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的五禽图练功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读《五禽戏》后一些心得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据说,五禽戏是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盛行的太极等传统健身方式,最初都源于五禽戏。
五禽戏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
五禽戏结合“形、神、意、气”,每一个都要把握的很好。
比如说“形”,其实指的是姿势和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做到位,比如说鹿戏当中鹿抵一节当中出脚的角度,角度一定要到位,角度到位后眼睛才能看到后脚跟,要不然看不到后脚跟,腰也扭不到位,效果也不太好,第二个就是神,神就是神韵,那就是要演虎像虎,学鹿像鹿。
第三个就是意,也就是指的是意境,在练习五禽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思想集中,心静神凝,再有一个就是气,也就是调息,在练习五禽戏时,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以下是练习的心得:(1)虎举(2)虎扑虎戏的动作做起来威猛有力,虎虎生风。
在呼吸吐纳之间,刚柔并济中将老虎的威风展示得淋漓尽致。
虎举、虎扑使得自己的上半身的筋骨不断得到展伸。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练习虎戏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维持脊柱生理弧度、防治腰部疾病等。
练虎戏时,手足动作与呼吸要协调一致。
两手翻掌向外按出时,两脚同时向前进步,此时宜稍用力,速度稍快,以显示虎扑是的敏捷、勇猛。
(1)鹿抵(2)鹿奔鹿戏表现了鹿鹿轻盈安闲、自由奔放的神态。
鹿戏锻炼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和振奋阳气等作用。
在呼吸方面,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鹿戏要求闲适的感觉,要做到不急不慢,要循序渐进。
在“鹿抵”动作中,要把握“迈步、转腰、还原”三个环节,做到清晰明了,规范到位。
(3)谈谈我所经历的五禽图五禽图我练习有3年了。
基本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个大众的神器级功法。
因为,许多功夫对人的要求非常的高,要讲根器,悟性。
而五禽图最大的秘诀就是坚持,只要时间够了,就会发生奇迹。
记得2017年去重庆见周老师的时候,他提起有位老太太,教了她又会忘记,周老师都有点不想教她了。
但这位老太太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坚持。
所以,这几十年下来,她的身体从别人伺候她变成了80岁还照顾一家老少。
我自己的感受也是如此。
因为我是气感基本没有的人。
只是坚持性比较好,而且生病的时候都坚持1小时的锻炼。
我也介绍给一些人,他们的情况大底也是如此。
好了,下面开始讲讲我与五禽图的际遇。
2014年的底,因为经历了许多事,加上多年来的身体老问题。
我身体非常虚,老毛病也越来越严重。
华西说CT虽然不清楚,但疑似支气管扩张。
我就在网上翻看,想找一个能对治我的功法。
非常奇怪,我就找到了五禽图。
五禽图不是五禽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在网上很少传播。
我找到了余德华老师的书,几十年前出的书的电子版。
我一看他的架子,我就直觉这是个好东西。
练!第一次我练了半小时。
虽然没有气感,但是却出现了一个十分强烈的生理现象。
那就是当夜整夜没有任何欲望阳举,人却十分清净。
而之后一年多一直是那样子。
这个现象在个别习练者身上也出现过,有个身体不好的人,两年都从没有生理欲望,习练了二十分钟,当晚就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反应。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
我觉得这从侧面看出来它固肾强先天元阳的效果。
2015年1.24号我开始习练。
当时对着书练,关于猿功第二个定式,书上没有写膝盖的状况,根据我之前的经验,我微微弯了些。
结果一个月后,左边膝盖走路疼。
休息两天就好了,一练习就疼。
我想完了。
于是在网上找。
通过百度的五禽图贴吧,找到了五禽图的群。
当时,大家也对我这个腿痛说不出所以然。
后来,遇到周老师,他说膝盖要打直。
又找到了周老师的视频。
还纠正了对书上动作理解的错误。
结果,膝盖打直后,真的就不痛了。
五禽戏心得体会五禽戏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近期通过练习五禽戏,深刻领悟到了它的独特魅力,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五禽戏注重以动作为主,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
练习五禽戏时,我深入体会到了动物们的特点和动作的起伏变化。
比如练习鹿狮功时,我仿佛化身为一只优雅的鹿,在平稳的跳跃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练习熊出没时,我成为一只威武的熊,在舒展身体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
这种以动作为主的锻炼方式,使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和运动的乐趣。
其次,五禽戏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五禽戏重点讲究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练习过程中,我练就了身体的柔韧性,关节活动更加灵活,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运动和活动。
此外,五禽戏通过动作的协调性要求,使我学会了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让我在运动和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
