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正常化学成分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大气化学演化
大气化学演化是指大气中的气体物质在地球演化历程中的组成和转化过程。
以下是大气化学演化的几个重要阶段:1. 初始大气:地球形成初期,大气主要由氨、甲烷、水等组成,缺乏氧气,因此没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2. 光合作用的出现:随着植物的出现和光合作用的开展,氧气逐渐增加,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地球的大气成分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活动得以显著提高。
3. 大气缺氧时期:从2.4亿年前到1.8亿年前,地球进入了大气缺氧的时期,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减少,导致很多生物无法生存。
4. 大气含氧量回升:1.8亿年前氧含量重新增加开始,恐龙等大型动物的出现也标志着大气的稳定和氧含量的回升。
5. 人类影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和大气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全球环境和人类生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演化阶段的出现和变化是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对人类了解自然环境和发展科技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地球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氮气(N₂):氮气占据大气的主要部分,约占总体积的
78%,起到稳定大气压强的作用。
2.氧气(O₂):氧气是生命维持的必需气体,占据大气的约
21%。
3.水蒸气(H₂O):水蒸气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含量在不同地点和时间有很大的变化,通常占据大气的
0-4%。
4.氩气(Ar):氩气占据大气中的约0.93%,它主要是一个惰
性气体,不参与生命活动。
5.二氧化碳(CO₂):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但在近年来因人类
活动的影响而逐渐增加,目前占据大气中的约0.04%。
此外,还有其他气体和痕量气体,如氢气(H₂)、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₂)、臭氧(O₃)、甲烷(CH₄)、氟气(F₂)、氯气(Cl₂)等,它们的含量较低,但在大气化学和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气体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大气层,它们在大气循环、气候系统、空气质量和生物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的正常化学成分大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可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变的三部分。
大气的恒定部分是指大气中含有的氮、氧、氩及微量的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
其中氮占78.09%、氧占20.94%,氩占0.93%.这三种气体就占大气总量的99.96%.大气中上述气体的比例通常是比较恒定的。
大气的可变部分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这些气体含量可受地区、季节、气象和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
在正常状态下,二氧化碳含量的0.033%,水蒸气含量为0~4%.大气的不定部分是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如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和人为污染,如工业化医学教`育网整理、人口密集等排出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氯、氟、碳氢化合物等等。
大气的恒定部分和可变部分是大气的正常成分。
1.氧:大气中氧含量变动很少,约在0.01~0.2%之间,随地区而不同。
这种细微变动对健康并无影响。
在特殊情况下,空气中氧含量可发生较大改变。
如在密闭的环境内(坑道、潜艇)、深矿井、地下储藏室、下水道等处,氧含量可低至18~13%.坑道内炸药爆炸后,氧含量可低至5%.随着高度增加,空气稀薄,氧含量亦减少。
在3,000米高度,氧的绝对量可减到地面的15%.空气中氧含量降至14.5~12%时,会发生代偿性呼吸困难;降到10%以下时,可发生恶心、呕吐、智力活动减弱,表现出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障碍,降至7%时,机体代偿机能迅速衰竭,发生窒息昏迷,更低时可导致死亡。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常在大气中只占0.033%,但对动植物生长过程和大气温度变化有重要影响。
由于能源和工业的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估计每年均有所增高。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发射出来的长波红外线,使近地面的气温增高医学教`育网整理。
这一点将来可能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很多。
人和动物呼吸,有机物腐败分解,燃料燃烧,火山爆发等都可以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②水汽(滴) Moisture③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 Impurity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①氮气(N2):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
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
②氧气(O2):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臭氧(O3):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水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
垂直:55~60km,含量极少。
20~25km,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12~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从10km向上,逐渐增加;近地面,含量很少;臭氧的作用:a.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
b.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
④二氧化碳(CO2)水平:城市大于农村;垂直:0~20km,含量最高;20km以上,含量显著减少。
作用: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①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大气组成与垂直组成
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包括多种气体,其组成主要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
下面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和其随垂直高度的变化:
1.氮气(N2):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占据大约78%的体
积分数。
在大气中,氮气的含量随着海拔上升而基本保持
恒定。
2.氧气(O2):氧气是大气的第二大成分,占据约21%的体
积分数。
随着海拔的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3.氩气(Ar):氩气是大气中的第三大成分,占据约0.93%的
体积分数。
氩气的含量随着海拔上升而基本保持恒定。
4.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占
据约0.04%的体积分数。
