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三次总体规划
- 格式:docx
- 大小:12.62 KB
- 文档页数:1
激荡20年,华侨城与国同行展开全文从1998年开始,房地产进入历史舞台后就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国的旅游产业从1978年前的外事接待到2015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厚积而薄发;未来旅游产业将接力房地产行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成大势所趋。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回顾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第三部分通过对华侨城集团的发展历程及企业关键时刻战略方针制定与国家对旅游产业及房地产业政策的高度统一,得出企业拥有长远的、前瞻性的、符合国情的战略部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1998年-2020年)中国房地产22年发展回顾1998年-2002年住房商品化进程阶段1998年房改政策出台,福利分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99年房贷政策出台,从此贷款买房、按揭买房成为主流;2001年税费改革制度出台,营业税、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大幅下调;2002年土地招拍挂制度推行,土地出让逐步市场化。
2003年-2007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8月下发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5年3月和5月接连出台的两个“国八条”,然而,市场的密集调控,并未能阻止房价上涨的步伐。
2008年-2014年房地产市场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席卷而来,在4万亿政策刺激之下,2009年全国房价大幅上涨,全国范围涨幅高达23.4%。
2013年多城市出台政府指导房地产销售定价措施。
2015年-2018年房地产飞速发展阶段2015年“去库存”成为政策主方向,新一轮房价上涨周期开启。
,共有41个城市取消限购。
2016年新一轮调控自2016年10月开启,到2017年底,已有近百个城市出台了各类调控政策。
2017年在“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政策的指引下,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抑制。
2018年-2021年房地产转折阶段2018年3月,全国两会中正式提出“房住不炒”,给全年房地产市场定下主基调。
深圳东部华侨城盈利模式分析东部华侨城坐落于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5A级旅游景区。
东部华侨城的建设构想始于2002年,当时深圳市政府计划在大梅沙地区兴建体育公园,由华侨城集团牵头,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发构想,到2003年3月被政府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共投资35亿元,于2004年破土动工进行建设,2007年7月东部华侨城一期项目茶溪谷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年均游客量保持在400万人次左右。
东部华侨城是在汲取华侨城旅游业的成功运作经验基础上,借助滨海山地型自然空间,融合了自然、生态、科普、体验等先进开发理念,打造的超大规模、复合业态、互动主题的生态引领型旅游综合体项目。
东部华侨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黄金海岸大梅沙,周边交通便利,距离主要交通枢纽均在25公里以内。
另外项目三小时车程可福射:惠州、香港、东竞、中山、广州、佛山、江门、汕头、珠海、澳门、肇庆,将珠三角区域内最具消费能力的9个城市囊括在内,还可辐射港澳等地。
一、东部华侨城主要业态1三大主题旅游区东部华侨城以生态旅游为开发理念,依据项目所在地的区域交通及外围环境将项目分为了三大功能区:(1)靠近大梅沙区域和有自然峡谷特色的大水坑片区,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丰富的空间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建设生态旅游区——大侠谷;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的优点于一体,实现了自然景观、生态理念与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的创新结合。
(2)依托湖光山色和浅谷丘陵洼地的自然环境,建成高品位的山地高尔夫运动健身区——云海谷;包括两个18 洞的山地球场,水上高尔夫练习场以及屋顶可开合的网球馆。
(3)利用原有茶田和幽静生态的山水环境,建成深圳最具特色的世界茶艺博览区——茶溪谷,主要项目包括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和湿地花园四个游览区。
东部华侨城整个项目由这三个不同文化主题特色的园区组成。
2主题酒店群目前东部华侨城共拥有8个主题酒店,可提供约7000个床位。
佛山华侨城建设规划方案近年来,佛山市华侨城的开发建设持续升温,成为佛山市的重要城市节点。
华侨城是以文旅为主的综合性业态,同时也是佛山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将介绍佛山华侨城的建设规划方案。
背景佛山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华侨城是佛山市禅城区的一个小区,毗邻南海和三水区,占地面积达500亩,致力于城市发展与现代化的融合。
华侨城在佛山市的地位非常重要,既是佛山市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佛山市对外推介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展示平台。
华侨城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佛山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为了更好地利用华侨城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佛山市政府向社会发出了华侨城建设规划方案的公告。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规划方案佛山市华侨城建设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六大方面:1. 提升园区内软硬件建设佛山市将加大对华侨城的软硬件建设力度,力争将华侨城打造成一座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旅游城市。