再次,五禽戏有助于提高呼吸和精神状态。
五禽戏讲究运动时的呼吸要求,通过调整呼吸的深浅和节奏,使呼吸与动作相统一,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
练习五禽戏时,我注重控制呼吸,让呼吸与动作相协调,感受到身体的放松和蓄劲的状态。
同时,五禽戏还帮助我调节精神状态,练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动物形象的意象来调整情绪,使我更加平静、专注和放松。
最后,五禽戏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多益处。
练习五禽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的供应,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同时,五禽戏还可以锻炼肌肉、骨骼和关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经过一段时间的五禽戏练习,我感到身体更加健康有活力,精神更加饱满。
综上所述,五禽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身心健康功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健康状况,提高呼吸和精神状态。
我深受其益,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因此,我将继续坚持练习五禽戏,享受身心健康。
余德华五禽图气功五禽图气功是呼吸、运动、拍击三结合的一种练功方祛。
拍击是五禽图气功的二个很重要的内容。
它对人体所起作用,诚如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六段运动》(一九一七年创作)一书中所揭示的:拍击使筋肉坚实,血液奔注。
如能按照五离图气功方法坚持锻炼,工夫成熟以后,全身坚如铁石,可以受重击而不伤。
亚梅在四十多岁时,体弱多病,经常失眠,久药无效。
但练习此功后,不仅身体强壮,而且全身穴道均可重击。
我现年八十,健壮如昨,就是锻炼五禽图气功的优越证明。
五禽图气功的呼吸,是腹呼吸,较一般常人呼吸大为优越。
一般呼吸,每次进气只有两百多立方厘米,而五禽图气功的呼吸,每次进气可达两千多立方厘米。
人体是吐故纳新,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
气功就是通过呼吸,吸进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碳气,加速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因此也就起着除病强身的作用。
所以,五禽图气功是一种防未病,洽已病的良好方法,是不用针灸的气针、气灸,又是不用药物的良药。
五禽图气功的呼吸法华佗五禽图气功中的五禽,是指模仿猿、鹿、虎、熊、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和习性。
所谓气功,就是运用这些动物活动的姿势来配合呼吸,以增强五脏六腑、血液、神经等的功能。
因此,每部功的动作、姿势必须与呼吸密切配合。
气长的人姿势动作就得慢一点,气短的人动作就得快一点。
一呼一吸为一口气。
每个动作都包含着若干口气的运行。
五禽图气功进气出气的要领:一,进气出气,一定要凝神静气,扣齿稳唇,舌尖微抵上愕,要聚精会神地调息,思想不能旁鹜。
也就是要全神贯注地去调息,用意去引气达丹田。
姿势移动的时侯,目光要注视手的动乍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手不动的时候,心意和目光要注视着丹田。
久而久之,必能做到神到气到。
二,姿势动作是导气,以气推动血液的运行。
猿形引气到达丹田,以增强肾气。
鹿形挺胸开胃,放松中院尹以增强胃气。
虎形扩突胸肌,引伸肺的扩张,、以增强肺气。
熊形扩张腰腕,以增强肝气。
鹤形引颈上翘i屈膝下坐,从鼻进气,下达丹田,再经尾?间循脊柱而上,达于天庭,以增强心、脑。
五禽戏心得100字
五禽戏心得篇一:
不拘泥于象形动作,运动量适中,具有引伸肢体、动诸关节,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安全易学的特点,深受百姓欢迎。
整套功法下来身体除了有微微的出汗,更是带来了神清气爽,疲惫感荡然无存,使我有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年复一年的坚持练习,对五禽戏也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而变得爱不释手了
五禽戏心得篇二:
习练五禽戏,必须把握好“形、神、意、气”四个环节。
形,即练功时的形体姿势。
开始练功时,头身正直,含胸垂肩,体态自然,使身体各部位放松、舒适。
开始习练每戏时,要根据动作的名称含义,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动作造型,动作要到位,要合乎规范。
意,即意念、意境,也就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变化,这些都能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
习练每戏时,要逐步体悟进入“五禽”的意境,模仿不同动物的不同动作。
气,这里指练功时对呼吸的锻炼。
对于初学者,应先学会动作,明确其含义,使姿势舒适准确。
待身体放松,情绪安宁后,逐渐注意调整呼吸。
华佗五禽戏回炉体会华佗五禽戏回炉体会练功一年,每天都有精彩,每次都有体会,虽然不能说是波澜壮阔,但也算是激情四射的一年。
练功对身体的变化,心境的调节,练功的进展及遇到的问题等等,我都已写成了各种感悟、体会及小结等与大家分享,大家也见证了我的练功历程。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入门之后,很多既往神秘可望不可及的气功理念,修炼景况都豁然开朗,很多概念清晰的跃然于脑诲中。
随着练功时间的推移,心理状态、对气功的理解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再回过头去看看其它气功书籍典籍,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有如令狐冲学会独孤九剑后再看其它剑法的那种洒脱。
