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图赏
- 格式:ppt
- 大小:19.64 MB
- 文档页数:18
金秋菊花图片(19张)
介绍
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菊花品种有三千多种,如何认识和分类,历来是门大学问。
中国最早的分类方法是依照花的颜色分类;宋朝学者刘蒙,在《菊谱》中就是依照颜色将菊花分为36个品种(黄17品、白15品、杂色4品)。
宋朝之后,菊花的栽培、选育、发展完成了由药用到观赏的转变,而且,种类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丰富。
就颜色而言,已从当初刘蒙分类时的三种颜色(黄、白、杂),逐渐发展到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11种颜色,再加上复色、间色,那更是五彩缤纷,百色斗艳了。
显而易见,古老的颜色分类法已完全跟不上菊花发展的态势。
于是,1982年,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在上海召开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会议,将菊花进行系统分类;并制订了五级标准,分别为:第一级标准:花径;第二级标准:瓣形;第三级标准:花型;第四级标准:花的特征;第五级标准:叶的特征。
这五级分类中,一、二、三级标准用于系、类、型分类,四、五级标准用来直接鉴定品种和准确分类。
五级标准计有9大类别:1. 按颜色分类。
2. 按高矮分类: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三类。
3. 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以及“五九”菊;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4. 按种型分类:分为小菊系、中菊系、大菊系等20型。
5. 按日照反应分类: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
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6. 按花期分类:分为夏菊:花期6月至9月;秋菊:花期10月至11月;寒菊: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7. 按花的直径分类:大菊:花径10cm以上;中菊:花径6cm至10cm;小菊:花径6cm以下。
8. 按应用方式分类:独本菊:一株一茎一花;立菊:一株多干数花;大立菊一株数百至数千朵花;悬崖菊通过整形成悬垂式;嫁接菊:一株花的主干上嫁接各种花色的菊花;案头菊:株高约20cm;菊艺盆景:菊花制作的桩景或盆景。
[大全]菊花种类图片大全菊花品种图片大全, 中文名:菊花, 别称: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 拉丁学名:Chrysanthemum, 科属:菊科菊属, 产地分布:中国菊花品种: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
而以Ph6.2-6.7最好。
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图片:白毛刺图片:白毛菊图片:白毛狮子图片:白牡丹图片:白鸥逐波图片:白松针图片:白玉珠帘图片:北京红图片:残雪惊鸿图片:草舍如篱图片:点绛唇图片:二乔图片:飞鸟美人图片:粉荷花图片:粉葵图片:粉毛菊图片:粉毛菊图片:粉旭桃图片:古龙须图片:国华的进图片:红杏山庄图片:花红柳绿图片:黄半球图片:黄毛刺图片:黄香梨图片:兼六香黄图片:金背大红图片:金红交辉图片:金皇后图片:冷艳图片:礼花图片:龙吐珠图片:绿水秋波图片:墨菊图片:墨牡丹图片:泥金香图片:轻见千鸟图片:清水的闲图片:天鹅舞图片:仙灵芝图片:香山雏凤图片:羞女图片:玄墨图片:雪海图片:胭脂点雪图片:玉翎管图片:朱砂红霜图片:紫龙卧雪菊花的种类大全说到菊花这种盆栽花卉,是喜欢花卉的朋友都认识,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菊花有多少种类呢,这个好办,现在今日苗木网小编就一一把关于菊花的品种和详细资料,给大家举例出来,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菊属植物共150多种,大多分布在亚洲东部。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菊属植物分布的中心。
作为观赏花卉的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改良而形成的栽培种。
通常说的“一朵菊花”实际上并非“一朵”,而是一个头状花序,是由许多舌状花和筒状花组成的。
花序外层有由绿色苞片构成的总苞,苞片里面是通常称为“花瓣”的舌状花。
金秋十月赏菊花金秋十月赏菊花菊花,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等,是中国传统名花。
菊花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华润多姿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而且具有“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的内质,其风姿神采,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菊花也被视为国粹,自古受人爱重。
“春兰兮秋菊,传葩兮代苞……”(屈原《九歌.礼魂》)春兰高洁清雅,秋菊隽美多姿,是上古人民祭祀迎神的圣洁之花。
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之品性见美于人。
屈原汲汲于修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秋菊之落英”为人格修养之佐餐。
餐菊落英还曾引来诗坛一场有趣的公案。
宋代王安石《残菊》诗有“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句,欧阳修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
”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
”向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反唇相讥曰:“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
