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复习指导书注:各部分检修内容不作考试重点。
一、各章重点第1章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重点:1.发动机排量、压缩比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3.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四冲程与二冲程的区别第2章发动机循环与性能重点:1.发动机性能指标(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2.发动机性能特性(1)发动机工况(2)速度特性(3)负荷特性3.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和汽油机的理论循环第3章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重点:1.机体组、活塞组、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的组成,主要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原理、装配关系2.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调整,连杆组的检修3.活塞环安装、活塞组拉缸及其控制4.如何检验和校正连杆的弯曲,扭转变形第4章配气机构与换气过程重点:1.配气机构的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传动关系和调整方法2.配气相位、充气效率的概念3.配气机构的调整(气门间隙、配气相位、气门密封性检验等)第5章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与燃烧重点:1.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2.汽油机各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正常燃烧、不正常燃烧),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汽油品质、混合气浓度、点火提前角、转速、负荷等)第6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重点:1.汽油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汽油喷射控制方式,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等2.汽油喷射所需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如发动机曲轴位置和转速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爆震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第7章柴油机燃油系统与燃烧重点:1.柴油机燃烧过程,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2.喷油器、喷油泵的功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检修,分配式喷油泵的优点3.柴油机的燃烧室,与采用的喷油器第8章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重点:1.废气涡轮增压的基本结构与原理2.可变进气歧管技术3.排气净化装置的构造与原理(EGR、二次空气喷射、三元催化转化器)第9章冷却、润滑系统重点:1.冷却系的功用、冷却水循环路线2.冷却系主要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如节温器、冷却风扇)3.润滑系的功用、油路,润滑方式4.润滑系主要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第10章发动机的装配、磨合及验收重点:1.发动机装配工艺与技术要求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湿式缸套外表面直接与冷却液接触的气缸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4.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3. 讲解发动机的分类。
4.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 讲解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
6.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观察身边的汽车,了解其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熟悉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和作用。
3. 了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 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3. 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发动机机体结构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
4.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5.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观察身边的汽车发动机,了解其机体的安装位置。
3. 学习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第三章: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保养方法。
xx职业教育中心《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教学重点1.了解发动机作用、基本术语;2.了解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特性;3.掌握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教学难点1.四行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2.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1.1 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现代汽车采用四行程、多缸、水冷、顶置气门发动机为主。
1.1.1发动机基本术语1.上止点2.下止点3.活塞行程S4.曲柄半径R5.气缸工作容积Vh6.发动机工作容积VL7.燃烧室容积Vc8.气缸总容积Va9.压缩比ε计算:已知某发动机为4缸,缸径是88mm,活塞行程是84mm,压缩比是9.5,试计算发动机的工作总容积,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
解:Vh=(πD2/4×106 )×S=(π×812/4×106 )×84=0.43(L)VL=Vh×i=0.43×4=1.72 Lε=Va/Vc=(Vc+Vh)/Vc=1+Vh/Vc∴Vc=Vh/(ε-1)=0.43/(9.5-1)=0.05 L1.1.2 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活塞在气缸内依次往复运动经历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进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移动,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在气缸内被压缩。
作功行程当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进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气体温度和压力迅速升高,推动活塞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对外输出功。
排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在活塞和废气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废气从排气门排出气缸。
1.1.3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柴油机和汽油机工作差异主要表现在混合气形成和点火方式上。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3.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4.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3. 介绍发动机的分类4. 展示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图5. 小组讨论:发动机各部件的作用第二章:发动机内部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
2.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内部构造2. 发动机工作原理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工作原理图3. 小组讨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 案例分析:常见发动机故障及原因第三章:发动机外部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外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
2. 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外部构造2. 发动机维修基本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外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维修实例3. 小组讨论:发动机维修注意事项4. 实践操作:发动机外部部件的检查与维修第四章: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了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2.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3.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图3. 小组讨论:冷却系统故障及原因4. 实践操作:冷却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第五章:发动机润滑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2.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3.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图3. 小组讨论:润滑系统故障及原因4. 实践操作: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第六章:发动机燃油系统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件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4.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件: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等。
5.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模型进行演示。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汽车发动机各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练习与作业:1. 填写汽车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表格。
2. 绘制汽车发动机组成部件示意图。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转化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活塞、连杆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活塞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
4.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活塞、曲轴、连杆等部件。
教学方法:1. 利用模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作用。
2. 播放曲柄连杆机构工作原理的视频,加深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
3. 安排实操环节,让学生动手拆装曲柄连杆机构,掌握维修方法。
练习与作业:1. 绘制曲柄连杆机构组成部件示意图。
3. 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配气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掌握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配气机构的作用: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实现燃烧。
2. 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座、凸轮轴等。
