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专章阐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核心提示:新华社3月16日授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共分为十六篇、六十二章,在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分别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了阐述。
《纲要》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国脉电子政务网整理新华社3月16日授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共分为十六篇、六十二章,在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分别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了阐述。
《纲要》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纲要》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具体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11〕5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制定实施《规划》,是巩固和扩大“十一五”节能工作成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确保完成“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坚持把节能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措施,狠抓落实,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规划》落到实处,为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十二五”节能工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等政策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节能回顾“十一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围绕“十一五”期间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2%的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全省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1.32吨标准煤降到2010年的1.02吨标准煤,累计降低22.1%,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2.06.16•【文号】国发[2012]19号•【施行日期】2012.06.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环境保护综合规定,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
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3.03.01施行日期2013.03.01文号晋政办发[2013]25号主题类别节能管理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3〕2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3月1日山西省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兴能源产业是以新能源资源开发、传统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状况。
我省风能、太阳能、煤层气资源丰富,黄河北干流水电资源尚待开发,据估测,风能资源≥200w/m2的技术可开发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全省年日照数在2200-2900小时之间,年日照百分率为51.67%,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在2800小时以上,属于日照充足的地区,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的1/3。
具备新兴能源产业发展的较好条件和市场空间。
2010年,我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6.33亿吨标煤。
其中,非化石能源生产总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0.55%;新兴能源发电装机317万千瓦(其中,风电37.05万千瓦、水电182.14万千瓦、生物质发电6.6万千瓦、煤层气发电18.1万千瓦、焦炉高炉煤气及工业余热发电72.45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6.74%;煤层气(瓦斯气)抽采量达44亿立方米,占全国抽采总量的61%,煤层气利用率达40%,居全国首位。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05•【字号】成府发[2012]21号•【施行日期】2012.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21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成都市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为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供应保障水平,为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奠定坚实的能源保障基础,根据《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能源发展回顾(一)“十一五”能源发展基本情况。
1.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市用能需求不断加大,能源消费总量由“十五”末期的2395万吨标准煤,增加到“十一五”末期的375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9.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5,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全社会生产生活能源需求。
2.能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2009年底,全市整体退出煤炭开采行业,电力成为我市主要能种,全市基本形成以电力为主,煤炭、天然气、成品油多元互补的能源消费结构。
2010年,电力、天然气、成品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36.77%、13.15%、17.58%,煤炭及其他能源所占比重为32.5%。
注:本表中的煤炭指原煤,不含洗精煤、其他洗煤和煤制品。
3.能源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电力方面,电网建设完成总投资117亿元,是“十五”时期电网建设总投资的近4倍,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发电机组4×19万千瓦、国电集团金堂电厂2×60万千瓦机组实现并网发电。
云浮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对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新世纪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们在保障能源供需平衡、提高能源效率和有效节约能源、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和扩大开放、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能源环保工作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为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结合我市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云浮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本规划以《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和省能源“十二五”规划为依据,综合了电网、小水电等行业规划的主要成果,结合当前能源发展形势,编制了本规划。
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是指导我市“十二五”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全市能源发展现状(一)能源发展“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市抓住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好机遇,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的能源发展方针,在政策和投资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建设和投资规模显著增加,能源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和提升,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全市能源需求进一步增加,水电、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能源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能源建设和运行的宏观调控得到加强并明显改善,能源供应基本满足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
1、能源建设成绩显著(1)电力建设保持较快发展。
至2010年底,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71.32万千瓦,其中火电139万千瓦、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12.3万千瓦、小水电20.02万千瓦。
①常规电源建设实现大跨越。
云浮电厂C厂2 ×30万千瓦“上大压小”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已于2010年8月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
云浮电厂C厂的项目投产使云浮火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9万千瓦,成为火电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的地级市之一,云浮电厂迈进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机组企业行列。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2.07.07•【文号】国能新能[2012]194号•【施行日期】2012.07.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个体工商户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各有关能源企业,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各可再生能源学会、协会:为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组织编制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规划指导,优化建设布局。
各地能源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划要求,完善本地区太阳能发电规划目标、布局和开发时序,有序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二、立足就地消纳,优先分散利用。
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要综合考虑太阳能资源、承载物(或土地)资源及并网运行条件等,所发电量立足就地消纳平衡,优先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
三、加强电网建设,落实消纳市场。
电网企业要加强配套电网建设,优化电网运行,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太阳能发电综合技术支持体系,提高适应太阳能发电并网运行的系统调节能力,保障太阳能发电并网运行和高效利用。
四、加强建设运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
项目单位要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和运行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全面加强项目建设运行管理,鼓励开展多种技术和运营方式的创新。
五、加强规划评估,适时调整完善。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太阳能发电规划评估,根据发展形势对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局二〇一二年七月七日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局)前言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太阳能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龙源期刊网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作者: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3年第02期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指出重点开展以下九项任务:(一)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集约高效开发煤炭和油气资源,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二)推进能源高效清洁转化,高效清洁发展煤电,推进煤炭洗选和深加工升级示范,集约化发展炼油加工产业,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
(三)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
(四)加快能源储运设施建设,提升储备应急保障能力。
(五)实施能源民生工程,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用能管理,全面推进节能提效。
(七)推进电力、煤炭、油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机制。
(八)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
(九)深化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境外能源资源开发,扩大能源对外贸易和技术合作,维护能源安全。