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能力计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1
一、工序能力(工程能力、工艺能力)1概念: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标准状态下,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是指工序的分布状态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称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工序处于标准状态,是指设备、材料、工艺、环境、测量均处于标准作业条件,人员的操作也是正确的。
●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是指工序质量特性的分散(或波动)有多大。
加工能力强或弱的区分关键是质量特性的分布范围大小,或集中程度。
2表达式:若用符号B来表示工序能力,则:B=6σ3影响因素:(1)人───与工序直接有关的操作人员、辅助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2)设备──包括设备的精度、工装的精度及其合理性、刀具参数的合理性等;(3)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外协件的质量及其适用性;(4)工艺──包括工艺方法及规范、操作规程的合理性;(5)测量──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的适应性;(6)环境──生产环境及劳动条件的适应性。
二、工序能力指数1概念:工序能力指数是衡量工序能力对产品规格要求满足程度的数量值,记为C P。
通常以规格范围T 与工序能力B的比值来表示。
即:C P=T/6σT=规格上限T USL-规格下限T LSL2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区别:工序能力是工序具有的实际加工能力,而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能力对规格要求满足的程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工序能力强并不等于对规格要求的满足程序高,相反,工序能力弱并不等于对规格要求的满足程序低。
一定的工序能力指数将与一定的不合格品率相对应。
因此,工序能力指数越大,说明工序能力的贮备越充足,质量保证能力越强,潜力越大,不合格品率越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精度和技术水平越高。
三、工序能力的评价与处置工序能力指数C P客观地、定量地反映了工序能力对规格要求的适应程序,因此它是工序能力评价的基础。
根据工序能力指数的大小一般可将加工分为五类:1C P>1.67特级加工2 1.67≥C P>1.33一级加工3 1.33≥C P>1二级加工41≥C P>0.67三级加工5C P≤0.67四级加工1CP>1.67特级加工●当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χ与规格中心Tm重合时,T>10σ,不合格品率P<0.00006%。
承重能力的简易工程计算承重能力是指结构或材料能够承受的负载或荷载的能力。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准确计算结构的承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简易工程计算方法。
1.梁的承重能力计算: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素,用于承受纵向负载和弯曲力。
梁的承重能力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简易估算:W=(σ×b×h^2)/6其中,W是梁的承重能力,σ是梁材料的抗弯强度,b是梁的宽度,h是梁的高度。
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材料强度,可以计算出梁的合适尺寸。
2.柱的承重能力计算:柱是一种承受压力的结构元素,其承重能力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简易估算:W=(σ×A)/F其中,W是柱的承重能力,σ是柱材料的抗压强度,A是柱的截面面积,F是柱的安全系数。
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材料强度,可以计算出柱的合适尺寸和安全系数。
3.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是支撑建筑物的重要部分,其承载力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简易估算:Q=c×A+q×B其中,Q是地基的承载力,c是地基的凝聚力,A是地基的有效面积,q是地基上的均布荷载,B是地基上的均布荷载的影响面积。
根据具体的土壤条件和设计要求,可以计算出合适的地基面积和承载力。
4.钢结构的承载力计算: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其承载力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简易估算:W=σ×A其中,W是钢结构的承载力,σ是钢材料的屈服强度,A是钢结构的截面面积。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强度,可以计算出合适的钢结构尺寸和承载力。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简易工程计算方法,用于估算结构的承重能力。
