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3
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一节性别决定性别也是一种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性别的实现包括两部分:性别决定(受精时决定)和性别分化(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一)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是指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则统称为常染色体。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
用x表示。
常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常染色体。
用A表示。
性染色体异数:雌体和雄体中,性染色体数目不同或形态有差异的现象。
例如,蝗虫、蟑螂雌体2条XX性染色体,雄体只有1条X性染色体。
人类女性有2条XX性染色体,男性有1条X和1条Y性染色体。
(二)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类型1、XY型:凡是雄性为两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为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方式。
在人类,所有哺乳动物,大部分昆虫,某些两栖类、鱼类,雌雄异株的植物(女娄菜、大麻、蛇麻草等)。
人2n=46=44+(XX或XY)=46,(XX或XY)有性生殖时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女性一种X,男性2种,X和Y,比例是1:1,所以人群中男:女=1:1。
2、ZW型:凡是雌性为两个异型性染色体,雄性为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性别决定方式。
有鳞翅目昆虫(蛾、蝶、蚕类)及某些两栖、爬行类、鸟类(鸡)等动物,植物中的洋梅、金老梅属于此类。
家鸡:2n=78 ♀=76+ZZ;♂=76+ZW3、XO型:♀XX;♂XO。
直翅目昆虫:蟋蟀、蟑螂、蝗虫(♀2n=22+XX,♂2n=22+X)、虱子(♀2n=10+XX,♂2n=10+X);植物:花椒,山椒、薯芋。
4、ZO型:♀ZO;♂ZZ。
鸭子(♀2n=78+Z,♂2n=78+ZZ)5、由x染色体的是否杂合决定:小茧烽的性别,在自然状态下小茧蜂和蜜蜂相似,二倍体(2n=20)为雌蜂,单倍体(n=10)为雄蜂。
但是在实验室中,获得二倍体雄蜂,其性别决定取决于性染色体是否纯合。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
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rarr;女儿rarr;外孙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记忆点: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名词: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生物学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关键因素别的染色体叫做~。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直接联系的,这种遗传形式叫做~。
语句: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幼兽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沙托梅色觉障碍病,不能辨认出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
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正常裂唇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之时,为了与较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必然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以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 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兼具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儿子(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色盲基本上一样。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另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_x0001_XY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雄性的
性染色体是XY 。
以人为例:男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44+XY ,女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 44+XX 。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ZW ,雄性的是ZZ 。
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二、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例:
(1)某男孩体检时发现患红绿色盲,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无红绿色盲症状,在这一家系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D )
A.祖母---父---男孩 B.外祖父---母---男孩
C .祖父---父---男孩 D.外祖母---母---男孩
(2)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能决定性状,人的耳廓上长硬毛的性状就是由Y 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患此病,若生一男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A )
A.100% B.75% C.50% D.25%。
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知识讲解)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习目标】1、知道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2、概述伴性遗传。
3、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要点梳理】要点一: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的概念及类型性别决定—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主要由染色体来控制。
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另一类是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⑴ XY 型性别决定方式XY 型性别决定是所有哺乳类动物、多数雌雄异株植物、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此方式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 的个体是雌性、为XY 的个体是雄性。
由于雌性个体只能产生性染色体为X 的卵细胞,雄性个体可以产生含X 或Y 的精子,因而后代的性别取决于卵细胞(X )与什么的精子(含X 或Y )受精。
雄性(♂)有1对异型性染色体 XY ,雌性(♀)有1对同型性染色体 XX :(2)ZW 型性别决定与XY 型相反,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 、雄性常染色体:多对,染要点二:伴性遗传1、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遗传分析(1)男女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表现型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2)婚配组合方式双亲的基因型子女可能出现的基因型及比例后代色盲的比值X B X B×X BY X B X B∶X B Y=1∶1 无色盲X B X B×X bY X B X b∶X B Y=1∶1 无色盲X B X b×X BY X B X B∶X B X b∶X B Y∶X b Y=1∶1∶1∶1男性中1/2为色盲X B X b×X b Y X B X b∶X b X b∶X B Y∶X b Y=1∶1∶1∶1 男、女各1/2为色盲X b X b×X B Y X B X b∶X b Y=1∶1 男性全为色盲X b X b×X b Y X b X b∶X b Y=1∶1 全是色盲(3)红绿色盲的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3)色盲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只传给他的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传给她的儿子,又可传给她的女儿。
第五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名词:同配性别能形成同一种配子的性别,如XX ZZ异配性别能形成两种配子的性别,如XY ZW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直接相关的染色体性别决定一般指雌雄异体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同遗传的现象。
剂量补偿作用使细胞中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基因的个体和只有一份基因的个体出现相同表型的遗传效应从性遗传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杂合时,在两种性别中表型不同的遗传现象。
限性遗传限定在某一性别中表现的遗传方式。
习题一、问答题两性比例为1:1的原因是什么?同配性别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异配性别产生两种类型、频率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必定产生两种性别的个体,且频率相同。
2.说明性别决定的方式①性染色体决定性别XY ZW XO ZO②染色体倍性决定性别蜜蜂③基因决定性别,如玉米Ba决定雌性,Ts决定雄性④基因平衡决定性别(X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性别) 蟑螂X/A⑤环境决定性别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一些种的性别决定3.分析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4.伴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1)正反交结果不同,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2)性状的分离比在两性中不一致。
(3)常表现交叉遗传。
二、填空题1.性反转的母鸡变成了能育的“公鸡”而与正常母鸡交配,其后代中♀:♂ 。
♀:♂=2:12.一个父亲是色盲的正常女人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他们的女儿,男孩。
女孩都正常,男孩1/2色盲;3.人的色盲是性连锁隐性基因dd引起的,而蓝眼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bb引起的。
两个褐眼而视觉正常的人结婚,生出一个蓝眼并色盲的儿子。
双亲的基因型为:母亲;父亲。
母XDXdBb,父XDYBb4.典型的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病人是由于。
少了一条X染色体;5.蟑螂的性决定是依据X染色体对常染色体的比值。
、当X:A:1.0时向雌性发育。
它的细胞具有23条染色体时,性别是雄性,24条时是雌性。
雌雄个体通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是:雌为;雄为。
♀XX,♂XO6.蜜蜂中,黄绿色眼由一个伴X隐性基因控制,正常褐色眼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