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445.50 KB
- 文档页数:5
深圳福田红树林概况: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内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创建于1984年4月,1988年5月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茂密的红树林东起新州河口,西至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曲线长约9km,红树林北面是基围鱼塘,芦丛水洼,南面是广阔的海岸滩涂,三者共同构成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约368公顷,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之一。
福田红树林被称为深圳的“绿色瑰宝”。
福田红树林的动植物:福田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共有鸟类189种,其中卷羽鹈鹕、黑脸琵鹭、小青脚鹬、黑嘴鸥、白肩雕、褐翅鸦鹃等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的侯鸟在此歇脚“加油”或过冬;福田红树林湿地有高等植物67种,其中红树植物13科22种,主要是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桑等。
红树林种类主要有两种真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桐花树、秋茄、木榄、海漆、白骨壤;半红树植物:银叶树、老鼠勒。
有相当丰富的底栖生物,如鱼、虾、蟹、贝、螺、沙蚕等;此外还有种类繁多的藻类、昆虫、两栖及爬行类和其它动植物资源。
福田红树林生态面临的问题:我国的红树林遭受如此严重的围垦砍伐破坏,而且还在继续遭受破坏,除了少数破坏红树林事件是由于管理不严,被群众的围垦养殖等活动破坏外,大量的还是当地政府的行为。
这就不能简单地用环保意识差、对红树林生态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法制观念不强等原因来解释。
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经济利益的驱动。
红树林保护对策:目前,我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禁止砍伐红树林和在红树林分布区毁林挖塘、围堤、采砂`取土及其他毁坏红树林的行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保护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性,使公众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和效益,提高自觉保护意识;加大对红树林的科研投入,积极开展红树林湿地研究;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治理;在保护好现有红树林资源的基础上,加速乔木型红树林的推广造林;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它们分布在潮间带和河口等特定的环境中,对维护海岸线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主要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至关重要。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概述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潮间带和海岸线。
其独特性在于能够耐受盐分的环境,树木通常以海水为主要的滋养来源。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提供食物链的关键环节、保护海岸线不受侵蚀、提供鱼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等。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压力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气候变化的加剧,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主要的压力包括:1. 抢占开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红树林地区被大规模开发和抢占,导致红树林生境的破坏和减少。
2. 河流污染: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的水体污染也直接影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都给红树林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三、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建立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2. 可持续发展: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对维护当地的渔业、旅游业和生态观光业等行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平衡:红树林生态系统对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预警监测和评估,可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四、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根据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一套完善的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技术指南应包括以下内容:1. 监测指标和方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监测指标进行明确定义,并提出相应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中国红树林湿地与生态工程的几个问题1. 本文概述《中国红树林湿地与生态工程的几个问题》一文聚焦于探讨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面临的若干核心议题。
文章开篇首先阐述了红树林湿地在我国滨海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地位,强调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防护、碳汇功能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红树林湿地资源正面临严峻挑战,如退化、丧失、外来种入侵及污染等问题。
文章旨在梳理和分析我国在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保护策略制定、合理利用与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现状、难题及解决方案,旨在为今后的红树林湿地生态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本文还将深入讨论红树林湿地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成功案例,以期推动我国红树林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
2. 红树林生态工程概述中国红树林生态工程的推进,源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岸带开发过度、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压力下红树林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的认识。
这些工程响应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旨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环保承诺。
其主要目标包括:红树林资源恢复与扩增:通过人工造林、天然更新促进、受损红树林地块修复等方式,增加红树林总面积,恢复并连通破碎化的红树林生境,构建健康稳定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维护红树林作为独特生物栖息地的功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恢复食物链完整性,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力与韧性。
湿地功能恢复与服务强化:改善红树林湿地的水质净化、碳汇、防风消浪、固土护堤、渔业资源养护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红树林生态工程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并实施了多种有效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模式:生态修复工程:如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重要湿地修复工程、昌江珠碧江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等,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疏浚纳潮、岸线清理、土壤改良、植被补植等手段,对退化或受损红树林进行系统性修复,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深圳红树林生态价值研究报告
深圳红树林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
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需要从多个方
面进行研究。
首先,深圳红树林在维护海岸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树林的根系可以抵御海浪的冲击,减缓海岸侵蚀速度,
保护海岸线的稳定。
同时,红树林还可以吸收悬浮物和沉
积物,阻止水体的污染和浑浊,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其次,深圳红树林是许多鸟类和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红树
