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计算机考研大纲 2005-2008
- 格式:pdf
- 大小:278.42 KB
- 文档页数: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11考试科目:教育学一、名词/概念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合计30分)l.义务教育2.五段教学法3.高等教育4.教学方法5.教育目的价值取向6.德育的疏导原则7.教育调查法8.教育学9.杜威10.相对性教学评价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l0分,合计50分)1.简述教学计划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
2.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3.简述五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有哪些?5.我国《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两大战略重点是什么?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合计30分)l.用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结合现实,说明高等教育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2.结合实际,论述学校教学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四、综合能力考察(共2题,每题20分,合计40分)1.请你谈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中国高校扩招的认识。
2.你怎样理解高等学校的服务职能。
参考答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教育学一、名词/概念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合计30分)l.义务教育: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也称普及义务教育或强迫教育。
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它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
1986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2.五段教学法:常见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由五个阶段组成。
最早由赫尔巴特提出,后经凯洛夫加以改造完善。
它的具体形式多样,但一般包括导、读、讲、练、测五个教学阶段。
导是指导入新课,在教学的开始就要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是指预习阅读,要安排在课内进行。
讲是指释疑解难,着重讲授学生认识模糊的内容。
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Basic 考试大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0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basic考试大纲基本要求=r %;ZV& =r %;ZV&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3.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熟悉算法描述工具――流程图的使用。
4.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考试内容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一)基础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
2.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3.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包括:中央处理器(运算器与控制器),内存储器(ram与rom),外存储器(硬盘、软盘与光盘),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与打印机)。
4.软件系统的缀成,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软件舶蒸丰概念,文档;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5.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数据基本单位(位、字节、字)。
6.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7.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知识。
8.多媒体技术的一般知识。
(二)dos的基本操作l.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3.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
4.常用dos操作,包括:初始化与启动:文件操作(type,copy,del,ren,xcopy,attrⅰb);目录操作(dⅰr,md,cd,rd,tree,path);磁盘操作(format,dⅰskcopy,chkdsk);功能操作(ⅴer,date,tⅰme,cls,prompt,help);批处理(批处理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输入输出改向。
(三)windows的基本操作的特点、基本构成及其运行环境。
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
包括: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按钮、光标等。
2008年真题一、简答题(4’×5)1、写出影响算法执行的时间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哪些因素与算法的时间效率直接相关。
2、已知元素的入栈顺序为A,B,C,D,E,在所有可能的出栈顺序中,写出第一个出栈的元素为C 且第二个出栈的元素为D 的所有组合。
3、根据单词(Nov, Jul, Sept, Feb, Oct, Mar, May, Jun, Jan, Dec, Aug, Apr)的第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建立二叉排序树,当每个元素的查找概率相等时,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ASL。
4、证明:具有n 1) 2 条边。
-个顶点的无向图最多有n (n5、有人说,折半查找的时间效率一定比顺序查找的时间效率高,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为什么?二、算法设计题(10’)1] 中,请写出中序遍历该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
-已知一非空完全二叉树存放于数组BT[0..n三、算法设计题(10’)写出不带头结点的双向链表的插入排序算法。
四、简答题(4’×5)1、数据传输控制方式有哪些?2、引入线程的目的是什么?3、P, V 操作是如何实现互斥的的?4、什么是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什么?5、什么是文件系统?五、判断题(1’×10)略。
(基本上来自于历年真题)六、解答题(10’)某机器字长为16 位,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算法,页内偏移为12 位,段表和页表内容如下,给出4 个虚拟地址(二进制形式),问哪个地址产生缺段中断,哪个地址产生缺页中断,哪些地址可以转换为物理地址,并求转换后的物理地址。
(地址格式中段号占1 位,段内页号占3 位,页内偏移为12 位,另外,在给出的页表中,物理块号占6 位,最后又问该机器的最大物理内存是多少(答案:256 KB)。