二氧化碳的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
而略微下降。
5.水蒸气(H2O):水蒸气的含量在大气中非常变化。
它的
含量随着环境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在低
海拔和湿润的环境中,水蒸气含量较高。
此外,大气中还包含一些微量气体和悬浮颗粒物,如氩气、氖气、甲烷、臭氧、颗粒物等。
它们的含量和分布也会受到地理位置、季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大气的组成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成分包括氮气、氧气、氩气和二氧化碳,而水蒸气是一种变化较大的成分。
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大气成分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大气成分是由水汽、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臭氧、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氯气、氟气、氦气和多种有机气体组成。
水汽是一种能够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的最有效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比例较高,约占整个大气中的百分之3%~5%,此外,它还能吸收和分解大气中的其他物质,如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因此,水汽也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大气中的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碳气体,其含量比水汽高,在大气中约占百分之3.5%左右。
它能吸收和散射紫外线,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并且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氨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气体,它是由水、尿素、气体臭氧和其他气体组成的具有剧毒性的气体,占大气中的0.001%,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硫化氢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剧毒物质,可以产生恶臭,主要存在于工业废气中,它也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约占大气中的0.0001%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甲烷是大气中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约占大气中的1.8%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臭氧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气体,其含量比甲烷稍低,约占大氦中的0.0007%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一氧化碳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物质,它可以通过大气层的扩散作用进入地球表面,占大气中的百分之0.03%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一氧化氮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有毒气体,可以通过空气污染产生,占大气中的百分之0.0001%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二氧化氮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交通汽车尾气排放,占大气中的百分之0.00003%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氯气是大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可以来自工业过程,占大气中的百分之0.00000004%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氟气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可以通过火灾和工业过程产生,占大气中的百分之0.00000001%左右,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
空气主要成分及用途体积分数
空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
其成分和用途体积分数如下:
1. 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还可用于医疗和食品工业。
2. 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的必要气体,也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重要元素。
在工业生产中,氧气被广泛用于燃烧、切割、焊接等领域。
3. 稀有气体:体积分数约为%,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
这些气体通常用于填充灯泡、电子设备和激光器,也可用于制造某些特殊材料。
4.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也是维持地球温度的重要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可用于制造尿素、纯碱等化工产品。
此外,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和杂质等虽然体积分数较小,但对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空气的组成比例随高度和气压而改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化学专家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②水汽(滴)Moisture③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Impurity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①氮气(N2):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
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
②氧气(O2):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臭氧(O3):时空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水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
垂直:55~60km,含量极少。
20~25km,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12~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从10km向上,逐渐增加;近地面,含量很少;臭氧的作用:a.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
b.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
④二氧化碳(CO2)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垂直:0~20km,含量最高;20km以上,含量显著减少。
作用: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①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与植物表面的蒸腾。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与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25级9班薛笑然一.概念空气是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
