟了!**县1.7万多亩葡萄,今年挂果创下新高,估计年产量可达3万多吨,其中欧亚种葡萄1.2万多亩,亩平纯收入可达1万元,56个村2700多个农户因葡萄受益。
同时,**县还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有2000多个品种的葡萄种质资源圃,年产3000吨的葡萄酒厂,储量500吨的气调冷库,占地318亩的葡萄休闲农庄,一个集产、学、研和加工、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全县葡萄产业今年年产值将首次超过2亿元。
溯源:从无到有,葡萄在南方吐鲁番“熟”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县小渡口镇农民王先荣在湖南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国内外200多个优良葡萄品种和20多个砧木品种,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探索,打破了红色品种不能在南方着色的惯例。
2003年,由湖南农业大学、**县农康公司共同研究的“葡萄引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又成功地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种植的论断。
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县积极开展葡萄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研究。
到目前为止,共有6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
去年7月27日,**县神州酒业与湖南农大共同完成的“刺葡萄酒系列产品研发”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刺葡萄种质资源酿酒品系开发、刺葡萄干酒和甜酒研制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效解决了我国葡萄酒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丰富了葡萄酒的花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县优质葡萄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全国葡萄学会秘书长晁无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评价道:“湖南**县葡萄园的设施栽培技术,所用生物肥都已达到国际水准,湖南农大和**县的科技人员一道攻克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种植的难关;**县生产的欧亚种葡萄的品质在南方名列前茅,堪称我国南方种植葡萄的典范!”现状:从小到大,葡萄产业在**县“红”了近年来,**县大力发展以葡萄产业,初步建成了沿207国道、s302线以及津如县级公路三条生产带,培育成了**阳、张公庙两个生产集中区。
种质资源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种质资源圃是指利用天然优良植物材料、动物品种,通过人工筛选、生产、育种等措施,形成的供生产利用的种源。
种质资源圃的建立对于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农业的发展。
本次研究的课题是基于对种质资源圃的可行性研究,旨在梳理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种质资源圃的意义和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可行性研究目的1.了解并分析我国农作物和畜禽的种质资源现状;2.探索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必要性及其意义;3.分析建立种质资源圃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4.提出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可行性建议。
三、种质资源现状分析1.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国家,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部分珍稀品种受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为开发利用的影响,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庞大,但品质和产量上仍有待提高。
2.畜禽种质资源现状我国畜禽品种繁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品种受到外来疾病和天气环境的影响,畜禽资源的利用率低。
同时,传统畜禽品种的育种和繁育技术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四、建立种质资源圃的必要性和意义1.保护和利用珍稀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利用我国的珍稀种质资源,防止其因各种原因而消失。
2.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品质和产量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圃,可以有效地进行优质和高产品种的筛选和育种,从而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
3.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种质资源圃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丰富的种源和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建立种质资源圃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1.融资问题建立种质资源圃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目前农业领域的融资渠道相对较为狭窄。
种质资源圃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种质资源是农作物的遗传基础,对于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种质资源圃项目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种质资源圃,集中收集、保护、繁育和利用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并促进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种质资源收集:通过调查和收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种质资源收集机制,收集各类农作物的种质资源,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等。
2. 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库,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类、保存和管理,采取冷冻、干燥等方法,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3. 种质资源繁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繁育和改良,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种质资源利用: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开展新品种选育、试验种植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项目优势1. 丰富的资源:通过种质资源圃项目,可以集中收集和保护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2. 创新的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对种质资源进行繁育和改良,培育出更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新品种。