这么说,也许有点狂妄,有些自大,然心之强大所致,不必掩藏。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是身心同调的修炼,在锻炼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强调修心、养性、修德,由气功窺道门,属于一种入世修炼的方法,但却也能得窺出世修炼的奥妙,实在是一门不可多得的养生、健身、修心养性的气功。
回顾一年的练功经历,有兴趣兴奋期,有低谷厌倦期,有迷茫时候的失落,有突然顿悟时的喜悦,有练功平淡无奇时的彷徨,有明显感觉进步时的心景澄明。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功法不能急于求成,本功入门之迅速、得气之快已经是其它功法难以企及的,但往往有个别初学者仍然想一步登天,急于求成,追求内气流动运行的感觉,想要像小说、电视中描述那种一条气流在这条经络流到那条经络周身运行的那种效果,这是常识性理解错误。
先不管电视电影作品中如何夸大,首先这种想法就是很幼稚的,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大家都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的过程,特别是本功的核心是无为、顺其自然,决不可刻意追求。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得气已经是非常快的了,放松入静,老师发放外气,气至体动,能让一个一百多斤的人动起来、跳起来,这个气感还不够强么?至于感觉不到内气的运行则有多方面的原因,与初学者身体尚未健康、经络尚未打通、内气不够强盛、经络疏通后内气又分散了等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坚持练功半年之后就可以逐渐感觉得到内气的运行了,这个时间有人快些,有人慢些,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只需关心身体的良性变化,不必专注于内气的运行。
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第一篇: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健身气功协会李勤“猿戏”是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第四戏,它通过“猿提”、“猿摘”动作来体现猿的习性、体态与神韵。
笔者在日常教学和练习中总结出以下5步教学方法,以求与大家共同交流提高。
外形模仿这是教学体验阶段,调动学练兴趣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掌握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
“猿戏”由“猿提”和“猿摘”两个动作组成。
动作变化相对比较复杂,上下肢体动作协调一致,是完成动作质量的关键。
下面以“猿戏”左势为例,进行上下肢分解教学说明。
“猿提”的上肢动作:第一手型变换:主要是“掌”和“钩”的变换,两臂内旋,手掌在腹前背屈,手指伸直分开,再快速旋腕捏握成“猿钩”;第二两手上提:两手旋腕捏握成“猿钩”后,屈臂上提至胸前,虎口相对;第三耸肩团胸:两手上提至胸前的同时,肩上耸,脖内缩,收腹提肛,向内挤压,形成藏头缩项状,然后转头向左眺望;第四沉肩舒胸:藏头缩项状动作做到位后,头转正,沉肩松腕,舒胸松腹松肛,钩变掌下按至腹前。
“猿提”的下肢动作:提踵直立时要与两手上提、耸肩团胸相配合,提踵直立时要意念头顶百会处,虚灵顶劲,牵动身体,收腹收肛,脚跟离地;下落时要配合沉肩舒胸,意念下行,松腹落肛,气沉丹田,全身放松,脚跟着地。
“猿提”是五禽戏中唯一的提踵直立练习,通过锻炼能有效地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猿摘”是五禽戏中非常复杂的一个动作,手型、步型变换较多,运行路线变换较大,眼神配合灵活多样。
手型主要有钩、拳(握固)、掌,各种手型变化各有不同,其中掌法有:摆掌、抄掌、按掌、搂掌、甩掌、托掌等。
运行路线有前摆、划弧、下按、上挥、伸屈、下拽等变化。
“猿摘”的上肢动作说明:第一摆掌划弧:动作开始,左手成钩手置于左腰间,右手前摆,掌心向下,然后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左上方划弧至头左侧,掌心对太阳穴;第二按掌屈腕: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按至左髋侧,接着右掌经体前搂至身体右侧变“猿钩”,同时左掌后伸,向上、向前伸举,在头前上方捏拢屈腕成“猿钩”;第三屈肘托掌:左掌由“猿钩”变握固,屈肘回收至左耳旁,掌指分开成托桃状,同时右手变掌顺势经体前下落置于左肘下捧托。
五禽戏心得体会五禽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华健身方法,起初是由汉朝的华佗传下来的。
它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包括鹿、熊、鹤、猿和虎,来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五禽戏注重调节呼吸,锻炼筋骨,增强体质。
我在练习五禽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益处。
首先,五禽戏对于调节呼吸非常有效。
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每种动作都有规律的呼吸方法。
例如,在模仿虎的动作中,需要通过深呼吸来提高气血的流动,增强肺功能。
而在模仿猿的动作中则需要通过缓慢而有节奏的呼吸来放松身心,保持平静。
通过这样的呼吸训练,我感到自己的呼吸更加平稳和深长,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其次,五禽戏对于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效果。
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伸展和收缩动作,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和关节,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练习期间,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在逐渐扩大,关节的灵活性也在提高。
