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研复习(2012)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8
一、填空题(共 20分,每题 2分)1、运动副是两构件间发生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必定相对运动的活动联接。
2、机构拥有确立运动的条件是机构自由度数大于零,且等于原动件数;3、当两构件构成平面挪动副时, 其瞬心在挪动方向的垂线上无量远处; 构成兼有滑动和转动的高副时 , 其瞬心在接触点处公法线上。
4、当铰链四杆机构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的两杆长之和, 此时 , 当取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为机构时 , 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当取最短杆为机构时 , 机构为双曲柄机构;当取最短杆的对边杆为机构时, 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5、在齿轮上分度圆是:拥有标准模数和压力角的圆,而节圆是:两齿轮啮合过程中作纯转动的圆。
6、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渐开线的法线方向与其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的法线与基圆相切。
7、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两轮中心距等于a,传动比等于 i12 ,则齿轮 1的节圆半径等于a/(1+i12)。
8、等效构件的等效质量或等效转动惯量拥有的动能等于原机械系统的总动能;9、机器产生速度颠簸的主要原由是输入功不等于输出功。
速度颠簸的种类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
10、关于静不均衡的转子,不论它有多少个偏爱质量,只要要适合地加上或减去一个均衡质量即可获取平衡。
二、简答题(共 30分,每题 6分)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说明极位夹角的定义,什么状况下曲柄摇杆机构的极位夹角为零(作图说明)。
答案:极位夹角的定义:当摇杆处于两个极限地点时,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它们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以下图,当摇杆位于两个极限地点时,其与连杆的铰支点为 C1、C2,当曲柄与机架的铰支点 A位于 C1C2的连线上,则极位夹角为零。
2、在如图所的示凸轮机构中:(1)在图上绘出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基圆,并求出基圆半径;(2)图示地点机遇构的压力角α是多少;答案:(1)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基圆绘于图,基圆半径rb=75mm (2)压力角等于03、设以图示机构实现凸轮对滑块E的控制:问: (1)该机构可否运动?试作剖析说明;(2)若需改良,试画出改良后的机构运动简图。
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代码:811 考试科目名称:机械原理试题适用招生专业: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5201机械工程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两个运动构件间相对瞬心的绝对速度。
A 均为零B 不相等C 不为零且相等2.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的数目。
A 从动件B 机构自由度C 运动副3. 若标准齿轮与正变位齿轮的参数m,Z,α,h a*均相同,则后者比前者的:齿根高,分度圆直径,分度圆齿厚,齿距。
A增大 B 减小 C 不变4. 在高速凸轮机构中,为减少冲击与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选用运动规律。
A 等速B 等加等减速C 余弦加速度D 正弦加速度5. 静平衡的转子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转子是静平衡的。
A 一定B 不一定C 一定不6. 机械系统在考虑摩擦的情况下,克服相同生产阻力时,其实际驱动力F与理想驱动力F0的关系是:F F0。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大于等于7. 差动轮系是指自由度。
A 为1的周转轮系B 为2的定轴轮系C 为2的周转轮系8. 设计标准齿轮时,若发现重合度小于1,则修改设计时应。
A 加大模数B 增加齿数C 加大中心距9. 曲柄滑块机构若存在死点时,其主动件必须是,在此位置与共线。
A 曲柄B 连杆C 滑块10.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应用了转化机构的概念。
对应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应是。
A 定轴轮系B 行星轮系C 混合轮系D 差动轮系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代码:811 考试科目名称:机械原理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1、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
A2、已知图示曲柄滑块机构原动件AB 的运动规律和各构件尺寸。
求:①图示位置连杆BC 的角速度和其上各点速度。
②连杆BC 的角加速度和其上C 点加速度。
作出机构图示位置时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
(注:不要求严格地按比例作图,只要各矢量的方向正确即可)3、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可从图中量取尺寸,μl =0.001m/mm)及原动件1的角速度ω1=48.78rad/s 。
(1)标出所有瞬心位置;(2)用瞬心法计算构件2的角速度ω2,并确定出其方向。
(3)构件2上M点的速度,并确定出其方向。
4.在图示的四杆机构中,l AB =65mm ,l DC =90mm ,l l AD BC ==125mm ,ϕ115=︒。
当构件1以等角速度ω110=rad/s 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用瞬心法求C 点的速度。
ABD C13ω127、如图所示斜面机构,试推导当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机构效率的表达式。
并利用所推得的表达式计算当角度α=30 ,ß =45 ,f =0.2时机构的效率。
(f为摩擦系数)βαPQ8、已知机架CD长度d,要求原动件AC顺时针转过α12、α13角时,从动件相应的顺时针转过φ12、φ13,试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ABCD。
9、如图示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简图,试确定当曲柄1等速转动时,(1)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2)最小传动角min的大小;(3)滑块3往复运动时向左的平均速度大还是向右的平均速度大?(4)当滑块3为主动时,机构是否出现死点,为什么?CDB AC D10、图示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ABC,偏距为e 。
试在图上标出滑块的压力角αC和传动角γC,画出最小传动角γmin及极位夹角θ。
并求出该机构有曲柄的条件11、试用作图法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
已知滑块行程s=50mm,偏距e=10mm。
急回速比系数k=1.4。
(题上为示意图,须另做图。
)12、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º,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个约束,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在。
27.机械的效率公式为,当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效率为。
28.标准直齿轮经过正变位后模数,齿厚。