)七、简答题(4’×4)1、利用等值演算的方法,写出求命题逻辑公式的主范式的方法。
2、谓词逻辑中的永假式、可满足式、重言式、永真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xA,∀3、 xA, A 之间的真值关系是什么?∃4、如何判断公式中某个变元是约束变元还是自由变元?举例说明一个变元可以既是约束的又是自由的。
北航计算机研究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卓越考研
/ 卓而优越则成
一、考试组成
961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共包括三门课程的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别占60分,50分、40分。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的考试大纲(60分)
(一)指定参考书
1、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中文第3版,郑伟民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ISBN 978-7-111-20214-1。
(二)复习内容
1.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
掌握以MIPS为代表的R
ISC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
3. 能够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与分析;能根据指令语义进行
单周期/多周期数据通路及其控制器的简单设计;能对MIPS汇编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3.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二)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带宽、延迟;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GFLOPS、TFLOPS、PFLOPS。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 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 真值和机器数
1。
非电类微机原理复习大纲(14系、15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39071420陈明琦(因为要赶考,总结的比较急,有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请包涵~)第1章1、什么是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计算机三总线名称各是什么?计算机一般由哪五个部分构成?系统总线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公共导线,可以使扁平电缆线,也可以是印刷电路板上的一层极薄的金属连线,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总线传送。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2、微处理器的字长概念?每一个0或者1就是一位信息,为了便于计算信息长度,一般将8位二进制代码作为一个字节,再用两个字节组成一个字来表示16位数据的长度。
字长是计量处理二进制代码位长的单位,字长表示数据总线上一次能处理的信息位数,并由此定义是多少位计算机,用来区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2章微机运算基础1、十进制数的BCD编码方法,数字的BCD码表示方法,如字符‘a-f,’A-F’,’0-9’的A SCII编码1.逢十进位2.每一位用四位二进制码表示3.区别纯二进制,每四位之间用空格隔开4.十进制与BCD之间的转化是直接的,二进制与BCD之间,必须先把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例子:11D=0001 0001BCD1011.01B=11.25D=(0001 0001.0010 0101)BCD压缩BCD码:一个字节中储存两个BCD码0001 0011.0010 0101BCD非压缩BCD码:一个字节中储存一个BCD码0000 0001 0000 0011.0000 0010 0000 0101BCDASCII码由高3位和低4位一共7位组成:字符'a-f''的高三位为110低四位为0001-0110字符'A-F'的高三位为100低四位为0001-0110数字'0-9'的高三位为011低四位为0000-10012、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运算量上面加上¯异或运算:⊕3、机器数及其真值概念,正数、负数原码、补码和反码如何运算?符号数的表示范围与什么有关?规定一个字节中的最高位D7为符号位,D6-D0为数字位,符号位中0表示正,1表示负。
台州市中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统考大纲(草案)2005年11月修订一、说明1.以市编《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为教学参考书2.考试采用开卷形式,总分120分;100分为基本分(80分来自书上的随堂任务、课后作业,20分需要同学进行模仿例子、适当归纳);20分来自《内容及要求》的打“※”部分,并以打“※”的形式进入到各种题型中。
3.根据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第六章所涉及的考核内容暂定为各种版本的Windows的通用部分。
二、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解剖计算机(1)了解并能识别机箱内的主要部件;(2)了解CPU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冯•诺依曼原理硬件的组成(4)掌握存储器的分类、特点、作用和性能参数(5)掌握输入输出的三种控制方式,了解I/O接口的基本原理(6)能识别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通过相应的接口来连接外设;(7)了解媒体的分类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配置(8)了解当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设备第二章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了解ASCII码、汉字机内码等编码概念(2)了解计算机中位、字节、存贮容量的相关概念(3)初步了解计算机内的图形图像的表示方法及类型(4)初步了解计算机内的声音、视频的表示方法及类型(5)掌握数的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6)掌握已知原码求反码、补码的方法(仅限整数)(7)掌握存贮容量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8)掌握图像文件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第三章计算机的逻辑基础(1)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2)了解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与逻辑门※(3)初步了解复合逻辑运算与逻辑门(4)初步了解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5)掌握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基本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6)初步掌握复合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门和真值表的转换(7)初步掌握逻辑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第四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