3. 推动农业发展:种质资源圃项目的实施,将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调研: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资源收集机制。
2. 圃地建设:选择适宜的土地建设种质资源圃,建立种质资源库和繁育基地。
3. 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类、保存和管理。
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摘 要:对40份酿酒葡萄种质资源的14个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适栽和特色品种。
结果表明,14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45%~52.73%,其中花色苷含量变异系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最小,花色苷含量、穗质量、种子数、粒质量4个性状在不同资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主要性状分布范围分析,筛选出高花色苷种质‘罗马4号’和高糖高酸高酚种质‘小芒森’。
主成分分析将白色酿酒葡萄的8个主要果实性状综合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小芒森’‘菲尔斯’‘雷司令’等种质综合表现较好;红色酿酒葡萄9个品质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以上,‘小味儿多’‘马瑟兰’‘赤霞珠685’‘赤霞珠’等种质综合表现较好。
通过聚类分析将40份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分为5类,第Ⅰ类为小粒、糖酸酚类物质含量高的种质;第Ⅲ类为大穗、糖酸酚类物质含量居中的种质;第Ⅱ类糖酸酚类物质含量处于中等,但果穗、果粒显著小于第Ⅲ类且总酚、单宁含量较高,酸含量较低;第Ⅳ类为大粒、低糖低酸低酚类种质;第Ⅴ类为中粒、低糖高酸中酚类种质。
关键词: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414/ki.zwpp.2024.01.002收稿日期:2023-03-14基金项目: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示范项目(NGSB-2021-4-01) 中央财政林木良种培育项目;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引导项目(NKYG-23-02)作者简介:牛锐敏(1980—),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葡萄育种与栽培研究。
Email:****************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Fruit Quality Traits ofWine Grape Germplasm ResourcesNIU Ruimin, XU Zehua, SHEN Tian, HUANG Xiaojing, XU Meilong, CHEN Weiping(Horticulture Resources Institute,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750002, China)2024(1): 10-19Abstract: Statistics was conducted on fourteen quality-related traits of forty wine grape germplasm resources, an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appli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screen suitable and distinctive varie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fourteen quality traits ranged from 8.45% to 52.73%, of which the highest was anthocyanin content, and lowest values was soluble solid content. Anthocyanin content, cluster weight, seed number and berry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germplasms.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main traits, the high anthocyanin germplasm 'Rome 4', and the high sugar, acid and phenol germplasm 'Petit Manseng' were screened out.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eight main fruit traits of white wine grape were integrated into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with a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more than 90%, and the germplasm such as 'Petit Manseng' 'Enrenfelser' and 'Riesling' showed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e nine main fruit traits of red wine grape were integrated into four main components, with a酿酒葡萄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牛锐敏,许泽华,沈甜,黄小晶,徐美隆,陈卫平(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葡萄按用途可分为鲜食、酿酒、制干、制汁、其他加工品种以及砧木品种等。
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为了保护和利用植物的遗传资源,种质资源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种质资源圃是指为种质资源的保存、繁育和利用而建立的一种植物园地。
在种质资源圃中,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保存和繁育,以便将来用于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选址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建立种质资源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地点应该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以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受到污染。
其次,地点应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良好的排水条件,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地点应该便于管理和维护,方便科研人员进行观察和采集。
