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滩、北外滩办公案例
- 格式:pptx
- 大小:10.88 MB
- 文档页数:1
上海地标建筑楼宇标识案例以上海地标建筑楼宇标识案例为题,我们将为您列举一些著名的上海地标建筑楼宇的标识设计案例。
这些标识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城市的象征和人们对于该建筑的认知和记忆。
以下是我们为您精选的10个标识设计案例:1.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该塔标识设计简洁大方,以“东方明珠”为主题,采用了金色的线条勾勒出塔的轮廓,寓意着上海的繁荣和希望。
2.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建筑,也是中国第一高楼。
该建筑的标识设计以大楼的形状为基础,采用红色和灰色的组合,给人以庄重和稳定的感觉。
3. 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座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摩天大楼,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的标识设计简洁大方,以“金茂”为主题,采用金色的线条勾勒出大楼的轮廓,寓意着财富与繁荣。
4.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的标识设计以大楼的形状为基础,采用蓝色和白色的组合,给人以现代和科技感。
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座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的标识设计以大楼的形状为基础,采用红色和白色的组合,给人以震撼和力量感。
6.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是位于浦东新区的一座现代化艺术中心,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的标识设计以艺术为主题,采用了五彩斑斓的色彩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活力和创新感。
7.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外滩的标识设计简洁大方,以“外滩”为主题,采用红色的字体和黑色的背景,给人以庄重和历史感。
8. 上海浦东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上海的主要机场,也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机场的标识设计以机场的形状为基础,采用蓝色的字体和白色的背景,给人以安全和便捷感。
9. 上海火车站上海火车站是上海的主要火车站之一,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1案例总结 2基地分析一、本文概述介绍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本文对其规划设计和基地分析的探讨。
二、项目概述简要介绍上海前滩滨江公园的项目背景、位置、面积以及设计目标。
三、规划设计理念详细介绍上海前滩滨江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包括可持续性、生态、文化、娱乐和运动等方面。
四、基地分析1、自然条件分析:分析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域,滨临黄浦江,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场所。
该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十分独特,地形复杂,包括江岸的陡峭斜坡和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地。
该地区水文条件优越,黄浦江的水流速度和水量在季节性变化较大,对公园的设计和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方面,上海前滩滨江公园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相对寒冷,这种气候特点对于植物的选择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各种树木、植被、鸟类和其他动物,这对于公园的生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基地分析:在基地方面,前滩滨江公园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周边环境。
公园的规划设计团队对基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地质、地形、水文、植被、生态等多个方面。
首先,地质方面,基地位于河漫滩和陡峭河岸的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
设计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了合适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法,保证了公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地形方面,基地地形复杂多变,既有陡峭的河岸,也有平缓的河漫滩。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这一地形特点,规划设计了多层次的景观视廊,使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景观。
此外,水文方面,黄浦江在公园内流经长度约2公里,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江水季节性变化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防洪措施和生态排水系统,确保了公园的安全性和生态性。
在植被方面,基地原有植被丰富,包括各种树木、草地和湿地植物。
设计团队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植被资源,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上海地标建筑楼宇标识案例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和楼宇。
这些地标建筑楼宇不仅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象征,也是吸引游客和居民的重要景点。
以下是一些上海地标建筑楼宇标识的案例。
1.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区。
它是一座高度约468米的摩天大楼,由一个球体和三根纤细的塔柱组成。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标识采用了简洁而现代的设计风格,字体清晰易读,塔形图案突出了建筑的特色。
2.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高度达632米。
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区,拥有观光层、办公区和酒店等功能。
上海中心大厦的标识设计简洁大气,字体采用了现代化的风格,突出了建筑的高度和力量感。
3.金茂大厦金茂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的超高层建筑,高度为421米。
大厦是上海的地标之一,也是金茂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金茂大厦的标识设计简洁明了,字体采用了金色,突出了建筑的奢华和尊贵。
4.外滩外滩是上海的著名景点,位于黄浦江畔。
外滩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西洋建筑、复古风格建筑和现代摩天大楼等。
外滩的标识设计简约而经典,字体清晰易读,突出了外滩的历史和时尚感。
5.上海火车站上海火车站是上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一座著名的建筑。
火车站的标识设计以红色为主色调,字体简洁明了,突出了火车站的重要性和便捷性。
6.上海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剧院,位于人民广场附近。
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独特,标识采用了简洁而艺术的风格,突出了大剧院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7.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是一座以科技为主题的展览馆,位于浦东新区。
科技馆的标识设计简约大方,字体采用了现代化的风格,突出了科技馆的创新和科技元素。
8.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座位于陆家嘴金融区的摩天大楼,高度达492米。
金融中心的标识设计简洁大气,字体采用了现代化的风格,突出了金融中心的国际化和专业性。
9.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一座以艺术和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附近。