然而,实际的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更加准确和详细的计算方法,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更为细致的工程计算方法,并结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工程能力计算公式
工程能力计算公式是用来评估工程项目或系统的能力或性能的数学公式。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工程能力计算公式:
1. 效率(Efficiency): 效率是指工程系统或过程在给定资源下的利用程度。
通常用以下公式计算:
效率= (输出/ 输入) * 100%
2. 产出率(Yield): 产出率是指工程系统或过程中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或结果的比例。
计算方法如下:
产出率= (合格产品数/ 总产品数) * 100%
3. 故障率(Failure Rate): 故障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
一般用以下公式计算:
故障率= (故障次数/ 运行时间)
4.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给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
可靠性的计算方法会依赖于具体的系统模型和分析方法。
5. 质量损失(Quality Loss): 质量损失是指由于产品或过程的不良质量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通过估算不良品的成本和频率来计算质量损
失。
这些公式提供了一种量化评估工程能力的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不同指标,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了解工程系统的性能,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工程能力。
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适应适当的公式和指标来评估工程能力。
工程能力指数(Cp、CpK)组立制造部(PA)00 ****** 初版土屋康立2003/05/30REV变更年月日变更内容作成承认施行日东莞信浓马达有限公司/雁田信浓电机电子厂一、制造部门的使命与职责作为一个制造部门,我们必须制造出具有稳定的品质的产品。
为此,我们须具备能充分理解“Cp、CpK”并且能将其活用的能力。
所以,我们的职责是:①确保工程、产品的“Cp、CpK”(减少偏差)②不作出不良(消除不良损失金额)③构造出能减少成本的工程④严守入库计划将这4点活用之后,必须在已定的“管理状态”下进行工作。
这些就是我们的使命。
就先前的工程能力指数“Cp、CpK”与“社内允许不良发生率”进行少许说明。
在我们公司内既有使用单侧规格的“Cp”,也使用有双侧规格的“CpK”(之后再作详细)。
生产工程中的允许不良发生率是,根据各机种成本资料设定样本工程。
各要求的规格如下所示:Cp=以上CpK=以上允许不良发生率(社内):重大不良%以下,通常的在1%以下(根据成本资料定)。
但铭板等也有允许不良发生率在10%的情况。
这些是产品在预算阶段的基准值(目标值),在初期流动时的工程设计阶段(制造工程管理表及作业手顺书的作成),取必要的数据,并据此数据进行把握。
二、工程管理中直方图的活用(参照附录6)工程管理,一般使用一些作为管理道具的如P管理图等的管理图表。
但是,如在直方图上下功夫的话也可将此运用在工程管理中。
直方图的优点在于,如样品数据有100个就可根据直方图看出其分布的状态,也可活用每个真实的数据。
不管是管理图也好还是QC七手法中的单独一个也好,虽频繁使用但如果不具备比较高水平的知识的话,是很难有效地掌握与使用的。
但是,直方图从直观上让人感觉易理解、只要有一张稿纸,任何人无论在何处均可直接的利用。
所以,比起其它更加活用。
三、管理状态(参照附录4)在前面第一部分中已说明过“管理状态”。
管理状态是指:“工程被维持在不得不有偏差的范围内(规格范围内)的状态”。
工程能力计算公式工程能力是工程项目完成的结果,是对工程项目开展和完成的能力的评估。
它主要包括工程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三个方面。
工程能力的计算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指标和公式进行评估和分析。
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工程技术能力计算公式:工程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对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和技术难度的把握和应用。
常用的计算工程技术能力的公式有:1.技术得分计算公式:技术得分=(项目所涉及技术难度系数×项目技术熟练度系数)/技术周期系数其中,技术难度系数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进行综合评估的系数,项目技术熟练度系数是对项目组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评估的系数,技术周期系数是对项目技术难度与项目实际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的系数。
2.技术效益计算公式:技术效益=技术产出值×技术优势系数其中,技术产出值是对工程项目技术成果的价值进行评估的指标,技术优势系数是对工程项目技术成果的优势程度进行评估的系数。
二、项目管理能力计算公式:项目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常用的计算项目管理能力的公式有:1.项目计划执行率计算公式:项目计划执行率=实际完成工作量/计划工作量×100%其中,实际完成工作量是指项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划工作量是指项目计划中规定的工作量。