同时,五禽戏通过各种起跳和踢腿的动作,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和爆发力。
在我长时间坚持练习后,我发现自己的肌肉更加结实,体力也有明显的提高。
第三,五禽戏对于调节心理状态和提高注意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在练习五禽戏过程中,我需要集中注意力,准确地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且配合规律的呼吸。
这使得我能够把注意力从外界的杂念中转移,将注意力集中到自身的感觉和呼吸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自己逐渐进入到一种宁静的状态中,内心的思绪也变得更加平静。
这种调整心理状态的练习对于我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非常有帮助。
此外,五禽戏还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身体,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练习五禽戏还可以增强体内生命能量的流动,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这对于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和抵抗疾病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练习五禽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健身方法。
通过调节呼吸,锻炼肌肉和关节,调整心理状态和提高免疫力,五禽戏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平静的心态。
我深深体会到了五禽戏对我身体和心理的积极影响,我会坚持下去,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习惯。
五禽戏的意、劲、韵养生之道在于“形神合一”。
习练健身气功应当做到“惟神是守”。
只有“神”守于“中”,而后才能“形”全于“外”。
要想领悟五禽的神态并非单凭大脑想象,神韵的体现来源于清净无染的心中,需经过练功中长期习惯性对五禽的意想,随着功力的增长,自然形成强弱、刚柔、快慢不等的劲力,并与刚柔相济、圆活连贯、动静相兼的肢体动作及不同的走向相辅而行,所引发的一种心灵体验,从而进入了某种意境,使形、神、气三调合一,以达到健身气功健身养生的目的。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五禽戏的意、劲、韵。
五禽戏的意、劲、韵五禽戏为中国东汉名医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活动特点编创的一套仿生类健身方法。
健身气功•五禽戏继承传统五禽戏的精华,力求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在形神兼备、意气相随、内外合一中达到三调(意、气、形)合一的健身效果。
本套功法虽然动作相对简单,容易学会,但要练得纯熟,并且领悟五禽的神韵、进入五禽的意境,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习练。
为了帮助健身气功习练者自然而然进入意气形合一的气功入静状态,本文将练功分为掌握动作、精化动作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并讲述了每个动作在不同的练功阶段对意念、劲力和神韵的要求。
五禽戏的意、劲、韵1 练功阶段1.1掌握动作阶段熟练掌握了整套功法动作的方向、路线。
初练者大脑中有很多思虑,心里总是静不下来,身体就不容易松开,因此,首先要排除杂念,以放松紧张的精神,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到功法动作的方向、路线上。
1.2精化动作阶段细化、精化动作的基础上,开始领悟习练要领。
此阶段注重全身放松,做到身体松柔有度,注意力集中到功法动作的细节、要点及紧松变化上,让心慢慢地平静下来,使得意形相随、动息相合,从而达到以形引气、外导内引的健身功效。
意念专注于功法动作,目的是使心平静,切忌用脑过重,心中明白正在按演练要求练功即可。
1.3自动化阶段领悟了习练要领,动作达到了自动化。
练功中能够主动止息杂虑,精神集中,神态自若,心境清纯恬静,中和之气输布全身。
谈谈我所经历的五禽图2018-01-15 09:54阅读:2,729五禽图我练习有3年了。
基本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个大众的神器级功法。
因为,许多功夫对人的要求非常的高,要讲根器,悟性。
而五禽图最大的秘诀就是坚持,只要时间够了,就会发生奇迹。
记得2017年去重庆见周老师的时候,他提起有位老太太,教了她又会忘记,周老师都有点不想教她了。
但这位老太太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坚持。
所以,这几十年下来,她的身体从别人伺候她变成了80岁还照顾一家老少。
我自己的感受也是如此。
因为我是气感基本没有的人。
只是坚持性比较好,而且生病的时候都坚持1小时的锻炼。
我也介绍给一些人,他们的情况大底也是如此。
好了,下面开始讲讲我与五禽图的际遇。
2014年的底,因为经历了许多事,加上多年来的身体老问题。
我身体非常虚,老毛病也越来越严重。
华西说CT虽然不清楚,但疑似支气管扩张。
我就在网上翻看,想找一个能对治我的功法。
非常奇怪,我就找到了五禽图。
五禽图不是五禽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在网上很少传播。
我找到了余德华老师的书,几十年前出的书的电子版。
我一看他的架子,我就直觉这是个好东西。
练!第一次我练了半小时。
虽然没有气感,但是却出现了一个十分强烈的生理现象。
那就是当夜整夜没有任何欲望阳举,人却十分清净。
而之后一年多一直是那样子。
这个现象在个别习练者身上也出现过,有个身体不好的人,两年都从没有生理欲望,习练了二十分钟,当晚就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反应。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
我觉得这从侧面看出来它固肾强先天元阳的效果。
2015年1.24号我开始习练。