1)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2)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概念(3)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含义(4)理解计算机算法与日常生活中算法的联系与区别(5)掌握三种基本结构流程图的画法(6)掌握“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解决问题方法(7)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8)初步学会用流程图表示结构化算法※(9)初步学会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解决较复杂问题第五章计算机语言(1)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分类及特点(3)了解常见的几种高级语言(4)了解软件的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并能区分各种软件第六章支持人机对话的操作系统(1)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功能;(2)掌握常见的操作系统的分类方法;(3)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4)了解windows xp的新增功能;(5)能熟练进行windows xp的启动登录、切换与注销、关机;(6)能熟练进行鼠标、快捷键、窗口、菜单、对话框等常用操作;(7)理解windows xp中文件的管理方式;(8)能熟练使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或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属性更改等操作及磁盘的基本操作;(9)能用多种方法对windows xp进行个性化设置;掌握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10)掌握打开、退出命令行窗口的方法;※(11)掌握常用的DOS命令行的基本命令的使用;第七章网络基础知识(1)了解网络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组成;(2)了解0SI网络协议的层次;(3)了解网络硬件,网络的各种连接设备;(4)了解网络的类型;(5)了解Internet的功能;(6)理解Internet的地址;(7)了解局域网的分类、组成、常见结构和常见的硬件设备。
【关键字】结构《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复习大纲《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包括“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内容,各占比例50%。
《数据结构》部分指定参考书:《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唐发根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建议尽可能选用2007年12月第4次印刷,或者2009年3月第5次印刷的书)一、概述1.简要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与保存结构的基本概念;2.了解算法的定义、算法的五个基本性质以及算法分析最基本的概念,包括算法分析的前提、目的。
二、线性表1.了解线性关系、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2.线性表的顺序保存结构与链式保存结构(包括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构造原理;3.掌握在以上两种保存结构的基础上对线性表实施的基本操作,重点包括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链表的建立、插入和删除、检索等操作对应的过程和算法的设计。
三、堆栈与队列1.了解堆栈与队列(不含循环队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2.掌握堆栈与队列的顺序保存结构与链式保存结构的构造原理;3.掌握在不同保存结构的基础上对堆栈与队列实施插入与删除等基本操作过程。
四、树与二叉树1.了解树型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名词术语;2.了解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至少要记住结论);3.了解二叉树的顺序保存结构与二叉链表保存结构的构造原理及特点,重点是二叉链表保存结构;4.掌握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按层次遍历算法(非递归算法)以及利用遍历解决有关二叉树的其它操作;5.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建立(插入)和查找。
五、图1.了解图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名词术语;2.掌握图的邻接矩阵保存方法和邻接表保存方法的基本构造原理与特点;3.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基本过程,遍历的基本作用;4.最小生成树的求解过程,拓扑排序及其目的。
六、文件及查找1.掌握顺序查找法、折半查找法的查找过程,了解折半查找方法的基本要求;2.了解散列(Hash)文件的基本特点,散列函数和散列冲突的概念,处理散列冲突的方法。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据结构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71科目名称:数据结构考试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参考书:一、考试要求1.深刻理解并领会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关的操作算法;2.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基本的算法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应用需求,选择恰当的数据结构,设计出相应的算法和程序;3.在数据结构的试题中,使用C语言的风格描述算法。
二、考试范围参考书《数据结构》第1、2、3、4、5、6、7、9、10和12章。
重点内容如下: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抽象数据类型和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2.线性表的类型定义,线性表顺序表示和实现、链式表示和实现,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操作算法,线性表的应用;3.栈和队列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栈与队列的应用;4.串的表示及实现,串操作的简单应用;5.数组的顺序表示及实现,矩阵的压缩存储,广义表的类型定义、表示及算法;6.树的表示和遍历算法的实现,二叉树的表示和遍历算法的实现与运用,树与二叉树的转化,赫夫曼树及其应用;7.图的存储表示(邻接矩阵、邻接表、十字链表和邻接多重表),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单源最短路径;8.静态查找表及算法分析,二叉排序树,B树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键树的算法,哈希表的构造及解决冲突的方法;9.简单排序(插入排序、起泡排序、选择排序)的算法和算法分析,先进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的算法和算法分析结论,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比较;10.文件的基本概念,顺序文件、索引文件、散列文件和多关键字文件。
第1页共1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据结构与C语言程序设计2005-2008、2010-2012年(12年带
答案)
Tao:彩虹真题(考研考博)出售真题价格如下:
