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958电路与系统基础(二)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60.18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与参考书 (2)IV. 题型示例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电路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的“电路”是为我校招收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以上各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性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1. 试卷内容: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计算方法;2. 题型:全部为计算与分析题。
III 考查内容与参考书1. 考查内容:第1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熟练掌握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了解受控源元件的特点;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计算;了解电阻的丫形联接和△形联接等效变换的方法;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以及电源的等效变换的计算方法。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掌握确定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的计算方法。
一、考试目标本考试旨在测试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定理、分析方法和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电感- 电路的分类: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2. 欧姆定律和基本电路定律-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功率和能量守恒定律3.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节点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4. 电容和电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容和电感的充放电过程- 电容和电感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分析- RC和RL电路的时间常数和频率响应5.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峰值- 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阻抗、容抗和感抗的计算-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功率因数和功率损耗6. 三相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特点- 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的连接方式- 复杂电路的简化和分析方法7. 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 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半导体器件在放大、整流、开关等电路中的应用-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8.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逻辑门电路-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 布尔代数和逻辑函数的基本运算-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类型和功能-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9. 微处理器及其应用-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 微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物理学科基础考试大纲目录I 考查目标 (1)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III 考查内容 (1)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物理学科基础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物理学科基础》是我校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普通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并运用物理学基本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掌握普通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处理基本物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具有利用物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有以下两种题型: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计算题(6小题,每题15分,共90分)假如每题分数有变化,变化范围亦不大。
III 考查内容1、力学(1)掌握位置矢量、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等基本概念;深刻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瞬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掌握抛体运动的分析方法,掌握对圆周运动的描写方法以及切向和法向加速度的意义和表示式。
(2)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正确地运用牛顿定律分析力学问题,熟练掌握用隔离体法解题的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
(3)掌握功和功率的概念,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
理解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掌握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821 电路(1)《电路》(第五版),原著邱关源、修
订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李瀚
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的“电路I”是为我校招收电气工
程一级学科(080800)、控制科学与
工程一级学科(081100)、电气工程
(085207)和控制工程(085210)硕
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
科目。
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
基本知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
二、 考试范围
(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转换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4)电路定理
(5)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6)储能元件
(7)相量法
(8)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电路的频率响应
(11)三相电路
(1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3)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
分析
(14)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5)二端口网络
(16)非线性电路
三、 试题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3小时)
闭卷考试
试题类型:填空题和计算题
允许使用具有三角函数和复数
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
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
829电路考试大纲
电路考试大纲通常涵盖了电路理论、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电路考试大纲中的主题:
1. 电路基本理论,包括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等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2. 直流电路分析,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分压器、电流分流器、戴维宁定理、超节点分析等。
3. 交流电路分析,包括交流电路中的交流电压和电流、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的作用,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相位等。
