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38 MB
- 文档页数:11
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概念和机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AVNRT)是激动在房室结内或其周围存在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同的两条径路内重复折返所致的心动过速。
两条径路分别为:一条快径路,其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较长;一条慢径路,其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较短。
AVNRT可以分为三型:1、慢-快型:激动经慢径路下传,快径路逆传。
又称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快-慢型:激动从快径路下传,慢径路逆传。
又称为非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多发生于儿童。
3、慢-慢型:顺传和逆传经过不同的慢径路,提示房室结多径路。
在AVNRT中,慢快型占90%,快慢型和慢慢型占10%。
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我们仅讨论慢快型。
如上图所示:当一个心房激动下传时,适逢快径路处于上一次激动的不应期,激动便沿着慢径路缓慢下传,当激动到达折返环路的下端后,沿着快径路逆传,此时快径路如果尚未度过不应期便会引起逆传激动的中断(长PR间期)。
如果激动在快径路传导到达上端时适逢慢径路时也脱离了不应期,因此,激动可以再次沿着慢径路下传,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慢快型AVNRT。
由此也可以看出,折返环路仅局限于房室结,心房和心室都不是折返环路的一部分,激动可以分别向心房和心室传导,也可表现出前传及逆传阻滞或房室分离,但心动过速不中止。
心电图表现:图21、诱发和终止:突发突止。
诱发多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也可以诱发AVNRT,但不如房早的刺激有效。
终止心搏必须适时,过早或过晚,则会表现为不能终止心动过速或引起心动过速的节律重整。
2、P与QRS波的关系:①P波出现较早,在下壁导联出现假性Q波。
这种表现虽然很少出现,却具有特征性,它的出现可排除隐匿性房室旁道参与折返形成的心动过速;②P波位于QRS波中间,在体表心电图中不易识别,提示折返激动的前传和逆传速度一致;③P位于QRS波之后,可在下壁导联形成假性“S”波或V1导联形成假性“r”波,但RP<90ms(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