29.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死点,是以作主动件,此时机构的角等于零。
得。
^ 口oX X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机械原理答题要求:1. 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作零分处理(20分)填空题(1)运动副与一般的刚性连接的根本区别在于(2)从约束数目看,个平面高副相当于一个平面低副。
(3)某构件若已知某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则其余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可利用法求(4)在一个六杆机构中,绝对瞬心有个。
(5)某连杆机构极位夹角为30°'若输出件工作行程需时7s,则空回行程需时s。
(6)在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多项式运动规律中,规律存在柔性冲击。
(7)在滑块行程较的曲柄滑块机构中,往往将曲柄做成偏心轮。
(8)棘轮机构能将主动件的运动变换成从动件的单向间歇运动。
(9)凡是反行程能够自锁的蜗杆蜗轮机构,其正行程的啃合效率必定较(10)在曲柄摇杆机构的四个杆件中,必定是最短杆。
二、(10分)选择题(l)一对渐开线齿轮实际啃合线的长度与两齿轮的()大小直接有关。
A齿根圆 B. 节圆C齿顶圆(2)一对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等于5.3, 则表明该对齿轮传动中有(A. 3 -4B. 4 -5C. 5 -6(3)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中心距()两节圆半径之和。
A不一定等于B一定等于C不等于(4)减少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的措施之一是()。
A增大模数B增大螺旋角C.增大齿顶高系数(5)提高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的措施之一是()。
A.增大模数B增大齿数C.增大咽合角。
)齿同时啃度。
第12章考研真题试卷II �竺L _、(15分)是非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X"表示)(I )零件是机械中的最小运动单元。
()(2)连杆机构的死点是压力角等于90°的位置。
()(3)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称为基本杆组。
()(4)机构中的虚约束在制造精度达不到要求时会成为实约束,使机构卡死。
机械原理齿轮复习总结重合度实际啮合线段与法向齿距(基圆齿距)比值成为重合度即εα=B1B2 / p b≥[εα]εα与模数m无关随齿数z的增多而加大,还随啮合角α'减小、齿顶高系数h a*增大而增大。
α'随中心距变化,a 愈大,α′愈大,εα愈小εα对提高齿轮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有重要意义εγ=εα+εβ=△L+L/p bt 值较大εα=L/p bt端面重合度εβ=△L/p bt轴向重合度正常斜齿的>直齿的用范成法加工齿轮,当加工好的渐开线齿廓又被切掉的现象时称为根切现象连续传动条件εα= B1B2 / p b≥ 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ε= εα+εβ ≥ 1当量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机构特点标准齿轮:刀具中线和齿轮分度圆相切(不相切为变位)齿轮分度圆永远与节圆重合啮合角永远等于分度圆压力角变位齿轮:(变为修正)正变位—刀具中线和齿轮分度圆相离齿顶圆↑、齿根圆↓负变位—刀具中线和齿轮分度圆相交齿数、模数、压力角、分度圆、基圆、分度圆周节、全齿高不变,分度圆齿厚、齿槽宽发生改变1.斜齿轮的标准参数面、标准渐开线(刀具面在其法面)均为法面2.渐开线齿形位于端面3.平行轴斜齿轮外齿啮合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2.齿轮分布在锥体上由大端到小端收缩变小。
3.大端面为标准参数面。
4.齿廓曲线为球面渐开线。
1.标准参数面为中间平面(过蜗杆轴线、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蜗杆轴面的模数和压力角,亦即蜗轮端面的模数和压力角为各自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2.蜗杆蜗轮的旋转方向相同根切现象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 min=2h a* /sin²αα=20º时Z min=17变位齿轮、斜齿轮可小于17Z min=Z vmin·cos³βZvmin为当量直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 min=Z vmin·cosδδ为分度圆锥角产生原因:刀具的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了啮合线极限点N1常产生在齿数少、压力角过、小,齿顶高系数大的齿轮。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机械的分类:从机械原理学科研究的内涵而言,一般认为机械包含机器和机构两个部分。
2.机器的定义:能实现预期运动并完成特定作业任务的机构系统。
特征:(1)机器是一种人造实物组合体,而非自然形成的物体(2)组成机器的各活动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3)机器能够实现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或是代替人类完成特定的作业3.机构的定义:能实现预期运动并实现力传递的人为实物组合体。
特征;(1)机构是一种人造实物组合体,而非自然形成的物体(2)组成机构的各活动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3)机构能够把一种运动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运动形式或者实现力的传递。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机构的组成:构件(构成一个独立运动单元的实物组合体);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实现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运动链(若干个构件经运动副连接而成的构建系统)2.机构的组成规律:机构是由一个机架与一个或几个原动件,再加上若干个从动件组成而成。
机架:作为参考系的固定构件。
主动件:按预定给定运动规律独立运动的构件。
从动件:除主动件外的活动构件。
3.零件:不能够再分拆的单个实物体4.运动副元素:两构件直接接触的表面5.约束:对运动的限制称为约束。
分类:按运动副产生约束数目可以分为I 级副、II 级副、III 级副等;按接触方式分为低副和高副;按相对运动形式分为移动副和转动副以及空间运动副;按始终保持接触的方式分为几何形状封闭运动副、力封闭运动副等6.运动链分类:如果组成运动链的所有构件依次连接形成首尾封闭的系统则称之为闭式运动链,反之则为开式运动链。
7.机构运动简图:表明机构的组成、运动传递过程以及各构件相对运动特征的简单图形;机动示意图:只需表明机构的组成状况和结构特点而不需要严格按照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8.机构自由度:机构维持确定运动所必需的的独立运动参数。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2(3H L P P n F +⨯-⨯=;其中n:活动构件数,P L :低副约束数,P h :高副约束数;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2345(612345P P P P P n F +⨯+⨯+⨯+⨯-⨯=9.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等于原动件的数目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1.平面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球面副、球销副、圆柱副及螺栓副等)连接而成,又称为低副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机械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压力角2、构成高副的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构成低副的两构件通过面接触。