所有真题价格如下:
2000年之前真题试卷均可免费赠送(前提:购买其它年份真题,如此校只有1999-2000年,均为2元每年每份。
)
2001-2008年真题试卷均为1元每年每份
2009-2011年真题试卷均为2元每年每份
2012年真题试卷均为5元每年每份(若有)
2013年真题试卷均为10元每年每份(若有)
注:回忆版本价格从优,个别比较难得的专业课真题价格再定,如有附带答案的可免费附赠,个别特殊答案价格再定(会标注)。
恭祝大家考试成功,金榜题名!。
北航2008年961计算机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组成961计算机专业综合共包括四门课程的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理逻辑,分别占40分、40分、40分、30分。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唐朔飞编著1.存储系统① 主存储器:存储单元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存储芯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DRAM的刷新原理和刷新方式、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②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Cache的地址映射方式、Cache的替换策略。
③ 辅助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的结构、访问特征和性能参数计算。
2.指令系统① 指令格式:机器指令的一般格式以及指令字中各字段的作用和特点。
② 寻址方式:常见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计算方法、寻址范围、作用和特点。
③ 指令系统的设计:指令格式设计的相关因素及基本方法、扩展操作码技术。
3.CPU① CPU的功能和结构:CPU的基本功能、内部结构、数据通路、控制信号。
② 控制单元的功能:指令周期、多级时序系统、控制方式、指令执行过程的微操作流程分析。
③ 控制单元的设计:微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微指令的格式和编码方式、微程序设计。
4.输入输出技术① 总线:总线的分类、总线的判优(仲裁)控制方式、总线的通信控制方式。
② I/O控制方式:中断响应与中断处理、DMA方式的工作原理。
三、数据结构参考书:《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唐发根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3次印刷)1.线性表① 线性关系,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②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构造原理;③ 在以上两种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线性表实施的基本操作对应的算法设计。
2.堆栈与队列① 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② 堆栈与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③ 在以上两种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堆栈与队列实施插入与删除等基本操作的算法设计。
①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名词术语;② 完全二叉树与满二叉树,二叉树的基本性质;③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与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基本构造原理,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以及对应算法的设计(非递归算法);④ 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排序树的建立(插入)和查找。
4.图① 图的定义,基本名词术语;② 图的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的基本构造原理;③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④ 最小生成树与最短路径的基本概念和构造过程。
5.文件及查找① 顺序查找法与折半查找法,折半查找法对应的“判定树”的构造;② B−树的基本概念,B−树的插入与查找;③ 散列(Hash)表的构造、散列函数、散列冲突以及处理散列冲突的方法。
6.内排序① 插入排序法(含折半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大顶)堆积排序法;② 各种内排序方法排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四、操作系统参考书:《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第二版),任爱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1.进程进程、进程同步和通信、进程调度和死锁等基本概念和相关算法。
要求清楚理解进程,线程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算法。
2.存储管理存储器管理,包括重定位和虚拟存储器等基本概念,分区、分页、分段以及段页式存储管理。
要求清楚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分配算法。
3.设备管理I/O设备管理、调度、分配机制、RAID等。
要求掌握I/O管理的基本概念。
4.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组织方式、目录结构、存取控制等。
要求清楚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五、离散数学参考书:《离散数学》(第一篇数理逻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尹宝林等编著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及方法:联结词、赋值、等值演算、对偶定理、联结词的完全集、范式、逻辑推论。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及方法:谓词和量词、项和公式、解释和赋值、永真式、等值演算、逻辑推论。
3. 公理系统公理系统:命题逻辑及谓词逻辑的公理系统、可靠性和完全性。
4. 归结法原理归结法原理:前束范式、斯科伦范式、命题逻辑及谓词逻辑的归结法。
北航2007年461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组成461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共包括五门课程的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别占40分,30分、30分、25分和25分。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唐朔飞编著1.存储系统① 主存储器组成与工作原理,包括:存储单元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存储芯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存储器的扩展方式、动态存储器的刷新。
②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结构、地址映射方式。
③ 磁盘存储器的结构、访问特征和性能参数计算。
2.指令系统① 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② 指令系统的设计;3.CPU① CPU的功能与结构;② 控制方式、指令周期;③ 指令执行过程、指令执行微操作流程分析;④ 微程序原理、微指令格式、微程序控制器设计;4.输入输出技术① 总线分类、总线的控制方式;② 中断响应与中断处理;③ DMA输入输出方式的工作原理。
