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1)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5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导学案(含答案)一、情景引入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一跳下去就淹过了脖子,下水的他就惊慌失措,幸好有同学相救,才脱离危险。
为什么小明在岸上看池水会比实际的浅呢?真的眼睛骗了自己?二、教材研究问题1——光真的会折射吗?观察课文中图3—37把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一部分光发生了反射返回到空气中,而另一部分光则进入水中传播,且传播方向(填“有”或“没有”)改变。
这种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
光的折射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会见到很多,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弯折;清辙的河水感觉到变;初升的太阳;海市蜃景等。
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是折射现象?。
认识光的折射当中的几个概念,如图所示。
两种介质的界面MM、、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问题2——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实验器材:激光棒、白纸、三角板、铅笔、玻璃砖或有机玻璃块实验步骤: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MM、和NN、,如下图1所示。
○2把玻璃砖的一边压在MM、线上,把上方看作是空气,下方是玻璃砖。
如图2所示。
○3用激光束从O点紧贴白纸斜射入玻璃砖,观察光射入玻璃砖的情况,并用铅笔把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作记号A和C。
如图3所示。
○4移去玻璃砖,描出线AO和OC,并标出光线的传播的方向,如图4所示。
○5重复实验步骤,增大(或减小)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并作出记号。
如图5所示。
○6重复实验步骤,让激光束从玻璃砖射入空气,沿CO方向入射,观察出射光线的位置。
并作出光路图。
如图6所示。
○7重复实验步骤,让激光束沿NO方向入射,观察折射情况,并作出光路图。
如图7所示。
图1 图2 图3图4 图5 图6图7分析论证:从图4中可以得到:;从图4和图5中可以得到:;从图6中可以得到:;从图4和图6中可以得到:;从图7中可以得到:;。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了被放大的叶脉B. 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了桌面上的苹果C. 在台灯下写字时,纸面上出现了手的影子D. 房间的墙壁上装有大的平面镜,增大了视觉空间2.人看到水池里鱼的像,它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色散B. 光的反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折射3.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C. D.4.在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银幕上的手影B. 老虎在水中的倒影C. 用钢叉向水中叉鱼D. 看到地上的书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树荫下的光斑B. 手影C. 月亮的“倒影”D. 笔“折断”了6.筷子放在盛有水的碗里,侧面看去筷子发生弯折,这是由于光的()A. 折射现象B. 反射现象C. 漫反射现象D. 镜面反射现象7.如图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照镜子B. 使用放大镜C. 阳光下的影子D. 水中的倒影8.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C. D.9.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10.如图,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度。
1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变了一个小魔术: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是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种现象是由于 ________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 ________(选填“高”或“低”)1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β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比如: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跟着增大。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概念。
2、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学会独立自主探究光的折射实验。
3、学会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展示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光的折射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难点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器材:多媒体、水槽、筷子、激光笔、玻璃砖、尺子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创设情境,观察实验,感悟新知。
把铅笔放在厚玻璃后面,会发生有趣的现象,铅笔好像“错位”了。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现象通过观察小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引出光折射的定义,并对定义进行分析阐述,让学生学会抓关键字,理解光的折射概念。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集体齐读光的折射概念,加强记忆与理解。
通过光的折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要发生光的折射至少要有两种..介质..而不是发生..的。
光的折射发生位置是在介质内部..而且介质是透明在两种介质的表面。
学生们理解光的折射概念后,紧接着进行练习来检测一下他们对光的折射理解程度。
学一学、练一练:1、下列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2、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通过简单练习,让学生学会区分光的折射现象,并培养学生做题分析的良好习惯,抓住题意,找出关键字,猜想考点等等。
活动探究:A、把筷子放到碗里,然后往碗里加水,观看实验现象。
发现加满水后筷子“折断”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B 、把硬币放到碗底调节角度让视线刚好看不到硬币,然后,往碗里逐渐加水,你会慢慢的看见了硬币,感觉硬币“变浅”了?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为什么加满水后又可以看见硬币呢?了解光的折射给我们眼睛带来错误的视觉判断,并知道这些现象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通过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通过演示光的反射及实验探究、光路可逆性、镜面反射和没反射,让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应用反射定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及相关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现象:用激光笔照射放在桌上的平面镜,让同学们寻找光斑。
(激活课堂气氛,引出课题)导语二师:出示自行车的尾灯,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内部结构,会发现它是由很多块光滑的塑料板组成,而且每块塑料板都互相垂直。
同学们想过这种特殊结构的作用吗?(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做一做】在桌上放一块平面镜,让激光笔或手电筒的一束光斜射到镜面上.【议一议】出现什么现象?这能说明了什么?【点拨】当激光笔或手电筒的光束斜射到镜面上时,在天花板上或墙壁上会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光反射的结果.这种现象说明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平面镜把光反射到墙壁上而留下了光斑,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小结归纳】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点拨】师:光照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