3、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展开与重合共线的两位置之一处。
4、凸轮机构的推杆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速度有有限值突变,将引起刚性冲击;如果加速度有有限值突变,将引起柔性冲击。
5、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º,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5。
6、周转轮系根据自由度不同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其自由度分别为2和1。
7、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0。
8、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1)满足杆长定理 2)最短杆为连架杆9、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0 ,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1 。
10、速度瞬心是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也就是两构件在该瞬时具有相同绝对速度的重合点。
11、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是力平衡、力矩平衡12、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反,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同。
13、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理论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实际廓线。
14、斜齿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相比较,斜齿轮的重合度大于直齿轮,斜齿标准齿轮不根切的最小齿数小于直齿轮。
15、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直线齿廓的基圆半径为无穷。
16、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低副;连杆是不直接与机架相联的构件。
17、对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置,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即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3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直线上。
18 、平面中的一个独立构件共有3个自由度,若与另一构件构成一个低副将带入2个约束,保留1自由度。
19、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0、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切于基圆。
二、选择题:1、当机构的的原动件数目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C)。
机械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槽面摩擦大于平面摩擦;其原因是 正压力分布不均 ..3设螺纹的升角为λ;接触面的当量摩擦系数为 fv ;则螺旋副自锁的条件为 v arctgf ≤λ ..4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其最大传动角γ为 90度 ..5 曲柄滑块机构是改变曲柄摇杆机构中的 摇杆长度和形状 而形成的..在曲柄滑块机构中改变 曲柄 而形成偏心轮机构..在曲柄滑块机构中以 曲柄 作机架而得到回转导杆机构..6 用飞轮进行调速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要求的速度不均匀系数越小;飞轮的转动惯量越 大 ;在满足同样的速度不均匀系数条件下;为了减小飞轮的转动惯量;最好将飞轮安装在机械的 高速 轴上..7 内啮合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且螺旋角相同 ; 8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由 端面重合度;轴向重合度 两部分组成;斜齿轮的当量齿轮是指 以法向压力角为压力角;以法向模数为模数作的 的直齿轮;9、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间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 同一条直线上 上;10、含有6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 15 个;其中有 5 个是绝对瞬心;有 10 个是相对瞬心;11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分别为 安装飞轮 和 使用电动机;使等效的驱动力矩和等效阻力矩彼此相互适应 ;12 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四种常用运动规律中 一次多项式 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 二次多项式 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 正弦 运动规律无冲击;13 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 凸轮回转轴心 至 凸轮 最小半径..14在设计凸轮机构时;凸轮的基圆半径取得越 小 ;所设计的机构就越紧凑;但是压力角越 大 ;使机构的工作情况变坏..15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转动 副或 移动 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平面高 副..16 一个采取负变位修正的直齿圆柱齿轮与同样基本参数的标准齿轮相比较;其 齿顶 圆及 齿根 圆变小了;而 基 圆及 分度 圆有大小则没有变..17 周转轮系中;若自由度为2;则称其为 差动轮系 ;若自由度为1;则称其为 行星轮系 .. 18 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改为以曲柄为机架;则将演化为 回转导杆 机构..19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曲柄摇杆机构 、 双曲柄机构 等.. 20 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蜗杆的轴面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等于涡轮的端面模数和压力角mx1=mt2;ax1=at2=a ..21 机构要能动;自由度必须 大于或等于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应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22 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不同点是绝对瞬心的绝对速度为零 ;在有六个构件组成的机构中;有15个瞬心..23刚性回转构件的不平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静平衡 ;其质量分布特点是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种是动平衡 ;其质量分布特点是在不同平面内 ..24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连杆与从动曲柄两次共线位置时出现最小传动角.. 