其中,硬件建设包括了城市规划、户外活动场景、景观设施和道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软件建设包括了科技、文化、娱乐等各类软性设施的建设。
通过软硬件的建设,佛山市将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
2. 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佛山市将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佛山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佛山市将在华侨城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包括文化中心、博物馆和艺术学院等,这些设施将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服务。
3. 发展知名文化品牌佛山市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知识产业,创造知名文化品牌,为佛山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佛山市将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规范管理,创建知名文化品牌,通过文化传播和产品推广,提升华侨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佛山市将不断提升华侨城的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专业、更便捷、更周到的旅游服务。
华侨城将优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互动体验,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广东潮州华侨城规划方案前言广东潮州华侨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是一个大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该规划方案旨在打造一个体现潮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规划概述华侨城总占地面积约为6000亩,整个规划区域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是主题公园区、游艇俱乐部区、商业街区、度假酒店区和居民区。
主题公园区主题公园区是华侨城最重要的功能区,占用大部分面积。
该区域内将建设各种主题公园,包括明清古街、莲花山水、梦幻水世界、极地探险等,每个主题都通过建筑、景观来表现出潮州特有的文化。
除此之外,还将建设游乐设施和表演场馆,力求给游客带来良好的娱乐体验。
同时,主题公园区内将设有多个餐饮和购物场所,以满足游客的日常需求。
游艇俱乐部区该区域面积较小,但也是华侨城一个重要的功能区域。
游艇俱乐部区内将建设多个游艇码头,并提供游艇租赁和相关服务。
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海上度假的乐趣。
此外,游艇俱乐部区还将建设多个高档餐饮场所和精品酒店,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商业街区商业街区将成为华侨城内一个独立的商业中心,提供出售各种商业商品的场所。
该区域内将设有多个商业中心,包括时尚购物中心、超市、影院和娱乐城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购物需求。
度假酒店区度假酒店区是华侨城内提供住宿的重要场所,该区域将建设多个高品质的酒店,包括度假酒店、商务酒店和精品酒店。
这些酒店都将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华侨城的休闲之旅。
居民区该区域面积较小,是华侨城内提供居住的场所,区域内将建设多个别墅和花园洋房,以提供更为私密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华侨城的居民区还将包括一些公共设施,例如健身公园、自行车道和社区中心等,以方便居民生活。
总结广东潮州华侨城规划方案是一个充满潮州风情和现代气息的旅游景点,整个规划以主题公园区为核心,通过其他四个功能区互相配合,共同打造出一个集休闲、餐饮、购物、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深圳华侨城规划去年有幸和新加坡规划大师孟大强先生合作,一起参与湘潭市一个重要的规划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也从孟大师学到了其独特的规划理念。
孟大师在国内比较知名的规划项目就是华侨城的总体规划。
本人也多次到深圳西部华侨城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会其规划的先进理念和实施后的效果。
深圳西部华侨城位于深圳市西部,距深圳中心区约4公里,占地面积450公顷,其中旅游用地约130公顷,现状人口35000人。
总建筑面积约为218.96万㎡,其中高层住宅92.85万㎡,多层住宅45.48万㎡,别墅3.38万㎡,市政41.60万㎡,商业及工厂占地34.56万㎡,写字楼占地1.08万㎡,旅游配套设施占地250万㎡。
图1 深圳西部华侨城航拍图图2 深圳西部华侨城功能分区下面是华侨城当时主要的规划理念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1 )规划原则编制于1986的华侨城总体规划主要由新加坡规划专家孟大强先生制定,它所提出的“依托自然、以人为本”规划原则成为指导之后华侨城将近二十年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据该原则华侨城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绿化等自然生态资源。
这些绿色要素串联构成的带状区域最终构成支撑华侨城城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系统。
孟大强先生一直强调城市的变化,以及规划的弹性问题。
我也在思考规划应该做什么,主要控制什么,我觉得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保护好原有的自然空间,建立良好的生态格局,这是城市的基础,我们在规划中应重点控制的,其他的方面可以在实施过程根据情况而适当调整。
(2)功能布局在城区功能布局上也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塑造高品味生活环境的规划理念:利用城区南部临海的环境优势,布置了旅游及度假的功能,形成了有海景环境特色的著名文化旅游区;在自然优美的燕晗山、杜鹃山以及原有山塘小溪之间,则以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通过设计建成有山景、湖景、海景环境特色的居住区,如华侨城“波托菲诺”意大利风情住宅区依托原有自然景观特色,建构当代人文社区,成为深圳市高尚居住区的代表之作。