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二.成分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物质:%。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气、氮气、氩和氖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球上的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
至于空气中的不定组成部分,则随不同地区变化而有不同,例如,靠近冶金工厂的地方会含有二氧化硫,靠近氯碱工厂的地方会含有氯等等。
此外空气中还有微量的氢、臭氧、氧化二氮、甲烷以及或多或少的尘埃。
三.各成分的用途Ⅰ氮气1.化工合成氮主要用于合成氨,反应式为N2+3H2=2NH3(条件为高压,高温、和催化剂。
反应为可逆反应)还是合成纤维(锦纶、腈纶)、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氮是一种营养元素,还可以用来制作化肥,例如: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等等。
2.汽车轮胎a.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氮气几乎为惰性的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气体分子比氧分子大,不易热胀冷缩,变形幅度小,其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约30~40%,能保持稳定胎压,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保证驾驶的舒适性;氮气的音频传导性低,仅为普通空气的1/5,使用氮气能有效减少轮胎的噪音,提高行驶的宁静度。
b.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汽车行驶时,轮胎温度会因与地面磨擦而升高,尤其在高速行驶及紧急刹车时,胎内气温急速上升,胎压骤增。
或高温导致轮胎橡胶老化,疲劳强度下降,胎面磨损剧烈,导致爆胎。
而与一般高压空气相比,高纯度氮气因为无氧且几乎不含水份不含油,其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升温慢,降低了轮胎聚热的速度,不可燃也不助燃等特性,所以可大大地减少爆胎的几率。
c.延长轮胎使用寿命使用氮气后,胎压稳定体积变化小,大大降低了轮胎不规则磨擦的可能性,如冠磨、胎肩磨、偏磨,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橡胶的老化是受空气中的氧分子氧化所致,老化后其强度及弹性下降,且会有龟裂现象,这时造成轮胎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共同呼吸之源。
空气的成分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第一课就是关于空气的成分,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介绍空气的成分以及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一、空气的成分1.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的78,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呼吸起着重要的作用。
氮气还能稳定大气的温度,并参与了大气层的氮循环。
2. 氧气氧气在空气中约占21,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氧气还参与了大气的氧循环,是地球大气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约占0.03。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气体,也是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 稀有气体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氖气等,它们虽然含量较低,但也对大气层的稳定和温度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空气的重要性1. 对人类的重要性空气是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每天人们通过呼吸来摄取氧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正常的空气中的成分比例和质量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而且还能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2. 对动植物的重要性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是动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没有它们的存在,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人类和其他动物也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
空气的成分对于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3. 对地球的重要性空气中的成分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稳定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可以维持地球的温度和大气层的稳定,保障了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总结:空气的成分对人类、动植物以及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地球上生物体共同呼吸之源,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地球上的空气,保持空气的质量和成分,才能够保障我们自己和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本文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课空气的成分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空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从自身做起,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地球。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有哪些空气的成分氧气占了百分之二十一,就是这百分之二十一的成分支撑起了世界动植物的生命正常运行。
可见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 空气的成分的知识扩展1.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2.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3.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
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 空气的成分的知识点拨易错点: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氨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这个百分数可理解为100L空气中,含氮气78L,氧气21L(1) 空气的发现(2) 空气的污染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形成的烟雾等。
(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室用红磷在一密闭容器里燃烧,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P2O5),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进入到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
空气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汽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这些气体的比例和分布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氮气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约占体积的78%。