25 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其摩擦范围之内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作用在轴颈上的驱动力单为F;且作用于摩擦园之内 ;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构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做的功小于或等于由其引起摩擦力所做的功 ..26 根据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以看作是由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组成的..27 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就是要使离心惯性力之和为零..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则要使惯性力之和为零以及惯性力所构成的力矩之和为零..28 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取决于基圆半径的大小;其值越大齿廓形状越接近直线 ..29采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廓时发生根切的原因是刀具的顶部会过多的切入轮齿根部;因而将齿根的渐开线切去一部分 ..30渐开线齿轮在不同圆周上的压力角也不相同;在齿顶圆上压力角最大;在齿根圆上压力角为00;在分度圆上压力角取标准值..31.图1三种四杆机构分别是:1 曲柄摇杆机构、2 双曲柄机构、3双摇杆机构32斜齿轮的当量齿数Z V = Zv=z/cos3B;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 V = Zv=z/cosa..33有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内齿轮;Z=60;m=5mm;h a*=1;c*=0.25;α=20°;该齿轮的齿顶圆半径r a= 155mm ; 齿根圆半径r f= 142.5mm .二、简答题:1 何为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构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答: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按一定的比例尺其相对位置的尺寸;并且定出各运动副的类型;采用运动副及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和构件的表示方法;将机构运动传递情况表示出来的简化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相同之处:各构件的数目;连接方式;运动规律不同之处:构件的尺寸;形状2 铰链四杆机构在死点位置时;驱动力任意增加也不能使机构产生运动;这与机构的自锁现象是否相同试加以说明..答:不同..死点位置驱动力在驱动方向的分力为0;自锁是驱动力克服不了摩擦阻力所做的功..3 何谓摩擦圆为何要引进摩擦圆的概念摩擦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在转动副中;以轴颈中心为圆心;以 =f v*r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摩擦圆..因轴承对轴始终切于摩擦圆;引入摩擦圆有利于判定总反力的方位..与轴承半径以及当径的总反力FR量摩擦系数有关..4 对齿轮进行变位修正的目的是什么答:由于标准齿轮可能会产生根切;可能无法安装;可能产生过大的尺侧间隙;影响传动的平稳性;重合度降低;一对相互啮合的标准齿轮中;由于小齿轮齿廓渐开线的曲率半径较小;齿根厚度也较薄;参与啮合的次数又较多;强度较低;影响到整个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为了改善上述不足;故采用变位修正的方法进行修正..5 简述渐开线的主要特性;并写出参数方程..答:1发生线上BK线段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AB;即BK=AB 2发生线BK即为渐开线在K点的法线;又因发生线恒切于基圆;故知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恒与其基圆相切3发生线与基圆的切点B也是渐开线在K点处的曲率中心;线段BK就是渐开线在K 点处的曲率半径..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5基圆以内无渐开线渐开线极坐标方程:6 一对标准齿轮传动的实际中心距ɑ′大于标准中心距ɑ时;其传动比有无变化它们还能正确啮合吗其重合度εα有无改变答:无变化;能;减小7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什么答:杆长条件: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应小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不为连杆.. 8在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时;速度瞬心法一般适用于什么场合能否利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答:构件比较简单的场合;且各构件间的速度瞬心容易确定;且直观;不能对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9 四杆机构中压力角与传动角有什么关系它们对传动性能有何影响答:压力角与传动角互余压力角越大;传动越不利;传动角越大;传动越有利11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是否有死点位置为什么答:没有因为在曲柄滑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始终大于012 简述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当量齿数Zv 的用途..答:可求得渐开线标斜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并根据换算的结果选择加工的标准齿轮刀具13何谓机构的自锁举出两种工程中利用机械自锁完成工作要求的实例..答:在某些机械中;由于摩擦的存在;出现无论驱动力如何增大都无法使机械沿着有效驱动力作用的方向运动的现象;称为机械的自锁千斤顶;斜面压榨机;偏心夹具;炮膛14铰链四杆机构在死点位置时;驱动力任意增大也不能使机构产生运动;这与机构的自锁现象是否相同试加以说明..答:同2;两题目一样15 设计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在推杆运动规律不变的条件下;需减小推程压力角;可采用哪些措施答:减小导轨长度;增大悬臂尺寸16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有那几种其中存在柔性冲击的有哪几种答:等速度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17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答:原动件的数目和机构自由度的数目相等少于:运动不完全确定多于:导致机构中最薄弱的环节的损坏18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有哪几个 其中哪些是有标准的 为什么说这些参数是齿轮的基本参数答:齿数z;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 *;顶隙系数c *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是标准的因为这些参数能够决定了齿轮的大小及齿轮齿廓的形状19何谓机构的急回运动和行程速比系数 其在机械设计中有何实际意义 举出三个实例.. 答:在机构的运行过程中;机构处于两个极位时;原动件之间的夹角的存在;导致摇杆出现正反行程平均速度不一致的现象称为机构的急回运动反行程与正行程平均速度的比值为行程速比系数节省空回时间;提高机械效率20 简述机械中不平衡惯性力的危害..答:机械在运转时;构件所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将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的动压力..这不仅会增大运动副中的摩擦和构件中的内应力;降低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这些惯性力一般都是周期性变化的;所以必将引起机械及其基础产生强迫震动..21何谓机器的“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的实质和方法是什么 σ是否选得越小越好答:角速度的幅度max min ωω-与平均角速度m ω之比称为机械的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实质: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方法:安装飞轮不是 可能导致F J 太大..