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712.51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二章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一、填空题1.福禄贝尔根据幼儿的特点制作可以操作的玩具、教具和学具,称为。
2.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的教育环境。
3.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4.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时期。
5.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6.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7.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研究、和揭示、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8.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
9.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是陈鹤琴创办的。
10.提出了“整个教学”理论和“五指课程理论”。
二、选择题1.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张雪门C.福禄贝尔D.陈鹤琴2.教育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A.戈尔曼B.洛克C.裴斯泰洛齐D.加德纳3.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方法是()A.自然后果B.教学做合一C.整个教学法D.发现式教学法4.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5.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
A.福禄倍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6.学前教育学是从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以他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才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福禄倍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7.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
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8.《幼教无际论》、《从孩提到青年》、《我的童年》等专著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陈鹤琴C.鲁迅D.张雪门9.关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夸美纽斯( )A.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B.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C.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D.认为教学即生活10.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 )的教育环境。
著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一、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人二、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母育学校》三、165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世界图解》【第一本教给儿童及半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四、提出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泛智学说。
五、幼儿教育思想有:人文主义儿童观;重视早期教育;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遵循自然。
洛克(英国)1632-1704一、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二、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三、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而不是有先天的遗传决定的。
四、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五、撰写的《教育漫画》艺术从理论上为英国绅士教育提供了一个完整体系。
卢梭(法国)1712-1778一、《爱弥儿》集中体现其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二、贡献一:“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里并非是单纯的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贡献二: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齐(瑞士)1746-1827一、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二、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三、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四、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五、提倡爱的教育,指出爱不是万能的,不是无限度的。
主张爱要与威严结合;六、提出要素教育理论(把树木、形状和语言确定为教学的基本要素)福禄贝尔(德国)1782-1852一、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二、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三、幼儿教育思想有:(1)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通过直观的方法来培养幼儿,使他们参加各种必要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2)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发展是在内在动力驱动下进行的,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3)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的地位和作用(4)创制了一套活动玩具——恩物(5)协调原理,幼儿与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是协调的、融合的整体。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简介张宗麟(1899~1976), 浙江绍兴人,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他是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当幼儿园教师的男大学生。
早年曾师从陶行知、陈鹤琴学习教育,后来协助陈鹤琴研究幼儿教育。
张宗麟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 被后人编辑为《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
幼儿教育课程思想是张宗麟幼儿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幼儿园课程本质的探讨,以及关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编制方面的研究, 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同样具有巨大的价值, 是我们继续进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文献。
(一)课程的本质是活动与陈鹤琴、张雪门的课程本质观相比,张宗麟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更为宽泛。
他指出,“幼稚园课程者, 由广义的说之, 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
”(集,31)它包括“一切教材, 科目, 幼稚生之活动。
”(同上)关于幼稚园课程的划分, 他认为有两种情况。
一是按照儿童的活动划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1) 开始的活动,即幼稚生初入园时必须养成的习惯, 也就是人生最基本的习惯, 如放手巾、认识教师和同学,以及初步的礼节等;(2) 身体活动,既强健身体的习惯与技能, 如各种卫生习惯、跑步、跳、爬等;(3) 家庭的活动, 如反映家人之间的关系、礼仪,以及家庭事务的活动;(4) 社会活动,即养成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 包括各种节日、同伴关系的活动等;(5)技能活动,是培养儿童适当表现自己的活动。
另一种是按学科划分课程。
具体划分为音乐、游戏、故事、谈话、图画、手工、自然、常识、读法、识数等十个科目。
其中每一个科目又包括一些小项目。
如音乐包括听琴、唱歌、节奏动作、弹奏乐器,游戏包括个人游戏和团体游戏, 故事包括听、讲和表演,图画包括自由画、写生画和临摹画,手工包括纸工、泥工、缝纫及竹木,读法包括认字、短句故事等。
“总之, 无论以儿童活动分类或以科目为课程之单位, 教师决不可拘泥于某时当教何种课程, 致使贻削足适合履之讥也。
著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着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一、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人二、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着《母育学校》三、165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世界图解》【第一本教给儿童及半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四、提出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泛智学说。
五、幼儿教育思想有:人文主义儿童观;重视早期教育;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遵循自然。
洛克(英国)1632-1704一、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二、提出了着名的“白板说”三、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而不是有先天的遗传决定的。
四、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五、撰写的《教育漫画》艺术从理论上为英国绅士教育提供了一个完整体系。
卢梭(法国)1712-1778一、《爱弥儿》集中体现其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二、贡献一:“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里并非是单纯的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贡献二: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齐(瑞士)1746-1827一、着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二、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三、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四、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五、提倡爱的教育,指出爱不是万能的,不是无限度的。
主张爱要与威严结合;六、提出要素教育理论(把树木、形状和语言确定为教学的基本要素)福禄贝尔(德国)1782-1852一、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二、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三、幼儿教育思想有:(1)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通过直观的方法来培养幼儿,使他们参加各种必要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2)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发展是在内在动力驱动下进行的,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3)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的地位和作用(4)创制了一套活动玩具——恩物(5)协调原理,幼儿与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是协调的、融合的整体。
总结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知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学前教育的思想有着独特的见解。
总结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康有为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幼儿教育应以形成良好的身心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儿童的感官、语言、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以满足儿童个体成长的需求。
他强调,不应仅仅关注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应注重儿童的道德、智慧、体魄、劳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培养,使儿童在身心和社会适应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康有为主张对幼儿教育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实践。