4. 电路定理和方法,包括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叠加原理、频率域分析方法等。
5. 电路设计,包括基本电路元件的选择和应用、电路的布局和连接、电路的参数计算和仿真等。
6. 数字电路基础,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逻辑门、组
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
7. 电路实验,可能包括基本的电路实验操作、仪器使用、电路测量技术等内容。
以上是一些可能包括在电路考试大纲中的主题,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或机构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准备电路考试。
电路考研复习大纲(第一部分)1.电路考研复习大纲第一部分、直流电路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电流任意指定的方向。
电路中所标的电压、电流方向都是参考方向。
关联参考:当电流的参考方向从参考电压的正极流入时,为关联参考,否则为非关联参考2、功率若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若电压、电流取非关联参考,,,吸收功率,为负载;,发出功率,为电源。
3、基尔霍夫定律KCL KVL在集总电路中,不管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是时变元件还是非时变元件,KCL、KVL都适应。
4、等效变换端口向外部有两个引出端扭且两个端扭上的电流同一电流,这样两个端扭即构成电路的一个端口。
相应电路即为一端口电路。
等效电路如果两个一端口电路和内部结构和参数完全不同,但它们有相同的端口关系,则两个一端口电路和外部电路是等效的。
电路等效变换在保持端口关系不变情况下,把电路变换为,或电路变换为。
(1)电阻等效变换①电阻串、并联两个电阻的并联的等效电阻和分流公式②等效变换(特别是三个相等电阻情况)(2)电源等效变换①几个电压源串联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几个电流源并联可以等效成一个电流源。
②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电流源等效为电压源注意:①电压源的方向与电流源的方向是相反的。
②电源等效变换时控制量不能消失。
5、回路(网孔)电流法以假想的回路(网孔)电流为变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在列方程时应注意:(1)回路(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以三个回路为例)式中为第回路的自电阻,为第回路与第个回路的互电阻。
为第回路(网孔)上的电压源的电压的代数和。
(2)自电阻为正;互电阻:当两个回路(网孔)电流方向相同时,为正;当两个回路(网孔)电流方向相反时,为负;当两个回路(网孔)不相邻,或相邻但没有公共电阻时,为0。
(3) 回路(网孔)上电压源电压的正负:电压源的电压与回路(网孔)电流方向相同时,取负值;相反时,取正值。
(4)受控源可以作为独立电源处理,控制量应用回路(网孔)电流来表示。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电气工程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考试大纲第一章电工基础理论第一节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基本概念(一)电路和电路模型(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三)功率、吸收功率、发出功率二、电路元件(一)电阻元件(二)电容元件(三)电感元件(四)电压源(五)电流源(六)受控源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第二节电阻电路的分析一、简单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一)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二)电阻的Y形联结与△形联结的等效变换(三)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四)电源的等效变换(五)一端口的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二、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一)电路的图(二)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三)结点法(四)网孔法和回路法1三、电路定理(一)叠加定理(二)替代定理(三)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四)特勒根定理第三节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动态电路方程(一)动态电路及其方程(二)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二、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三要素法(三)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及其强制分量与自由分量(四)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三、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第四节正弦交流分析一、相量法(一)正弦量及其三要素、相位差(二)相量法的基本概念(三)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四)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二、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一)阻抗与导纳、电阻与电抗、电导与电纳、阻抗与导纳的关系、阻抗(导纳)的串联、并联与串并联(二)相量图2(三)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复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四)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五)正弦电流电路的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谐振时阻抗、电流、电压,品质因数(六)最大功率传输三、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一)互感,互感电压、互感系数、同名端及耦合系数(二)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互感消去法(三)空心变压器(四)理想变压器四、三相电路(一)三相电路及其五种不同联接方式(二)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不对称三相电路(四)三相电路的功率,二瓦计法五、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一)非正弦周期信号(二)周期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平均值、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平均功率的计算(三)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第五节运算放大器一、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二、具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第六节非线性电阻电路一、非线性电阻电路二、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三、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的建立3第七节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一、割集二、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三、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一)复合支路(二)电路中含受控电流源的支路方程(三)不考虑耦合电感的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第八节二端口网络一、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二、二端口的等效电路第九节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方程一、电场强度和电位(一)电场强度(二)电位二、导体和电介质(一)导体(二)电介质的极化和极化强度三、高斯通量定理(一)高斯通量定理(二)高斯通量定理在计算静电场中的应用四、静电场的基本方程(一)静电场的基本方程(二)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五、静电场边值问题(一)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二)静电场边值问题第十节恒定电场一、导电媒质中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4二、静电比拟三、接地和接地电阻第十一节恒定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方程一、磁通连续性•安培环路定律(一)磁感应强度(二)磁通连续性(三)安培环路定律二、媒质的磁化(一)磁化强度(二)磁场强度三、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一)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二)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第十二