林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栖息环境,吸引了许多
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栖息和繁殖。
此外,红树林还是众多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海洋生物的重要繁殖场所,为维
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次,深圳红树林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红树林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对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改善大气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红树林还通过调节海陆风速和温度,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变化。
最后,深圳红树林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红树林为当地渔业提供了丰富的捕捞资源,为居民的生计提供了保障。
此外,红树林还可以作为旅游景区,吸引游客观赏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创造经济效益。
总之,深圳红树林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包括维护海岸稳定、提供重要的栖息地、调节气候变化以及创造经济价值等方面。
保护和管理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一、简介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监测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了解其现状和长期变化趋势,并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植物监测:采用样点法,随机选取30个样点,并对每个样点内的植物进行物种鉴定和数量统计。
2.动物监测:采用诱捕法和直接观察法相结合,捕捉和观察保护区内的鸟类、爬行类(蛇、蜥蜴等)、兽类(猴子、水獭等)和昆虫等动物。
3.微生物监测:采用土壤样品和水样进行微生物多样性监测,通过分析土壤和水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来评估微生物多样性。
四、监测结果1.植物多样性:经过植物监测,共鉴定出保护区内植物物种250余种,包括红树林、湿地植物和陆地植物等。
其中,红树林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0%以上。
2.动物多样性:经过动物监测,共鉴定出保护区内鸟类90多种,爬行类和兽类20多种,昆虫众多。
其中,有部分为珍稀濒危物种,如白鹭、虎头蛇、香獐等。
3.微生物多样性:经过微生物监测,发现保护区内的土壤和水体中分布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对于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论和建议1.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但有部分物种存在濒危和受威胁的情况,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2.保护区的红树林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需要加强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包括防止非法砍伐和破坏,减少土地开发等。
3.鸟类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渡鸟对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需要加强对鸟类的保护和研究。
4.加强保护区的巡护力度,严禁非法捕杀和破坏保护区内的动植物。
5.继续监测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建立长期监测体系,了解其变化趋势,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六、总结通过本次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我们了解到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也存在一定的濒危和受威胁物种。
平坦,土壤相对湿润,分布数量相对在半阳坡区域有所增加。
调查过程中发现,拟黄花乌头和其他伴生植物会被共同收割为牧草,同时因该区域靠近公路,部分区域受到游客踩踏。
另外,调查区域内有家畜出没,对植株的生长造成一定的破坏。
通过对保护区内乌头属植物分布区域、数量进行调查发现,乌头属植物在野生环境下原生地蕴藏量非常有限,植株零星分布,未形成较大面积的群落,也未见大片生长。
因此,开展乌头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工作尤为重要,有助于充分发挥乌头属植物的遗传育种价值,同时发挥其观赏兼具药用的价值[7]。
4野生花卉在新疆本地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前景野生花卉的开发和利用应在充分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摸清具有潜在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资源数量并收集种质资源,对实现新疆本土野生花卉资源的恢复扩大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发现,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且普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对丰富新疆本地露地花卉资源具有较大的潜力。
目前野生花卉的生长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因乌头是著名的中药,会受到人为采挖的破坏,当地政府应遵循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加强对植物种质资源和生长环境的保护,对于零散分布的植被更要注重生长地的保护,加强对当地牧民的宣传指导[5]。
野生花卉抗逆性强,可以弥补在景观花卉中品种单一的缺陷,增加自然野生的情调。
植物造景方面可用于布置花境,也可丛植,在园林绿化方面可用于创建人工群落和复层结构,可用于固土护坡。
以野生花卉的栽培适应性研究为基础,加强对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野生花卉在城市环境中的引种驯化、栽培适应性等相关科研工作,将野生花卉引种栽培到城市绿化中,既能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园林风景的自然度,也可以带动花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收稿:2022-10-10)参考文献:[1]付玲,轩辕欢,赵翡翠.新疆阿勒泰地区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药房,2013,24(31):2961-2963.[2]聂继红,雷蕊,赵翡翠.新疆地区白喉乌头资源调查[J].中药材,2014,37(09):1554-1557.[3]刘小菊,李园园,单奇.喀纳斯泰加林35年火烧迹地不同林火烈度11种灌木生物量特征及估测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10):132-138.[4]樊亚妮.中国北方地区部分乌头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引种繁育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5]赵鑫,贾瑞冬,朱俊,等.我国重要花卉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成就与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1(06):1494-1502.[6]周丽霞.乌头属部分植物的资源调查及引种栽培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7]吴维春,孙伟,刘静涵,等.黄花乌头的资源调查与人工栽培[C]//.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224-227.项目建设对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建设为例陈广超(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30)摘要: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建设为例,依据《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设对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深圳市宝安区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超市有一批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涨袋现象,以下关于酸奶制作过程及相关菌种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涨袋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造成的B.如果有酒味,可能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制作酸奶不需要先进行通气再密封发酵D.培养乳酸菌时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2.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