他认为,学前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寻找最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他提倡注重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再次,康有为强调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呼吁父母要重视儿童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儿童的学前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
最后,康有为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训。
他认为,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关键人员,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和素养,具备培养幼儿的能力和责任心。
他主张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总之,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提倡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训。
这些思想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今天的学前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第五章着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第一节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蔡元培先生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
一、1、军国民主义教育,即体育2、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3、德育主义教育,即公民道德教育,基本内容:自由、平等、博爱4、世界观教育,是“超轶乎政治的教育”5、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啊,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蔡元培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否定了中国封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教育宗旨,是历史的进步,成为民国初年国家颁行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也从此起步。
二、蔡元培把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发展儿童个性,作为民国教育改造传统教育的起点。
蔡元培说:“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列举了托尔斯泰的的自由学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等,说明这种小教育的特点。
他还指出,要做到尊重儿童个性、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必须进行儿童心理研究与儿童心理实验,教师还必须有充分的知识,才能足以适应这种新的儿童教育。
三、论学前美育(一)、论美育与德、智、体各育并重美育:蔡元培在《美育》一文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
(二)、论学前美育的实施1、家庭美育或胎教院、育婴院的美育首先是接受家庭美育,但蔡元培因怀疑家庭教育的功能,主张儿童出生后最好是实行公育,他的理想是以儿童公育代替家庭教育。
胎教院的美育,蔡元培将之视为对儿童实施美育的起点。
胎教院要处处包含美育的因素,院址选择、建筑、环境、布置、设施、人员等都要适合孕妇生活和胎儿成长。
2、幼稚园的美育蔡元培主张,儿童满三岁入幼稚园。
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
就是教他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适合他们的美感,不可用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3、社会的美育诸如美术馆、美术展览、音乐会、剧院、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甚至街道、房舍、店铺的美化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美感教育因素,只要注重观察和引导,对陶冶儿童美的兴趣、美的感觉、美的表达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1生平简介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l782—1852)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对世产生刻的影深响,特别是他创办的幼儿园(Kindsgar 及他所设计的游戏den) “恩物”至今还被人们所广为流传。
2幼儿教育思想产生背景福禄贝尔生于德国土灵省一个路德派牧师的家庭,自幼受宗教影响。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和谢林是他教育观点的思基础。
中学毕业后,在林务官处做学徒,1800年在林业主的资助下进入耶拿大学学习,两年后因经济困难而被迫辍学,于1805年开始教育生涯。
他曾两次拜访裴斯泰洛齐,深受裴斯泰洛齐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关于母亲和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817年,在家乡开办学校,在这里他实施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写了泛论儿童教育工作的著作《人的教育》。
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幼儿的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出版专著《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
晚年因积极参加进步教师集会,呼吁政府拨款促进幼儿园的发展,被认为是反政府行动而受到迫害,剥夺了他在普鲁士从事教育活动的权利。
1851年,普鲁士政府下令关闭境内全部的幼儿园。
福禄贝尔对此非常愤慨,多次上书进行申辩,但毫无结果。
1852年,他在悲愤中离开了人世。
他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著作,经友人编辑出版,名为《幼儿园教育学》。
鉴于他的宗教背景,因此在他的幼儿教育中有着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认为万物该有神的本源,从唯心主义来对教育现象进行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关于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的解释在现在看来还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此直到现在他还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幼儿教育之父”。
3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3.1顺应自然的教育原则福禄贝尔认为人和万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幼儿的身心也总在变化发展,而且幼儿的身心发展是“自动的”,任何压抑和束缚对幼儿都是不利的。
因此要求在对幼儿施教之前,要对幼儿有充分的观察和了解,要顺应幼儿的天性,否则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
22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杜威,全名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教育理念中,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尤为引人注目,他强调儿童中心,重视儿童的兴趣和能力,主张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一、杜威的学前教育理念杜威认为,学前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本性,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他认为,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通过探索和游戏来了解世界。
因此,学前教育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环境,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杜威学前教育思想的应用在实践上,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现在他对儿童游戏和教师角色的看法上。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应该鼓励和支持。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儿童的引导者和伙伴,他们应该尊重儿童的想法和行为,并引导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三、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它提醒我们儿童的个性和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其次,它鼓励我们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最后,它提醒我们重视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支持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学习。
总之,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
它提醒我们要儿童的个性和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要重视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支持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学习。
在未来的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杜威的教育理念,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
杜威游戏思想研究引言杜威作为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其游戏思想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杜威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学习、发展和社交的重要途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杜威的游戏思想,深入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以期对现代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
游戏思想概述杜威将游戏定义为“一种活动”,强调游戏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儿童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操作材料、解决问题和与他人互动来获得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5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张雪门是中国幼儿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幼儿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思想不仅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对现代的幼儿教育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的背景张雪门生于1891年,浙江省海宁州人。
他曾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并致力于推广幼儿教育的发展。
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培养儿童身心健康、习惯良好、有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键时期。
因此,他提出了以“儿童为本”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的核心1、以儿童为本:张雪门认为,幼儿教育应以儿童为本,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儿童的教育计划和方法,使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2、重视游戏:张雪门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
因此,他提倡在幼儿园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3、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张雪门认为,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和品德的重要时期。
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礼仪习惯等,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良好的品德。
4、注重家庭教育:张雪门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他提倡家长要注重与儿童的沟通交流,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他的思想也启发了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让他们更加儿童的个性和需求,更加注重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
四、结论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是一种以儿童为本、注重游戏和习惯培养、强调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
他的思想不仅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对现代的幼儿教育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