2.项目控制指数计算公式:项目控制指数=项目计划完成进度/项目实际完成进度其中,项目计划完成进度是指项目计划中规定的工作进度,项目实际完成进度是指项目实际完成的工作进度。
三、质量管理能力计算公式:质量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能力。
常用的计算质量管理能力的公式有:1.质量问题处理及时率计算公式:质量问题处理及时率=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数/总质量问题数×100%其中,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数是指项目中及时解决的质量问题数量,总质量问题数是指项目中发生的总质量问题数量。
工程能力cpk 计算公式工程能力指标(Cpk)是一种用于评估工程过程能力的统计指标,能够客观地衡量工程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Cpk的计算公式如下:Cpk = min[(USL-μ)/3σ, (μ-LSL)/3σ]其中,USL代表上限规格限制,LSL代表下限规格限制,μ代表工程过程的平均值,σ代表工程过程的标准差。
Cpk的取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接近1代表工程过程能力越强,越接近0代表工程过程能力越弱。
当Cpk大于1时,表明工程过程能够满足规格要求;当Cpk小于1时,表明工程过程存在偏离规格要求的风险。
对于一个工程过程而言,Cpk的计算需要收集一定的数据样本。
首先,需要确定上限规格限制和下限规格限制,这是根据产品或工艺要求所给定的。
其次,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如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尺寸或质量数据。
通过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工程过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最后,将这些数据代入Cpk的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工程能力指标Cpk的值。
Cpk的计算结果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 工程过程的稳定性:Cpk值越接近1,说明工程过程越稳定,产品或工艺的变异性较小,可以更好地满足规格要求。
2. 工程过程的一致性:Cpk值越接近1,说明工程过程越一致,产品或工艺的平均值与目标值接近,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3. 工程过程的改进需求:当Cpk值小于1时,说明工程过程存在偏离规格要求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工程过程的能力。
Cpk作为一种常用的工程能力指标,在制造业和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工程过程的定量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质量和工艺稳定性的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和质量风险,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Cpk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工程能力指标,如Cp、Ppk、Pp等,用于综合评估工程过程的能力。
每种指标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计算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估和改进。
SPC(Cpk、Ppk)等⼯程能⼒计算公式均值X图均值X图n A2d2D3D4A3c4B3B42 1.880 1.128- 3.267 2.6590.7979- 3.2763 1.023 1.693- 2.571 1.9540.8862-2.56840.729 2.059- 2.282 1.6280.9213- 2.26650.577 2.326- 2.114 1.4270.9400- 2.08960.483 2.543- 2.0041.2870.95150.030 1.97070.4192.7040.076 1.924 1.1820.95940.118 1.88280.373 2.8470.136 1.864 1.0990.96500.1851.81590.3372.9700.184 1.816 1.0320.96930.239 1.761100.3083.0780.223 1.7770.9750.97270.284 1.716110.2853.1730.256 1.7440.9270.97540.321 1.679120.266 3.2580.283 1.7170.8860.97760.354 1.640130.249 3.3360.3071.6930.8500.97940.382 1.618140.235 3.4070.328 1.6720.8170.98100.406 1.594150.223 3.4720.3471.6530.7890.98230.428 1.572160.212 3.5320.363 1.6370.7630.98350.448 1.552170.203 3.5880.3781.6220.7390.98450.446 1.534180.194 3.6400.391 1.6080.7180.98540.482 1.518190.187 3.6890.4031.5970.6980.98620.497 1.503200.180 3.7350.415 1.5850.6800.98690.510 1.490210.173 3.7780.4251.5750.6630.98760.523 1.477220.167 3.8190.434 1.5660.6470.98820.534 1.466230.162 3.8580.4431.5570.6330.98870.545 