当时对着书练,关于猿功第二个定式,书上没有写膝盖的状况,根据我之前的经验,我微微弯了些。
结果一个月后,左边膝盖走路疼。
休息两天就好了,一练习就疼。
我想完了。
于是在网上找。
通过百度的五禽图贴吧,找到了五禽图的群。
当时,大家也对我这个腿痛说不出所以然。
后来,遇到周老师,他说膝盖要打直。
又找到了周老师的视频。
练五禽行身健体灵(赵之心新编五禽行)在中国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那个时候人们错误的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们一切只能听凭上天的安排,而华佗就不相信这一套,他认为人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积极主动的作用,增进健康抵御疾病。
《三国志.华佗传》中有言,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井利足,以当导引。
从此以后华佗潜心钻心五种禽兽的动作特点,然后根据医书上的学脉原理,创造了一套医疗体操,称作五禽戏,五禽戏就是要求人们模仿虎、鹿、熊、猿、鸟做出各种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关节和肌肉都能得到舒展,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在单调走和简单走当中,增加一些难度,增加一些难度之后,它的锻炼价值会发生改变,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五禽行,那么五禽行这里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五禽戏,只要我们认真的去做,就发现这些动作给我们带来的是非常好的健身手段,今天我教给大家的五禽行里边就包括虎、鹿、鹤、熊、猿,另外一个这些五禽行的这些内容,我们也是编起来,为了适合人们健康上的特点,比如现在的亚健康的问题,颈椎病的问题,腰椎上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练习可以有效达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这些动作我们还分了难和易,适合不同的人群。
下面我们学五禽行里的第一种,叫做虎步,老虎机敏、凶猛、很有力道,这个时候我们要学它的一些内容,比如这个爪子应该怎么样去做,跟我一起做虎爪,一定要有力度,抓住东西,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动作,学会虎爪,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叫虎步一式,这个时候我给大家先做个示范,身体站直,两只手一定像虎爪一样放在身体的两侧,很有力道,这个时候出左脚,然后身体下来往左转,然后起来,出右脚,身体下来再往右转,很简单。
下面讲虎步二式,这个动作是这么做,起步,前脚虚,后脚实,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这个时候下来出步,出步的时候身体下来,然后起来,然后再下去,这个动作好玩儿吧。
我们叫左扑右抓百疾降,这是我们虎式里第一个就是利腰。
[转载]我的五禽图练功体会我在论坛征集关于实修的个人练功体会,为了给大家一点启示,我先把我自己的一段五禽图练功体会写出来,谨供大家参考。
原来我一直坚持写“练功日记”,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有厚厚的一本,但在旧房改造时遗失了,真的很可惜!后来,因为生意失败,事业生活都处于低谷,加上自己对所学产生了迷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完全放弃了练功,练功日记也由此中断。
这篇体会文章非常富有戏剧性,所以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2008年元月十三,惠普公司赠送客户新年礼包,我到市里取来后,坐出租车回家。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车由西向东行驶,已经到了我家的门口,因为家在路的北面,所以车子要从路的南边调转车头,这样就直接进了停车场。
可就当车子已经转过来,进停车场的一瞬间,意外发生了!一辆装满废旧钢材的货车,由东向西飞驰而来!当时我坐在车子的后座,眼见两车越来越近,不由的惊呼一声:“不好!”但话音未落,只听得一声巨响!在剧烈的撞击中,大脑顿时一片空白-------所幸当时车内只有司机和我2个人,我又在后座,车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避免了挤压,但巨大的冲击力把出租车撞出足足6米远,我所在的一侧,被撞的稀巴烂!我从车的右边被冲击到车的左边,又被弹了回来!-------被送到医院后,检查中发现,幸好没有骨折,但头部两侧血肿,头晕的厉害,恶心。
检查结果倒是很乐观,除了轻微的脑震荡外,就是多处挫裂伤。
一星期后我出了院,在家休养。
但是车祸之后一直头晕,连续多日彻夜不眠,吃不下饭,夜里就算睡了,常常被惊醒,有时候全身无力,心悸,气喘,冒虚汗,要整天卧床休息!那段时间身体简直糟透了!没办法我去找我的一位中医朋友,让他给我看看,他说:你的内脏受了严重的震荡,可能要恢复一段时间。
同时,他也惊叹说:车祸后他也到过现场,认为伤势会很重。
但如此强烈的撞击,没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和我长期的锻炼有很大关系!他建议我不要服药,不妨用练功调养自己。
但是当时身体极其虚弱,拳法包括易筋经,开合劲一些运动量大的功法根本做不了。
J
JIANKANGWULIUSHI
健康五六
26
27
J
健康五六十
JIANKANGWULIUSHI
高户户锁窗,躲进空如果人体也同样,遇热遇冷则肌这突然从高温肌体热高容血管内高血不坚如果进入空寒冷会导致儿茶血液黏稠易使交感血压升高,体心肌耗挛,使管腔持续闭塞,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
因此,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低温的空调环境,很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
在夏季,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如果不坚持有规律治疗,空调就容易成为杀手。
