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反射光谱(DRS)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测试原理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是一种非接触式表面分析技术,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表面形态和化学成分等。
其测试原理是将紫外可见光照射到样品表面,由于样品表面存在微小起伏和颗粒,光线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漫反射光谱是根据被反射光的强度和波长来分析材料表面的性质的。
漫反射光谱的测试原理基于菲涅尔方程和薄膜厚度的变化,可以得到表面形态、膜厚度和化学计量比等信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表面分析技术。
- 1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测试原理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的光谱测试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波长,将光线照射到待测试的样品表面上,并测量被样品表面反射的漫反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是一种与样品表面反射率相关的光谱,可以提供样品的结构信息和化学组成信息。
通过对漫反射光谱的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结构、形态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生产中。
- 1 -。
中国药房2017年第28卷第18期China Pharmacy 2017V ol.28No.18首乌丸由制何首乌、熟地黄、桑椹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肢麻、须发早白、高血脂等症[1]。
该制剂现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作为测定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标准方法,但该方法操作较为烦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易破坏样品[2]。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ear infrare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DRS )作为一门绿色分析技术,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3],在药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7]。
鉴于此,本课题组采用NIDRS 法建立了快速测定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以期为完善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1材料1.1仪器1120型全自动HPLC 仪,配备SIL-20A 自动进样器、SPD-20A 紫外检测器、LC solution 工作站(日本Shim-adzu 公司);Nicolet 6700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配有漫反射积分球、样品旋转器和石英样品杯、OMNIC 光谱采集软件和TQ 8.0分析软件(美国Thermo 公司);BIY 211b 型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和AY 120型十万分Δ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9B 030801044)*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质量。
E-mail :xila_1990@#通信作者: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新药研究。
E-mail :shengguo_ji@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Δ刘喜乐*,贾灿潮,姬生国#(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510006)中图分类号R 9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408(2017)18-2539-04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7.18.26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首乌丸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
漫反射光谱原理
漫反射光谱原理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光由于物体表面的粗糙度或材料的非均匀性而发生散射的现象。
在这种散射过程中,不同波长的光以不同的角度散射出去,形成一种特定的波长分布,即漫反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物体的颜色、材料成分、结构特征等信息。
当白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的能量,而反射出来的光则包含了物体表面所具有的颜色信息。
根据物体表面的不同特性,不同波长的光会以不同的强度散射出来,形成一个光强分布的谱。
漫反射光谱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通过分析物体散射出的漫反射光谱,可以推断物体的颜色、成分、纹理、粗糙度等信息。
同时,漫反射光谱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总的来说,漫反射光谱原理是通过研究物体表面光的散射特性,得到一种特定的波长分布,用以分析物体的颜色、成分与结构等信息。
通过这种原理的应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特征,为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固体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紫外-可见漫反射原理;2.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结构;3.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实验原理1.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与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相比,所测样品的局限性要小很多。
吸收光谱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才能测量。
而漫反射光谱,所测样品可以是浑浊溶液、悬浊溶液、固体和固体粉末等,试样产生的漫反射符合Kublka-Munk方程式:()2-=R R K S12//∞∞式中:K——吸收系数S——散射系数R∞——表示无限厚样品的反射系数R的极限值,其数值为一个常数。
实际上,一般不测定样品的绝对反射率,而是以白色标准物质为参比(本实验采用BaSO4,其反射系数在紫外-可见区高达98%左右)比较测量得到的相对反射率R∞(样品)/R∞(参比),将此比值对波长作图,构成一定波长范围内该物质的反射光谱。
积分球是漫反射测量中的常用附件之一,其内表面的漫反射物质反射系数高达98%,使得光在积分球内部的损失接近零。
漫反射光是指从光源发出的的光进入样品内部,经过多次反射、折射、散射及吸收后返回样品表面的光。
这些光在积分球内经过多次漫反射后到达检测器。
2.固体漫反射吸收光谱漫反射光谱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吸收光谱的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的光谱,是一种反射光谱,与物质的电子结构有关。
D:漫反射S:镜面反射固体漫反射示意图当光照射固体样品时,固体样品的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νλE=h=h*C/式中:E为禁带能h=6.626⨯10-34J⋅S(普朗克常数)C=8⨯108m⋅S-1λ为截止波长,待测本实验测试仪器为岛津公司生产的UV-3600(大附件MPC-3100)分光光度计。
三、实验过程1.打开分光光度计预热20-30min;2.通过UVProbe软件设置相应参数;3.样品漫反射光谱测试;4.数据处理及分析。
四、实验报告及要求1.掌握实验原理以及相关知识;2.参数设置时的技巧;3.计算所测半导体材料的带隙,附图谱。
漫反射光谱测定云南元谋盆地古红土铁氧化物刘延国;刘艳秋;欧阳莉莉;蔡元峰;黄成敏【摘要】铁氧化物矿物是现代土壤和古土壤的重要组成,其数量和形态是反映土壤成土条件和土壤风化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鉴于其粒度细小、结晶度差、含量低、与粘土矿物密切共生,加之基体效应的影响,难以快速准确测定其含量;鉴于某些测试方法自身的限制,能用于铁氧化物矿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很少.在分析目前常用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漫反射光谱法(DRS)对云南元谋盆地所采古红土样品中的铁氧化物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漫反射光谱法测得土壤样品在400~2 500nm之间,间隔2nm共1 061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最高45%左右,各样品反射率特征较为一致;漫反射光谱一阶导数显示,光谱主峰位于575 nm处,为赤铁矿的指示波谱段,次级峰位于435nm处,为针铁矿的指示波谱段;确定云南元谋古红土存在赤铁矿和针铁矿,其含量范围3~5和5~10 g· kg-1,此结果获得XRD方法分析方法的佐证.【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18(038)011【总页数】5页(P3516-3520)【关键词】元谋盆地;古红土;铁氧化物;DRS【作者】刘延国;刘艳秋;欧阳莉莉;蔡元峰;黄成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南京大学金属成矿作用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引言铁作为土壤矿物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是最重要的过渡元素,主要以铁氧化物形式存在,针铁矿和赤铁矿又最为常见,其数量和形态是成土过程和成土环境的反映,在土壤化学、土壤发生学、植物营养学和环境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