另还必须考虑安装飞轮轴的刚性和结构上的可能性等因素 22 简述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答:1能保证定传动比传动且具有可分性2渐开线齿廓之间的正压力方向不变23 斜齿轮的螺旋角β对传动有什么影响 常用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作此限制答:会产生轴向推力;8`-20`;为了控制轴向推力..24何谓当量摩擦系数及当量摩擦角 引入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确定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答:为了简化计算;统一计算公式;不论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如何;均将其摩擦力的计算式表示为21f v F f G =;其中v f 称为当量摩擦系数 在此情况下总反力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即称为当量摩擦角目的:不必考虑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简化计算 总反力略25 什么叫做周转轮系答:传动时;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不固定;而是绕另一个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这种轮系被称为周转轮系..26 什么叫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其意义何在答:在一对轮齿的啮合传动过程中;实际啮合线段12B B 与法向齿距b p 的比值αε称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齿轮对数的平均值..重合度大;以为着同时参与啮合的齿轮对数多;对提高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都有重要意义27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是否有死点位置 为什么答:没有死点..因为其传动角不等于0度;压力角不等于90度..28何谓总反力 在移动副和转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及其作用线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答:把运动副中法向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称为运动副中的总反力移动副:总反力12R F 与构件1相对构件2的速度方向偏离2πψ+转动副:总反力与其它外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切于摩擦圆;对轴心之矩与轴颈相对轴承的相对转动方向相反29在考虑摩擦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转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三、 计算题1 计算如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指出其位置..画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图中DE 平行且等于FG..解:I 滚子处有局部自由度;E 处为复合铰链;N 或O 为虚约束;构件FG 为虚约束构件..去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后;得2如图所示为齿轮——连杆机构;试分析:1) 该机构自由度为多少 要计算过程2) 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3的传动比ω1/ω3解:1 n=5;P l =6;P h =2. 3分F=3n-2P l + P h =1 4分2 如图所示;先求的构件1和构件3的相对瞬心P13; V P13=ω1P 13A=ω2 P 13Dω1/ω3= P 13D/ P 13A3 计算如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解:B 滚子处有局部自由度;E 处为复合铰链;K 为虚约束..F=9*3-2*12+1-1=14 计算如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解:F=3n-2Pl+Ph=3×8-2×11+1=1或F=3n-2Pl+Ph-P ′-F ′=3×12-2×17+1-1-1=1其中:B 、D 处为复合铰链;AB 、BE 、BD 杆为虚约束;滚子处为局部自由度..5 计算如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如果以凸轮为原动件;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为什么12分解:F 滚子处有局部自由度;C 处为复合铰链;无虚约束..F=8*3-2*10+1-1=2自由运动构件数目小于机构自由度;运动不完全确定6 某机械在稳定运转的一个周期中;作用在等效构件上的等效阻力矩M r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为常数;平均角速度ωm =20rad/s;要求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0.05;试求:20分(1) 等效驱动力矩M d ;(2) 最大盈亏功Δw max ;(3) 应在等效构件上安装的飞轮转动惯量J F ..解:1因为Wd =Wr; π2•=d d M wπππϕπ404021402120=•+•==⎰d M W r d 所以M d = 20N.m 2π5max =∆W32.785.0m kg J F ≥7 如图所示为某一机械在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等效驱动力矩M ed 和等效阻抗力矩M er 的变化曲线..设两曲线包围的各小块面积所代表的盈亏功分别为S 1=1400J;S 2=-2000J;S 3=1200J;S 1=-1500J;S 5=1000J;S 6=-100J..试做出能量指示图并确定其最大盈亏功.. 解:先画出能量指示图;最大盈亏功就是最高点到最低点之间盈亏功代数和的绝对值.. 8如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2′=25;Z 2=Z 3=20;Z H =100;Z 4=20..试求传动比i 14解:231113312H H H H H z z n n n n i n n n z z '--==-=-- 9如图2所示已知齿轮1的转速n 1=200r/min;而Z 1=40;Z 2=20;Z 3=80..求1 H i 13;2 n H 的大小及方向..解:120066.673H n =≈2331113312120H H H H H z z z n n n n i n n n z z z --===-=-=--- 2由 120H H n n n -=-- 得:20066.673H n =≈ r/min 方向与n 1的转向相同.. 10如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2=Z 3′=Z 4=20;Z 3=Z 5=60..1) 分析该轮系为何种轮系 4分2试求传动比i 15并指明其转向..8分解:1该轮系为定轴轮系.. 292020606031534321543215=⨯⨯===''z z z z z z z z z z z z i 两轮转向相同11如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Z 1′=40;Z 2=Z 4=30;Z 3=Z 5=100;试求传动比i 1H 12分解:*1行星架H;太阳轮1’-1;行星轮4;2行星架5;太阳轮3;1’-1;行星轮2iH15=w1-wH/w5-wH=zz5/z1’=-5/2;I513=w1-w5/0-w5=-z3/z1=-5/2;得到 12/7w1=7/2wHI1H=w1/wH=49/24四、分析题作图题1 如图3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为杆1为28mm;杆2为52mm;杆3为50mm;杆4为73mm;当取杆4为机架时;求机构的极为夹角θ;杆3的最大摆角Φmax;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min 结果可以作图量取..14分 解:1) 以A 点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圆;2) 以D 点为圆心;DC 长为半径画弧CC ;3) 以A 点为圆心AB+BC 长为半径画弧交CC 弧于C1点;再以A 为圆心BC-AB 长为半径画弧交CC 弧于C2点;则AC1与AC2的夹角θ即为极位夹角;4) DC1与DC2的夹角Φmax 即为最大摆角;5) 最小传动角为AB 与AD 两次共线时BC 与CD 的夹角取其较小值见教材P1192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BC =50mm ; l DC =35mm ; l AD =30mm ;试问:⑴ 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杆为曲柄;l AB 的最大值为多少 5分 ⑵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l AB 的最大值为多少 5分⑶ 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l AB 应为多少 5分解1若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杆为曲柄;则AB 为最短杆;则符合杆长条件LAB+LBC<=LCD+LAD LAB<=15;故最小值是15mm..