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重点在于保护血管,延缓血管衰老,促进血管新生。
在这方面,中药具有独特的疗效。
例如,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等科研院所和戴瑞鸿、范维琥等心血管病专家长期临床研究表明,长服麝香保心丸,不但能快速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血管斑块,而且能使内皮细胞表达并释放促血管生长因子,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增加心肌血管面密度,具有明显的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
因此,麝香保心丸急则能治其标,缓则能治其本,冠心病患者坚持服用,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30年的临床实践和疗效评价表明,麝香保心丸有促进缺血性心肌血管新生即“药物搭桥”作用,开拓了冠心病预防治疗的新领域。
因此,在夏季,必须坚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才能避免空调成为杀手。
责任编辑/邹佳璇。
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健身作用之我见健身气功·五禽戏是按照传统五禽戏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编创而成的。
它功法科学、动作规范、健康安全、简便易学。
其中,“虎戏”主要体现了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
“虎戏”的动作变化刚中有柔,柔中生刚,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具有动如雷霆无阻挡,静如泰山不动摇的内在要求。
“虎戏”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每一招一势都具有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
“虎举”一势,手型的变化比较复杂,可以细化为撑掌、屈指、拧拳三个过程。
两臂的举起和下落又可分为提、举、拉、按四个阶段,并将内劲贯注于动作的变化之中。
两掌向上如同托举重物,提胸收腹,充分拔长躯体,这时吸入清气;两掌下落时如拉双环,含胸松腹,呼出浊气,气沉丹田。
这样一升一降,经常锻炼,能够达到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的效果。
在“虎举”的习练中,手的变化——由“虎爪”变拳,两掌两臂托举、下按等动作,正是为了激活与调理三焦,改善呼吸和消化系统功能。
我们健身气功活动站的一位七旬老人弯腰驼背,过去经常咳嗽、气喘,经过一年多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各种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改观。
“虎扑”一势可以牵动任脉和督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
虎扑的上体前俯,两手尽力前伸,臀部后引,能使脊柱得到充分伸展;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和伸膝送髋动作连贯进行的时候,脊柱就形成了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同时进行的两掌下按上提动作更能促进全身的协调运动。
在虚步下扑的时候,习练者先慢后快,先柔后刚,配合快速深呼气,丹田发气,以气催力,力达指尖。
此时,脊柱能够得到前后方向较为充分的伸展折叠,从而有效地牵动任督二脉。
习练“虎扑”可以有效疏通任督二脉,其他六脉乃至十二条正经也都能随之得到疏通。
从我自身习练的情况看,经过反复习练虎扑动作,确实起到了调理阴阳、健身强体的作用。
当然,习练虎戏一定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在具体习练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引伸肢体,活动诸关节,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达到外引内导、形松意充的境界。
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有感第一篇: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有感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有感健身气功协会王梓玮最初接触五禽戏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简简单单的几张微微泛黄的五禽戏图片在我的脑海里只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进入大学的我方才有机会真正接触健身气功·五禽戏。
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静静地听着老师娓娓道来五禽戏的由来、发展脉络,健身功效……听着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着练习五禽戏的好处,我不禁暗想,老师是不是将五禽戏“神话”了?如此简单的动作果真有那么好的强身健体功效吗?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跑步、游泳、打球,去健身房才是常见的锻炼方式,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鲜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
怀着一丝疑惑,又带着几许好奇,我投入了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学习。
作为初学者,我只能依葫芦画瓢,努力而机械地模仿老师的一招一式,动作也十分僵硬,不过过程还是十分有趣的。
在练习中,让我尤为印象深刻的要数熊戏。
熊戏由熊运和熊晃两个动作组成,当老师示范熊晃的动作时,提髋、落步、前移、后坐……那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其乐无穷。