3.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凸轮轴驱动气门开闭,实现气体进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参数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汽车的“心脏”——发动机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表格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二章: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介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图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第三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3.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掌握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3.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发动机的保养方法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通过实物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3.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的维修方法介绍发动机的保养方法演示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维修和保养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四章: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4.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发动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技巧4.2 教学内容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发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发动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技巧4.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发动机常见故障案例讨论发动机故障的排除方法4.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五章:发动机维修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维修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掌握发动机维修案例的解决技巧5.2 教学内容发动机维修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发动机维修案例的解决技巧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维修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案例的解决技巧5.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维修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分析发动机维修案例讨论发动机维修案例的解决技巧5.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维修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六章:发动机冷却系统6.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学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6.2 教学内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以案例形式讲解冷却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6.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演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6.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表格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第七章:发动机润滑系统7.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学习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7.2 教学内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以案例形式讲解润滑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7.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演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7.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表格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第八章:发动机点火系统8.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学习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8.2 教学内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以案例形式讲解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8.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演示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8.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表格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第九章: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9.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学习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9.2 教学内容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以案例形式讲解排放控制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9.4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演示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9.5 教学评价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表格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第十章: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综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掌握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学习发动机综合故障的排除技巧10.2 教学内容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发动机综合故障的排除技巧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综合故障的排除技巧实践操作:模拟发动机综合故障的诊断与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分类及特点的讲解。
的核心部件。
发动机的技术状况是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其他性能的重要因素。
本项目学习发动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及其总统构造。
【理论知识】:任务1.1 发动机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使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再把热能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1.1.1发动机术语如图所示:1.上止点:上止点是指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下止点是指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S:活塞行程是指活塞由一个止点移动到另一个止点的运动过程,也称冲程。
行程的长度即为上、下止点间的距离。
活塞行程用S表示,单位为mm。
4.曲柄半径R:曲柄半径是指与连杆大端相连接的曲柄销的中心线到曲轴回转中心线的距离。
曲柄半径用R表示,单位为mm。
显然,曲轴每转一周,活塞移动两个行程,即S=2R。
5.气缸工作容积Vh: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空间容积。
其计算公式为Vh=πD2S/(4×106)式中 Vh——气缸工作容积,L;D——气缸直径,mm;S——活塞行程,mm。
6. 发动机工作容积VL :发动机工作容积是指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若发动机的气缸数为i ,则VL =Vh ·i 。
VL 的单位为L 。
7. 燃烧室容积VC :燃烧室容积是指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空间的容积。
燃烧室容积用VC 表示,单位为L 。
8. 气缸总容积Va :气缸总容积是指活塞在下止点时, 活塞顶上面空间的容积。
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即Va =Vh +VC ,用Va 表示,单位为L 。
9. 压缩比ε: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即Vc Vh Vc Vc Vh Vc V +=+==1a ε压缩比是用来衡量空气或混合气被压缩的程度,影响发动机的热效率。
一般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为8~11,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为16~22。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答:发动机<英文:Engine),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将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
它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叫内燃机,故又称为热力机。
目前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绝大多数是各种型式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按其所用燃料、燃烧方式及结构特征不同可分为:汽油、柴油及多燃料发动机;点燃式与压燃式发动机;化油器式与喷射式发动机;单缸与多缸发动机;水冷式与风冷式发动机;四冲程与二冲程发动机;双气门与多气门发动机;顶置式气门与侧置式气门发动机;单排直列与V形排列式发动机。
2、答:以桑塔纳AJR型汽油发动机为例:汽油发动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机构。
<2)配气机构。
其作用是将足量的新鲜气体充入气缸并及时地从气缸排除废气。
<3)燃料供给系统。
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送入气缸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入大气。
<4)润滑系系统,其作用是减小摩擦,降低机件磨损,并部分冷却摩擦零件,清洗摩擦表面。
<5)冷却系。
冷却系的作用是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使发动机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
<6)点火系。
点火系的作用是在压缩冲程接近结束时所产生高压电火花,按发动机的作功顺序点燃混合气。
<7)起动系。
其作用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3、答: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如果是在曲轴旋转两周<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共四个活塞行程内完成的,则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若在曲轴旋转一周<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共二个活塞行程内完成的,则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4、答:5、答:指示性能指标是指以可燃混合气<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建立的指标,常用指示功和指示热效率表示,是用以评定发动机工作循环优劣的指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1.1.2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1.1.3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1.2.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1.2.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2.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2.4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案例分析法1.3.3 小组讨论法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1.4.2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1.4.3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4.4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4.5 探讨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4.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5 作业布置1.5.1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喜欢的汽车发动机的特点1.5.2 编写一篇关于汽车发动机发展历程的短文第二章:汽油发动机构造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1.2 让学生掌握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1.3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
2.2 教学内容2.2.1 汽油发动机的构造2.2.2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2.3 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2.4 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2.3.2 实物演示法2.3.3 小组讨论法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汽油发动机的应用广泛性2.4.2 讲解汽油发动机的构造2.4.3 分析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4.4 介绍汽油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4.5 探讨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2.4.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5 作业布置2.5.1 让学生绘制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2.5.2 编写一篇关于汽油发动机点火方式和供油系统的短文第三章:柴油发动机构造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柴油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