1.455240.157 3.8950.451 1.5480.6190.98920.555 1.445250.153 3.9310.4591.5410.6060.98960.565 1.435X±A 2R X±A 2R中位数X图单值X图n A 2d 2D 3D 4E 2d 2D 3D 42 1.880 1.128- 3.267 2.660 1.128- 3.2673 1.187 1.693- 2.574 1.772 1.693-2.57440.796 2.059- 2.282 1.457 2.059- 2.282标准差估计值的除数UCL X ,LCL X = 全距R图全距R图中位数图计算控制限⽤的系数单值图LCL S = B 3s标准差估计值的除数计算控制限⽤的系数全距R图⼦组容量计算控制限⽤的系数标准差估计值的除数计算控制限⽤的系数X-R图标准差S图X-s图计算控制限⽤的系数计算控制限⽤的系数UCL S = B 4s控制图的常数和公式表δ=R/D 2δ= s/c 4⼦组容量计算控制限⽤的系数标准差估计值的除数计算控制限⽤的系数UCL X ,LCL X =UCL R = D 4R LCL R = D 3R50.691 2.326-2.114 1.290 2.326- 2.11460.548 2.534-2.004 1.184 2.534- 2.00470.508 2.7040.0761.924 1.1092.7040.076 1.92480.433 2.8470.1361.864 1.0542.8470.136 1.86490.412 2.9700.1841.816 1.0102.9700.184 1.816100.3623.0780.2231.7770.975 3.0780.223 1.777X±A 2RX±E 2R δ=R/d 2δ= R/d 2UCL R = D 4RUCL MR = D 4R LCL R = D 3RLCL MR = D 3R UCL ,LCL =UCL X ,LCL X =UCL P ,LCL P ==UCL np ,LCL np =UCL C ,LCL C =UCL U ,LCL U =Cpk=( 1 - k ) x Cp 或 MIN {CPU,CPL}Ppk=( 1 - k )x Pp 或 MIN {PPU,PPL}单边规格(设计规格)因没有规格上限或下限,没有规格下限 Cp = CPU = Cpk,没有规格上限 Cp = ()n P P P /13-±=()n P P P -±=13()P P n P n -±=13nUU 3±=CC 3±=格上限 Cp = CPL = Cpk。
工程能力指数(Cp、CpK)东莞信浓马达有限公司/雁田信浓电机电子厂一、制造部门的使命与职责作为一个制造部门,我们必须制造出具有稳定的品质的产品。
为此,我们须具备能充分理解“Cp、CpK”并且能将其活用的能力。
所以,我们的职责是:①确保工程、产品的“Cp、CpK”(减少偏差)②不作出不良(消除不良损失金额)③构造出能减少成本的工程④严守入库计划将这4点活用之后,必须在已定的“管理状态”下进行工作。
这些就是我们的使命。
就先前的工程能力指数“Cp、CpK”与“社内允许不良发生率”进行少许说明。
在我们公司内既有使用单侧规格的“Cp”,也使用有双侧规格的“CpK”(之后再作详细)。
生产工程中的允许不良发生率是,根据各机种成本资料设定样本工程。
各要求的规格如下所示:Cp=以上CpK=以上允许不良发生率(社内):重大不良%以下,通常的在1%以下(根据成本资料定)。
但铭板等也有允许不良发生率在10%的情况。
这些是产品在预算阶段的基准值(目标值),在初期流动时的工程设计阶段(制造工程管理表及作业手顺书的作成),取必要的数据,并据此数据进行把握。
二、工程管理中直方图的活用(参照附录6)工程管理,一般使用一些作为管理道具的如P管理图等的管理图表。
但是,如在直方图上下功夫的话也可将此运用在工程管理中。
直方图的优点在于,如样品数据有100个就可根据直方图看出其分布的状态,也可活用每个真实的数据。
不管是管理图也好还是QC七手法中的单独一个也好,虽频繁使用但如果不具备比较高水平的知识的话,是很难有效地掌握与使用的。
但是,直方图从直观上让人感觉易理解、只要有一张稿纸,任何人无论在何处均可直接的利用。
所以,比起其它更加活用。
三、管理状态(参照附录4)在前面第一部分中已说明过“管理状态”。
管理状态是指:“工程被维持在不得不有偏差的范围内(规格范围内)的状态”。
因此,即使工程属于管理状态下,依然还是会有不良发生。
请把“不得不有的偏差范围”与“规格”区别来考虑。
工程能力指数(CPK)合理取值范围1. 什么是工程能力指数(CPK)工程能力指数(CPK)是一种用于衡量工程过程能力的指标。
它是统计学中的一种能力指数,用于评估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CPK的计算基于过程的变异性和规格限制,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工程过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提供改进工程过程的依据。
2. CPK的计算公式CPK的计算公式如下:CPK = min((USL - μ) / (3σ), (μ - LSL) / (3σ))其中,USL表示规格上限,LSL表示规格下限,μ表示过程的均值,σ表示过程的标准差。
3. CPK的合理取值范围CPK的取值范围从0到1,取决于过程的能力。
CPK的值越接近1,表示过程的能力越高,离规格限制越远;CPK的值越接近0,表示过程的能力越低,离规格限制越近。
一般来说,CPK的合理取值范围为1.33到2。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认为过程具有良好的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较小的变异性。
当CPK的值小于1时,说明过程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此时,需要对过程进行改进,减小过程的变异性,提高过程的能力。
当CPK的值大于2时,说明过程的能力较高,超出了设计要求。
此时,可以考虑优化过程,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CPK的值只是过程能力的一个指标,不能单独用来评估一个过程的好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等。