关于华侨城三大业务板块的介绍华侨城地产——中国旅游地产领跑者华侨城城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秉承了“花园中建城市”、“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等现代发展理念,遵循“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体验和综合优质的文化元素。
华侨城地产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房地产开发的所有形态,包括住宅、别墅、公寓、商业、写字楼、酒店、创意产业园,如东方花园、海景花园、湖滨花园、中旅广场、锦绣花园、波托菲诺、曦城、新浦江城、华侨城沃尔玛购物广场、波托菲诺商业街、汉唐大厦、威尼斯酒店、海景酒店、城市客栈、华侨城国际青年旅舍、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而且涵盖更宽泛范畴,包括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夏艺术中心以及学校、医院、体育中心、高尔夫球俱乐部等,生活、旅游、工作、休闲、娱乐、聚会、运动、文化艺术体验甚至创想,华侨城生活方式称为优质生活方式代名词。
华侨城成为全国瞩目的最适宜人居的“绿色家园”。
华侨城集团引领创造的“旅游+地产”互动发展模式,成为深圳和全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以及房地产业成功的典范。
优质生活空间的“社会生态”华侨城,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一个泱泱文化的集合,一个承载着居住梦想的社区。
“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产创新中国地产开发范式,它有效地与其它地产尤其是传统旅游地产区别开来,它为华侨城地产带来了核心竞争优势,使华侨城地产基业长青。
华侨城地产正以其作为实践蓝图,经历了廿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和提升而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主题地产的领导品牌。
华侨城旅游主题地产让地产文化起来。
文化是充满生命力的,尤其是旅游文化———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到华侨城去漫步、泡酒吧、在绿茵上仰望星空?华侨城旅游主题地产主张将地产作为一种有机体,它是与旅游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将居住融入到旅游区中来,根本地解决旅游和居住的矛盾。
居住空间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其社区发展某种联系,这种关系被人们称作居住的“社会生态”。
第一章现状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一.现状功能布局结构特征自1985年11月11日华侨城成立以来,经过19年的开发建设,华侨城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华侨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飞地”型独立开发区模式起步——多业并举、功能复合的方式融入城市——高品味、多元化的综合性城区,三个阶段的发展对空间的演变造成了根本影响。
由于深南大道的阻隔作用,华侨城被分为相对独立的南北两片。
北片区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城区,包括旅游、居住、休闲、商务、工业等多种功能,南片区则以三大主题公园为主,形成华侨城的旅游板块。
1、北片区:多元化综合型城区由于华侨城最初的定位以“工业”为主,由“飞地”型的独立开发区模式起步,工业区基本集中在城区东部、深南大道北侧,康佳、华力、华盛、兴华拉链、金利丝绸、大通等工业发展迅速。
随着第四个主题公园欢乐谷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华侨城旅游品牌的带动和号召下,华侨城的旅游主题地产概念逐渐形成,波托菲诺、锦绣花园等高档房地产依托城区的环境和文化理念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深圳高档房地产开发的代表。
北片区也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型的城区,基本分为四大组团:燕晗山组团、东部组团、南部组团及西北组团。
燕晗山组团由欢乐谷、生态广场、中旅学院、侨城中学及东部住宅区组成,围绕燕晗山形成华侨城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开敞空间,成为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公共空间;东部组团主要由东部工业区、锦绣花园、康佳集团等组成,除锦绣花园外大部分面临着旧城改造和更新;南部组团主要由光华、光侨居住区、西部住宅区及沿深南大道商务区构成,作为华侨城早期的开发区域,南部组团功能最综合、建设质量差异最大,改造和更新的程度最复杂;西北组团作为华侨城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包括纯水岸一期、天鹅堡一、二期等,逐渐形成高档次的房地产聚集区。
2、南片区:三大主题公园为主导的旅游基地主题公园是华侨城的重要特色,成为华侨城的标志。
主题公园既与环境相辅相成,又具有旅游自身的特色和魅力,给城区增添了别样的氛围和滋味,华侨城区内主题公园的成功,是在当时条件下企业的主观选择与市场需求的偶合,具有明显的偶然性特征,却对于华侨城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华侨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推动因素。
顺德华侨新城规划方案简介顺德华侨新城是位于中国广东省顺德区的一个新兴城市规划区。
该区域的开发旨在提高顺德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新城规划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和更新。
华侨新城将作为一个新兴城市规划区,将涵盖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高效的城市生活,包括道路,公共交通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将根据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区域划分顺德华侨新城以“生态、和谐、舒适、智能、低碳”为设计理念,总规划面积84.3平方公里,包括华侨新城区、顺德中心港、怡和镇、容桂镇、乐从镇和北滘镇。
其中,华侨新城是整个规划区的核心。
•华侨新城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计划建设规划总人口20万人,是项目的开发重心。