北外滩滨江商业综合体探索——以八埭头CBD项目设计为例摘要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商业空间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表现,它是城市空间集约化的典型代表。
本项目提出建设滨江绿色商业生活中心的策略,在基地内部设置商业综合体、文化艺术中心、历史文创步行街与滨江开放绿地四大功能。
本文主要聚焦于商业综合体设计,提出多元化商业功能与北外滩城市空间结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北外滩,商业综合体,城市更新一、绪论1.1研究背景上海市民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透露着上海作为中国金融、贸易、科技创新中心的“灵魂”,而城市中的商业空间则支撑起了城市经济的“骨骼”。
过去的近百年里,上海发展迅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如何在上海城市更新的同时兼顾地区的商业效益和文化传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笔者将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的原工业港口——上海北外滩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把上海商业空间的发展与城市更新、文化传承等要素结合,探寻一种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以促进上海实现建成国际大都市的目标。
同时,本项目将有机概念与商业空间结合,总结出后工业化地区商业空间发展的新策略。
1.2.2研究意义笔者整理归纳了现有商业空间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良性模式,根据该设计策略与北外滩的地域适配度,选择性地将合适的策略运用到项目设计中。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促使八埭头地区的商业综合体在空间上衔接老城区与滨江景观带,在功能上满足区域商业效益和居民需求,同时保证北外滩地区的人文精神在商业空间中得以延续。
二、上海北外滩八埭头2A/3C地块周边现状2.1项目区位及周边业态2.1.1项目区位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633号八埭头滨江园总体呈梯形,除东南侧已基本落成3栋公寓,主要分为2A、3C地块。
两地块被南北向的历史道路——景星路划分。
本项目位于八埭头滨江园的2A/3C地块,地块总面积约80,000㎡。
甲方要求总建筑面积约200,000 - 250,000㎡。
优秀办公楼案例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超高层办公楼,高度达到632米,共有128层。
该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先进的建筑技术而闻名,外观呈现出流线型的造型,象征着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金融中心的地位。
该建筑内部拥有豪华的办公空间和设施,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2. 纽约帝国大厦纽约帝国大厦是美国纽约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建于1931年,高达443.2米。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装饰和石材外墙而著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
帝国大厦内部设有豪华的办公空间和商业设施,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入驻。
3. 伦敦金融城伦敦金融城是英国伦敦的金融中心,拥有众多优秀的办公楼。
其中,一座代表性的办公楼是“Gherkin”(瓜子塔),它是一座40层的圆柱形建筑,高度达到180米。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高效的办公空间而受到赞誉,吸引了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
4.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大厦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大厦是一座由三座摩天大楼组成的综合度假胜地,包括豪华酒店、赌场、购物中心和办公楼。
其中,办公楼拥有现代化的办公空间和设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入驻。
该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先进的建筑技术而著名,成为新加坡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5. 多伦多皇家银行广场多伦多皇家银行广场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的一座高层建筑群,包括两座办公楼和一座豪华酒店。
其中,办公楼内部设有现代化的办公空间和设施,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
该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高效的办公环境而受到赞誉,成为多伦多市的地标之一。
6. 香港中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中环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中环地区的一座高层建筑群,包括两座办公楼和一座豪华酒店。
其中,办公楼拥有豪华的办公空间和设施,吸引了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
该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先进的建筑技术而闻名,成为香港的地标之一。
7. 西班牙马德里四塔西班牙马德里四塔是马德里市的一座高层建筑群,包括四座摩天大楼,分别是西班牙银行总部、希尔顿酒店、地标大厦和塔伊沃大厦。
上海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积极推行各种更新优秀案例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上海城市更新的十个优秀案例:1. 上海外滩: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地标之一,经过城市更新的努力,外滩河岸得到了修复和改造。
对于游客和居民来说,外滩已经成为一个宜人的地方,可以欣赏到黄浦江两岸的美景,同时还有许多咖啡馆、餐厅和商店供人们休闲购物。
2. 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曾经因为人流拥挤和环境脏乱而备受诟病。
然而,在城市更新的推动下,南京路步行街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提升。
现在,南京路步行街宽敞整洁,有各种国际知名品牌的店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购物者。
3. 上海滩生态修复:上海滩是一个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站点。
为了保护这个宝贵的生态环境,上海进行了滩涂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了湿地的自然景观,并为鸟类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这个项目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增加了城市的生态氛围。
4. 城市绿化:上海一直重视城市绿化工作,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公园等方式,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例如,上海中心公园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大型城市公园,拥有广阔的草坪、湖泊和花坛,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5. 申城文化广场:申城文化广场是上海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一个综合性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展览馆等。
这个广场不仅提供了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成为了人们了解上海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6. 上海世博园区: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世博园区成为了上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通过城市更新,园区内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改造,形成了一个集展览、文化、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7. 上海老洋房保护:上海的老洋房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更新,许多老洋房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这些老洋房不仅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了人们独特的居住和工作场所。