”中国菊花品种之多,难倒了博学的欧阳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一种生存哲学。
于是,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
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真如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所说:“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
东篱,成为菊花圃的代称。
“昔陶渊明种菊于东流县治,后因而县亦名菊。
”(《花镜.菊花》)陶渊明与陶菊成为印在人们心里美的意象。
陶菊在历代文人诗词中都被人格化,或赞其品貌,或美其风神,或借以言志:朱淑真“宁可抱香株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黄花》);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重阳节教案精选四赏菊养性陶冶情操重阳节教案精选四:赏菊养性陶冶情操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习俗上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等活动。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赏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操,通过欣赏菊花的美丽和芬芳,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本教案中,将介绍四种精选的菊花品种,并结合相关资料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欣赏和赏析菊花,以此来陶冶情操。
一、向日葵菊向日葵菊,学名为多花菊,是十分受欢迎的菊花品种之一。
它的花形呈现出太阳般的形状,色彩鲜艳,并且非常耐寒,适应性强。
通过观察这些向日葵般的花朵,学生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希望的力量。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向日葵菊的特点,并让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向日葵菊的美丽场景。
此外,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音乐以及演示视频,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联想,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金黄菊金黄菊,又称“秋黄菊”,是重阳节期间最常见的菊花之一。
它的花朵为黄色,花瓣丰满,散发着一缕缕淡淡的香气。
金黄菊生长茂盛,给人以秋天到来的感觉。
在课堂上,可以提供一些关于金黄菊的图片,让学生一起欣赏其美丽,品味其中的韵味。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让他们以金黄菊为题材,写一篇有感情、富于想象力的诗歌或散文。
三、蓝菊蓝菊,也称“青花菊”,与传统的黄、红色菊花不同,它的花朵呈现出淡蓝或深蓝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
蓝菊在景观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在无形中丰富了花坛的色彩。
通过观察蓝菊,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界色彩的丰富和多样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蓝菊花,以此来表达对自然的敬意和美的追求。
四、十字菊十字菊,又称“重阳菊”,是重阳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菊花品种之一。
它的花瓣延伸出去呈十字状,给人以独特和神秘的感觉。
十字菊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被人们认为可以辟邪和驱逐疫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这些有关十字菊的寓意和传说,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花卉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中国秋日赏菊十大景点详细
中国秋日赏菊的十大景点有很多,它们各有特色。
北京:北京的赏菊景点以大型菊花展为主,可以在市内的公园和花园中欣赏到各种颜色的菊花,感受北京秋天的气息。
济南:济南的曲水亭菊花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游客可以在那里欣赏到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同时还可以领略到济南的历史和文化。
开封:开封是七朝古都,有许多名胜古迹可以游览。
菊花会的地点恰好在这些景点中,可以赏花逛园两不误。
桐乡:桐乡是中国的杭白菊之乡,有着三百多年的杭白菊种植历史。
这里的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灿如黄金,色香高雅。
南通:南通有着悠久的菊花种植历史,菊花的品种、造型在全国都首屈一指,因此菊花也成为了南通的市花。
中山小榄:小榄素有“菊城”之美誉,菊花文化贯穿小榄的历史。
初起有“菊试”、“菊社”等民间组织,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每10年一度的“黄花会”。
安徽黄山:在这里可以看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景象,当地农民正在采摘菊花。
新疆博乐:博乐菊花种植园内,一只小鸟站在菊花丛中的向日葵之上。
在这里可以看到“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的美景。
此外,还有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地也是秋日赏菊的好去处。
这些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菊花景观和活动,无论是大型的菊花展还是小型的花园展示,都值得一游。