•顺德中心港,占地37.5平方公里,规划开发世界级的大湾区服务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高端酒店、高端住宅和主题公园等多元化项目。
•怡和镇将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研发基地,建设占地262.8公顷的怡和文创园等多个特色产业升级示范区。
•容桂镇规划建设智慧城市综合服务领域,建设将起到极大带动作用的大型市政公用设施、特色商业、文化旅游、住宅楼盘等高品质项目。
•乐从镇规划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型城镇和高品质生态宜居新城,建设卫星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和生态休闲、社区园林等特色产业。
•北滘镇将依据产业转型趋势,重点打造新兴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基础设施规划为了确保华侨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规划,以确保道路,公共交通,雨水排放等各个方面设施的高效运行。
道路规划在交通方面,规划区内将新建约310公里的城市道路,其中121公里的快速路,156公里的主干道和33公里的次干道,以及接近200公里的街道。
华侨新城的主要道路将采用环路设计,以避免交通拥堵和道路拥挤。
此外,还将建立大量地下车库,以缓解城市停车问题。
公共交通规划规划区还将配备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城际铁路和公交车。
华侨城欢乐海岸位置交通一、总体规划欢乐海岸都市娱乐目的地欢乐海岸地处深圳湾商圈核心位置,位于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与滨海大道之间,是深圳市"塘郎山--华侨城--深圳湾"城市功能轴的起点,是深圳市致力打造的高品质人文旅游、国际创意生活空间的中心。
欢乐海岸汇聚全球大师智慧,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创新型商业为主体,以创造都市滨海健康生活为梦想,开创性地将主题商业与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整合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公寓、酒店、湿地公园等多元业态,形成独一无二的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生态的全新商业模式,真正实现集主题商业、时尚娱乐、健康生活三位一体的价值组合,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主题商业的创新和发展。
欢乐海岸汇聚华侨城集团二十五年丰富的旅游、地产、文化资源和创新智慧,秉承华侨城集团"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发展理念,以宏大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保为出发点,将深圳湾开发和华侨城生态湿地保护考虑进城市生活版图,最大限度的赋予项目人文及公益价值,全面促进城市发展和生活品质升级,并创造出独特的滨海健康生活体验,成为最聚国际风尚的都市娱乐目的地。
二、项目及商业规划欢乐海岸依海而建,以水相连,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曲水湾、椰林沙滩、度假公寓、华侨城湿地公园五大区域构成;并以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发展模式。
1、欢乐海岸购物中心看得见海洋的购物天堂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位于项目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约19.3万平方米。
区域内汇聚了世界顶尖建筑智慧及商业风情:深圳唯一临水体验型主题购物中心,国际标准建造的SOHO 办公及公寓,国际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担纲设计的中国顶级城市会所华·会所,中国新锐建筑师朱锫倾力打造的OCT创意展示中心及海洋奇梦馆等,真正实现主题商业、商务办公、商务休闲、创意展示等特色功能交融的蓝色商业创想。
华侨城欢乐海岸位置交通一、总体规划欢乐海岸都市娱乐目的地欢乐海岸地处深圳湾商圈核心位置,位于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群与滨海大道之间,是深圳市"塘郎山--华侨城--深圳湾"城市功能轴的起点,是深圳市致力打造的高品质人文旅游、国际创意生活空间的中心。
欢乐海岸汇聚全球大师智慧,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创新型商业为主体,以创造都市滨海健康生活为梦想,开创性地将主题商业与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整合零售、餐饮、娱乐、办公、公寓、酒店、湿地公园等多元业态,形成独一无二的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生态的全新商业模式,真正实现集主题商业、时尚娱乐、健康生活三位一体的价值组合,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主题商业的创新和发展。
欢乐海岸汇聚华侨城集团二十五年丰富的旅游、地产、文化资源和创新智慧,秉承华侨城集团"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发展理念,以宏大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保为出发点,将深圳湾开发和华侨城生态湿地保护考虑进城市生活版图,最大限度的赋予项目人文及公益价值,全面促进城市发展和生活品质升级,并创造出独特的滨海健康生活体验,成为最聚国际风尚的都市娱乐目的地。
二、项目及商业规划欢乐海岸依海而建,以水相连,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曲水湾、椰林沙滩、度假公寓、华侨城湿地公园五大区域构成;并以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发展模式。
1、欢乐海岸购物中心看得见海洋的购物天堂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位于项目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约19.3万平方米。
区域内汇聚了世界顶尖建筑智慧及商业风情:深圳唯一临水体验型主题购物中心,国际标准建造的SOHO 办公及公寓,国际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担纲设计的中国顶级城市会所华·会所,中国新锐建筑师朱锫倾力打造的OCT创意展示中心及海洋奇梦馆等,真正实现主题商业、商务办公、商务休闲、创意展示等特色功能交融的蓝色商业创想。