4. 如何提高CPK的值要提高CPK的值,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4.1. 优化工艺流程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可以减小过程的变异性,提高过程的能力。
可以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改进设备和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加强过程控制加强过程控制是提高CPK的关键。
通过建立合理的过程控制策略,对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可以有效地减小过程的变异性,提高过程的能力。
4.3. 增加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于过程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工程能力指数( Cp、CpK)组立制造部(PA)认可作成文件编号00******第一版土屋康立2003/05/30 REV改正年代日改正内容作成承认施行日东莞信浓马达有限公司 / 雁田信浓电机电子厂一、制造部门的使命与职责作为一个制造部门,我们一定制造出拥有稳固的质量的产品。
为此,我们须具备能充足理解“ Cp、CpK”并且能将其活用的能力。
所以,我们的职责是:①保证工程、产品的“ Cp、CpK”(减少误差)②不作出不良(除去不良损失金额)③结构出能减少成本的工程④严守入库计划将这 4 点活用以后,一定在已定的“管理状态”下进行工作。
这些就是我们的使命。
就先前的工程能力指数“Cp、CpK”与“社内同意不良发生率”进行少量说明。
在我们公司内既有使用单侧规格的“Cp”,也使用有双侧规格的“ CpK”(以后再作详尽)。
生产工程中的同意不良发生率是,依据各机种成本资料设定样本工程。
各要求的规格以下所示:Cp=以上CpK=以上同意不良发生率 (社内 ):重要不良 %以下,往常的在 1%以下 (依据成本资料定 )。
但铭板等也有同意不良发生率在 10%的状况。
这些是产品在估算阶段的基准值(目标值),在早期流动时的工程设计阶段(制造工程管理表及作业手顺书的作成),取必需的数据,并据此数据进行掌握。
二、工程管理中直方图的活用(参照附录 6)工程管理,一般使用一些作为管理道具的如 P 管理图等的管理图表。
可是,如在直方图上下功夫的话也可将此运用在工程管理中。
直方图的长处在于,如样品数占有 100 个便可依据直方图看出其散布的状态 ,也可活用每个真切的数据。
不管是管理图也好还是QC 七手法中的单唯一个也好,虽屡次使用但假如不具备比较高水平的知识的话,是很难有效地掌握与使用的。
可是,直方图从直观上让人感觉易理解、只需有一张稿纸,任何人不论在哪处均可直接的利用。
所以,比起其余更为活用。
三、管理状态(参照附录 4)在前方第一部分中已说明过“管理状态” 。
工程能力cpk计算公式工程能力指标Cpk是一种用于衡量工程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统计指标。
它是通过计算过程的偏离程度和过程容限来评估过程的能力。
Cpk的计算公式如下:Cpk = min[(USL - μ) / 3σ, (μ - LSL) / 3σ]其中,USL代表过程的上限规格限,LSL代表过程的下限规格限,μ代表过程的平均值,σ代表过程的标准差。
Cpk值越大,表示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越好。
一般来说,Cpk值大于1.33,说明过程能力较好;Cpk值大于1.0,说明过程基本达到规格要求;Cpk值小于1.0,说明过程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Cpk的计算公式基于正态分布的假设,适用于连续型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一系列的样本数据,计算出样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代入公式进行Cpk的计算。
Cpk的计算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工程过程的能力,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过程。
如果Cpk值较低,意味着过程存在较大的偏离,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率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分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过程。
Cpk值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工程过程的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过程的Cpk值,我们可以确定哪个过程的能力更好,从而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和优化。
除了Cpk值,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指标来评估工程过程的能力,比如Cp值、Pp值和Ppk值等。
这些指标都是基于过程的规格限和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每个指标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Cpk作为一种工程能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工程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计算Cpk值,我们可以确定过程的能力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并结合其他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全面提高工程过程的能力和质量水平。