看菊花(看图写话)第一篇:看菊花(看图写话)看菊花(看图写话)秋天的一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玩。
他们一走进公园,就看到公园里的花开得十分鲜艳。
小红迫不及待地跑到大大的菊花前面,刚想伸手去摘,就听见妈妈说:“不能摘!不能摘!公园里的花是园林伯伯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给人们观赏的。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小红听了妈妈的话,不好意思的放下了小手。
第二篇:不要摘菊花看图写话一天,小丽和妈妈一起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风景真美啊!有高高的宝塔,有绿茵茵的草地,还有奇形怪状的假山。
小丽看到路边的菊花很漂亮,就想摘一朵。
她刚伸出手就被妈妈看见了,妈妈摇摇头说:“小丽,公园里的花是给人们看的,不可以摘。
”小丽说:“可是我很喜欢这些花。
”妈妈说:“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想,那这些花不是早就没有了吗?如果你喜欢,我们可以天天来散步,这样就可以天天看到它们了。
”小丽说:“好吧。
”然后,小丽和妈妈高高兴就地走了。
第三篇:作文看图写话看报纸[作文看图写话看报纸]看图写话看报纸有一天,爷爷起床了,他自言自语的说:“今天要看报纸,作文看图写话看报纸。
”他拿来一张报纸,走到大厅坐在沙发上开始看报纸,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看图写话看报纸》。
◆分享好文◆当爷爷看到小朋友学雷锋做好事的报道,爷爷开心地笑了。
第四篇:看图写话文档1.小路野花清香女孩这是一条弯弯的小路,路上很少有车,许多上学的孩子都喜欢走这条小路。
有一天,一个可爱的女孩背着书包,高兴地走在这条小路上。
突然,她明亮的眼睛发现小路两边开着许多美丽的野花,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她想:“要是能摘几朵送给老师,那多好啊!”于是,女孩弯下身子,轻轻摘了两朵,飞快地向学校跑去。
2.物归原主有一天,秋高气爽。
一位叔叔买了一块大蛋糕,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还一边吃,一边走。
他一不小心,钱包掉了出来。
叔叔没有发现,管自己走了。
这时候,丁丁刚好放学回家,他看见了,连忙把钱包捡起来,追上去还给叔叔。
叔叔连声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丁丁说:“不用谢。
最美古诗词(咏菊篇)200首赏析1.《菊赞》(晋)郭璞菊名日精,布华玄月。
仙客薄采,何忧华发。
2.《采菊》(晋)袁宏息足回阿,圆坐长林。
披榛即涧,藉草依阴。
3.《咏菊》(晋)袁山松灵菊植幽崖,擢颖陵寒飚。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4.《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四句)(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九日酌菊酒》(南北朝)刘孝威露花疑始摘,罗衣似适薰。
馀杯度不取,欲持娇使君。
6.《御制九日对菊》(唐)李世民不与繁华竞,寒苞晚更香。
数茎偏挺秀,嘉尔傲风霜。
7.《咏菊》(唐)陈叔达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
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
8.《九日》(唐)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9.《九月九日龙山饮》(唐)李白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0.《题菊》(唐)杜甫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1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2.《野菊》(唐)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13.《和张尹忆东篱菊》(唐)李端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
14.《九日与陆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15.《九月十日》(唐)耿湋宿简邀诗伴,余花在酒瓶。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
16.《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之作》(唐)鲍溶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17.《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8.《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前四句)(唐)刘禹锡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
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19.《咏新菊》(唐)姚合黄金色未足,摘取且新尝。
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香。
20.《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地被菊:性似骆驼新菊花
——胜日寻芳(188)
2009年10月3日摄于北京植物园。
地被菊,菊科菊属植物。
地被菊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等科技人员培育出的菊花新品种群。
地被菊的育种工作是在岩菊育种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岩菊的育种工作始于1962年,后为改进岩菊的不足,按新的育种目标进行了杂交选育,终于在1987年培育出一类新型菊花品种群,并将其命名为“地被菊”。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我猜测,正是因为新
培育的菊花品种植株低矮、株型紧凑,花色丰富、花朵繁多,且抗寒、抗旱、耐盐碱、耐半荫、抗污染、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具备了地被植物的特征,才被叫了“地被菊”。