浅谈华侨城集团开发模式——以泰州华侨城为例一、华侨城简介及目前全国战略布局华侨城集团成立于1985年11月11日,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之一。
成立二十多年以来,由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发展成为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培育了房地产及酒店开发经营、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经营、电子及配套包装产品制造等三项国内领先的主营业务。
随着深圳东部华侨城,深圳西部华侨城,北京华侨城,成都华侨城,上海华侨城,云南华侨城,西安华侨城,天津华侨城,武汉华侨城,及泰州华侨城多个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和高尚居住社区的先后投资建设,华侨城集团全国发展的战略布局已经形成。
本文将以泰州华侨城为例探讨华侨城集团的开发模式.二、华侨城三大业务板块(一)华侨城地产华侨城城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秉承了“花园中建城市”、“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等现代发展理念,遵循“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体验和综合优质的文化元素。
华侨城地产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房地产开发的所有形态,包括住宅、别墅、公寓、商业、写字楼、酒店、创意产业园,如东方花园、海景花园、湖滨花园、中旅广场、锦绣花园、波托菲诺、曦城、新浦江城、华侨城沃尔玛购物广场、波托菲诺商业街、汉唐大厦、威尼斯酒店、海景酒店、城市客栈、华侨城国际青年旅舍、OCT—LOFT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而且涵盖更宽泛范畴,包括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夏艺术中心以及学校、医院、体育中心、高尔夫球俱乐部等,生活、旅游、工作、休闲、娱乐、聚会、运动、文化艺术体验甚至创想,华侨城生活方式称为优质生活方式代名词.华侨城成为全国瞩目的最适宜人居的“绿色家园”。
华侨城集团引领创造的“旅游+地产”互动发展模式,成为深圳和全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以及房地产业成功的典范.华侨城,“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创新了中国地产开发范式,有效地与其它地产尤其是传统旅游地产区别开来,为华侨城地产带来了核心竞争优势,使华侨城地产基业长青.华侨城地产正以其作为实践蓝图,经历了廿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和提升而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主题地产的领导品牌。
华侨城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三次总体规划
华侨城过去1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既充满艰辛和曲折、也承载着辉煌与荣耀的历程。
项目组结合事实特征和工作的需要,把这一历程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与三次总体规划。
2.1 华侨城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
2.1.1 第一阶段:(1986-1992)由“飞地”型的独立开发区模式起步。
1985年8月,华侨城从深圳湾畔一片大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起步,参照蛇口模式进行开发,开始以吸引“三来一补”型加工业为主导功能,随后以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的代表。
2.1.2 第二阶段:(1992-1997)以多业并举、功能复合的方式逐渐融入城市。
在此阶段,着眼于已有的工业基础和旅游业取得的骄人业绩,以及对城区房地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华侨城集团确定了城区产业发展方向。
这一时期,城区工业比重下降,优秀企业迅速成长,生产环节逐步外迁;旅游业规模迅猛扩大,世界之窗的建成进一步巩固国家级文化旅游区地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与家电、旅游业并列为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
2.1.3 第三阶段:(1992-2004)向多功能、多元化的综合性城区迈进。
在此阶段,城区功能日趋成熟完善。
由于欢乐谷开业,旅游元素由南部景区扩散到整个城区;旅游主题地产概念提出,高端房地产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各类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为城区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国际化社区特征显现。
华侨城开始实施以“锦绣工程”命名的向外拓展的企业发展战略。
2.2 华侨城区三次总体规划的编制特点
华侨城成立至今,包括本次规划在内已经组织编制了三次城区总体规划,针对当时不同的形势和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
2.2.1 1986年总体规划(1986—1995)——提出“依托自然、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该次规划确定了南片游憩文化,北片工业、居住为主的总体功能布局并延续至今,强调保留原有自然地形地貌,注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聘请国外高水平规划顾问参与,奠定了华侨城高水准规划的基础。
2.2.2 1996年总体规划(1995—2005)——与城区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此次规划适应了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实施性强。
总体发展策略为:调整改造东部,充实、完善与拓展南部,重点开发西部,加快综合中心区建设。
2.2.3 本次总体规划(2005—2015)——探索人文生态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进入21世纪后,华侨城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需要以新的发展目标与策略统领全局。
针对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确立上述规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