二、建设建设种质资源圃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首先,需要建立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区域,根据植物的特性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其次,需要建立相应的设施,如温室、喷灌系统、遮阳网等,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最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测系统,以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三、管理种质资源圃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行植物的日常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最后,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标本馆,以方便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交流。
四、利用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不仅是为了保存和繁育植物的种质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的利用。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利用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筛选,选择出适合特定用途的种质资源。
其次,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研发和利用,开发新的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最后,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推广和应用,将优质的种质资源推广到农民手中,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址、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可以保护和利用植物的遗传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种质资源圃对葡萄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研究保存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的前提。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部分科研单位即在收集的基础上,着手建立葡萄原始材料圃,开始对引进的品种和采集到的野生材料进行异生境地田间种植保存。
随着国家对种质资源的重视,从70年代初~80年代末,我国相继建成16个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
其中,有两个国家级葡萄种质资源圃(河南郑州、山西太谷),另外还有3个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有葡萄种质资源。
90年代,又增建了山葡萄的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吉林左家)。
原西北农业大学建立了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圃。
同期,我国部分省(市、区)的果树、葡萄研究及教学单位也相应建立了葡萄种质资源圃或葡萄品种资源圃。
全国各类圃地共保存葡萄种质资源 1 500?份左右。
在异生境地田间种植保存的同时,我国葡萄科技工作者还进行了试管保存、种子保存、花粉保存的研究和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异生境地田间种植保存是葡萄种质材料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保存方式。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部分科研单位即相继着手建立葡萄原始材料圃。
1951年,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始调查、搜集并引种山葡萄优良类型,并用于选种和杂交育种。
1952年,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兴城园艺试验场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了原始材料圃,至1965年,保存品种200多个,同时进行了与东北山葡萄的杂交育种工作。
195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建立葡萄品种圃,同时开始收集保存葡萄野生资源材料。
1960年,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郑州分所建立的葡萄原始材料圃保存有300余个品种,至1966年,保存葡萄品种近600个。
196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结合山葡萄研究,建立了山葡萄品种资源圃。
其他一些省、市、自治区的果树和葡萄科研单位也搜集保存了部分葡萄野生种种质材料。
1978年,原西北农业大学开始系统搜集、研究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建立了收集保存中国野生葡萄种类最多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我国野生葡萄20余个种和变种的100余个株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末,我国相继建成16个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
其中,有2个圃专门搜集保存葡萄种质材料,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桃圃”中葡萄圃保存葡萄属植物20个种和变种、916份材料,其中含野生葡萄14个种计45份种质材料。
山西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太谷枣、葡萄圃”中葡萄圃保存葡萄属植物5个种、361份材料。
此外,吉林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级果树种质寒地果树圃”搜集保存部分山葡萄种质资源材料。
设在新疆、云南的果树种质圃也搜集保存部分葡萄种质资源材料。
除上述单位外,我国各省(市、区)果树、葡萄研究与教学单位结合科研、教学也相应建立有葡萄种质资源圃、品种资源圃。
1988年,吉林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进一步扩大了原有山葡萄品种资源圃,保存380多份山葡萄种质材料,每份材料保存6株。
新疆葡萄瓜类研究开发中心对原产新疆的地方品种进行了广泛收集和保存。
上海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较系统地保存了原产我国南方的野生葡萄种质材料。
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河北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也先后引进和调查、收集、保存着当地的葡萄野生种质材料。
?种植保存是种质保存中最为方便、并便于进行观察研究利用的一种保存方式,但占地面积大,管理费用较高,且易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危害,造成种质丢失。
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葡萄种质圃因冻害,损失种质材料颇多。