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AD 为最短杆;AB>AD=30mm;若AB 为最长杆;LAB+LCD ≤LBC+LCD LAB ≤55mm;若BC 为最长杆;LBC+LAD ≤LAB+LCD 50mm ≥LAB ≥55mm;故最大值是55mm..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若BC 为最短杆;不成立;若不满足杆长条件;AB 为最短杆;LAB+LBC >LCD+LAD 30mm >LAB >15mm; 若为最短杆;LAB+LAD >LBC+LCD; 50mm <lAB若不为最短杆也不为最长杆;Lbc+lAD >Lcd+LAB 30mm <LAB<45mm 3 用图解法设计摆动导杆机构;已知行程速比系数K=1.5;曲柄长mm L AB 100 ..求机架长AC L ..解:作图步骤:由θ=180°K-1/K+1 求得θ=36°选择合适比例尺μl在任意位置选择一点;以此点为圆心;以100/μl 为半径作圆;并从该圆圆心作一铅垂线;以该铅垂线为角平分线;以圆心为角顶点作一夹角为144°;该夹角与圆相交于两点;分别以两点作夹角边垂线交角平分线于一点;该点与圆心的距离即为机架长.. 4如图所示;已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a=250mm;b=600mm;c=400mm;d=500mm;试分析:1) 当取杆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 若有曲柄;问哪个杆为曲柄 此时该机构为什么机构5分2) 要想获得双曲柄机构;应取哪个杆为机架 5分3) 若将杆4 的长度改为d=400mm;而其它各杆的长度不变;则当分别以1、2、3杆为机架时;所获得的机构为什么机构 5分解:1因a+b=250+600≤c+d=400+500且最短杆1为连架杆;故当取杆4为机架时;有曲柄存在..此时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2要使此机构成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取最短杆1为机架3如果将杆4的长度改为400;其他杆长不变;则当分别以1;2;3杆为机架时;因不满足杆长条件;故所获机构均为双摇杆机构..5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杆长分别为:L AB =30mm ; L BC =110mm ; L CD =80mm;L AD =120mm .构件1为原动件..试分析:(1) 判断构件1能否成为曲柄;为什么 4分(2) 用作图法求出构件3 的最大摆角φmax ;5分(3) 用作图法求出最小传动角γmin ;5分(4) 当分别固定构件1、2、3、4时;各获得何种机构 4分解:1 构件1能成为曲柄;因为AB 杆最短且为连架杆;并且;L AB + L AD < L BC + L CD ;满足杆长条件..3分2;3答案如图所示..10分4固定构件1为双曲柄机构;1分固定构件2为曲柄摇杆机构机构;1分固定构件3为双摇杆机构;1分固定构件4为曲柄摇杆机构..1分6试设计如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ABCD ;已知AB l 和AD l 由图中直接量取的值;要求满足AB 1、AB 2与DE 1、DE 2两组对应位置;并要求满足摇杆CD 在第二位置为极限位置..试用作图法设计该四杆机构..12分7一对心直动尖顶推杆偏心圆凸轮机构;O 为凸轮几何中心;O 1为凸轮转动中心;O 1O=0.5OA;圆盘半径R=60mm..15分1) 根据图a 及上述条件确定基圆半径r 0、行程h;C 点压力角αc 和D 点接触时的位移S D及压力角αD .2) 若偏心圆凸轮几何尺寸不变;仅将推杆由尖顶改为滚子;见图b;滚子半径r T =15mm..试问上述参数r 0、h 、αc 和S D 、αD 有否改变 如认为没有改变需说明理由;可不必计算数值;如有改变也需说明理由;并计算其数值..解:1. 1mm A O r 3010==2mm A O C O h 6011=-=3︒=0c α 4mm A O OD O O h D 08.371221=-+= 5︒==57.26)(1ODO O arctg D α 2. 1mm r A O r r 4010=+=2mm A O C O h 6011=-=不变3︒=0c α不变 4mm r r R O O h r D 16.36)(0221=-++= 5︒==20.23)(1ODO O arctg D α 7在如图示的对心直动尖顶推杆偏心圆凸轮机构中;O 为凸轮几何中心;O 1为凸轮转动中心;O 1O=0.50A;圆盘半径R=60mm;求:1确定基圆和基圆半径r 0;5分2确定推程和C 点的压力角αc ;5分3确定当推杆与凸轮D 点接触时的位移S D 和压力角αD 5分8 如图所示;一偏置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为一偏心圆盘;圆盘半径R=30mm;几何中心为A;回转中心为O;从动件偏距OD=e=10mm;OA=10mm..凸轮以等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凸轮在图示位置;即AD ⊥CD 时;试求:1凸轮的基圆半径r 0;6分2图示位置的凸轮机构压力角α;6分3图示位置的从动件的位移S..6分解;1r 0=20mm 2︒==-==81.41,89.020302022ααBD AD tg 3分)6(04.5202022mm OD OB AD R s =---=。
距离考完研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有些题目已经忘了,我能记得的大致如下:一、简答题(共5个每题6分)1、什么是动平衡?什么是静平衡?各至少需要几个平衡面?静平衡、动平衡的力学条件各是什么?(课后题P81 6—1)2、采用当量摩擦系数及当量摩擦角的意义何在?当量摩擦系数与实际摩擦系数不同是不是因为两物体接触面形状改变,从而引起摩擦系数改变的结果?(课后题P64 4—5)3、什么是机械的工作循环图?在机械系统设计中有什么作用?(课后题P296 14—3)还有两个我忘了,反正差不多都是课后习题二、计算题1、计算自由度的一个题,比较简单2、计算齿轮系传动比并判断从动齿轮的转向(图是课后题P234 11—17的图)3、求平衡质量(图好像就是课后题P87 6—7的图,只不过把不平衡质量的角度变了一下,然后好像是在给定的两个平衡面上平衡)4、一个大题分好多问:给了一个输出力矩随转角变化的曲线图,求运转不均匀系数,最大转速最小转速和飞轮转动惯量(很简单的计算问题)5、一个大题分好多问:告诉你齿数模数之类的,叫你求中心距、基圆半径,还有改变了中心距叫你求啮合角,还有一问是问可不可以改用斜齿轮(就是斜齿轮可以通过改变螺旋角来改变中心距),也是很基础的计算,没有拐弯抹角的东西三、画图综合1、一个直动偏心滚子盘形凸轮机构,画压力角、升程角、转过多少角度之类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2、连杆机构,已知一些条件,让你画出此连杆机构3、用图解法求速度,加速度,并要求列出矢量方程给外校考生的建议:1、2012年机械工程专业,学术型报名520人左右,保送26人,分数情况,330分以上100人左右,340分以上80人左右,350分以上45人左右(按照今年的情况,进复试的话可能至少要320+,各学院成绩单可以去论坛置顶帖里找到)专业硕士,报名20人左右,300分以上5人,保送20人虽然考河北工业大学的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但也要量力而行,选对学校很重要2、关于资料,河北工业大学的专业课不是很难,千万不要乱花冤枉钱去网上买什么内部资料、讲义之类的(当然,能搞到最好),通过历年真题可以看出,很多真题就是课后原题,把课本搞清楚了,课后题做熟练,真题好好研究(其实真题就是最好的考试大纲),现在网上有卖《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习题集》的,据说是河北工业大学机械教研室编的,我用过,是2004年编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机械教研室编的),个人感觉已经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不错的题目)3、个人经验,如果课后题和真题都搞懂了,可以拿别的学校的真题做一下(比如你有同学考南京理工大学等等、、、,可以借他们的真题做一下,当然每个学校的考试重点是不一样的额)广告:本人出售中国矿大机械原理讲义、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原理历年真题和答案、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原理习题集和历年真题答案及部分期末考试题(都是打印版的,所以不能免费上传给大家了)附:机械原理历年真题及2012年河北工业大学各学院成绩单。