地被菊可以露地栽植,宿根,种一次能繁盛几年,还不用精细打理,且能够很好地适应北方寒冷、干旱的恶劣条件,皮实得像骆驼,因此也被称为“骆驼式的花卉”。
2016年11月15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锦苑六区。
2009年10月3日摄于北京植物园。
2011年10月5日摄于北京植物园。
2016年11月15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锦苑六区。
2016年11月15日摄于北京回龙观龙锦苑六区。
2009年10月3日摄于北京植物园。
2014年10月2日摄于北京朝阳公园。
2014年10月2日摄于北京朝阳公园。
2017年11月1日摄于北京植物园。
菊花品种图片大全•中文名:菊花•别称: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拉丁学名:Chrysanthemum•科属:菊科菊属•产地分布:中国菊花品种: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
而以Ph6.2-6.7最好。
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图片:白毛刺图片:白毛菊图片:白毛狮子图片:白牡丹图片:白鸥逐波图片:白松针图片:白玉珠帘图片:北京红图片:残雪惊鸿图片:草舍如篱图片:点绛唇图片:二乔图片:飞鸟美人图片:粉荷花图片:粉葵图片:粉毛菊图片:粉毛菊图片:粉旭桃图片:古龙须图片:国华的进图片:红杏山庄图片:花红柳绿图片:黄半球图片:黄毛刺图片:黄香梨图片:兼六香黄图片:金背大红图片:金红交辉图片:金皇后图片:冷艳图片:礼花图片:龙吐珠图片:绿水秋波图片:墨菊图片:墨牡丹图片:泥金香图片:轻见千鸟图片:清水的闲图片:天鹅舞图片:仙灵芝图片:香山雏凤图片:羞女图片:玄墨图片:雪海图片:胭脂点雪图片:玉翎管图片:朱砂红霜图片:紫龙卧雪菊花的种类大全说到菊花这种盆栽花卉,是喜欢花卉的朋友都认识,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菊花有多少种类呢?这个好办,现在今日苗木网小编就一一把关于菊花的品种和详细资料,给大家举例出来,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菊属植物共150多种,大多分布在亚洲东部。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菊属植物分布的中心。
作为观赏花卉的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改良而形成的栽培种。
通常说的“一朵菊花”实际上并非“一朵”,而是一个头状花序,是由许多舌状花和筒状花组成的。
花序外层有由绿色苞片构成的总苞,苞片里面是通常称为“花瓣”的舌状花。
水墨画写意菊花赏析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而菊花,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它象征着高洁、坚贞和纯洁。
水墨画写意菊花,正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经典题材之一。
本文将以水墨画写意菊花为主题,从菊花的寓意、水墨画的特点以及名家作品等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菊花的寓意。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被视为高洁、坚贞和纯洁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菊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和高尚的品格。
在中国画中,菊花更是被视为君子之花,常常与梅、竹、兰并称为“四君子”。
因此,水墨画写意菊花不仅仅是对花卉的描绘,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品格的表达。
其次,我们来谈谈水墨画的特点。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它以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水墨画强调意境和气韵,追求“以意传情”,在表现主题的同时,更注重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在水墨画中,常常运用写意的手法,通过墨色的淋漓和线条的舒展,来表现出主题的神韵和气质。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些水墨画写意菊花的名家作品。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水墨画家都曾经创作过菊花的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明代画家唐寅的《菊花图》和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菊花图》。
唐寅的《菊花图》以淡墨写意,表现出了菊花的高洁和坚贞;而郑板桥的《菊花图》则以浓墨重彩,表现出了菊花的豪放和纯洁。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构图、用墨还是表现手法上,都达到了水墨画的巅峰,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综上所述,水墨画写意菊花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经典题材之一,它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菊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更是被视为高洁、坚贞和纯洁的象征。
水墨画写意菊花不仅仅是对花卉的描绘,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品格的表达。
希望通过本文的赏析,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水墨画写意菊花的魅力。
图赏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
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
《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 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