一些单位因搬迁、基建等原因,种植材料也受到很大影响。
但从观察研究和利用考虑,种植保存仍是当前葡萄种质材料保存的主要方法。
一、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的意义:为了发掘和收集各种农作物品种种子,科学地加以贮藏,使种质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之后仍具有原有的遗传特性和很高的发芽力,对于品种改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并为生物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贮藏环境(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对种子的寿命影响很大。
根据库内温、湿度环境的不同,种子贮藏建筑可分为3类: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①长期贮藏库,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30~40%%左右,贮藏期为30年以上;②中期贮藏库,温度0~5℃,相对湿度40~60%,贮藏期为5-15年左右;③短期贮藏库,温度10~15℃,相对湿度50~60%,贮藏期为3-5年;二、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制冷部分:1.冷冻机组采用全自动控制方式,压缩机选用美国艾默生谷轮涡旋式高性能压缩机,机组机组采用低噪音风机以及风机压力控制系统。
2.内机低噪音冷风机2套,外机低噪音箱式机组2套的双压缩机模式:A据故障状态轮值。
当一台机组有故障出现,则备用机组立即启动,最大限度保护种子B据时间轮值。
进行小时、日的运行时间轮值切换,延长机组寿命和等时运行。
C.据冷量轮值。
当一台机组冷量不能达到冷量要求,则第二台机组马上投入运行;而当系统出现冷量需求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则备用机组自动再切换到备用状态。
三、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除湿部分要求:除湿机为低温转轮除湿机,确保在零下的环境里可以除湿。
四、育种信息化其他设备:育种信息过程管理平台、育种信息移动采集终端、育种小区远程监控系统、种质资源保存库管理系统、麦穗形态测量仪、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油菜分支角度测量仪五、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的系统功能:1、触摸屏液晶操作界面,可根据贮藏货物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控制精度高。
2、双温双待系统,双压缩机,双风道,在第一个系统有故障时,另一个系统立即启动,保证系统不间断工作3、可与计算机通讯,记录数据。
完全做到无人值所,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温度、湿度变化情况,以数字、图形和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显示和记录存储监测信息,监测点位可扩充多达上千个点。
4、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度、湿度报警上下限值,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方式包括:现场多媒体音响、声光报警器、网络客户端报警、手机短信息报警等。
上传报警信息并进行本地及远程监测。
5、控制软件的编制采用软件工程管理,开放性与可扩充性极强,由于采用硬件功能的软件化的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硬件的模块化、通讯网络化设计,系统可根据需要升级软件功能与扩展硬件种类。
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六、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技术参数:1.在建筑面积5.3*5.6*2.5米里独立控制制泠及除湿。
2.采用进口双制冷机组。
3.制冷设备室外机置于墙外。
4.控制系统全彩色手触摸屏进行控制。
5.显示内容:当前时间、温度、湿度及记录曲线。
6.历史数据记录数量:15000组数据,既可直接显示,又可用计算机下载。
7. 温控范围:-5℃~10℃库温8.温度波动度:±1.5℃9.控湿范围:60%RH以下10.湿度波动度:±7%RH-10%RH11.压缩机:压缩机选用进口高性能压缩机,机组机组采用低噪音风机以及风机压力控制系统。
12.内机低噪音冷风机2套,外机低噪音箱式机组2套13.电源:50Hz,380V三相五线制。
14.灭菌方式:紫外线灯。
15.光照度控制范围:采用节能型三防荧光灯照明系统350LUX达到操作照度即可。
七、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主控系统功能:1. 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 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3.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如有需要可以安装上位机软件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库房的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电脑数据显示、曲线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打印等。
4.各档程序参数长期记忆,系统意外断电后可以自动恢复运行,并且不影响原来参数的设定,可按原有的设置继续运行,充分保证试验工作的连续性。
5.高温报警,异常报警功能:可设定各监控点位的温度、湿度报警上下限值,当出现被监控点位数据异常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有三种方式组成:声光警灯报警、电脑屏幕画面报警和短信群发报警。
短信可同时通知多人,扩大故障发生后的知情人数量。
主机时实及历史故障信息均可查询。
6.该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可有小型UPS直接拖动工作,确保断电情况下报警信息(声光,屏幕,短信群发)能正常发送。
八、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圃库体要求:1.库体五面采用聚氨酯双面彩钢保温板(厚度100mm)。
2.保存库保温门:开一扇800mm宽×2000mm高大门,每扇门开启方式为外单开启,确保内部开启优先(在外部锁闭情况下仍旧确保内部能够直接开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3.大门密封及结构:门框的密封采用特制的耐高低温的硅橡胶密封条,在门框处加装门框加热丝以防在低温情况下门框处凝露;门把手、饺链采用日本进口优质产品,可保证其强度,防止掉落;门框四周加强,即在门发泡前,在大门内侧焊接加强筋,可保证其强度,防止门的变形。
4.气压平衡装置:为了避免库房内温度的变化而引起库房内外压力差对库房强度的影响,在每个库房侧壁处安装一套重力关闭型压力平衡装置。
5.库房内侧上方装有吊顶式冷风机和匀流送风板,匀流送风,提高库房内整体送风效率,进门有风幕保温隔离系统6.暖通管道系统内材料为铜管。
7.内部地面:地面需采用专门的地面保温材料(隔热XPS保温板),加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上铺PVC地胶板。
达到:防水防滑,耐磨,保养方便:托普云农——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平常用清水拖把擦洗即可,遇有污渍,用橡皮擦或稀料擦试即可干净。
防火阻燃/耐酸碱。
传感器类型:铂电阻通讯接口:RS485,USB记录存储功能:有库板厚度:长期大于12CM,中期库大于10CM 内置蜂鸣报警功能:可选,另可选配外置声光报警和短信报警显示功能:手触液晶显示电源:外接直流380V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