工程计算公式范文工程计算是指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根据相关理论和实际需求,对工程问题进行量化和计算的过程。
工程计算公式是工程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数学方程的形式将工程问题和计算方法相结合,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有效地解决工程中的各种计算问题。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工程计算公式的介绍:1.静水压力计算公式:静水压力=液体密度×介质高度×重力加速度静水压力是指液体静止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压力。
该公式经常应用于水力学和土木工程中的水力计算。
2.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弹性模量=E=(F/A)/(ΔL/L)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参数,是应力与应变之比。
其中F是施加到材料上的力,A是力作用的面积,ΔL是材料变形的长度变化,L是材料的原始长度。
3.等效小时计算公式:等效小时=设备实际运行小时×设备利用率等效小时是指根据设备实际运行小时和设备利用率计算得到的这段时间内设备的等效运行小时数。
该公式用于评估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4.流量计算公式:流量=截面积×流速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一些截面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或质量。
截面积是液流或气流所穿过截面的面积,流速是单位时间内液流或气流通过截面的速度。
5.能力计算公式:能力=设备效率×相应参数能力是指设备达到的单位时间内完成项工作的能力,是衡量设备性能的指标。
设备效率是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项工作的效率,相应参数是衡量设备能力的指标。
6.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工作所做的功/所用的时间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能力,是衡量设备或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工作所做的功是设备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的时间。
7.频率计算公式:频率=1/周期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是衡量周期性事件发生频率的指标。
周期是指事件循环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以上公式只是工程计算中的一部分,不同工程领域和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客户来审核了,检查以我们提供的PPAP,发现我们计算的CPK值小于PPK值,我跟他回复说CPK要求大于1.33,而PPK要求大于1.67,所以这样看应该是要求PPK大于CPK,但是他不认可,说是看到同一组数据计算出来的,说应该是CPK值大于PPK值。
查了相关资料也说是PPK大于CPK.到底该是怎么样啊!何谓工程能力?所谓工程能力是指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是否能够均一地生产优质产品,这是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产工程生产均一产品的能力叫做工程能力。
利用±3σ来作为表示这种能力的数值。
利用±3σ作为工程能力值的原因如果某种产品的质量特征是正态分布的话,以平均数为中心,在±3σ范围内包含有99.73%的产品,因此,将工程能力值设定为±3σ就几乎包括了所有产品。
工程能力指数存在一定的管理规格时,工程能力值与管理规格的比值叫做工程能力指数。
作为工程能力指数,我们学习了Cp和Cpk。
Cp和Cpk Cp表现了短期内最佳的Process状态,因此称为“短期工程能力指数”。
Cpk另一个工程能力指数Cpk则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每次抽取测定的data的样本时,中间值都有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工程能力,叫做“长期工程能力指数”。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存在两边规格的时候这是在假定给定data的平均数与基准Spec的中间值相同的情况下计算的。
工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只有一边规格的时候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产品的质量规格在±6之间,最糟糕的情况下,不合格产品率的上限、下限也各自不超过3.4ppm。
6σ水平的工程能力指数的目标值是Cp=2.0,Cpk=1.5。
最佳答案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成能力的指标。
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Cpk——过程能力指数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Cpk应用讲议 1.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