国内5个办公楼室内设计案例分析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Tower)是中国第一高楼,楼高632米,共有127层。
其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办公楼的需求和标准。
整个设计采用了现代简约的风格,以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环境。
办公区域的布局合理,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拥有充足的空间,并且设计了大量的休息区和会议室,用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国际贸易中心(Beij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是一座现代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该项目的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利用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例如,大型企业可以选择开放式办公区域,以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小型企业可以选择私人办公室,以提供更私密的工作环境。
此外,设计师还注重了细节的处理,如舒适的家具、柔和的照明和宜人的色调,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宜人的工作环境。
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Guangzhou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是一座综合性商务楼,楼高432米,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室内设计力求创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商务空间,以吸引客户和租户。
设计师在每个楼层都设置了大型接待区,以展示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并提供独特的会议室和展示区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整个办公楼采用了现代、高科技的设计元素,如灯光效果、材料选择和装饰品的摆放,给人一种时尚、高端的感觉。
4.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verseas Chinese Town Creative Culture Park)是一个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罗湖区。
该园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文化氛围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创意人才和企业入驻。
室内设计注重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创意的表达。
例如,各个办公区域设置了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会议室和休息区,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城市规划案例上海杨浦区江湾五角场上海杨浦区江湾五角场是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城市规划案例。
江湾五角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曾经是上海市为数不多的工业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通过城市规划和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市新的商贸、文化和居住中心。
江湾五角场的城市规划在2000年开始,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建成。
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将江湾五角场打造成为一个以商业和文化为主导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注重提升居住环境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商业方面,江湾五角场已经建成了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和高层写字楼,成为上海市的购物和商务中心之一、其中五角场商业街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之一,保留了历史建筑的风格,同时结合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商家。
另外,规划中还注重了绿色环保,建设了多个公园和绿地,提供给市民和游客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文化方面,江湾五角场也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五角场历史文化风景区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如五角场图书馆、江湾体育馆等,这些建筑不仅本身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上海市的历史记忆。
此外,规划中还建设了文化艺术中心、艺术街区等,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创意企业落户,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居住环境方面,江湾五角场注重提升住宅区的品质和便利性。
规划中建设了多个高品质的住宅小区,注重绿景和人居环境的打造。
此外,规划中也考虑到交通便利性的问题,建设了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总的来说,江湾五角场的城市规划案例成功地将一个工业基地转变为商业、文化和居住中心。
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高品质的商业和住宅区,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江湾五角场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区。
随着城市规划继续发展,江湾五角场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生活、工作和旅游。
历史建筑改造企业办公案例一、故宫文创中心故宫文创中心是故宫博物院为了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广和销售而设立的企业办公场所。
该中心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占地约4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创意工作室。
企业的设计团队和营销团队都在这里进行日常工作,他们通过对故宫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文创商品、书籍、艺术品等。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导建设的一个以历史建筑改造为主题的企业办公案例。
该产业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园区内有多处历史建筑被改造成办公楼,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企业办公场所注重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同时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服务。
三、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艺术展览馆。
该馆位于上海黄浦区的外滩,是一个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企业办公案例。
馆内展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
该建筑原本是一座老式仓库,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展览、艺术交流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四、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高档写字楼,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该中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曾经是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经过改造后,该建筑成为了一个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办公场所。