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方程一、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一)电磁感应定律(二)全电流定律(三)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二、电磁场的能量守恒和转化(一)坡印亭定理(二)坡印亭向量三、电磁场的位函数与电磁场的波动性(一)电磁场的动态位•达朗贝尔方程(二)电磁场的波动性(三)似稳场和似稳条件第十三节无损耗均匀传输线一、无损耗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一)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方程5(二)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解二、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参数(一)原参数(二)副参数三、无损耗均匀传输线中波的反射和透射(一)反射系数(二)透射系数(三)全反射•驻波(四)均匀传输线的匹配四、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第二章微机原理与应用基础第一节数制和码制一、数制(一)数的位置表示法(二)二、八、十六进制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二、码制(一)机器数、真值和模的概念(二)补码及其运算(三)BCD码、ASCII码和奇偶校验码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一、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一)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CPU、存储器、总线、I/O接口及外部设备)的功能结构与特点(二)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和用户程序)的功能特点二、Intel 8086 微处理器(一)地址空间的线选法和译码法(二)内存地址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表示法(三)内存与I/O接口(I/O隔离、与存储器统一)的编址方法6第三节微处理器指令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指令寻址方式(一)微处理器指令的功能组成(二)指令操作数的类型(三)指令寻址方式类型与特点二、常用的CPU指令要求识记以下几种常用的CPU指令及其用法:(一)传送数据类指令(二)算术和逻辑运算、移位类指令(三)控制转移类指令三、汇编语言基本概念(一)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二)标号、变量的属性(三)伪指令的概念与应用(四)常用的运算操作符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一)汇编语言源程序典型结构(二)源程序的堆栈段、数据段和代码段定义方法(三)掌握顺序、分支、循环和子程序等典型程序的阅读理解与设计方法,典型程序的语句数约为10~20行。
2019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电路原理》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电路原理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
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北大学信息学院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计算综合题(四)参考书目电路原理(第3版),李华、吴建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电路基本定律1.电路基本变量2.耗能元件与储能元件3.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4.基尔霍夫定律5.电阻的联结及等效变换6.电源的联结及等效变换(二)电路一般分析方法及电路定理1.支路电流法2.回路电流法3.节点电压法4.叠加定理5.等效电源定理6.互易定理(三)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2.RLC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的相量模型4.阻抗与导纳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7. 传输最大功率(四)三相电路1.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4.三相电路的功率(五)互感电路与谐振电路1.含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2.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3.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4.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六)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七)线性动态网络时域分析1.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一阶电路的全响应3.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4.一阶电路对正弦激励的响应5.线性动态网络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八)线性动态网络复频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重要性质2.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法3.两类约束的复频域形式4.复频域分析法5.网络函数及其应用(九)双口网络1.双口网络的Y参数、Z参数、A参数和H参数计算2.双口网络的转移函数3.双口网络的特性阻抗4.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5.双口网络的联结(十)非线性电路1.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解析分析法3.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4.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小信号分析法。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研究方向:
①《数字逻辑基础》,陈光梦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模拟电子学基础》,陈光梦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或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自编讲义
④《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A Design Perspective》,Jan M. Rabaey著,英文翻印《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拉扎维著,陈贵灿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研究方向:
①《双极型与MOS半导体器件原理》,黄均鼐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第1、2、3、5章),曾树荣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号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通信原理
考试题型:选择题、概念问答题、计算题
总分:60分
一、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模拟与数字系统、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基本概念;如何客观评价一个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性能与资源、复杂度等之间的折中。
二、随机过程
随机信号基本概念;随机信号统计特性;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高斯白噪声,窄带高斯白噪声。
三、连续波模拟调制
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连续波幅度调制的四种方式(DSB-LC, DSB-SC, SSB, VSB)的调制解调原理,抗噪声性能;FM、PM的调制解调原理,抗噪声性能。
四、脉冲调制
抽样定理;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PCM与DM。
五、数字传输
数字传输的基本原理;数字基带传输与数字频带传输概念;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传输带宽与码速率、比特速率之间关系;
二进制数字调制解调原理;M-ASK, M-PSK, M-QAM调制解调原理;
数字频带信号的等效基带表示,信号空间与星座点;
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与相关接收机形式,误码率计算;
信道容量概念及其与功率、带宽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数字信号处理
考试题型:选择题、计算题
总分:50分
一、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
DSP系统的构成;采样与量化;序列及运算;线性移不变系统;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二、z变换
Z变换;Z变换收敛域,稳定性(证明);Z反变换;Z变换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