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机械原理复习要点绪论1.何为机器?其三个特征是什么?2.何为机构?其三个特征是什么?机器和机构有何异同?3.何为构件?构件是什么单元?4.何为零件?零件2345565件是什么单元?5.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间的关系。
6.机械原理的三大内容:(1)结构分析(2)运动分析(3)动力分析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的分类。
2.何为构成运动副的元素。
3.何为I级副?II级副?III级副?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4.何为运动链?运动链按开、闭形式可分为几类?常见的运动链为何种形式?5.何为机架?何为原动件?6.运动简图和示意图的区别?7.绘制运动简图应搞清那些问题?8.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9.当m个构件在一处构成转动副,其转动副应为几个?10.虚约束有几种类型?11.局部自由度常见的场所?12.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不剔除虚约束的影响,机构的自由度会如何?13.当不剔除机构的局部自由度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结果如何?14.当计算一个运动链的自由度时,计算的结果F=0,这时:(1)若想使其成为自由度为F=1的机构应如何?(2)若想使其成为自由度为F=2的机构又如何?15.高副低代是瞬时替代还是永久替代?16.高副低代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的概念?2.何为绝对瞬心?何为相对瞬心?当两构件之一为固定不动,另一构件为活动时,它们的瞬心为什么瞬心?3.当运动副为下列几种类型时,瞬心位置如何确定?1)移动副。
2)转动副。
3)高副(滚滑副、滚动副)4.瞬心的数目如何确定?5.瞬心法是否可用来求加速度?6.当机构位置改变时,瞬心位置是否改变?(哪些改变?哪些不变?举四杆机构为例)7.当已知某一构件上一点速度,求其他点速度时,用什么方法?8.当机构中存在滑动副(导杆与滑块)时,求它们某重合点间的速度时,用什么方法?1)一般动点选在何处? 2)动系选哪个构件?9.相对速度矢量下标与其矢量图中代表矢量下标字母顺序是否一致?10.在矢量图中:1)P点代表什么? 2)bc代表什么? 3)pc代表什么? 4)相对速度矢量是从那里画出的?5)绝对速度矢量是从那里引出的?11.何为速度影像定理?加速度影像定理?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与机构中某一构件上各同名点构成的多边形是什么关系?顺序字母是什么关系?12.速度影像定理,加速度影像定理是否可用来求不同构件间的速度和加速度?13.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a k = 2w k vjk中, ωk是指哪个构件的角速度?14.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哥氏加速度?第四章力分析1.驱动力与其作用构件运动间的关系?2.阻力与其作用构件运动间的关系?3.机械上的平衡力是否一定为驱动力?4.低速机构是否需要作动态静力分析?高速机构呢?5.何为动态静力分析?6.分别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分析构件的惯性力,惯性力矩?1)匀速移动的滑块. 2) 加速移动的滑块.3)匀速定轴转动的曲柄(质心S在转轴,质心S不在转轴).4)加速定轴转动的曲柄(质心S在转心处,质心S不在转心处).5)做平面运动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7.总惯性力是如何求得的?(当已知F i,M i如何合成F i总)8.质量代换应满足的三个条件?9.何为动代换,何为静代换,哪一种代换求出来的总惯性力与采用一般力学方法求出的总惯性力完全等效?4--31.分别在三种情况下讨论移动副中的摩擦力F f和摩擦系数f ,f v.1)平滑块. 2)v形槽滑块. 3)半圆形槽滑块.2.转动副的摩擦的总反力作用的位置?其对转心所取力矩与构件转动的关系如何?3.滑动副总反力的作用位置和与构件相对运动的关系如何?4.摩擦圆直径等于多少?5.轴端摩擦力矩如何求?1)未跑合轴端. 2)跑合轴端.6.不考虑摩擦时,下列情况的运动副反力的方向和大小(或作用点)两因素哪个是未知.1)转动副的F R(大小,方向,作用点);2)移动副的F R (大小,方向,作用点);3)高副中的F R (大小,方向,作用点);7.每个构件可列出几个独立的力平衡方程?8.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是什么?第八章四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有几种?2.原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可通过改变各构件的相对杆长而使从动件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对;错?)3.连杆机构中有曲柄的条件是什么?4.四杆机构中的周转副、摆动副的含义?5 .图8—2中,杆AB为主动件时,求机构该位置的压力角和传动角?6.双曲柄有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运动特征为什么?(共3种类型)7.等腰梯形机构是什么机构?8.曲柄滑块机构是由什么机构演化而来的?滑块是哪个杆演化而来的?如何演化的?9.图8—16(a)、(b)两机构的关系?10.在曲柄滑块的基础上通过机构的倒置,可分别获得哪些机构?(第197页,图8—17)11.运动副元素的逆换?(第199页,图8—22)12.四杆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可用哪两个参数来描述13.行程速比系数K和极位夹角θ的关系是什么?K=?θ=?有急回运动?K=?θ=?无急回运动?14.何为机构的极位?何为机构的极位夹角?何为摇杆的最长摆角?15.何为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这两个角在哪个构件的哪一点上?16.为何用传动角来描述四杆机构的传力特征?17.最小传动角的位置?18.对应机构的极位,曲柄的位置是什么?19.当连杆与摇杆间所夹的位置角为锐角(钝角)时,传动角与其位置角的关系是什么?20.四杆机构在什么条件下具有死点?死点的位置是什么?死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1.举例说明死点的利与弊?22.掌握四杆机构如下设计方法: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设计。
一、是非题(用“Y”表示正确,“ N”表示错误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 10 分)1111111.构件是机构或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也是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
(y )2.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为:其的自由度F〉0。
( n )3.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取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的最小传动角Y min=0°; 而取导杆为原动件时,则机构的最小传动角Y min=90°。
( n )4.机构当出现死点时,对运动传递是不利的,因此应设法避免;而在夹具设计时,却需要利用机构的死点性质。
(y )5.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就越小,机构传力效果越好。