这着实让我感受到五禽戏是一种仿生练习,通过模仿自然界动物的过人之处而到达健身养生的目的。
尽管刚开始练习时身、心、息合一的感觉不太容易找到,由外而内体会脏腑的内动非一日之功,但我还是认真而仔细地去按照老师的语言描述予以体会。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创的一套民族风格浓郁的健身气功功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逐渐感受到了五禽戏中蕴含的奇妙之处。
比如虎扑这个动作,它实际上是模仿老虎捕食的动作,其关键点就在于我们如何做到两手尽量前伸,臀部尽量后引的脊柱完全伸展状态,除此而外,前捕时我们的躯干从跪膝挺髋、挺腰突腰、挺胸两肩牵合,从而形成整个躯干节节蠕动,通过这个蠕动的过程,能够很好地对我们的脊柱起到牵拉,进而增强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这一动作对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防止一些常见的腰部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我学五禽戏在2009年的许昌三国文化周开幕式上,许都公园里上千人的五禽戏表演蔚为壮观,震撼人心,让人记忆犹新。
五禽戏是神医华佗创制,是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作为汉魏古都的许昌,华佗的长眠之地,政府为了弘扬建安医学,纪念神医华佗,在机关中倡导学习五禽戏。
我历来是最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的,再加上年纪也大了,马上到了退休年龄,所以积极报名参加体育局举办的五禽戏学习班。
我是个急性子的人,以前别人动员我学气功,我看着那慢悠悠的动作着急,就没学。
现在可能是年纪大了,五禽戏也是慢悠悠,却愿意学了。
五禽戏看似简单,动作也不多,但要学好它,却不是那么容易。
五禽戏主要是围绕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的形、神、意、气特点,并结合人体的脏腑经络和气血关节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健身气功功法。
学习的场地是市体育局提供的一个教室。
教我们的是一个叫王雪玲的女同志,有五十多岁,教的非常认真。
动作优美而和谐。
她学什么像什么,很让人佩服的。
我们先学的是虎爪、鹿角、熊掌、猿钩、鸟翅等基本的手型和弓步、虚步、丁步基本步行,还有提膝平衡、后举腿平衡等基本动作。
预备式是两脚开立、两肩上提下按,动作要柔和,均匀,连贯,配合呼吸,两臂上提时吸气,下按时呼气。
这叫“起势调息”。
做完后再做这套动作叫“引气归元”。
第一节是虎戏。
它由虎举和虎扑两个动作组成。
虎戏在神韵的体现上要表现出作为百兽之王——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
酣睡中醒来的猛虎,虎目圆睁,伸展肢体,长长地伸个懒腰,活动利爪,振作精神。
随后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沿着山路奔跑,忽而引腰前伸,忽而前扑下按,神威之中包含无限柔情,娱乐之余体现如山气势。
我给它总结的是,老虎睡醒后先伸伸懒腰的叫“虎举”,然后要捕食的叫“虎扑”。
所以作“虎举”时,要尽情让整个身子拉长不管是臂、腰、腿和胯,敬请舒展骨骼和肌肉。
谈我练习五禽图的一些感受入群有段时间了,看到群里的人很多也是冲着五禽图来的,才练习2个月,本谈不上什么感受,纯为交流一下。
看能不能接受点高人的指导。
我从11月开始练习五禽图,之前下了几本五禽的书,最后选了项编余版的进行练习。
我练习五禽图很简单:1、练习前,站好了,先自然呼吸,感受一下气流从鼻孔中进出的感觉,再做几次轻、缓的深呼吸(没做过的,可能胸部、头部有些感受),感受一下腹部“实”的感觉;因为练习猿功都要求气到丹田,我用这种方式来打个底子;2、边做练习前的准备工作,边考虑一下:还有什么事情在心里放不下?在心里把事给清掉;自己给自己一个暗示:没什么事了,安心练功;3、整个练习过程中,按照书中第四节呼吸法的要领配合动作,一开始做时,呼吸跟不上动作,不去管这个,只管做,动作熟练了,呼吸自然配合上去了。
现在体会,确实如书中说的“没有不配合呼吸的动作”,十五口气做完,马上接着重新开始,如环无端。
4、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气息比较粗,都明显听到吸气和呼气的声音,而且是明显的胸式呼吸,我参考了瑜伽的呼吸方式,每天对呼吸多练习,体会腹式呼吸来解决这个问题。
练习猿功2个月,没有动作的时候,我同时注意鼻子和丹田,注意呼吸。
感觉呼吸慢慢变得平缓,状态非常好的时候,呼吸变得轻了,感觉很舒服。
5、冬天在南方,袒胸露腹比较冷,只能穿衣练习,每式练习用意不用力,没见书上所说闷塞现象。
练功中的一些感受:自己练习,一定要仔细看书。
我练习2个月,再看余版的书,书上关于呼吸法的叙述,大多都有感受。
可以说,基本上每个错误都犯过。
所以,现在又重新看书,也建议大家仔细看。
动作一定要正确,但初练,不一定要求很到位,以免掌握不了度,比如说猿功第一式,身体重心放在脚掌前端,促使十趾用力抓紧地的要求,我先做到重心前移到前脚掌,十趾用点力,练习一段时间,自然离要求近了。
动作要流畅,如果动作生硬,应该是有要求没到位。
动作流畅还有一个好处,练习时,不觉得烦,一套猿功练9遍很快就过去了,而且停步下来,还想练。
[转载]我的五禽图练功体会
我在论坛征集关于实修的个人练功体会,为了给大家一点启示,我先把我自己的一段五禽图练功体会写出来,谨供大家参考。
原来我一直坚持写“练功日记”,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有厚厚的一本,但在旧房改造时遗失了,真的很可惜!后来,因为生意失败,事业生活都处于低谷,加上自己对所学产生了迷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完全放弃了练功,练功日记也由此中断。
这篇体会文章非常富有戏剧性,所以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008年元月十三,惠普公司赠送客户新年礼包,我到市里取来后,坐出租车回家。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车由西向东行驶,已经到了我家的门口,因为家在路的北面,所以车子要从路的南边调转车头,这样就直接进了停车场。
可就当车子已经转过来,进停车场的一瞬间,意外发生了!