氮气无色、无味、不易被化学反应物质所吸收,因此对气候、全球生态平衡和天然资源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氮气的存在可以维护气候稳定,促进生态平衡,不同生物体系之间的氮循环非常重要。
二、氧气氧气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21%左右。
它无色、有味、能维持生命机能。
氧气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护生命机能。
除此之外,氧气在自然环境中还有着其他重要的作用。
例如,其中一部分氧气会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阻止太阳辐射的进一步损害。
三、水汽水汽是气态的水,是一个重要但通常被忽视的因素。
它在构成气候变化、降雨和热量转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空气中,水汽通常占据着1-4%的体积。
在水循环中,水汽转换成为云和雨或雪,在地球上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
在天气模式中,气候变化会对水汽的数量和分布造成影响。
四、其他气体除了氮气、氧气和水汽以外,空气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氢气等气体是温室气体,它们会夹带在空气中并吸收太阳辐射引起的地球表面的热量。
它们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从而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此外,空气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道路污染物,如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会对空气质量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对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保护环境和健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积极地宣传空气成分的含量及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大气层的结构与成分地球大气层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外围的气体层,它是地球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界面。
大气层主要由氮、氧、氩等气体以及水蒸气、臭氧等组成,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占21%,其它各种气体的比例非常小。
今天我们将来一探究竟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和成分吧。
一、大气层分层结构地球大气层是可分为四个主要层次的,从近地面到外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下面将分别介绍。
1.对流层对流层也叫低层大气层,它的高度约为0-16公里,这个层次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变化很大,气压也随之下降。
近地面气压较高,气温较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下降,而气温逐渐升高。
这一层是气象现象最活跃的区域,大气层中的水汽和颗粒物主要分布于这一层。
2.平流层平流层又叫中层大气层,它的高度为16-50公里左右。
平流层中的大气状态非常稳定,这是由于电离层所在的位置以及地球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所造成的。
平流层中的气压由于高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但是它的气温却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
3.中间层中间层又称为高居大气层,它的高度约为50-85公里。
这一层次的气压非常低,相对稀薄,气温也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
中间层中的大气稀薄程度越来越高,没有活跃的气象现象,唯一可以观测到的异常是南北极光。
4.外层外层又叫电离层,它的高度约为85公里到地球表面半径的10倍。
外层因为能量极为充沛,所以经常会发生各种电离现象。
外层是无人猎物的地方,只有较高的探测机器才能完成任务,它的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小。
二、大气层的成分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分为常见气体、稀有气体和人工合成气体。
1.常见气体常见气体由氮(N2)和氧(O2)构成,其中氮气占气体总量的78%,氧气占气体总量的21%,而且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将一部分氧气分裂成游离态分子氧(O)。
氮气在大气层中的份额约为4/5,氧气则占了约4/5。
由于它们两种气体都没有特别强的活性,所以在大气层的化学反应中,它们通常不会参与其中。
大气的正常化学成分
大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可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变的三部分。
大气的恒定部分是指大气中含有的氮、氧、氩及微量的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
其中氮占78.09%、氧占20.94%,氩占0.93%.这三种气体就占大气总量的99.96%.大气中上述气体的比例通常是比较恒定的。
大气的可变部分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这些气体含量可受地区、季节、气象和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
在正常状态下,二氧化碳含量的0.033%,水蒸气含量为0~4%.
大气的不定部分是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如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和人为污染,如工业化医学教`育网整理、人口密集等排出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氯、氟、碳氢化合物等等。
大气的恒定部分和可变部分是大气的正常成分。
1.氧:大气中氧含量变动很少,约在0.01~0.2%之间,随地区而不同。
这种细微变动对健康并无影响。
在特殊情况下,空气中氧含量可发生较大改变。
如在密闭的环境内(坑道、潜艇)、
深矿井、地下储藏室、下水道等处,氧含量可低至18~13%.坑道内炸药爆炸后,氧含量可低至5%.随着高度增加,空气稀薄,氧含量亦减少。
在3,000米高度,氧的绝对量可减到地面的15%.
空气中氧含量降至14.5~12%时,会发生代偿性呼吸困难;降到10%以下时,可发生恶心、呕吐、智力活动减弱,表现出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障碍,降至7%时,机体代偿机能迅速衰竭,发生窒息昏迷,更低时可导致死亡。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常在大气中只占0.033%,但对动植物生长过程和大气温度变化有重要影响。
由于能源和工业的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估计每年均有所增高。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发射出来的长波红外线,使近地面的气温增高医学教`育网整理。
这一点将来可能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很多。
人和动物呼吸,有机物腐败分解,燃料燃烧,火山爆发等都可以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但由于大气流动,雨水冲洗,海洋和植物的吸收,故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的稳定,在工业城市一般可达0.04~0.05%,郊区农村为0.03%.在密闭与不通风的环境如坑道、潜艇、深矿井、蔬菜窖内二氧化碳可积聚到较高浓度,以致引起呼吸加速加深、气喘、头痛、甚至窒息等症状。
3.氮:氮在大气中所占比例最大,但它对人体关系不大。
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氮对机体无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