三、数据结构参考书:《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唐发根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3次印刷)1.线性表① 线性关系、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②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构造原理;③ 在以上两种存储结构上对线性表实施的最主要的操作(包括三种链表的建立、插入和删除、检索等)的算法设计。
2.堆栈与队列① 堆栈与队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② 堆栈与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③ 在不同存储结构的基础上对堆栈与队列实施插入与删除等基本操作对应的算法设计。
3.二叉树①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名词术语、基本操作;② 完全二叉树与满二叉树、二叉树的基本性质;③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与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构造原理、二叉树的三种基本遍历方法(前序、中序和后序);由二叉树的遍历序列恢复二叉树;④ 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建立(插入)和查找。
4.图① 图的定义,基本概念,图的分类,名词术语;② 图的邻接矩阵存储方法、邻接表存储方法的构造原理及特点;③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④ 最小生成树与最短路径的基本概念和构造过程、AOV网与拓扑排序。
5.文件及查找① 数据文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术语,数据文件的基本操作;② 顺序文件及顺序查找方法、排序连续顺序文件的折半查找方法;③ B−树与B+ 树的构造、B−树的插入与查找;④ 散列(Hash)文件的基本概念,包括散列文件的构造、散列函数、散列冲突以及处理冲突的方法。
6.内排序① 排序的基本概念,排序方法的分类;② 插入排序法(含折半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③ 各种排序方法排序的原理、规律与特点。
四、操作系统参考书:1.《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第二版),任爱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2.《Operating System 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Fifth Edition, William Stallings, Prentice Hall, 20051.进程进程、进程同步和通信、进程调度和死锁等基本概念和相关算法。
要求清楚理解进程,线程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算法。
2.存储管理存储器管理,包括重定位和虚拟存储器等基本概念,分区、分页、分段以及段页式存储管理。
要求清楚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分配算法。
3. 设备管理I/O设备管理、调度、分配机制、RAID 等。
要求掌握I/O管理的基本概念。
4.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组织方式、目录结构、存取控制等。
要求清楚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5.多机与实时系统要求清楚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
五、离散数学参考书:《离散数学》(第一篇数理逻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尹宝林等编著第一章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及方法:联结词、赋值、等值演算、对偶定理、联结词的完全集、范式、逻辑推论。
第二章谓词逻辑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及方法:谓词和量词、项和公式、解释和赋值、永真式、等值演算、逻辑推论。
第三章公理系统公理系统:命题逻辑及谓词逻辑的公理系统、可靠性和完全性。
第四章归结法原理归结法原理:前束范式、斯科论范式、命题逻辑及谓词逻辑的归结法。
六、计算机网络参考书:《计算机网络》(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Andrew S. Tanenbaum著,潘爱民译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基础1.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① 计算机网络基本常识②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虚实通信要求:掌握以上各种概念和相关知识。
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①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点-点,端-端。
② 信号的富氏分析,带宽,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③ 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基带,宽带④ 传输与交换⑤ 传输媒介要求:了解以上概念和相关知识,掌握信道数据传输率和最大数据传输率的计算方法。
3. 物理层① 物理层协议包含的内容② 物理层接口实例:EIA/TIA 568A/B要求:理解物理层协议所包括的范围,掌握实例。
4. 数据链路层① 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② 链路协议的效率计算③ 实例分析:HDLC,PPP要求:了解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熟悉基本链路层协议中的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和协议实例的工作原理,掌握链路协议效率的计算方法。
5. 网络层① 虚电路与数据报② 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表③ 拥塞控制算法要求:掌握虚电路和数据报子网工作原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路径选择算法,如最短路径优先、向量距离算法等,熟悉拥塞控制算法中的分组丢弃法和源抑制算法。
6. 传输层① 连接建立、数据发送、连接释放②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控制要求:了解传送层的地址模式,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方式,数据发送的禁区,释放连接的算法。
第二部分局域网实例(IEEE 802系列)① 广播网络的介质访问算法② 局域网互连技术和设备要求:理解广播网络、冲突域、广播域的概念和介质访问算法中的CSMA/CD,掌握IEEE 802.3相关技术,熟悉局域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TCP/IP原理、协议和体系结构① IP地址的结构、分类和解析② ARP/RARP协议③ ICMP协议,常用网络工具软件ping、traceroute工作原理④ IP协议(数据报结构分析)⑤ TCP协议,TCP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传输性能的局限性⑥ 子网掩码,IP路由要求:熟悉以上内容和协议(应用协议除外)的工作原理,对应用协议的原理和作用作一般性了解。
北航2006年461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组成461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共包括五门课程的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别占40分,30分、30分、25分和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