《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
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
“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
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为流传。
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脍炙人口。
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
菊花象征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义,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将这一天采的菊泡陈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寿”之意。
齐白石最爱的菊花,看一眼都是上万的价值!齐白石一生画菊花很多,除了陶渊明和历代文人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菊花与他的早年记忆有很多关联,而他也喜欢菊花所象征的秋天和“独耐人间冷”的品格。
我们先欣赏拍卖成交价超过人民币三百万元的十二幅齐白石菊花:齐白石菊酒延年纸本设色北京保利2010年秋拍成交价:1904万元尺寸:130×65cm,1951年作。
郭秀仪作为齐白石的得意女学生之一,深得老人的赞许和喜爱。
老人曾多次来家里作客,并单独进行指导、即兴挥毫。
白石老人送给郭秀仪夫妇的画作也是不胜枚数。
此件《菊酒延年》就是其中一件。
长寿、幸福、吉祥、有余等是白石老人一生的渴求,《寿酒》、《美意延年》、《菊酒延年》便成为白石老人常画的题材。
齐白石常把菊花和酒画在一起,寓意“菊酒延年”。
菊花在万物萧疏的秋天开放,喻年高而体健;酒则与贺岁、祝寿相关,与菊花一样皆寓有长寿之意。
此幅《菊酒延年》是白石老人九十一岁时创作的,赠与郭秀仪夫妇二人,以期传达长寿幸福的美好祝福。
此幅画中菊花,先用洋红勾菊瓣,再以淡红色罩染,令花朵浑然一片。
菊叶用墨重勾淡染,但笔画纵逸,与花瓣的笔法大不同。
画中花篮用篆书写出,聊聊数笔则形神兼备,四只形态不一的螃蟹,亦是描绘的栩栩如生。
黄酒配熟蟹,无疑属秋深赏花时的最佳佐品。
此作堪称白石老人晚年创作《菊酒》题材中的精品之作,也是与郭秀仪夫妇感情深厚的见证。
1946年作菊酒延年纸本设色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拍成交价:RMB 9,430,000尺寸:103.5×34cm白石老人常画的题材。
此幅《菊酒延年》是画赠同乡原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张镇(字真夫)的,创作之时,喜得家书,愉悦之情,尽付笔墨之中,即兴佳作,殊为难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与黑色是有着特殊寓意的两种色彩。
红色与喜悦相关联,代表了民间审美趣味;墨色象征生机,是历代文人画的基本要素。
此幅所画红菊用老人擅长之西洋红与中国画颜料调配,鲜艳无比,弥久益新,堪称用色一绝,为世人称道。
菊花著名画作赏析菊花,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在中国绘画中,菊花也是一个常见的题材,许多著名的画家都曾经创作过以菊花为主题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也反映了画家对菊花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幅著名的菊花画作进行赏析,探讨菊花在中国绘画中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幅著名的菊花画作《菊花图》。
这幅作品是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的代表作之一,他以工笔细描的技法,将菊花的形态和色彩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画面中,一株高大挺拔的菊花植物盛开着鲜艳的花朵,花瓣的纹理和色彩都被描绘得非常细致。
画家还用淡墨勾勒出菊花的叶片和茎杆,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整幅作品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另一幅著名的菊花画作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菊花图》。
郑板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画作以墨色淡雅、构图简洁而著称。
在这幅作品中,郑板桥运用了极为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了一株孤芳自赏的菊花。
画家用淡墨勾勒出菊花的轮廓和花瓣的纹理,而花心则用浓墨点染,使得整个花朵显得清新脱俗、高雅典雅。
画面的构图简洁大方,给人以一种恬静宁静的美感,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和高雅的气质。
除了陈洪绶和郑板桥,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画家也曾经创作过以菊花为主题的作品。
比如明代画家唐寅的《菊花图》、清代画家石涛的《菊花图》等等。
这些作品都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高洁的气质,反映了画家对菊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菊花在中国绘画中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菊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高洁、坚贞、忠诚和高雅的品质。
因此,画家们选择菊花为题材,既是对这些品质的赞美和颂扬,也是对这些品质的追求和表达。
其次,菊花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美丽花卉,在中国绘画中也被视为一种优美的艺术对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画家们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命力,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