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创造了将林木稀疏的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所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B.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C.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从而缓解温室效应D.减少纸浆、薪柴等产品的使用可以降低生态足迹3.某探究小组进行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下列各个实验组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③4.下列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污染后,桦尺蠖体色黑化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B.突变会使桦尺蠖体色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桦尺蠖的基因型导致其发生进化D.该地区桦尺蠖自由交配不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5.双皮奶是起源于广东省顺德的一种表面有双层奶皮的甜品。
当牛奶加热后,脂肪会聚集到牛奶表面,随着加热的持续进行,脂肪球膜蛋白发生变性,失去脂肪球膜的脂肪不稳定,很容易凝结在一起,最终形成稳定的皮膜,就是我们看到的“奶皮”。
深圳福田红树林面临的威胁及对策摘要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市得天独厚的一块生态资源宝地。
然而,随着红树林周边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对红树林生态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资源破坏状况,对福田红树林资源保护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环境;生态资源;深圳福田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有高等植物41科98种,其中红树林植物12科22种;鸟类18目44科189 种,列入我国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3种;两栖爬行动物31种;哺乳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86种;昆虫96种;藻类117种。
因此,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国际重点保护区。
但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展及其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直接胁迫到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使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福田红树林生态环境的变化深圳经济特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座高度人工化的现代化城市。
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福田红树林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1.1 人树相争,保护区面积不断缩小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是由红树林、外海滩涂、基围鱼塘洼地及陆域林地等几部分组成。
按照1984年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局划定的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红线范围图,保护区的面积为304hm2,其中基围鱼塘洼地及乔灌林地等陆域面积为23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5.6%。
然而十几年来,大量陆地(包括林地)和基围鱼塘被城市建设占用,诸如新洲河及凤塘河排洪工程、广深高速公路和滨海大道等建设工程挤占保护区红线范围的土地(主要是陆地)和毁林现象十分严重。
1.2 生境景观发生巨大变化沿保护区北侧,广深高速公路及滨海大道蜿延而过,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及产生的交通噪声破坏了红树林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
另外,随着沿海湾房地产热的兴起,紧临保护区东北的福荣路一带陆续建起了一幢幢大楼,其中不少是高度近百米的高楼。
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摘要红树林是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市得天独厚的一块生态资源宝地,对其基本状况、环境变化及其资源保护进行探讨与分析得出,为了维护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平衡,保护宝贵的生态资源,必须做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福田红树林;功能;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广东深圳中图分类号 s7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141-02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的植物群落,其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统称为红树林。
“红树”的名称主要来源于红树科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多富含丹宁,树皮韧皮部和木材显红褐色而得名。
红树林的根系十分发达,从树干或枝干各部位呈放射状,悬垂向下插入软泥中,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在沿海滩涂中固定下来。
红树林的叶子具有脱盐的功能,能将多余的盐分排除体外,使红树林能适应在盐分较多的海潮中生存。
1红树林的功能红树林全身是宝,按人类对红树林湿地的利用现状,可把红树林湿地的功能分为物质生产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和环境生态功能。
1.1物质生产功能所谓的物质生产功能其实就是指红树林湿地的经济价值。
实际上,红树林的经济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大多数种类的红树植物树皮含有丰富的丹宁,可用做染料和提炼栲胶,是制革、墨水、电工器材、照相材料、医疗制剂的原料;木材纹理细微,颜色鲜艳美观,抗虫蛀,易加工,可供为建材、柱材、家具用材及薪炭材;红树四季开花,果实丰硕,果实富含淀粉,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红树林内的海鲜比海滩的更肥美,而且无污染,故在红树林下进行合理的海产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红树林的枯枝落叶作为食物来源还可以节省饲养成本。
1.2景观美学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则侧重于红树林湿地的旅游功能的开发。
红树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素有“海上森林”之称,为热带海岸独有的地理景观,与其他海岸风光比较具有截然不同的别致风情。
《红树林》课程总复习题1、1984年深圳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并于1988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香港米埔湿地保护区共同组成后海湾湿地,是《国际湿地公约》最重要的湿地之一。
2、红树林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特殊森林,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的重要对象。
3、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唯一地处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陆地植被、基围鱼塘、红树林、海滩等部分组成。
4、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自然之肾”,它还是“生命的摇篮”!5、所谓湿地,是指不管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6、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区域就叫自然保护区。
7、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与职责: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开展科普宣传与环境教育。
8、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海滨生态公园,曲线长约9公里。
红树林北面是基围鱼塘,芦丛水洼,南面是广阔的海岸滩涂,三者共同构成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约368公顷,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之一。
9、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0、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最具有活力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它由滩涂、红树林、基围鱼塘三个部分组成,三者共同构成了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11、红树植物每天释放大量的氧气,并降解城市里排放到深圳湾的各种污水中的污染物,像人的肾脏一样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洁血液,为城市的清洁和美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称作“自然之肾”、“城市绿肺”。
12、为什么红树不红又偏偏称之为“红”树林呢?原来,组成红树林的主要植物是红树科植物,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内多含有丰富的丹宁酸,该物质无色透明、遇空气即容易氧化而成红色,红树林因此得名。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红树林湿地是珍贵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红树林湿地正面临严峻的威胁和退化。