一辆装满废旧钢材的货车,由东向西飞驰而来!当时我坐在车子的后座,眼见两车越来越近,不由的惊呼一声:“不好!”但话音未落,只听得一声巨响!在剧烈的撞击中,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所幸当时车内只有司机和我2个人,我又在后座,车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避免了挤压,但巨大的冲击力把出租车撞出足足6米远,我所在的一侧,被撞的稀巴烂!我从车的右边被冲击到车的左边,又被弹了回来!-------被送到医院后,检查中发现,幸好没有骨折,但头部两侧血肿,头晕的厉害,恶心。
检查结果倒是很乐观,除了轻微的脑震荡外,就是多处挫裂伤。
一星期后我出了院,在家休养。
但是车祸之后一直头晕,连续多日彻夜不眠,吃不下饭,夜里就算睡了,常常被惊醒,有时候全身无力,心悸,气喘,冒虚汗,要整天卧床休息!那段时间身体简直糟透了!没办法我去找我的一位中医朋友,让他给我看看,他说:你的内脏受了严重的震荡,可能要恢复一段时间。
同时,他也惊叹说:车祸后他也到过现场,认为伤势会很重。
但如此强烈的撞击,没造成严重的后果,
可能和我长期的锻炼有很大关系!他建议我不要服药,不妨用练功调养自己。
但是当时身体极其虚弱,拳法包括易筋经,开合劲一些运动量大的功法根本做不了。
也曾经尝试着打坐,但是一上坐就呼吸急促,根本无法入静。
突然间,我想到五禽图。
这个功法,我研究了好几年了,因为功理与易筋经很相似,那时一直把它作为参照来研究易筋经,没有练习。
我想趁这个机会不妨练一练,看看它的功效如何?
大概是3月中旬吧,我开始练习五禽图的猿功。
13次呼吸为一遍,开始只能做6,7遍,身体觉得累的很,东北的3月,气温虽然很低,但我依然大汗淋漓。
每天2遍,大约10多天后,明显感到体力有所增加,没记次数,但一口气可以练1小时了,这时候加入了拍打。
按书上的要求是别人帮助拍打,但这个实在是太拖累人,索性自己拍打。
开始用掌,7天后用拳,因为是长期练拳,打击的力度很大,但勉强可以承受。
这样经过20多天的练习,明显感到有了效果。
首先是体力增加,精力充沛,不用每天卧床休息,不再一动就心慌气促,饮食开始增加,睡眠也好起来了,能比较安稳的睡
上6,7个小时。
只是头晕的症状还没有明显减轻。
我在五禽图练到第50天时,开始用铁砂袋进行拍击。
今天在文章写到一半时,大家还关于拍击的问题进行过讨论。
有人主张拍击时用“喷气”的方式,的确,按照传统的这种硬气功练法,功力提高是非常快的!但是,喷气时势必造成肌肉的紧张,拍击的力量无法渗透到身体内部,而且天长日久,造成肌肉僵硬。
如果停止练功了,这种肌肉的抗打功能会减弱。
所以,我练五禽图时,是采用自然呼吸的拍击,为了防止损伤和疼痛,建议拍击时一定要掌握好拍击的强度!这种拍击方式可以算做是“活性抗打”,可以把气直接通过拍击渗透到内脏,增强内脏的抗击打能力,而且肌肉柔软富有弹性,即使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也能凭借自身的本能反应来抵御外力的冲击!
通过3个月的五禽图(只有炼猿功一步)锻炼,我的身体完全康复,而且,明显感到体力,精力尤胜从前!腹部可以一边说话,一边经受专业拳击手的重拳连续击打!虽然后来停止了五禽图的锻炼(这个没办法,后来要研究和学习其他拳法,时间上保证不了,所以放弃了),但是,3个多月的练习,
以我的自身实践,证明了五禽图是一门十分优秀的功法!我在2006年《如是我闻》一文中曾高度评价它,甚至把它做为易筋经研究的佐证,但那时只是作为研究,而这次踏踏实实的实修,完成了对它的进一步确认。
至于练功期间身体上的一些细微变化,不在这里一一罗列,因为个人体质多有不同,出现的身体反应也不尽一样,免得读者看了我的文章去按图索骥,适得其反!
还有,后来被大家广为传播修炼的《易筋经下部行功》,就是车祸康复后的写的!呵呵,真是祸兮福所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