办公楼内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五、成都东郊记忆成都东郊记忆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该园区位于成都市东郊,是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展示、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园区内的历史建筑经过改造后成为了创意工作室、艺术展厅和咖啡馆等。
企业在这里可以租用办公室、工作室或展厅,进行日常工作或展示创意产品。
六、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传统街区改造成功的案例传统街区改造是指对老旧的街区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以提升其功能、环境和形象,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下面列举了10个成功的传统街区改造案例。
1. 巴塞罗那拉姆布拉斯大道改造巴塞罗那的拉姆布拉斯大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经过改造后,街道两侧增设了人行道、自行车道和绿化带,拓宽了街道,提升了交通流畅性和行人的舒适度。
此外,改造还加强了街区的文化氛围,设置了公共艺术装置和表演场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居民。
2. 伦敦科芬园改造伦敦的科芬园曾经是一个犯罪率较高的地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和文化街区。
改造包括修复老旧建筑、改善交通和公共设施、增加公园和广场等。
科芬园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成为伦敦城市更新的典范。
3. 上海外滩改造上海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经过改造后焕发了新的活力。
改造包括修复历史建筑、改善交通和景观、增设步行街和公共空间等。
外滩成为了一个集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街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家。
4. 纽约高线公园改造纽约的高线公园是一条建在废弃铁路上的公园,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改造包括修复老旧铁路、增设步行和自行车道、种植植物和景观设计等。
高线公园成为了纽约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并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5. 巴黎雷蒙特区改造巴黎的雷蒙特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但破败的街区,经过改造后焕发了新的活力。
改造包括修复老旧建筑、改善交通和公共设施、创办文化和艺术中心等。
雷蒙特区成为了巴黎城市更新的典范,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6. 东京银座区改造东京的银座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街区,经过改造后进一步提升了其商业和文化地位。
改造包括改善交通和公共设施、增设步行街和公共空间、举办文化和艺术活动等。
银座区成为了东京的购物和娱乐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家。
7. 柏林普伦茨劳尔贝格街区改造柏林的普伦茨劳尔贝格街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充满创意和艺术氛围的街区。
屋顶绿化大乔木栽植技术———以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项目为例金笑笑(上海聚隆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82)摘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我国履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也是营造低碳、循环、节约型城市的重要指引。
面对城市建设中绿地分布不均匀、绿地破碎化、公园绿地稀少等情况,屋顶绿化作为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地的一种有效补充。
以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屋顶花园项目为例,探讨了屋顶绿化大乔木栽植技术,以期对将来商业建筑屋顶绿化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屋顶花园;乔木栽植;抗风固根;组合式抗风柱近年来,上海市屋顶绿化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
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屋顶绿化总面积超过300万m2,《上海市立体绿化专项规划》中指出,预计到2020年屋顶绿化面积达到330万m2。
2020年,住建部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使用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
2021年2月,国务院提出鼓励城市留白增绿,大力发展绿色建筑[1]。
现如今,在高密度、快节奏的城市背景下,城市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2]。
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绿色建筑既能改善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及城市微气候,促进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还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及陶冶心境的生活空间。
通过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发展,能最大限度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常见的商业空间屋顶绿化项目中,植物配置多由花灌木、地被及草坪组成,少有选用胸径较大的大乔木,这是因为植物土层对建筑屋面荷载、防水、排水、节能、保温、保湿都有严格要求,如何更好地还原符合大乔木根系生长的自然环境,保证植物成活率是一个难点问题。
以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屋顶花园为例,探索屋顶绿化大乔木栽植技术在商业空间中的实际应用。
URBAN DESIGN秦臻摘要/上海北外滩CBD概念性城市设计是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耶鲁大学建筑系、香港大学建筑系联合举办的一次硕士研究生设计与交流活动。
我们在设计中以“重塑都市坊间的精神”为题,通过对城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分析探索,力图从文化维度上表达自己对于北外滩CBD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集体记忆场景表演舞台精神生命ABSTRACT/ The urban conceptual design for north Bund CBD in Shanghai is the design activity and academic exchange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from oct.2002 to Mar .2003, which is sponsored by T 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of Tongji University,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Yale University and Th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The theme of ÒRebuilding the Urban Spirit among LinongÓ implies that Participants express opinions about CBD from the culture di-mensionality by analyzing urba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culture.KEY WORDS/ Collective memory, Settings, Performance stage,Spiritual life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上海,200092)收稿日期:2003-07-30重塑都市坊间的精神——上海北外滩CBD地区城市设计探索一、课题概述CBD(中央商务区)起源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是国家金融资本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