(y )6.在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升角等于蜗轮的螺旋角,且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相同。
(y )7.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取在大端上。
(y )9.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或转动惯量)是一个假想质量(或转动惯量),它不是原机器中各运动构件的质量(或转动惯量)之和,而是根据动能相等的原则转化后计算得出的。
(y )10.不论刚性回转体上有多少个不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要在任意选定两个平面内,分别适当地加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y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方空格处)。
(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总计10分)1.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上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不同构件上的各点。
2.机械中三角带(即V带)传动比平型带传动用得更为广泛,从摩擦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三角带属槽面摩擦性质,当最摩擦系数较平面摩擦系数大,故传力大。
3 . 在四杆机构中AB= 4Q BC= 4Q CD= 6Q AD = 6Q AD为机架,该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
4.用作图法绘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时,常采用反转法。
即假设凸轮静止不动,从动件作作绕凸轮轴线的反向转动(-3]方向转动)和沿从动件导路方向的往复移动的复合运动。
填空、选择、判断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引入2个约束数的运动副为低副,自由度1,引入1个约束数的运动副有高副,自由度2。
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为高副。
2、机构中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机构自由度F>0(2)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3、驱动副位于机架的平面机构组成原理:机构可视为由原动件、机架及从动件系统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从动件系统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不可再分解的自由度为零的基本系统组成的,这种基本系统称为基本杆组,简称杆组。
4、转动副的瞬心位于转动副中心处,移动副的瞬心位于垂直于导路方向无穷远处;兼有滑动和滚动的高副,其瞬心位于接触点法线上。
5、凸轮机构从动件采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将产生柔性冲击。
等速运动,刚性冲击;简谐运动,柔性冲击;摆线运动,无冲击。
6、对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置,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即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3个瞬心,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7、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取决于极位夹角的大小,Θ=0°,K=1,无急回特性;θ>0°,k>1,有急回特性。
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曲柄摇杆机构,偏心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基圆半径小:优点:压力角大、有害分力大缺点:结构紧凑从动件运动规律确定后,凸轮基圆半径↓9、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m1=m2=mα1=α2=α10、周转轮系根据自由度不同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其自由度分别为2和1。
11、标准齿轮的标准安装:两轮的节圆与分度圆重合,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
12、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17;若z<17,为了避免根切要采用正变位;当z>17时,采用负变位也不会产生根切。
13、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重合度≥1,重合度与齿数有关,与模数无关,齿数↑,重合度↑14、基圆内无渐开线,齿根圆与基圆之间的部分不算入渐开线。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主要)《机械原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课程要点内容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机构的构成;★机构运动简图;★机构拥有确立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的自度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度时应注意的事项;平面机构的构成原理、构造分类及构造剖析。
★利用速度瞬心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剖析;平面机构运动剖析的图解法。
构件惯性力确实定;运动副中的摩擦:挪动副中的摩擦;螺旋副中的摩擦;转动副中的摩擦;不考虑摩擦机遇构的力剖析。
机械效率;机械的自锁。
刚性转子的静均衡和动均衡的条件、均衡原理和方法。
连杆机构的传动特色及其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征;★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及其选择原则;★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平面凸轮的压力角、自锁及其基本尺寸的合理选择。
齿轮机构的种类及特色;★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啮合传动;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加工与变位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及蜗杆蜗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啮合传动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整齿轮机构、螺旋机构、万向联轴节、组合机构基来源理和应用。
注:★为课程的要点和难点《机械原理》第1页共40页第二部分分类练习题一.填空题构件和零件不一样,构件是,而零件是。
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必定相对运动的连结称为,依据其接触特征,又可将它分为和。
3.两构件经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在平面机构中又可将其分为和。
两构件经过点或直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个拘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拘束。
4.在运动链中,假如将此中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
6.在机构中与其余拘束重复而不起限制运动的拘束称为。
7. 平面机构拥有确立运动的条件是等于,且。
8. 平面机构构造剖析中,基本杆组的构造公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