为了保护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系统,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建立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关键举措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并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限制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
同时,保护区还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并促进红树林植物和动物的繁殖和生长。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是保护红树林湿地的必要手段之一。
公众对红树林湿地的意识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加强保护措施的落实。
第三,加强红树林湿地的管理和监测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红树林湿地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湿地面临的问题和威胁。
通过监测植物和动物的种群数量、生长状况和分布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可以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保护计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也是保护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措施之一。
红树林湿地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更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各国和地区可以通过共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红树林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共同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此外,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也是保护红树林湿地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和约束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最后,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也是保护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同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综上所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和监测、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等。
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解析:红树林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是非常有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了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的一些特性。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一般包括红树林、滩涂和基围鱼塘三部分。
什么叫红树林?红树林并不是一种叫做红树的树木,组成的树林,也不是红色的树木所组成的树林,红树林通常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最突出的特征是根系发达、并且能在海水中生长。
红树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红树林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富含“单宁酸”,其被砍伐后会氧化变成红色,故称“红树林”。
红树林的作用1、红树林可使海岸带土地稳定,避免水土流失;2、红树林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3、红树林是鸟类栖息的天堂,鱼、虾、蟹、贝的乐园;4、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5、红树林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由生长在热带海岸泥滩上的红树科植物(常绿灌木或乔木)与其周围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
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主要植物种为红树、红茄莓、角果木、秋茄树、木橄、海莲等。
它们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当果实在树上时种子即可在其中萌芽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下坠插入淤泥中发育为新株(胎萌习性)。
部分沿海滩涂地区均有分布。
红树林对海防的意义很大,也是海岸滩涂动物的栖息地。
生境特征:1.地质地貌:红树林主要分布于隐蔽海岸,该海岸多因风浪较微弱、水体运动缓慢而多淤泥沉积。
因此,它与珊瑚礁一样都是“陆地建造者”。
自然发育的滩面,平坦而广阔,常可沿河口海湾、三角洲地区或沿河口延伸至内陆数公里。
红树林大部分分布于潮间带,而以中潮滩为最繁茂区。
红树林生长与地质条件也有关系,因为地质条件可能影响滩涂底质。
概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植被土壤
福田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水热条件好,适合红树林生长。
保护区红树林总面积为lll.lha,福田保护区内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
保护区内除缺少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外,分布有大陆上所有的红树林种类。
受半日潮周期淹浸,形成深厚的淤泥,土壤没有结构,表层土壤(0-3 Ocm)含盐量14.5 ,pH值为5.3;中层土壤(3 0-60cm)含盐量18.2,pH值为6.6;底层土壤(60-90cm)含盐量19.3,pH值为7.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物主要组成种类
2.鸟类资源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
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
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
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
3.底栖动物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德氏狭口螺(Stenot 彻ra divalis )、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 )、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莫顿长尾虾(Apseudes mortoni )、沼蚓(Limnodriloides sp.)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
几种大型底栖生物在3种深度的平均栖息密度及其t检验值
注:上一中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中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上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中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中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
我们可以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15个功能组,分别为:桐花树、秋茄(6年)、秋茄(20年)、海榄雌、无瓣海桑、海桑、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弹涂鱼类、多毛类、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鸟类和碎屑。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基本参数(黑体为模型估算的参数)
注:B.生物量;p生产量;Q.消耗量;EE-生态营养转换效率
为简化复杂的食物网关系,用聚合营养级的方法将来自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15个不同功能组的营养流合并为6个整合营养级。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流量为4158 t.km'2.y 一,其中总摄食消耗量为160.5 t,km-2·Y~,总输出量为3768 tokm-20y一,总流入碎屑量为123.6 t.km-2.y一,总呼吸量为105.4 t.km-2.y~,和不再参与生态循环的矿化沉积物部分。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能流(t.km-2·y-1)
由于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红树植物,但在系统中没有被任何生物摄食,只能以碎屑的形式重新进入循环。
所以能
量流动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占总能流的几乎全部,这说明系统的能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导。
除第一营养级之外,营养级II、Ⅲ、Ⅳ、V、Ⅵ的总流量都随营养级的增加而有非常显著的降低,分别为253.5、50.14、2.627、0.0962和O.00329 t.km-2.yq(见表2),转化效率分别为28.8、8.4、5.8、5.5和4.4%,总体转化效率为11.2%。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漉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